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5 中華民國經貿環境 授課教師: ____________ 兩岸暨東協經貿商務(附:人才認證檢定 1000 題庫 )‧ CNEEA 主編 前程文化.
Advertisements

…… 閱讀 ─ 開拓廣闊天地邁向成功未來 …….. 培養學生持續自動自覺的 廣泛閱讀的習慣很重要 , 很有用 , 因為 ……
憲法的基本原則 由 憲政發展史 來掌握 高雄醫學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客座教授 蕭欣義
绩 效 管 理.
四川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总体思路探讨 ——以云计算技术构建环境数据中心 四川省环境信息中心 陈力.
從閱讀中學習 Reading to LEARN
從WTO架構下論目前我國政府採購在政府採購協定上落實之研究
目錄 壹、ITA之由來 貳、推動ITA擴大談判之背景 參、參與ITA擴大談判對我國之重要性 四、ITA擴大談判之進展.
2012年产业经济研究院 工作汇报 2012年12月.
單元 4 自由貿易與世貿組織.
「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Cross-Strait Service Trade Agreement)對台灣產業 的影響 報告人:龔春生.
第十六章金融创新 第一节票据发行便利 一、定义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胡峻梅
國際教育融入課程 異國飲食文化 各國午餐比一比.
奇特核电形状因子的研究 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04级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人:
《酒水知识与酒吧服务管理》 刘红梅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服务管理学院.
新造形主義 與 表現主義.
古緯詩(PHD; 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兼任教授)
人力資源管理環境分析 本章重點 本章架構 第一節 人力資源管理環境的變遷 第二節 人力資源管理內在環境分析 第三節 人力資源管理外在環境分析
生命與專利 孰輕? 孰重 ? Lives 生命 專 利.
课堂总结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是艰难的复杂的曲折的。必须不断的探索改革实践。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 微調語言政策下的校本安排.
关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解读 区教育学院联合支部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一節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全球抗暖化.
國際合作 外國姐妹校: 項次 國別 簽約年份 締約學校(機構)名稱 協約名稱
組員:林廷翰、林彥辰、林哲宇、康皓翔(報告者) 中華民國
国际秩序变革专题.
高中第二外語教育學科中心委託製作 輔仁大學德語系葉聯娟
1001倫理學讀書會 關於道德 報告人:謝孟釗.
香港浸會大學 景順「強積金策略計劃」講座(廣東話) 日期 : 二零零二年九月二十六日(星期四) 時間 : 下午一時正至二時正
金融服務業之競爭與公平交易法 -論共同行銷與合作推廣 黃日燦律師 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 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 全球大中華業務主席
黃俊榮 邱敏乘 蔡一郎 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新加坡 林家伃 蔡青樺 黃文萱 余慧甄
資訊科技教育電子學習系列: 有效應用「課程為本學與教資源庫」 於初中科技與生活科 / 家政科的學與教
第八講次:非書資料編目 九十年 高中圖書館學分班 陳和琴 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
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 微調語言政策下的校本安排.
中國文化多面「體」 --文化篇章的教學策略
新制私立學校教職員退撫儲金信託 自主投資平台說明
Germany Discovery _Part1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 与 中美经贸关系 (2)“形势与政策”专题之二
伊朗核武談判 July 12, 2015.
校園應注意智慧財產法律問題 蔡明誠 於真理大學.
國際合作 外國姐妹校: 項次 國別 簽約年份 締約學校(機構)名稱 協約名稱
第一章 緒 論 第十章 商業未來發展 未來潛力市場 10-1 未來商業的發展趨勢 10-2 未來商業的經營策略 10-3.
第一篇 全球化.
史蒂芬‧史匹柏 Steven Spielberg
色介娛樂新聞網.
清明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hapter One 衝突與協商. Chapter One 衝突與協商 研讀本章後,你應能: 定義衝突 區別傳統的、人類關係的,以及互動的衝突觀點 比較任務、關係與程序衝突 概述衝突的過程 描述五種處理衝突的意圖 比較分配式與整合式的協議 確認協商過程中的五個步驟 說明協商中的文化差異 組織行為學.
與專有關之重要國際公約與組織 17 第一節 TRIPS 第二節 巴黎公約 第三節 PCT 第四節 WTO 第五節 WIPO.
酷炫碉堡方案 段公子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KuXuan DiaoBao Scheme
合同磋商的形式 主讲:原亚丽.
歸納法(2):因果論證與穆勒方法.
酷炫碉堡方案 段公子 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 KuXuan DiaoBao Scheme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教 学 课 件 制作人:麻乐、汤滋淳、申通.
內 容 大 綱 印刷流程簡介 打樣功能說明 文化用紙的尺寸及印刷效果 印刷方式簡介 裝訂加工簡介及要求.
凡是不經由統計程序或其他量化手續而產生研究結果的方法,就範稱為質化研究 2、質化、量化是否可以並用? 當然可以(作為前測、事後深入皆可)
第九章 貿易契約書的簽訂 第二節 簽立貿易契約書的基本原則 充分表達當事人的意思。 注意全部條款的一致性。 顧及未來的變動因素。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 107年度 紡織品整合行銷與商機開發計畫
利用民眾情感 將複雜的社會議題簡化為一種訴求 對抗精英壟斷 直接民主 往往帶有非理性的群眾傾向 非制度化的政治參與.
ECFA對金融產業的影響與金融從業人員的準備工作
兩岸經濟列車啟動, 它將影響所有企業, 還有你的工作權和財富!
第6章 國際貿易下的政治經濟.
Chapter 6 金融市場概述.
感謝 分享 家長委員會 校長 李玉惠 九十二年十月九日.
國會監督权柄实施在伊朗核武協議 July 26, 2015.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部分 专题研究  专题九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

