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 (leukemia) 长沙医学院 内科教研室
白血病概述 急性白血病
概述 【定义】 白血病(leu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干细胞受损,其克隆的细胞失去进一步分化成熟的能力,发育停滞于原幼阶段。这类细胞称为白血病细胞。
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它造血组织中恶性增殖,并浸润其它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受抑。 特点: 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它造血组织中恶性增殖,并浸润其它器官和组织,正常造血受抑。 临床表现: 贫血、出血、染感、浸润。
【分类】 根据成熟程度及自然病程 ㈠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 AL) ㈡ 慢性白血病(Chronic Leukemia CL)
急性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 ALL)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 ANLL) 或急性髓性白血病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ML)
慢性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 CLL)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hronic granulocytic leukemia CGL) 或慢性髓性白血病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CML) 其它:毛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发病情况】 年发病率2.76/10万,占癌总发病数的5%。 男多于女(1.18∶1) 成人以ANLL多见,儿童以ALL多见。CML年龄中位数为45岁。 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男性第6位,女性第8位,儿童及35岁以下成人为第一位。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毒: 已经证实, 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 T-cell Leukemia virus-Ⅰ HTLV-Ⅰ)是引起成人T细胞白血病(ATL)的主要原因。 证据:1、ATL的T细胞中分离出HTLV-Ⅰ。 2、ATL患者血清检出HTLV-Ⅰ抗体。
二、电离辐射: 照射剂量与白血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引起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染色体断 裂和重组。 二、电离辐射: 照射剂量与白血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引起骨髓抑制、免疫缺陷、染色体断 裂和重组。
三、化学因素: 多为ANLL,常有白血病前期。 苯 乙双吗啉:染色体畸变 烷化剂
四、遗传因素: 家族性白血病; 单卵性孪生子发病率高于双卵; 某些遗传病发病率高于正常; 染色体异常 t(9;22)—CML 单卵性孪生子发病率高于双卵; 某些遗传病发病率高于正常; 染色体异常 t(9;22)—CML t(15;17)--APL
五、其他血液病: MDS、CML、真红、骨髓纤维化、PNH等最终可发展为AL。
急性白血病 (acute leukemia AL) 细胞)大量急剧增生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导致贫血、感染发热、出血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分型】 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morphology immunology cytogenetics MIC)分型 一、FAB分型: 根据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分型
(一)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三型) L1: 原始和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 12μm)为主,儿童多见。
(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七型) 1、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 原粒细胞占骨髓非幼红细胞(NEC) 90%以上。 2、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a): 原粒细胞占骨髓NEC的 30%~89%。
以多颗粒 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骨髓NEC的30%以上。早幼粒>原粒。 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 以多颗粒 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骨髓NEC的30%以上。早幼粒>原粒。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 原始细胞占骨髓NEC的30%以上, 各阶段粒细胞占30%~79%, 各阶段单核细胞占>20%。 M4Eo:异常嗜酸粒占骨髓NEC的5%以上。
原始细胞 占骨髓NEC的≥30%,幼红 细胞 ≥ 50%,伴形态学异常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 各阶段单核 细 胞占骨髓NEC的≥80%。 原单细胞占骨髓NEC的≥80%为M5a, <80%为M5b 6、急性红白血病(M6): 原始细胞 占骨髓NEC的≥30%,幼红 细胞 ≥ 50%,伴形态学异常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 骨髓中原始巨核细胞 ≥30%
