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基尔霍夫定律 3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电子电工学 主讲人:杨少林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Advertisements

基本电路理论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与网络定理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6月.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2-1 基本概念 2-2 常用方法 2-3 几个定理 2-4 电路分析 网络、串联、并联、电源
2017/4/1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3年7月.
3.3 节点电压法 一、节点电压法 在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模型)中,可以选其中一个节点作为参考点,其余(n-1)个节点的电位,称为节点电压。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节点分析法 一、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待求量列写方程。 R6 节点数 n = 4 R4 R5 R3 R1
电工电子技术 电子电路教研室.
项目二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时间:6次课,12学时).
合肥市职教中心 李劲松.
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龚淑秋 制作.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习题课.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4.1 叠加定理 (Superposition Theorem)
电路总复习 第1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第8章 相量法 第2章 电阻的等效变换 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支路电流法.
电路基础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INF )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作为变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出各支路的电流值。 图示电路有三条支路,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 节点的电流方程 : 节点a: 节点b: 这两个方程不独立,保留一个。
第5章 三相电路 5.1 三相电压 5.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4 三相功率.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1.1: 一个四端元件的端子分别标为1、2、3、4。已知U12 =5V,U23 =-3V,U43 =6V。 (1)求U41 ;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第3章 电路叠加与等效变换 3.1 线性电路叠加 3.2 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 3.3 单口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3.4 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
第3章 正弦交流稳态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电路基本元器件的相量模型、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导纳、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及正弦稳态电路中的功率、功率因数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引例】 RC低通滤波器 仿真波形 仿真电路 如何工作的?
三相负载的功率 §7-3 学习目标 1.掌握三相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2.掌握三相不对称负载功率的计算方法。
第4章 电路定理 本章重点 叠加定理 4.1 替代定理 4.2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3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4 特勒根定理 4.5*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3.1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与电容元件 3.2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 3.3 RC电路的响应
大 连 水 产 学 院 电工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5.1 三相电压.
第5章 三相电路 5.1 三相电压 5.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5.4 三相功率.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1) 求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振幅、角频率、频率和初相。 (2) 画出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图。
电工电子技术网络课件 (80学时) 西南石油大学电工电子学教研室.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xt4-1 circuit data 元件 支路 开始 终止 控制 元 件 元 件 类型 编号 结点 结点 支路 数 值 数 值 V R R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19/5/1 电工技术.
1.掌握电阻、电感、电容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和数量关系。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第8章 线性电路中的过渡过程 8.1 换路定律与初始条件 8.2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8.3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4章 三相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对称三相电压;三相电路的连接方式;在不同连接方式下线电压、相电压、线电流、相电流的关系;对称与不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照明灯如何接入电路? 【引例】 什么是三相四线制? 三相四线制电路供电示意图.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4.1 正弦量的基本概念 4.2 正弦量的有效值 4.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4.4 正弦电路中的电阻元件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电工基础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直流电路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四章 三相电路 第五章 磁路与变压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 回.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第十二章 拉普拉斯变换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 S域分析法)
第四章 电路原理 4.1 叠 加 定 理 4.2 替 代 定 理 4.3 戴维南定理与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电工学 山东英才学院 机械学院 电气教研室 2019/10/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1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2 基尔霍夫定律 3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参考方向的表示、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电源和负载的判别、欧姆定律(参考方向下) 2 基尔霍夫定律 3 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1、电源与负载的判别 (1)根据 U、I 的实际方向判别 I E + _ U 电源:U、I 实际方向相反, 即电流从U“+”端流出, (发出功率); R U + _ I 负载:U、I 实际方向相同, 即电流从U“+”端流入, (吸收功率)。

(2)根据功率来判别 当元器件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关联时: P=UI,如果P>0,表明该元器件吸收功率,是负载; 当元器件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非关联时: P=-UI,如果P>0,表明该元器件吸收功率,是负载; 如果P<0,表明该元器件发出功率,是电源。

