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上)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星形电阻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基本电路理论 第四章 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与网络定理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6月.
Advertisements

2.6 节点电压法. 2.6 节点电压法 目的与要求 1.会对三节点电路用节点电压法分析 2.掌握弥尔曼定理.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本节介绍:方法的定义及方法的应用 从方程的来源入手 确定方程的个数 对具体问题的应用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2-1 基本概念 2-2 常用方法 2-3 几个定理 2-4 电路分析 网络、串联、并联、电源
第5章 直流电阻性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5.2电阻的Y形连接与Δ 连接的等效互换 5.3支路电流法
1.9 支路电流法 上节课我们给大家讲了基尔霍夫定律,有了这个基础,再结合我们以前学过的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的特点,复杂电路基本上就可以求解了。当然求解复杂电路的方法很多,我们本节只给大家介绍一种最基本的方法——支路电流法。
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本章重点: 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电路分析教案 孙 宏 伟.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电阻的混联及Y—Δ等效变换
3.3 节点电压法 一、节点电压法 在具有n个节点的电路(模型)中,可以选其中一个节点作为参考点,其余(n-1)个节点的电位,称为节点电压。
电工基础 ——支路电流法.
第二章 电阻电路分析 要求 能够区分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 熟练掌握简单电路的分析方法, 熟悉复杂电路的网络方程分析法.
介休市职业中学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 项目3 分析直流电路.
第2章 电 阻 电 路 的 分 析 2.1 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2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2.2 回路电流法 2.3 节点电位法.
1.8 支路电流法 什么是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的推导 应用支路电流法的步骤 支路电流法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节点分析法 一、节点方程及其一般形式 节点分析法:以节点电压为待求量列写方程。 R6 节点数 n = 4 R4 R5 R3 R1
电工电子技术 电子电路教研室.
节点分析法是利用KCL求解电路中节点处电压的一种方法。
项目二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时间:6次课,12学时).
第二章 直流电阻性电路的分析 2.1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 2.2电阻的星形、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合肥市职教中心 李劲松.
第二章 电路分析方法 龚淑秋 制作.
第2章 电路分析方法 习题课.
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重点 熟练掌握电路方程的列写方法: 支路电流法 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型联结与三角型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压源与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电工基础 ——支路电流法.
第二章 直流电路 §2-1 串联电路 §2-2 并联电路 §2-3 混联电路 §2-4 直流电桥 §2-5 基尔霍夫定律 §2-6 叠加原理 §2-7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2-8 戴维南定理.
支路电流法.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支路电流法 支路电流法是分析电路最基本的方法。这种方法把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作为变量,直接应用基尔霍夫的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列方程,然后联立求解,得出各支路的电流值。 图示电路有三条支路,设三条支路的电流分别为: 、 、 节点的电流方程 : 节点a: 节点b: 这两个方程不独立,保留一个。
第二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联接及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第 二 讲.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群 傅扬烈 学期 淮海工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 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群.
第2章 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计算.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基本电路理论 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上海交通大学本科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2004年7月.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习题1.1: 一个四端元件的端子分别标为1、2、3、4。已知U12 =5V,U23 =-3V,U43 =6V。 (1)求U41 ;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本章重点 首 页 引言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1-16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i4=1A,求各元件电压和吸收功率,并校验功率平衡。
3.7叠加定理 回顾:网孔法 = 解的形式:.
3.3 支路法 总共方程数 2 b 1、概述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第3章 电路叠加与等效变换 3.1 线性电路叠加 3.2 单口网络等效的概念 3.3 单口电阻网络的等效变换 3.4 含源单口网络的等效变换
计算机电路基础(1) 课程简介.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2章 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电阻的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 第三节 两种实际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第一章 半导体材料及二极管.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七章 第4节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wl com.
第二章(1)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网络图论初步 2. 支路(电流)法 3. 网孔(回路)电流法 4. 节点(改进)电压法.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第三章 线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支路电流法 第二节 网孔电流法 第三节 节点电压法.
第二章 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 量的分析方法 2018年9月17日.
1.5电路的线图 回顾: + U1 - I1 - U4 + - U2 + I2 n · I4 I3 + U3 -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6-1 求题图6-1所示双口网络的电阻参数和电导参数。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电阻的串联 2014机电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上)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星形电阻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 第二章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定理(上) 第一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二节 星形电阻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 第三节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第四节 支路电流法 第五节 网孔电流法

§2-1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二端网络的等效的概念 电阻的串联分压公式 电阻的并联及分流公式

二端网络 网络是指复杂的电路。网络A通过两个端钮与外电路联接,A叫二端网络,如图2-1a所示。 图2-1

等效的概念 图2-1 当二端网络A与二端网络A1 的端钮的伏安特性相同时,即 则称A与A1 是两个对外电路等效的网络,如图2-1b所示。

电阻的串联 据KVL得 串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当有n个电阻串联时,其等效电阻为 (2-1)

分压公式 所以 (2-2) 注意电压 参考方向 同理

?