( 三)AL特殊类型: 急性髓性白血病未分化型(M0): 形态学无法分类,免疫分 型有髓系 标志。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2b型( M2b ): 骨髓中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30%。
二、免疫学分型 T细胞:CD2、CD3、CD7 B细胞:CD10、CD19、CD22 粒细胞:CD13、CD33 单核细胞:CD14 红细胞:抗血型糖蛋白 巨核细胞:CD41、CD42、CD61
三、细胞遗传学分型 ANLL-M2b:t(8;21)(q22;q22) ANLL-M3:t(15;17)(q21;q12)
【临床表现】 一、贫血:乏力、苍白、头痛、耳鸣等。 二、发热: 白血病本身发热:肿瘤性发热。 继发感染发热:以 口腔、肛周、 呼吸道、泌尿系、 皮肤感染多见,严重时 败血症,以G(-)杆菌败血症最常见。
三、出血: 皮肤瘀点、瘀斑,鼻衄,牙 龈出血, 内脏出血 :月经过多,眼底出血,消化 道出血,血尿。 颅内出血:最主要的并发症,也是AL死亡 的首要原因。ANLL-M3为著。 DIC: 尤以M3常见。
四、浸润 ㈠ 淋巴结和肝脾肿大: 50%ALL有淋巴结肿大; 多数T-ALL有纵隔淋巴结肿大; ANLL-M4和M5淋巴结肿大多见; 部分患者有肝脾肿大。
㈡ 骨骼和关节: 胸骨下端压痛是最主要的临床体征。 关节及骨骼疼痛, 儿童多见。 绿色瘤(粒细胞肉瘤)见于急粒。 ㈢ 口腔和皮肤: 齿龈肿胀 ,多见于ANLL-M4和M5。 可有皮肤浸润表现。
㈣髓外白血病: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根源 1、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脑膜浸润或脑实质局部浸润或颅神经 直接浸润的表现,ALL多见。 2、 睾丸白血病: 白血病细胞浸润,单侧无痛性肿大,多 见于ALL。
【实验室和其它检查】 一、血象: 白细胞增多,多在1—5万。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 WBC>100×109/L。 白细胞不增多白血病 WBC<1.0X109/L。 血涂片可见原、幼细胞。 不同程度贫血,血小板减少。
二、骨髓象 1、 骨髓增生多呈活跃到极度活跃,少数增生低 下称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 2、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NEC的30%以上,中间 阶段细胞缺如,成熟细胞减少呈裂孔现象。 3、正常骨髓成分受抑制。 4、原始细胞形态异常 5、ANLL可见Auer小体。
三、细胞化学染色
四、免疫学检查 五、细胞遗传学检查: 部分患者有染色体异常。 M3t(15;17)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 M2t(8;21)等。
六、其它: 骨髓细胞培养 尿酸 DIC有关检查 CNS-L时脑脊液检查
【诊断 】 临床表现 血象 骨髓象(白血病性的原始细胞≥30%是诊 断最主要的证据。 细胞化学染色,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 查,协助AL的诊断和分型。
【鉴别诊断】 一、MDS-RAEB和MDS-RAEB-T: 骨髓原始细胞<30%,活检见ALIP 等。 二、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传单,病毒 感 染等,血中可出现异淋。 三、粒细胞缺乏症、AA、ITP 四、巨幼细胞性贫血
【治疗】 一般治疗 纠正贫血:输红细胞,缓解白血病。 防治感染:无菌护理,注意口腔、肛门护理。 抗感染药,粒(单)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 (GM-CSF、G-CSF)。
治疗。 防治高尿酸血症:高白多见,别嘌醇, 水化,碱化尿液。 其它: 病情教育,补充营养,电解 质平衡。 控制出血:输血小板,局部止血,DIC 治疗。 防治高尿酸血症:高白多见,别嘌醇, 水化,碱化尿液。 其它: 病情教育,补充营养,电解 质平衡。
二、化疗 化疗原则: 早期、联合、足量、间歇、 个体化、注意髓外白血病。
治疗两个阶段: 诱导缓解治疗(诱导治疗) 缓解后治疗(3~5年,可分为巩固强化 和维持治疗)。
诱导治疗的目的: 缓解后治疗的目的: 尽快获得完全缓解(CR)。 CR标准: 白血病症状、体征消失; 血常规达正常标准,分类无白血病细胞。 骨髓原+早(幼)<5%。 缓解后治疗的目的: 根除残留白血病细胞,预防复发,争取长期 存活、长期CR、以至治愈。
联合化疗药物组合条件: 作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 药物有协同作用 毒性作用不重叠
(一)、ALL化疗 1.诱导治疗:VLDP方案。 2.巩固/早期强化治疗:6~8疗程,可用 原诱导方案、EA、AA、MA方案、中或大剂量MTX、中或大剂量阿糖胞苷交替。 3.维持治疗:3~5年,多种方案交替使用。
(二) ANLL化疗 与DA等方案交替。 1.诱导治疗:DA方案首选。 2.巩固/早期强化治疗:可用原诱导方案、 HA等方案、中或大剂量阿糖胞苷交替。 3.晚期强化治疗:诱导和强化方案交替, 约2年。 4、诱导分化治疗:全反式维甲酸可使 ANLL-M3诱导缓解,应首选。缓解后宜 与DA等方案交替。
6.诱导凋亡治疗:AS2O3,复发ANLL-M3可用 7.其它特殊类型ANLL的治疗:高白细胞性 ANLL(白细胞单采或羟基脲),低增生性 ANLL、继发性ANLL和有MDS病史的ANLL (小剂量化疗)
三、髓外白血病防治 CNS-L的防治:单独鞘内注射甲氨蝶呤 睾丸白血病:放疗
四、复发和难治AL的治疗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5年DFS率为30%左右。
重点掌握内容 白血病分型 MIC分型 AL临床表现、血象、髓象。 ANLL-M3特征 ALL和ANLL首选化疗方案 ANLL-M3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