热点解读 热点:2015年8月26日,“胜利:1945~2015!——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俄罗斯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共展出俄罗斯12家重要艺术机构的反法西斯题材经典藏品76件,是俄罗斯反法西斯美术作品在中国的第一次大规模集中展示。展览将持续至9月17日。据介绍,展期结束后,此展还将巡展至湖北省博物馆和江苏省美术馆。 解读: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很多国家都在举行纪念活动,我国将在9月3日举行阅兵式。本专题主要梳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世界格局的演变,希望同学们熟记于心。

热点解读

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战[2015重庆A卷16~20题、2015重庆B卷23题、2014重庆A卷25题、2013重庆A卷24题] 线索梳理 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战[2015重庆A卷16~20题、2015重庆B卷23题、2014重庆A卷25题、2013重庆A卷24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对立集团 对立集团 同盟国、协约国 协约国轴心国集团、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事件 项目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 主要战役 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凡尔登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柏林战役——德国投降 结果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协约国胜利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轴心国失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胜利 事件 项目

事件 项目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1918年11月) 性质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垮了德国、奥匈帝国、沙俄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削弱了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推动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大战中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 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摧毁了法西斯势力,削弱了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帝国主义国家,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大战期间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为战后新科技革命兴起奠定了基础,大战教育世界人民要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事件 项目

线索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线索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帝国主义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日本崛起,英、法被削弱但仍有重大影响力,德国、奥匈被摧毁,世界的角逐呈现在了谈判桌上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摧毁;西欧国家普遍被削弱;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3)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双方争夺世界霸权,双方力量均衡 (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两极格局的结束; (2)各种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3)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力量的出现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过程 (1)1919年,英、法、美等国在巴黎召开会议,签订包括《凡尔赛和约》在内的一系列和约,凡尔赛体系形成;(2)1921~1922年,美日等九国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订包括《九国公约》在内的一系列条约,华盛顿体系形成 (1)雅尔塔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系,为之后的两极格局对峙埋下了伏笔; (2)序幕: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3)开始: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4)正式形成:1949年,北约建立;1955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1)两极格局的结束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暂时出现“一超多强”局面。“一超”: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多强”: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2)决定因素:经济实力; (3)主要障碍:霸权主义