电阻的并联 据KCL得 或 R称为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当有n个电阻并联时,其等效电阻的为: (2-3) 用电导表示,即

分流公式 所以 (2-4) 同理 注意电流 参考方向

?

如图2-4所示,有一满偏电流 ,内阻 = 1600Ω的表头,若要改变成能测量1mA的电流表,问需并联的分流电阻为多大。 例2-1 解 要改装成1mA的电流表,应使1mA的电流通过电流表时,表头指针刚好满偏。

多量程电流表如图2- 5所示。 今欲扩大量程 为1 mA,10 mA,1A三挡,试求 、 、 的值。 例2-2 解 1 mA挡: 当分流器S在位置“3”时,量程为1 mA,分流电阻为 ,由例2-1可知,分流电阻

1A挡:当分流器S在位置“1”时,量程为1 A,即 , 此时, 与( )并联分流,有

10 mA挡:当分流器S在位置“2”时,量程为1 0mA,即 mA,此时, 与( )并联分流,有

电阻的混联 电阻混联电路:既有电阻串联又有电阻并联的电路。 简单电路:应用等效的概念, 逐次求出各串、并联部分的等效电路,从而最终将其简化成一个无分支的等效电路。 复杂电路:对一些不易看出串并联关系的电路,可采用电路改画法,即找出所有节点,将所有电阻一 一重新画在各节点之间,即可看出电阻之间的关系。

求图2-6a所示电路中a、 b两端的等效电阻 。 例2-3 求图2-6a所示电路中a、 b两端的等效电阻 。 第一步,在原图上找出电路的节点c、d,并标于图上。 解 第二步,重新画出钮a、b和节点c、d。 第三步,将所有电阻一一画在各节点上。 图2-6 例2-3图 首页

§2-2 星形电阻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 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 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

等效变换的引出

Y-△等效变换条件 △形与Y形联结都是通过三个端钮与外电路相联接的,所以称为三端网络。 对三端网络的等效,仍然是指对外部等效,即当它们对应端钮间的电压相等时,流入对应端钮的电流也必然分别相等。

△ Y 的等效公式 利用外部电流 、 、 相等,电压 、 、 相等的条件,可以证明:将△形电阻网络等效变换为Y形电阻网络的公式为 (2-5)

Y △ 的等效公式 (2-6) (2-6)

特例 当三端电阻网络对称时,即 (2-7) (2-8)

例2-4 图2- 9a 所示电路中, 已知U S=225V, R 0=1Ω, R 1=40Ω, R2=36Ω, R3=50Ω, R4=55Ω, R5=10Ω, 试求各电阻的电流。 解

解 将△形联结的R1, R3, R5等效变换为Y形联结的Ra, Rc、Rd, 如图2-9 b所示, 代入式(2-5)求得

图2-9 b是电阻混联网络, 串联的Rc、R2的等效电阻Rc2=40Ω, 串联的Rd、R4的等效电阻Rd4=60Ω, 二者并联的等效电阻

Ra与Rob串联, a、b间桥式电阻的等效电阻

例2-5 求图2-10a 所示电路中a、b两端的输入电阻 ,已知 , 。 ,已知 解 求图2-10.a所示电路中a、b两端的输入电阻 , 。

首页

实际电压源模型及其伏安特性 实际电流源模型及其伏安特性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原则与公式 几种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 §2-3 实际电压源和实际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实际电压源模型及其伏安特性 实际电流源模型及其伏安特性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原则与公式 几种含源支路的等效变换

实际电压源模型 实际电源都有内阻。理想电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实际电压源,可以用理想电压源 和内阻 串联来建立模型。 和内阻

实际电压源的伏安特性 电路图 伏安特性

实际电流源模型 实际电源都有内阻。理想电源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实际电流源,可以用理想电流源 和内阻 并联来建立模型。

