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你不仅要关心自己的盘子装的是什么食物,而 且更要关心每种食物的最佳进食时间! ” 这是英 国剑桥大学营养专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饮食法则! 这是因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钟 ” , 只有遵 从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条!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会怎么做呢?先吃鱼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后喝汤、
Advertisements

“ 你不僅要關心自己的盤子裝的是什麼食物,而 且更要關心每種食物的最佳進食時間! ” 這是英 國劍橋大學營養專家提出的最新健康飲食法則! 這是因為,食物也有自己的 “ 生物鐘 ” , 只有遵 從它,你才能吃得更健康和苗條! 如果去吃自助餐,你會怎麼做呢?先吃魚肉大 菜,吃到差不多再吃蔬菜、主食,然後喝湯、
五年級上學期的自然課,當我們上到水溶液單元時,老師指導我們石蕊試紙可以測試水溶液的酸鹼性,藍色石蕊試紙遇鹼性 水溶液不變色,遇酸性水溶液時變紅色;而紅色石蕊試紙遇鹼性水溶液變藍色,遇酸性水溶液時不變色。 可是,滴入醋水溶液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的部分竟然消失不見了,紅色石蕊試紙應該不變色卻出現藍紫色,怎麼會這樣呢?
食品乳化剂 周正钒. 食品乳化剂概念 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相 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 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 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
茶叶基本知识 徐南眉.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最早发现了茶、利用了茶,世界上其他国 家是从中国引入了茶树和制茶、饮茶的方 法,茶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奉献给世界人 民的健康饮料。茶从最初的药用到饮用, 从煎煮饮用到现代沏茶品茶经历了漫长的 历史发展过程。在世界的东方,茶不但是 饮料,还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容。
氨基酸转换反应 ( 一 ) 血液中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一. 目的 : 了解转氨酶在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临 床诊断中的意义, 学习转氨酶活力测定的原理和方 法。 二. 原理 : 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氨基转换酶也称转氨酶, 能 催化 α – 氨基酸的 α – 氨基与 α – 酮基互换, 在氨基酸 的合成和分解尿素和嘌呤的合成等中间代谢过程中.
乳化油相所需HLB值的测定 一、实验目标 要求以鱼肝油为例,通过实验掌握乳化鱼 肝油(油相)所需HLB值的测定方法。 要求以鱼肝油为例,通过实验掌握乳化鱼 肝油(油相)所需HLB值的测定方法。二、药品器材 鱼肝油、吐温-80、司盘-80、蒸馏 水。 鱼肝油、吐温-80、司盘-80、蒸馏 水。 试管、量筒、滴管、显微镜、载玻片、试.
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 同学们仔细看看双黄连口服液、甘草合剂等液体制剂说明 书中【成分】一项包括那些? 2 .大家想想芬达葡萄糖汽水配料中都有什么? 说明书中是不是经常会看到蔗糖、糖精钠、 苯甲酸钠、柠檬黄、羟苯乙酯等物质的出 现。这些东西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了?大 部分液体药剂的溶剂多用水,以水为溶剂.
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第八章 表面现象.
第九章 液体药剂 学习要求: 1. 掌握液体药剂的含义、分类与特点;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选用;药剂中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药剂的特点与制法。 2. 熟悉溶解、增溶、助溶、乳化、混悬的概念;增溶原理;胶体溶液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乳化稳定性及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稳定性;真溶液型、胶体溶液型、乳状液型及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质量评定。
模块四 药品陈列与保管 专业模块 项目七 药品分类陈列
化學期末報告–人體的酸鹼平衡 工作分配: 組別:第5組 班級:自控一甲 組長:4A012134羅振元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改名台南大學實地訪視簡報
液体药剂 药剂教研室.
第二篇 药物剂型概论.
第十八章微粒分散系的制备技术.
液体制剂 Liquid Preparation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第十章 家用化学品和化妆品卫生 环境卫生学教研室 2000年11月2日.
