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分册培训 华东师大二附中 周靖
如何领会教材理念? 如何解读单元导言? 如何制定三维目标? 如何确定重点难点? 如何理解教材新意? 如何使用教材栏目? 如何诠释练习与测评?
第五单元:北宋初期的制度创设,有效防止了类似唐末五代以来分裂割据局面的重演,但也带来冗官、冗兵、冗费以及积贫、积弱的后果。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宣告宋朝统治集团自强自救的破产。北方民族的兴起与扩张,形成了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经济重心由北向南的转移,至南宋最终完成。活字、火药等创造发明,表明宋代的科学水平处于世界的前列。元朝的行省制度在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辽阔的疆域客观上有利于民族间的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以前更为积极和活跃。
教学目标就是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它不陈述教学程序,甚至不对教学过程实施强有力的控制,所以无需表现得那么累赘,两三句话既可。 ——赵亚夫 做什么?如何做?做到怎样的程度?能否达到这个程度的规定和要求?
分层与统一:必须处理好课程目标、板块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四级层次的关系,宏观地驾驭教学。 操作与测量:必须体现操作性、准确性、全面性、差异性。 重点与效率: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确定具有引领作用的核心目标。核心目标要突出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强调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提高。
北宋的建立 文官体制 科举制的完善 (1)宋太祖在政治、军事制度等方面的调整和改革。 (2)宋初“重文轻武”的基本国策。 (1)线索: (2)表现:考试制度、考试规则、考试内容: (3)评价(内): (4)影响(外):17世纪末和18世纪,欧洲兴起中国文化热,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
庆历新政 (1)背景:冗官、冗兵、冗费。 (2)序幕:《答手诏条陈十事》。 (3)内容:改革吏治(核心:磨勘和恩荫制度的改革)、发展经济、加强武备等。 (4)失败原因:官僚集团反对、仁宗厌倦、改革派被排挤出朝廷。 王安石变法 (2)领导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 。 (3)内容: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将兵法、科举新法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 (4)失败原因:党争中神宗动摇、王安石辞职、哲宗继位,太皇太后执掌朝政,起用保守派。
辽、西夏与北宋的和战 (1)辽的建立;“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的政策;辽占燕云十六州。 (2)宋辽之战和澶渊之盟。 (3)西夏的建立;宋辽西夏三国鼎立(宋夏和议、夏辽议和)。 金与南宋的对峙 (1)金的建立;金灭辽;靖康之变;南宋建立。 (2)郾城会战;绍兴和议;宋金对峙;榷场。 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 (1)大蒙古国的建立;西征。 (2)元朝的建立;南宋灭亡。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1)经济重心的南移(西晋末年至南朝末年、 “安史之乱”至五代十国、北宋末年的“靖康之变”至南宋)。 (2)农业: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梯田,水稻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 (3)手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 海上丝绸之路 (1)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港、市舶司、“番坊”、“番市”。 (2)海外贸易的商品、“海上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意义。
活字印刷 (1)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的发展、意义。 (2)王桢的《农书》记载了木活字、王桢发明转轮排字架、铜铅活字、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火药武器 (1)世界之最、唐末火药战争、宋代官府的火器作坊、“突火枪”、“火铳”。 (2)火器发明和使用的意义、火器西传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天文学与数学 (1)天文仪器(圭表、漏壶、浑仪、浑象等)、水运仪象台(现代天文台先驱)。 (2)“贾宪三角”、“中国剩余定理”、“天元术”。 《梦溪笔谈》 (1)书名由来、内容、意义。 (2)“十二气历”;推测太行山是昔日之海滨,华北平原系河流冲积泥土而成;“石油”。
(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a+b)2=a2+2ab+b2 (a+b)3=a3+3a2b+3ab2+b3 (a+b)4=a4+4a3b+6a2b2+4ab3+b4 (a+b)5=a5+5a4b+10a3b2+10a2b3+5ab4+b5 4 1 2 3 6 5 10 1 结束