实际电流源的伏安特性 电路图 伏安特性

等效变换原则 等效原则:对外电路等效,即

等效变换公式 根据等效原则得

例2-6 试完成如图2-12所示电路的等效变换。 已知 A, =2Ω,则 =2×2 V= 4V =2Ω 已知 =6V, =3Ω,则 =3Ω

实际电源等效变换的注意事项 1. 电压源从负极到正极的方向与电流源的方向在变换前后应一致。 2.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仅对外电路等效,即对计算外电路的电流、电压等效,而对计算电源内部的电流、电压不等效。 3. 理想电流源与理想电压源不能等效,因为它们的伏安特性完全不同。

几个电压源的串联

例1 两个电压源反向串联时,合并后的电压源大小为两者之差, 方向同数值大的。

几个电流源并联

例2 两个电流源反向并联时,合并后的电流源大小为两者之差, 方向同数值大的。

理想电压源与任意二端元件(或网络)并联 等效后的电源为原来的理想电压源。

电流源与任意二端元件(或网络)串联 等效后的电源为原来的理想电流源。

电路化简方法小结 对含源混联二端网络的化简,可根据电路的结构,灵活运用上述方法。 其原则是: 先各个局部化简,后整体化简; 先从二端网络端钮的里侧,逐步向端钮侧化简。

例2-7 试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2-17所示电路中,通过电阻 上的电流 。 例2-7 试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2-17所示电路中,通过电阻 上的电流 。 解 1.电源转换

2.合并 3.分流 首页

§2-4 支路电流法 定义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例

定义 支 路电流法是以支路电流为未知数,根据KCL和KVL列方程的一种方法。 具有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 应用KCL只能列(n-1)个节点方程, 应用KVL只能列l = b-( n-1 ) 个回路方程。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 在电路图上标出所求支路电流参考方向,再选定回路绕行方向。 2)根据KCL和KVL列方程组。 3)联立方程组,求解未知量。

例2-8 如图2-20所示电路,已知 = 10Ω, = 5Ω, = 5Ω, = 13V, = 6V,试求各支路电流. (1)先任意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 并标于图上。 解 (2)根据KCL列方程 节点a (3)根据KVL列方程 回路Ⅰ: 回路Ⅱ:

(4)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整理得 (5)联立求解得

例2-9 如图2-21所示电路,已知 = 3Ω, = 6Ω, = 4Ω, = 18V, = 3A,试求各支路电流及各元件上的功率 . (1)先任意选定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和回路的绕行方向, 并标于图上。 解 (2)根据KCL列方程 节点a (3)根据KVL列方程 回路Ⅰ: 图2-21 例2-9图 回路Ⅱ:

(4)将已知数据代入方程,整理得 (5)联立求解得

(6)各元件上的功率计算 和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即电压源 发出功率72W; 设电流源两端的电压为 即电流源 发出功率18W;

即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48W; 即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6W; 即电阻 上消耗的功率为36W.

电路功率平衡验证: 1)电路中两个电源发出的功率为 72W+18 W=90W 电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48W+6W+36W = 90W 即 Σ = Σ 可见,功率平衡。 2) =(-72-18+48+6+36 )W = 0 即 ΣP = 0 (2-14) 可见,功率平衡。 首页

§2-5 网孔电流法 定义 两网孔的网孔电流法公式 例2-10、2-11

定义 以假想的网孔电流为未知数, KVL列出各网孔的电压方程,联立解出网孔电流,再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称为网孔电流法。 网孔电流法简称网孔法。

网孔1 网孔2 整理得

一般式为 (2-15) 网孔1、2的所有电阻之和, 自阻总是正 自阻 互阻 相邻1、2两网孔之间的公共支路的电阻 互阻的正负,取决于流过公共支路的网孔电流的方向。 相同为正,相反为负; 当电压源沿本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电位上升时, 为正,否则为负。 1、2网孔中所有电压源电位升(从负极到正极) 的代数和。

例2-10 试用网孔法求图2-23电路中各支路电流。 设各支路电流和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 2-23 解

联立求解得 各支路电流分别为

例2-11 试用网孔法求图2-24电路中的支路电流 。 解 设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2-24所示 观察图2-24,最右边支路中含有一个电流源,右边网孔的电流为已知,即 = 2A,不再根据网孔方程的一般式列方程。

从本例可以看出 ,当含有电流源的支路不是相邻网孔的公共支路时,本网孔的电流即为已知,从而简化了计算。 网孔方程为 解得 则支路电流为 从本例可以看出 ,当含有电流源的支路不是相邻网孔的公共支路时,本网孔的电流即为已知,从而简化了计算。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