第七节 乳剂 概念 乳剂(emulsions)又称乳浊液,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其中一种液体以小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所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 其中一种液体为水或水溶液称为水相,用W表示,另一种是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液体,统称为油相,用O表示。
第四章 粉底的認識與運用 4-1 認識粉底 4-2 粉底色彩與臉型的修飾 本章圖片來源:殷禮維繪 彩妝用品——林建銘拍攝.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八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软膏剂 Ointments.
项目九 日用化学品简介.
第五章 液体制剂 主讲:宋振国 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药剂教研室
第五章 软膏剂.
第二章 液体制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 低分子溶液剂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 第五节 溶胶剂 第六节 混悬剂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影响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因素称为危害。 危害按其性质划分为生物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
泰宁小学 六(2)班 林丹敏 早恋?!.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
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中如何发现安全隐患与违法行为线索
柠檬汁 让你健康又美丽 四(3) 赵起震.
水 与 生命.
新疆医科大学药学院 药剂学 药剂物化教研室.
药剂学 第八章 浸出制剂 药物制剂教研室.
第三章 液体药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第三节 溶液型液体药剂 第四节 高分子溶液剂 第五节 溶胶剂 第六节 混悬剂
第三章 液体药剂 第七节 乳剂 一、概述 乳剂系指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其中一种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形成的非均匀分散的液体制剂。 分散 非均相 一种液体 另一种液体 乳剂.
皮肤病基础 西畴县皮肤病防治站.
下 午 好 药 学 专 业 科 王芝春.
第二章 液体制剂.
微乳液聚合 制作者:王磊、杨斌、卓箭.
天然药物化学 溶剂提取法 通化市卫生学校 李瑛.
第二章 乳化原理与乳化技术.
药剂学 第二章 液体制剂 长沙医学院药学系药剂教研室 黄明秋.
第二节 表面现象 界面:相与相之间的接触面 表面:习惯上把固相或液相与气相的 界面称为表面。在要求不严格 的场合下,“界面”和“表面”两
表面活性剂 概述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特性 (一)临界胶束浓度(CMC)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第九章 液体制剂.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第十一章 软膏剂、眼膏剂和凝胶剂.
第七节 眼用制剂 滴眼剂(英: Eye-drop)为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以水溶液为主,包括少数水性混悬液,也有将药物做成片剂,临用时制成水溶液。 眼用液体药剂按用法可分为滴眼剂及洗眼剂。工业生产只有滴眼剂。
溶液型液体制剂——乳剂的制备.
药剂学实验·实验二 乳剂的制备.
液体药剂 药剂教研室 张娜.
物理学专业 光学实验绪论 主讲人:路莹 洛阳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2009年3月.
第 七 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19/2/28 表面活性剂化学.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第五章 软膏剂与贴膏剂 (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
9 渗透蒸发.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 省级研训报告会 《化学课程标准》解读 主讲人: 崔敏 陕西省教育厅.
实验 二、配合平衡的移动 Cu 2+ + NH3 Cu(NH3)4 HCl Na2S Zn EDTA NH3 深蓝色消失
药物的跨膜转运.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课程网址: 课程网址: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阿衣帕夏 喀什地区卫生学校.
高浓度二氧化硫尾气的回收和净化 一、利用SO2生产硫酸 SO2+1/2O2 钒催化剂 SO3 SO3+H2O H2SO4 二、工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第六节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 第七节 混悬液型液体药剂