2、KCL应用于广义结点 I =? 广义结点 A B C IA IB IC 2 + _ I 5 1 6V 12V I = 0 电流定律可以推广应用于包围部分电路的任一假设的闭合面。 I =? 广义结点 A B C IA IB IC 2 + _ I 5 1 6V 12V I = 0 IA + IB + IC = 0

1。 2。 + - 4V 5V 1A u =? 4. + - 4V 5V i =? 3. 3 3

例: 求B点的电位。 -9V R1 = 100k +6V R2 = 50k A C B 将原电路改为下图: C B R1 6V   9V R2 I A

例: 图示电路,计算开关S 断开和闭合时A点 的电位VA 2k +6V A S I2 I1 (a) 解: (1)当开关S断开时 电流 I1 = I2 = 0, 电位 VA = 6V 。 (2) 当开关闭合时,电路 如图(b) 2k A + I1 I2 – 6V (b) 电流 I2 = 0, 电位 VA = 0V 。 电流在闭合 路径中流通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3 支路电流法 4 节点电压法(*) 5 叠加原理(*)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1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串联、并联、混联,星-三角变换 2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电压源电流源的相互变换及简化、受控源 3 支路电流法 在具有n个结点,b条支路的电路中,独立的KCL 方程个数为n-1,独立的KVL方程的个数为b-n+1。 4 节点电压法(*) 5 叠加原理(*) 6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求: Rab 求: Rab a b a b Rab=10 Rab=70 例1-2 例1-1 60 100 50 10 40 80 20 15 20 b a 5 6 7 Rab=10 Rab=70

例1-3 求负载电阻RL消耗的功率。 2A 30 20 RL 40 例1-4 计算90电阻吸收的功率 1 4 + 20V 90 9 -

I=? I=? + + _ _ I=? + _ 40V 4 10 2A 6 30V 例2-1 40V 10 4 2A 6 30V

U = Un3 注:与电流源串接的 电阻不参与列方程 增补方程: 例4-1 列写电路的节点电压方程。 3 1 2 1V + - 2 3 1 5 4V U 4U 3A 注:与电流源串接的 电阻不参与列方程 增补方程: U = Un3

90V + - 2 1 100V 20A 110V U I 3 1 2 例4-2 应用节点法求U和I 。 解得:

+ 解 8 12V 3A + – 6 3 2 - U 例5-1 求电压U. 12V电源作用: 3A电源作用: 8 12V + – 画出分电路图

+ i i (2) 例5-2 u + - 10V 2i 1 2 5A 计算电压u电流i。 10V电源作用: 5A电源作用: 受控源始终保留 u(1) + - 10V 2i (1) 1 2 i(1) u(2) 2i (2) + - 1 i (2) 2 5A + 画出分电路图

无源 线性 网络 uS i - + iS 例5-3 封装好的电路如图,已知下列实验数据: 解 根据叠加定理,有: 代入实验数据,得:

解 例6-1. 计算Rx分别为1.2、 5.2时的I; I Rx a b + – 10V 4 6

Uoc = U1 + U2 = -104/(4+6)+10  6/(4+6) = -4+6=2V Req=4//6+6//4=4.8 _ (1) 求开路电压 a b + – 10V 4 6 U2 U1 I Rx Uoc = U1 + U2 = -104/(4+6)+10  6/(4+6) = -4+6=2V (2) 求等效电阻Req Req=4//6+6//4=4.8 I a b Uoc + – Rx Req (3) Rx =1.2时, I= Uoc /(Req + Rx) =0.333A Rx =5.2时, I= Uoc /(Req + Rx) =0.2A

解 Uoc=6I+3I I=9/9=1A Uoc=9V 例6-2. 求U0 。 (1) 求开路电压Uoc 3 6 I + – 9V U0 b 6I Uoc=6I+3I + – Uoc I=9/9=1A Uoc=9V Uoc a b + – Req 3 U0 - (2) 求等效电阻Req 加压求流

U0=6I+3I=9I I=I06/(6+3)=(2/3)I0 U0 =9  (2/3)I0=6I0 Req = U0 /I0=6  3 6 I + – U a b 6I I0 U0=6I+3I=9I I=I06/(6+3)=(2/3)I0 U0 =9  (2/3)I0=6I0 独立源置零 Req = U0 /I0=6 

