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小金华的 变化 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市区全景
小金华小介 我的家乡金华三面环山夹一州,盆地错落涵三江。地处浙江中部,是建设中的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金华农业文明悠久。“上山遗址”发现了轰动世界的万年稻作遗存,把长江中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表明了长江中下游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的最早起源地之一。金华县具有2200年建制史,素有“历史文化之邦,名人荟萃之地,文冈鼎盛之城,山清水秀之乡”的盛誉。
改革开放以来小金华的改变来自一位金华网友的看法 30年,我们年青人没赶上啊。三十年前。1978年。偶还没出生,听长辈们说那时候工人基本上不会饿着了,大家都有工作,每个星期都有休息的时间,房子很低,解放路市府往胜利街的两边都是二层的砖木混合结构住房,当时这样的房子是比较主流的,当时金华看电影的人很多,几乎场场爆满,虽然当时的片子不怎么样,不过当时没什么娱乐活动的缘故吧。当时金华的城区,是一个八路的环线,超出的就是郊区,其实也就农村的概念,这个到九几年才有所改变吧,当时的江南应该还都是田地了,金华的发展应该是从八几年开始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城区的重建等等。。。消费方面也有变化,当时都是拿着篮子到路边的马路市场买菜的,现在都有菜场,当时也有菜场,不过马路菜场的面积很大,也很多。唉,感觉以前人真环保。还有就是以前抓着小偷都是狠打的,现在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我印象中,88年左右开始玩游戏机,赛车的那种要坐进去开的,在青少年电影院的门口,呵呵,现在是看不到了,游戏机也没落了,一个时代的过去吧,说说电脑,95年左右金华开始大面积的出现电脑,到今年13年,从dos到现在vista,从386到现在的四核处理器,从台式到现在的笔记本,从软盘到现在的dvd,
经历过这个阶段的人,感慨啊,之前估计除了打牌啥活动也没有吧,89年我去过金华的舞厅,当时5块一杯的咖啡,除了苦,没喝出什么味道,放了n多糖,还是苦。。。当时街上可没有揉揉抱抱的。说到吃饭,没到八几年的时候还是很艰苦,吃的也省,八几年以后逐渐粮票也不用了,到九几年的时候大家都用上煤气了,换电视大概是在82年左右,家里大家都开始买上电视了,78年的时候有辆自行车也算是有车族了。。呵呵。九几年开始换上彩电,零零年开始换上电脑和液晶,98年左右金华开始有人用移动电话了,当时是90机,到2000左右改数码了,当初的时候一下子从,2万降到2千,我家也郁闷了把,呵呵,谁叫我爹敢这个时髦呢,呵呵。当然中间96年开始用bp机大约到2002年基本淘汰。。说起金华几十年应该说说金华西市街了,以前是人最多的街了,一百二百,这个从我有印象开始就是有的,边上的还有药店邮局,这个真是千古不变,呵呵,但是名声还在,实际已经远远没有当时金华人心中的地位了,因为一百不是老百姓去的起的地方了,二百也不在了。让人最难过的算是金华的夜市了,金华广场那里的夜市,曾经是我见过最挤的地方,也是我们买些小东西最好的地方,算是物美价廉,呵呵,广场一改造,啥也没了,现在的夜市,也就那么回事了。
现在晚上出去逛街,以前都是夜市,虽然不买什么,但是就图个热闹,小的时候家长老是怕我们走丢呢,呵呵。现在是没有回味这个的地方啦。现在的夜市不是卖衣服的就是卖饰品的,以前的路边摊基本被剿灭,呵呵。其实我还是很希望金华能有一个自己的夜市的,。说说金华的别的吧。说到理财,七十年代的时候,当时全民钱都存银行,都争取存出个万元户,节俭的很,一般都是一年期或多年期的死期,当时最高的利率听大人们说快到年利率10%,一个看着吓人的数字,有些贴花还有奖的呢,据我爹说,他中过头奖和二等奖,看来他的财运还是不错地。现在全民都去炒股了,不过金华的行情咱就别说了。大家都知道,唉。。。金华发展最可惜是大众的牛肉面,利群的面馆,府上街的苏饼。除了利群面馆,其他的两家都还在,但是苏饼也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大众就更别说了,挂个牛头不知道卖什么了,小的时候不喜欢吃牛肉,我爸带我去,我硬说不好吃,现在想起来,那味道这辈子是再见了,哦,对了,当时还有清泉,,呵呵,一个有名的浴室,现在虽然叫清泉的浴室还很多,但是洗澡的方式已经完全变了,唉,这些都是发展给我们带来悲哀呢,还是什么,,,唉,,真的很怀念,利群的小笼包,江西混沌,刀切面,还有大众的牛肉面,牛肉煎饺,牛杂汤,等等
等等等啊,还有金华苏饼,其实金华人自己知道那个味道没有办法和以前比了,说到这里,觉得自己60岁了,唉,,心情郁闷,眼泪打转啊,说起教育,,哈哈,这个网上说的很多,最有名的是这样,我读小学的时候,大学是免费地,我读大学的时候小学是免费地,呵呵,现在初中听说也有些免费了,教的内容变化不大,只是课的内容增加了,英语提前学了,教学设备也提高了,都变高楼了,老师有没有以前的好,大家心里有数,俺就不多说了。金华一中,以前是有初中的,现在只有高中了,但是他依旧是金华学子心中的纪念碑,也永远是家长最自豪的地方和学生心中最向往的地方,想到哪说到哪,表达不畅了,也就随便说说,说起最近流行起的西餐,其实金华很早就有了,当时接待外宾的宾馆多点,最民俗化的也是最成功的,据我自己看到的是算是豪客来了,大家别看他现在生意好,刚刚开张的时候连个鬼都不去,当时金华人没那小资情调,当时是在00年吧。这里顺便指出一下,我做为他的第一批顾客,我看见了那里的员工每年都在换,最近几年去连一张熟的面孔都没了,让我感到最糟糕的事,牛排几成熟,他们一直是搞不清楚的,而且和他的亲戚豪上豪一样,而且我发现豪客来有有些有些牛排是冷的翻热过,里面的配料也是一样,明显看的出不是新鲜的。