教学目标 掌握乳浊液型液体药剂、混悬液型液体药剂的特点与制法 熟悉乳剂形成理论及其稳定性,乳化剂的选用,混悬剂的稳定性

第六节 乳浊液型药剂 一、概述 二、乳浊液形成的理论 三、常用的乳化剂及选用 四、乳浊液的稳定性 五、乳浊液制备 六、举例

一、概述 (一)几个概念 乳剂:两种或以上互不相溶的液体经乳化制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的药剂,粒径:0.1~10μm 水相:其中一种液体往往是水或水溶液 油相:另一种是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液体

分散相、内相或不连续相:乳剂中分散的液滴 分散介质、分散介质、外相或连续相: 包在液滴外面的另一相 微乳(microemulsions):乳滴直径在140nm以下 乳化(emulsification):液体分散相分散于不相混溶介质中形成乳浊液的过程 乳化剂: 能够阻止分散相聚集而使乳剂稳定的第三种物质

(二)类型: (1)按相组成分类 O/W型:油为分散相,水为分散介质 W/O型:水为分散相,油为分散介质 复乳(multiple emulsions): 乳剂的内相可以进一步形成次乳浊液,形成复乳(O/W/O或W/O/W)

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是什么? 乳化剂的种类 乳化剂的性质 相体积比(φ) 相体积比(φ)= 分散相体积 乳剂总体积 ×100%

(2)根据大小分类 1. 普通乳(emulsion) —1~100m。 2.亚微乳 (Submicroemulsion) — 0.1~1.0m 3.毫微乳(millimicroemulsion)—  10~100nm   纳米乳(nanoemulsion)                     4.复乳(multiple emulsions) —  50μm以下     W/O/W , O/W/O

(二) 乳浊液特点 ①液滴的分散度高ー吸收快、药效好,生物利用度高 ②油性药物的乳剂ー计量准确,服用方便 ③O/W型乳剂—可掩盖不良味道 ④外用乳剂ー改善皮肤、粘膜的透过性,减少 刺激 ⑤静脉注射乳剂ー体内分布快、有靶向性

二、乳剂形成的理论 界面张力学说 乳化膜学说 1.单分子乳化膜 2.多分子乳化膜 3.固体微粒乳化膜

三、乳化剂(emulsifier)及选用 (一)条件 乳化力强,较低浓度可发挥乳化作用 分散度应大、稳定性好 毒性和刺激性小 价廉易得

(二)乳化剂的种类 表面活性剂类 高分子化合物 固体粉末类

1. 表面活性剂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价碱金属皂(O/W型),有机胺皂((O/W型),二价金属皂(W/O型) 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 表面活性剂 ①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价碱金属皂(O/W型),有机胺皂((O/W型),二价金属皂(W/O型) ②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毒性大、抗菌活性、鲸蜡醇合用有防腐作用 ③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吐温类、司盘类;HLB值:8~16(O/W);HLB值:3~8(W/O)

2.天然或合成乳化剂 特点: ①大多为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为O/W型的乳化剂 ②表面活性小,亲水性强,可形成稳定的多分子膜 ③粘度大,增稠剂,辅助乳化作用。 ④被微生物污染变质,新鲜配制、加防腐剂。

①阿拉伯胶: ②西黄芪胶: 可形成O/W型乳剂 适于乳化植物油和挥发油 广泛用作内服乳剂的乳化剂。 在pH值4~10范围内乳剂较稳定 使用前应破坏内含的氧化酶 浓度为l0%~15%。 ②西黄芪胶: 粘度高,pH5时粘度最大,1%~2%,乳化力较差,辅助乳化剂

⑤其他:琼脂、海藻酸钠、白及胶、果胶、桃胶、酪蛋白、胆固醇等 ③豆磷脂: O/W,1%~3%,乳化作用强,内服或外用,纯品作注射用 ④ 明胶: O/W,1%~2%,pH、等电点最不稳定,易腐败,防腐剂 ⑤其他:琼脂、海藻酸钠、白及胶、果胶、桃胶、酪蛋白、胆固醇等

非离子型乳化剂的特点:   内服:无毒性   静脉:毒性(溶血) 使用受限 Pluronic F68:   毒性小、静脉给药可能

①O/W型乳化剂:硅皂土、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白陶土 3.固体粉末乳化剂 特点: ①不溶性固体粉末 ②被油、水两相润湿 常用: ①O/W型乳化剂:硅皂土、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白陶土 ②W/O型乳化剂: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 作用机制:在两相间成膜、防止液滴接触

(二)乳化剂的选用 原则: ①口服乳剂: 无毒,无刺激性 O/W型乳化剂可选用高分子溶液 强调毒性的重要性

②外用乳剂: 无刺激性 W/O型常用肥皂、长链的胺和醇、固体粉末做乳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