例6-3 求电压U。 3 6 + – 24V a b 1A U 本题用诺顿定理求比较方便。因a、b处的短路电流比开路电压容易求。 解 Isc Req (1) 求短路电流Isc (2) 求等效电阻Req Isc a b 1A 4 + - U (3) 诺顿等效电路:

第3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1、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2、换路定理与初始值的计算 3、直流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解: - + iL(t) 2 L=3H uL(t) 6V Us (a) K ① t<0时,电路处于稳态 iL(0-) =0 A ② t=0+时,由换路定理 iL(0+) =iL(0-) =0 A - + iL(0+) 2 uL(0+) 6V Us (b) 0+等效图 R K ③ 作t=0+时刻等效图(图b) uL(0+)=Us-RiL(0+) =6- 2×0=6V

④ t= ∞时(图c),电路重新达到稳态,L相当于短路线。 - + iL(∞) 2 uL(∞) 6V Us (c) t= ∞时等效图 R L K iL(∞)=6/2=3A uL(∞)=0

例2: 如图(a),电路原处于稳态,K于t=0时刻闭合,①求初 始值ic(0+)、 uL(0+)及i(0+) 。②求 ic(∞) 、 uL(∞)及 i(∞) 。 - + 12V Us R1 R2 R3 K 2 4 5 uc ic uL iL i (a) 解: 求原始状态uc(0-)及 iL(0-) t<0时(直流稳态),故: 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 即:ic(0-)=0 uL(0-)=0 故: iL(0-)=Us/(R2+R3)=12/(4+2)=2A uc(0-)=R2iL(0-)=4×2=8V 由换路定理有: iL(0+)= iL(0-) =2A uc(0+)= uc(0-) =8V 作0+等效图(图b)

- + 12V Us R1 R2 R3 K 2 4 5 uc ic uL iL i (a) - + 12V Us R1 R2 4 iL(0+)=2A (b) 0+等效图 8V i(0+) uL(0+) + - ic(0+) 电容元件用uc(0+)电压源代替 在0+等效图中: 电感元件用iL(0+)电流源代替 激励源取t=0+时Us(0+) ③ 由0+等效图有:

- + 12V Us R1 R2 R3 K 2 4 5 uc ic uL iL i (a) + - 12V Us R1 R2 4 5 (c) t=∞等效图 uL() i() ic() t= 时作等效图c 此时电路重新达到直流稳态 电容视为开路,电感视为短路。 故 ic()=0 uL()=0 i ()=12/4=3A

例3:如图电路原处于稳态,t=0时刻K由a转向b,用三要素法求t≧0时i(t)及 iL(t),并作出其波形。 3V 1 2 5H a b i(t) iL(t) (a) K

3V 1 2 5H a b i(t) iL(t) (a) K 3V 1 2 -1.2A b i(0+) iL(0+) (b) 0+等效图 解: (1)求初始值iL(0+)和 i(0+) 作0+等效图(b) 1× i(0+)+2 ×[i(0+)-(-1.2)]=3 → i(0+) =1/5 A (2) 求终值iL()和 i() (图c)

3V 1 2 b i() iL() (c) t= 等效图 (3) 时间常数 (图d) 1 2 (d) 求时等效图 R0 等效内阻,从动态元件两端看出去 (4) 由

(5) 波形(图e) t i(t) 9/5 6/5 1/5 -6/5 (A) iL(t)

例4 已知:t=0时开关闭合,求换路后的电流i(t) 。 解 三要素为: + – 1H 0.25F 5 2 S 10V i

第4章 正弦交流电路 1 正弦电压与电流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4 RLC串联交流电路(*) 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8 功率因数的提高

1 正弦电压与电流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 参数 L C R 基本关系 阻抗 相量式 相量图

4 RLC串联交流电路 + R _ jXL -jXC Z 的模∣Z∣表示 u、i 的大小关系,辐角(阻抗角)  为 u、i 的相位差。 电路的感性、容性、电阻性的判断方法

四个相似三角形 电压 三角形 电流 三角形 S Q P 功率 三角形 阻抗 三角形

5 阻抗的串联与并联 6 复杂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1)、根据原电路图画出相量模型图(电路结构不变) (2)、根据相量模型列出相量方程式或画相量图 (3)、用相量法或相量图求解 (4)、将结果变换成要求的形式

