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008.11.25.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生活中的酸和碱 黄家埠镇中曹金雅.
第七单元 溶液酸碱性.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 (二)酸碱指示剂.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解析几何》 乐山师范学院 0 引言 §1 二次曲线与直线的相关位置.
第十章 酶工程技术 第一节 酶的发酵生产 第二节 酶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 酶分子的改造.
课程泛雅 2017/3/15.
全球暖化、水污染、空氣污染.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为什么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如何判断一种溶液的酸碱性?
中枢兴奋药-酰胺类及其他类.
测试酸碱的指示剂.
碘量法应用与实例:维生素C含量测定.
戀戀南三:丹大~東郡橫斷情 桃園縣長青登山協會.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第一节 溶液的酸碱性.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的鉴定 汪岱华 黄耀佳 张雯婧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报告人:徐国强 指导教师:乐永康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第八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盐类的水解.
强碱弱酸盐-醋酸钠的水解 为什么会显碱性? 盐电离出的酸根是弱酸的酸根,能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导致水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大过氢离子。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第二节 离子反应.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高二化学集备组.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 张桂萍.
Home Work 现代科学中的化学键能及其广泛应用 罗渝然(Yu-Ran Luo)
第1课时 第3章 第3节 设计 1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 2 设计 3 名师课堂 ·一点通 考 点 课堂10分钟练习 创新演练
3.9.1 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自学)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实例 混合碱的测定(双指示剂法) 3.9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李雅.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盐酸溶液中氯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守恒法巧解金属与硝酸反应的计算题.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我们能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非常广泛
机械设计A 、B 重修 涮分 学习过,想提高?? 上课 考勤?? 平时成绩 %
氨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恶心的 水垢.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偏微分方程》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三节 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计算 一、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水分子是一种两性物质,它既可 给出质子,又可接受质子。于是在水
硫酸铜的提纯.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科学探究需要务实和思维 ——从中考命题看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南京浦口区浦厂中学 任卫兵 2008.11.25

科学探究概述: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标》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三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

2008年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注意将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等社会热点问题设计到试题中,通过测试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应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在考察学生的学习力和对社会的关注态度的同时,突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例如08年南京中考题: [得出结论1 ] 紫甘蓝的汁液 ▲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22.(7分)南南同学跟妈妈学烧紫甘蓝(紫卷心菜),用油炒后加入食醋,发现紫色的叶片立即变红,激发了他的探究欲望。 [提 出 问 题] 紫甘蓝的汁液能作酸碱指示剂吗? [进 行 实 验] 取紫甘蓝叶片少许在研钵中捣烂,用少量水浸泡,滤出蓝紫色的汁液。将汁液分别滴入下列液体中,观察其显示的颜色并记录。 绿 色 蓝 色 蓝紫色 红 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纯碱溶液 肥皂水 食盐溶液 蒸馏水 白 醋 液 体 名 称 [得出结论1 ] 紫甘蓝的汁液 ▲ (选填“能”或“不能”)作酸碱指示剂。 [质疑并求证] 紫甘蓝的汁液在均为碱性的肥皂水和纯碱溶液中,为何显示不同颜色? 用pH试纸测得上述肥皂水和纯碱溶液的pH分别为9和11,则肥皂水的碱性比纯碱溶液的碱性(选填“强”或“弱”) ▲ 。

[得出结论2 ] 紫甘蓝的汁液在不同pH范围内显示的颜色不同,利用紫甘蓝的汁液还可以区分液体碱性的 ▲ 。 [拓 展 应 用] 柠檬酸是制汽水的原料之一,为探究其固体是否显酸性,南南同学联想到教材上二氧化碳相关实验的设计,准备了三朵用紫甘蓝的汁液染成蓝紫色的干燥小花。 取干燥的花①和喷上水的花②,分别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两个集气瓶中,发现花①不变色,花②变成了 ▲ 色。在干燥的花③上直接撒少量柠檬酸固体,花不变色,说明了 ▲ ;再向该花喷水,蓝紫色的花上出现了红色。 [ 反 思 ] 上述花的变色均与水有关,水的作用分别是: 花②中 ▲ ; 花③中 ▲ 。 查阅资料: 黄色 绿色 蓝色 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 12~14 10~11 7~9 pH

再如07年南京中考题: 27. 请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提出问题】在平时探讨酸的性质时,我们通常是讨论酸的水溶液。究竟水在显示酸的特性时扮演什么角色呢? 【确定研究对象】以我们最熟知的盐酸(氯化氢的 水溶液)和氯化氢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氢溶于水时解离出氢离子和氯离 子,而溶于干燥的甲苯(一种有机溶剂)时仍 以氯化氢分子的形式分散(如右上图)。

【设计与实验】(请完成下表)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⑤▲ 。 氯化氢在甲苯中没有解离出氢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 ④▲ 化学方程式: ③▲ 氯化氢的水溶液:产生气泡 与固态碳酸钠作用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化学方程式: ②▲ 氯化氢的水溶液: ①▲ 与镁作用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甲苯溶液:不导电 氯化氢的水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氯化氢的水溶液:导电性良好 测定导电性 解释与结论 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讨论与反思】盐酸的酸性是因为氯化氢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解离出了 ⑤▲ 。 水对酸显现其酸性性质非常重要。还有哪些实例或实验也可以体现水对酸 显现其酸性性质的重要性呢,是否没有水,酸就不能显现酸性性质呢?(此问不作答,请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关注。)

【拓展探究】该学习小组又尝试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氯化氢 气体与氨气反应的实验探究,活塞K1、K2、K3、K4、K5 均关闭(装置气密性好)。通过调节活塞K4,用排石蜡油 的方法在B管中收集满了氨气,如通过调节活塞K1、K2, 在干燥的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 其操作是 ⑥▲ 。 在不用任何试剂的情况下,当看到 ⑦▲ 现 象时,说明A管中已收集满了氯化氢气体。打开K3,氯 化氢气体与氨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一种铵盐,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⑧▲

通过22题反思中,对两种情况下水的作用的分析,27题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问题的巧妙设置,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进一步关注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了教科学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真实客观的探究活动历程,让学生的思维逐步增强敏锐性、务实性,注重程序化知识的形成与应用,注重在科学的过程中提炼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建议: 1、教师要研读《课标》上关于“科学探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二级主题的要素、目标。 2、教师要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注意对比实验中控制变量的观点。 3、教师要选择好情景,可从教材、生活、生产、家庭小实验等挖掘素材。 4、教师要强化学生化学观念:包括元素观、微粒观、分类观、反应观等。

教学建议: 5、教师要准确把握科学探究的实质。落脚点:训练学生的思维。 ①关注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②关注课堂教学的主要矛盾: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③关注整体与局部。

Fe的生锈;燃烧的条件;分子的扩散; 质量守恒;空气中O2、CO2的含量; CO2与水反应;NaOH在空气中变质; 水的净化;海水的组成;服装干洗; 溶洞的形成;孔雀石的元素组成; 不同材料引起的火灾与自救; 食品添加剂;矿物的冶炼; 化肥的生产与使用……

谢 谢! 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