线索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作用 线索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作用 (1)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局势;(2)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所以这一体系不能维持长久 (1)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美苏争霸,使世界局势长期不能安宁;(3)两大集团力量均衡,防止了新的大战爆发 各种力量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 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在美苏实力均衡的基础上,世界局势深深打上了强权政治的烙印 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名称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对中国的影响 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主权,废除“二十一条”,遭到拒绝,引发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签订的《九国公约》,肯定了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处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共同支配之下 (1)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中国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2)美国妄图在中国建立亲美政府,继续控制中国;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在战后初期中美处于对抗状态;(3)1972年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中国在世界事务中所起的战略平衡作用越来越大,成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之一

多维度设问 1. 归纳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各种因素。 抢占殖民地、极端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等。 2. 通过学习两次世界大战,你有何感悟? (1)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2)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3)应该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纠纷。互不干涉内政、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的威胁等。

3.如何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可能持久?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结果。由于战胜国对战败国的掠夺,加剧了战败国(如德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如美、日);此外,战胜国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掠夺,也激化了殖民地人民与殖民者之间的矛盾。因此,这一体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它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二战的爆发宣告了这一体系的瓦解。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4.对20世纪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的认识。 (1)国际政治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争夺的持久性、妥协的暂时性,任何格局都会发生变化; (2)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国力的对比; (3)任何国际政治格局都不可能真正消除矛盾,只能暂时掩盖矛盾。 5.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不断提高国际地位;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

专题集训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尔登战役德法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70多万。德军自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 ——人民网《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二 慕尼黑会议是1938年9月29日~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召开的会议。签订《慕尼黑协定》(The Munich Agreement )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阴谋”(Munich Scheme )。 ——《世界现代史》

(1)材料一中的凡尔登战役又称为什么?参战国分别是哪两个军事集团? 材料三 联合国数据显示,乌克兰东部地区人道主义局势依然严峻。冲突已经导致该国130多万人流离失所,成为全球10个流离失所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仅5月份的最后一周,就有16 000多人被迫逃离家园。 ——来源:国际在线 (1)材料一中的凡尔登战役又称为什么?参战国分别是哪两个军事集团? 凡尔登绞肉机;同盟国和协约国。

(2)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请用材料中的事例具体说明。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 (3)阅读完材料三, 你认为应如何解决冲突? 以和为贵;在联合国调解下,放弃极端行为,避免流血冲突;抢抓和平契机,加强政治对话;实行多方谈判,努力实现地区和平。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1922年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因此,毛泽东指出: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和解在欧洲是以法国联盟体系为基础,在远东则是以华盛顿会议的协定为基础,……但在随后的10年中,一切又突然地、决定性地颠倒过来。德国和日本的新领导人修改了一战后的领土和约,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华盛顿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其影响如何? 目的:协调帝国主义国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影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便利。

(2)根据材料二,请说出20世纪30年代德国和日本在挑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事件。 德国: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日本: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 (3)综上所述,如何构建和谐世界? 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维护世界和平;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恐怖主义等。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结束后)苏联对美国的评析是,美国企图把德国和欧洲拉进资本主义阵营,成为它的卫星国。……作为对立物,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一方面是自由的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朝着一个公平的和平发展和它的壮大,旨在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 ——《一口气读完世界历史》 材料二 西方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 ——白虹编著《二战全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内容请回答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卫星国,开始实行什么政策?在政治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 (2)斯大林创立了“两大阵营理论”的原因是什么?为此,苏联在军事方面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是什么? 制止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发起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根据材料二“战争是政治交往的继续”。请回答美国在二战后,为争夺世界霸权发动了哪些战争?(举出两例) 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海湾战争等。

(4)谈谈你对“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的理解,请以史论结合的方式,从战争的感悟为线索来说明。 一战后美国企图主宰世界,倡导建立国联。但最终被英法操纵。二战后期,美苏英法中倡导建立联合国,由美国从两个超级大国争霸到成为当今“一超”国家可以看出,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战争是政治的工具。(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