7 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或 8 功率因数的提高

_ U=14V ? U=70V ? (c) (d) I=8A ? I=8A ? 下列各图中给定的电路电压、阻抗是否正确? (a) 3 4 + _ 6 8 30V 40V (b) V1 V2 + _ U=14V ? U=70V ? (c) 4A 4  A2 A1 (d) 4A 4  A2 A1 I=8A ? I=8A ?

练习题:教材162页4.5.14题 , Ω 50 = R Ω 100 = , R , Ω 200 = X Ω 400 = X 例1: 已知: + - , Ω 50 = R Ω 100 1 = , R , Ω 200 = L X Ω 400 = C X 求:

+ - 解:用相量式计算

同理: + -

C1 V 例2:已知:I1= 10A、 UAB =100V, 求:A、V 的读数 即: 为参考相量, 设: 解: 则: 所以A读数为 10安

A B C1 V 例:已知:I1= 10A、 UAB =100V, 求:A、V 的读数  V 读数为141V

例3: 已知 开关闭合前 开关闭合后 u,i 同相。 求: R XL XC + – S (1)开关闭合前后I2的值不变。 解: 由相量图可求得:

例4: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各表读数及参数 R、L 和 C。 + - A A1 A2 V 解: 求各表读数 (1)复数计算

+ - A A1 A2 V 求参数 R、L、C

求参数 R、L、C + - A A1 A2 V 利用阻抗三角形求解 45  即: XC=20

例5 解 已知电流表读数: A1 =8A A2 =6A A1 A2 A0 Z1 Z2 A0 =? A0 =I0max=? A0 =I0min=? A0 = A1 A2 =? 解

求:各支路电流。 已知: 例6: R2 + _ L i1 i2 i3 R1 C u Z1 Z2 R2 + _ R1 解 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

Z1 Z2 R2 + _ R1

第5章 三相电路 1 三相电压 2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3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4 三相功率(*)

如图对称三相电路,电源线电压为380V,|Z1|=10,cos1 =0.6(感性), Z2= –j50, ZN=1+ j2。 例1 求:线电流、相电流 (以A相为例)。 + _ N A C B Z1 Z2 ZN N' 解 画出一相计算图 + _ Z1

+ _ Z1 根据对称性,得B、C相的线电流、相电流:

线电压Ul为380 V的三相电源上,接有两组对称 三相电源:一组是三角形联结的电感性负载,每相 阻抗 ; 另一组是星形联结的电阻性 阻抗 ; 另一组是星形联结的电阻性 负载,每相电阻R =10, 如图所示。试求: 各组负载的相电流; (2) 电路线电流; (3) 三相有功功率。 例2: A B C 设 解: 各电阻负载的相电流 由于三相负载对称,所以只需计算一相,其它两相可依据对称性写出。

负载三角形联解时,其相电流为 负载星形联接时,其线电流为 (2) 电路线电流 一相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一相电压与电流的相量图如图所示 -30o -46.7o -67o (3) 三相电路的有功功率 例3:教材180页的例5.4.4

第 6 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6.1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6.2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6.3 变压器(变压、变流、变阻抗、同名端) 6.4 电磁铁

阻抗变换(*) + – + – 由图可知: 结论: 变压器一次侧的等效阻抗模,为二次侧所带负载的阻抗模的K 2 倍。

例:有一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外径为15cm,铁心材料为铸钢。磁路中含有一空气气隙,其长度等于0 例:有一环形铁心线圈,其内径为10cm,外径为15cm,铁心材料为铸钢。磁路中含有一空气气隙,其长度等于0.2cm。设线圈中通有1A电流,如要得到0.9T的磁感应强度,试求线圈匝数。 解 磁路的平均长度为 l=((10+15)/2)  =39.2cm 查铸钢的磁化曲线,当B=0.9T 时, H1=500A/m 于是 H1 l1=195A 空气隙中的磁场强度为 H0=B0/ 0=0.9/(4 10-7)=7.2105A/m H0=7.2 105 0.2 10-2=1440A 总磁通势为 NI=(H l)=H1 l1+H0 =195+1440=1635 线圈匝数为 N=NI/I=1635