这个问题我没有证据,这里不好多说,只是讲讲自己的事。说起经济,想想金华在80年代末,到95年之间,金华有多少企业倒闭?这些公司的正式工,彻底下岗,有的下海经商,有的再就业,然而不管怎么说,正式工的 铁饭碗,算是没有了,我妈到今年似乎还改不过这个谁也不靠就靠自己的毛病,因为当时的工厂就算有领导,只要你努力工作,你就最是最牛的了,没现在什么马屁关系之说,所以说国有企业也有他好的一面。也正式因为这次的倒闭,造就出了金华第一批富翁,呵呵,具体的当时我在读书了解的不多。说到这三十年,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以前觉得很大的城区变小了,走路也不要多久了,奇怪????明明是一样的路为啥觉得短了?呵呵,还有小时候在解放路边的树旁小便,当时觉得树不大,现在的树真的大了,以前金华路是给自行车骑的,这个在市中心,似乎情况还是一样,但是多了汽车觉得拥挤了,30年前,这个可是不能想想的,当时人们的思想还在为是否出轨做判断的时候,现在我们都以是否犯法来衡量了,这个应该算是很大进步了。呵呵,当时听我妈说,当时谈恋爱和现在谈恋爱的区别,这个,,偶就不说了,大家都应该看到了,偶真怀念偶的儿童公园啊,现在的小孩子连自己的公园都没有了,唉,,伤心啊。金华发展三十年,发展很快,作为金华人感到荣耀,但想想金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地位来说却是倒退的,这个做为一个金华人,自己也是要思考的问题。看看金华的房价,可以好称全国最低的城市之一,金华的绿化环境还算抓的比较好,评上依据城市其实负担要比绍兴轻很多,金华人还要努力啊。想到这里我我作为一个在外地上班的金华人,眼泪不由而下,一个生我养我,有我的朋友,我的亲人,有我熟悉的一切,路是亲切的,树是亲切的,桥是亲切的,语言是亲切的,甚至连口头禅都是亲切的,但是我回到金华却是一无是处的。唉,金华,不管怎么说我都是爱你的。
金华改革开放以来几件要事 金华改革开放以来几件要事 1.大力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义乌市场: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3.横店:崛起一座中国影视城 5.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 4.浙中城市群快速崛起 6.旧貌换新颜——“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明显 7.书画撑起一片产业 8.小五金打造出中国科技五金城 9.金华市成为浙江省旅游副中心 10.花园: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11.对外开放引领金华走向世界 12.汽车产业崛起浙中 13.武义县下山脱贫成就斐然 14.兰溪市建立“三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大力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9月17日至20日,金华地委召开全地区的县、区、公社三级党委书记会议,发动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会后,地委制定《关于推行统一经营、专业承包、责任到人、联产计酬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若干政策规定》。各县以区、社为单位召开脱产干部会议,传达地委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认识,统一政策,抽调机关干部组成工作组,开展试点,分期分批逐队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当年11月中旬,70%~80%的生产队已承包到户。到1982年春节前,不到5个月时间,95%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承包到户。1982年春夏之交,在承包到户基础上,推动发展灌溉、机耕、育种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义乌市场:从鸡毛换糖到世界超市 1982年,义乌率先在全国开放小商品市场,提出“兴商建市”发展战略。26年来,市场五易其址、九次扩建,从“鸡毛换糖”、马路市场到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义乌市场实现了质的飞跃,义乌也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小县发展成市场大市、经济强市,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之路,县域经济竞争力在全国百强县(市)中居第8位。目前,义乌市场面积达260万平方米,经营商位5.8万个, 商品40多万种,成交额连续17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被誉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横店:崛起一座中国影视城 从1996年建成《鸦片战争》拍摄基地开始,横店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中国好莱坞”的圆梦之旅,随着“秦王宫”等14大影视拍摄基地相继建成,横店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2003年横店成立首家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后,吸引了248家影视文化企业入驻,累计接待剧组500多个,拍摄影视剧1.5万多部(集)。横店影视城的崛起,不仅推动了当地一、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2007年游客突破5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5.9亿元。
浙中城市群快速崛起 建设浙中城市群是优化全省城市布局的战略之举,也是金华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主线,致力推进城市群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树、资源共享、生态共保、优势共创,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城乡一体化和经济国际化步伐,城市群内外交通和城市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一中两翼两三角”城市框架初步拉开,金义主轴线加快聚合,义乌小商品城、永康科技五金城积极升级,金义、义东浦磐、金兰、永武东产业带集聚发展,区域内协调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城市群内各城市活力竞相迸发,浙中城市群正成为浙江最具活力和潜力的“板块”之一,继杭、甬、温后的第四大城市圈正在加快崛起。
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 30年的发展彻底结束了金华市群山阻隔、交通不便的历史。从2001年至今,杭金衢、金丽温、甬金、台金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今年底诸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全市将实现县县通高速。2003年至2005年金华市完成康庄工程建设总里程7184公里,实现“双百”目标,即等级公路通行政村率100%,通行政村公路硬化率100%,为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金温铁路、义乌民航机场的建成,进一步提升了金华市的交通枢纽地位。
旧貌换新颜——“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成效明显 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共有565个村开展了示范村建设,创建市级以上示范村290个,其中省级示范村113个;全市累计有4368个村开展了村庄整治,占全市行政村总数90.50%,完成2561个村。五年来,全市累计新增通村公路里程6441.29公里,新增村内硬化道路3518.75万平方米。全市累计消除“赤膊墙”面积4932.47万平方米,拆除危旧房面积1014.5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2320.19万平方米,消除露天粪坑9.36万个,新增公共厕所2465个,新增垃圾箱12.23万个。 饮用水工程惠及千家万户。全市所有城区饮用上了清洁、优质的水库水。新世纪以来,加快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浦江县启动“甘泉工程”,武义县实施“清泉工程”,磐安县推进农村饮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永康市在全省率先基本解决农民饮水安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已达80%多,明年争取基本解决全市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书画撑起一片产业 浦江县投巨资建设了吴茀之纪念馆、方增先书画碑刻院等七个名人场馆、陈列室,建设了添满美术馆,建成了书画一条街,在书画文化设施上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走在前列。开设了书画培训教学基地,创办了礼张书画创作产业基地。年举办书画展览、培训和拍卖100余次。县域内书画经营单位60余家,书画交易额逾亿元。每三年连续举办一届中国书画节。以名家场馆联展、江南墨韵巡回展、企业家书画展、华东六省一市书画展、全国书画之乡论坛、全国名家作品展销等形式广泛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客商到浦学习研讨、观光游览。同时,“书画之乡”浦江在不生产水晶玻璃原材料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从一颗颗小小的玻璃珠起步,发展到水晶灯具、水晶玻璃工艺品,实现了水晶玻璃产业的三大跨越。目前拥有水晶玻璃工艺品生产企业1万余家,从业人员逾8万人,年销售额超过12亿元,市场占有率达70%,浦江成为全国最大的水晶玻璃产品加工基地和原材料集散地,成为全国闻名的“水晶之都”。
小五金打造出中国科技五金城 中国科技五金城从1992年创建开始,经营面积从500亩扩展至1000亩,营业店铺从780间扩展为4600间;19大类数万种五金产品及相关产品,辐射全国各地及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客流量2万人次,日货流量上千吨,市场成交额年均增长率为16%以上。2007年市场成交额突破300亿元,跻身于 “中国十强品牌市场”榜首。每年一次的中国五金博览会已成为目前国内最具活力的五金专业品牌展会。