例: 如图,交流信号源的电动势 E= 120V,内阻 R 0=800,负载为扬声器,其等效电阻为RL=8。要求: (1)当RL折算到原边的等效电阻 时,变压器的匝数比和信号源输出的功率;(2)当将负载直接与信号源联接时,信号源输出多大功率? R0 + – 信号源 R0 RL + – 解: (1) 变压器的匝数比应为:

电子线路中,常利用阻抗匹配实现最大输出功率。 信号源的输出功率: (2)将负载直接接到信号源上时,输出功率为: 结论:接入变压器以后,输出功率大大提高。 原因:满足了最大功率输出的条件: 电子线路中,常利用阻抗匹配实现最大输出功率。 练习题:教材215页的6.3.8题

第7章 交流电动机 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 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 4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 5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 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8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 9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选择

4个重要的公式 (1) (2) (3) (4)

I2 cos2 s 1 I2, O T O R2 n T O Tm  Tst  U  T2 Tst 

解: 1) 一台Y225M-4型的三相异步电 动机,定子 例1: 绕组△型联结,其额定数据为:P2N=45kW, nN=1480r/min,UN=380V,N=92.3%,cosN= 0.88, Ist/IN=7.0, Tst/TN=1.9,Tmax/TN=2.2,求: 1) 额定电流IN? 2) 额定转差率sN? 3) 额定转矩 TN 、最大转矩Tmax 、和起动转矩TN 。 例1: 解: 1)

2)由nN=1480r/min,可知 p=2 (四极电动机) 3)

(1) 在U=UN时 在U´= 0.9UN 时 (2) Ist =7IN=784.2=589.4 A 解: 在上例中(1)如果负载转矩为 510.2N•m, 试问在U=UN和U´=0.9UN两种情况下电动机能否起动?(2)采用Y-  换接起动时,求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又当负载转矩为起动转矩的80%和50%时,电动机能否起动? 例2: (1) 在U=UN时 Tst = 551.8N•m > 510.2 N. m 解: 能起动 在U´= 0.9UN 时 (2) Ist =7IN=784.2=589.4 A 不能起动

(3) 在80%额定负载时 不能起动 在50%额定负载时 可以起动

对例1中的电动机采用自耦变压器降压起动,设起动时加到电动机上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64%,求这时的线路起动电流Ist´´和电动机的起动转矩Tst´。 例3: 解: 设电动机的起动电压为U',电动机的起动 电流为Ist 依据变压器的一次、二次侧电压电流关系, 可求得线路起动电流Ist´´。

例4:某四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额定电压 为380V,三角形连接,频率为50Hz。在额定负载下运行时, 其转差率为0.02,效率为0.9,线电流为57.5A,试求: (1)转子旋转磁场对转子的转速; (2)额定转矩; (3)电动机的功率因素。 解: 四极 p=2,n0=1500转/min,nN=1470转/min (1) N2=1500-1470=30转/min (2) (3)

例5:例4中电动机的Tst/TN=1.2,Ist/IN=7,试求 (1)用星—三角换接起动时的起动电流和起动转矩; (2)当负载转矩为额定转矩的60%和25%时,电动机能否起动。 解: (1)直接起动电流为Ist=7In=7*57.5=402.5A IstY=Ist/3=134.2A 直接起动时的转矩为:Tst=1.2TN=1.2*195=234N.m 星—三角换接起动时起动转矩为:TstY=Tst/3=78N.m (2)TL1=TN*60%=195*60%=117N.m>TstY,电动机不能起动 TL2=TN*25%=195*25%=48.75N.m<TstY,电动机能起动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1、控制电路中的热继电器、熔断器、联锁动断触点的作用。 2、短路保护、过载保护、零(欠)压保护、联锁保护。 3、简单控制电路图的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