金华市成为浙江省旅游副中心 金华市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和十佳宜游城市。金华市、兰溪市、东阳市、义乌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金华山清水秀,特别是通过大力加强生态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超过60%。全市拥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个国家4A级旅游区、7个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双龙风景区、东阳横店影视城、兰溪诸葛八卦村、八咏楼、侍王府、武义俞源太极星象村及“侨仙”黄大仙等旅游资源,在海内外都有较大知名度。2007年全市旅游收入达到176亿元。
花园: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30年前,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走上了一条以工富民、以工强村、以工兴村之路,到2007年,全村实现销售收入37.89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2100元,村民们过上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小康生活。以花园村举办第六届全国村长论坛为标志,花园村奉行的“以工富农、以工强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在全国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花园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等荣誉称号,并成为全国村官培训基地和全国新农村建设A级学习考察点。
对外开放引领金华走向世界 30年来,金华市对外贸易迅猛发展,自营出口从1989年的314万美元快速发展到2007年的75.45亿美元,增长2403倍,先后与212个国家(地区)建立了贸易伙伴关系,全市外贸依存度达到了41.74%;利用外资成效非凡,全市到2007年底,累计已有85个国家(地区)的外商在金投资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10家,累计实到外资25.4亿美元;外经合作方兴未艾,截至2007年底,全市企业累计在46个国家(地区)创办境外贸易机构和企业182家,投资总额7316.39万美元。结售汇顺差1997年为2亿美元,到2007年底达159亿美元,占全省的14.2%。
汽车产业崛起浙中 近年来,金华汽车产业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全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汽车产业关联企业达2000多家,关联产值达500亿元,关联行业从业人数近20万。以市区、永康和武义为主产地,形成了整车系列和上百种零部件产品的发展格局,涌现出了“青年”、“众泰”、“康迪”、“今飞”、“万里扬”等一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拳头产品多、技术含量高、配套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发展态势。金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了“中国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称号。
武义县下山脱贫成就斐然 1994年,武义县在全国率先探索“下山脱贫,异地发展”的扶贫之路,目前全县已有353个自然村15355户4.6万人搬迁下山,占全县总人口的1/7,下山农民就业转移率达70%以上,人均年收入增加十几倍,实现了下山三五年胜过山上五百年的快速发展。武义下山脱贫工作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成功范例”,被编进《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10年》画册,选入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地球峰会”的交流材料。
兰溪市建立“三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体系 兰溪市从2007年开始,按照“找准切入点、突出特点、抓住重点、体现亮点”的要求,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合作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的组建成立、“一卡二点三服务”为农工作平台的启动及农信担保公司的运作为标志,初步构建了以生产为基础、流通为依托、金融为支撑的三者统分结合、相互交融的为农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功能齐全、服务三农的联合体,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的发展。
小金华改革开放以来的风景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