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问劳逸如何,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抑侥幸,即限制侥幸作官和升官的途径。当时,大官每年都要自荐其子弟充京官,一个学士以上的官员,经过二十年,一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这样一个接一个地进入朝廷,不仅增加了国家开支,而且这些纨绔子弟又不干正事,只知相互包庇,结党营私。为了国家政治的清明和减少财政开支考虑,应该限制大官的恩荫特权,防止他们的子弟充任馆阁要职。 精贡举,即严密贡举制度。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首先应该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择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八九的状况,范仲淹建议朝廷派出得力的人往各路(北宋州以上的一级监察和财政区划)检查地方政绩,奖励能员,罢免不才;选派地方官要通过认真地推荐和审查,以防止冗滥。 均公田。公田,即职田,是北宋地方官的定额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高低不均。范仲淹认为,供给不均,怎能要求官员尽职办事呢?他建议朝廷均衡一下他们的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给他们,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然后,便可以督责他们廉节为政;对那些法的人,也可惩办或撤职了。 厚农桑,即重视农桑等生产事业。范仲淹建议朝廷降下诏令,讲穷农田利害,兴修水利,大兴农利,并制定一套奖励人民 、考核官员的制度长期实行。 修武备,即整治军备。范仲淹建议在京城附近地区召募强壮男丁, 充作京畿卫士,用来辅助正规军。这些卫士,每年大约用三个季度的时光务农,一个季度的时光教练战斗,寓兵于农,实施这一制度,可以节省给养之费。京师的这种制度如果成功了,再由各地仿照执行。
推恩信,即广泛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主管部门若有人拖延或违反赦文的施行,要依法从重处置。另外,还要向各路派遣使臣,巡察那些应当施行的各种惠政是否施行。这样,便处处都没有阻隔皇恩的现象了。 重命令,即要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范仲淹认为,法度是要示信于民,如今却颁行不久便随即更改,为此朝廷必须讨论哪些可以长久推行的条令,删去繁杂冗赘的条款,裁定为皇帝制命和国家法令,颁布下去。这样,朝廷的命令便不至于经常变更了。 减徭役。范仲淹认为如今户口已然减少,而民间对官府的供给,却更加繁重。应将户口少的县裁减为镇,将各州军的使院和州院塥署,并为一院;职官厅差人干的杂役,可派级一些州城兵士去承担,将那些本不该承担公役的人,全部放回农村。这样,民间便不再为繁重的困扰而忧愁了。
练习与测评 1.(1)文官;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形成一个以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2)因为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兵变篡夺皇位时有发生。(3)因为重文轻武已成北宋的国策。 2.同意。赵匡胤奉行“重文轻武”国策,通过调整政治军事制度,以科举考试提拔文人担任官职等举措,成为我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文治之君。“重文轻武”国策扭转了唐末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篡夺皇位的局面,使宋代的经济文化出现繁盛景象。尽管宋朝300年的基业中,长期积贫积弱,但在民间却享有盛誉,并对后世历代产生深远影响。
练习与测评 3.(1)考试制度: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宋太祖时,曾对省试合格的举子增设“殿试”,由皇帝亲临复试,以后成为定制。考试规则: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又创设了“弥封”、“誊录”、“别头试”、“锁厅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考试内容:宋初进士考试,仍承唐代以来的方式,主要以诗赋取人。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不以诗赋的优劣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2)通过改革而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不仅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起到积极影响。
探索与争鸣 (1)通古今:隋唐……宋……的科举制。(2)通彼此:政治在和文化教育制度的关系;科举制与文官体制的关系。
练习与测评 1.(1)冗官;积贫、积弱。(2)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措施)。庆历新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引起了激烈的反对。随着宋夏和议定局和内乱的平息,仁宗对因实施“新政”而引起的纷争产生厌烦,范仲淹、富弼等主力改革的官员被反对派排挤出朝廷,新政所推行的大部分措施也随之废除。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的辞职、宋神宗的去世、保守派被起用,新法全面罢废。
从改革的背景看,新王朝大多是在农民起义的风暴、旧王朝被瓦解或推翻后建立的,农民起义本身就是对旧王朝的冲击,这种冲击成了新王朝推行改革的破冰船。而王朝中后期,随着政权建设、典章制度、权益分配的成型,统治集团内部达成均势,保守顽固的倾向与日俱增,成为改革的巨大阻力。 从统治者的利益看,王朝初期的统治者比较重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这时的改革多半是对前朝旧制的“反动”,既赢得民心,又兼顾新权利获得者的利益。而王朝中后期的改革是建立在不改变根本制度的前提下,一旦触及到统治者的切身利益,必然会遭到旧制度和旧势力的反对。 从改革的支持力度看,王朝初期的改革由强大的皇权作保障,而中后期的改革则缺乏这种权威。
探索与争鸣 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见解各有长短,改革派看到社会的弊端而力主改革,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方案,此其所长;但他们徒见改革之利,而忽视因改革而带来的各种弊端,且操之过急,是其所短。保守派攻击因新法推行而衍生的种种弊端,这也是事实;但因此而全盘否定改革,对社会的弊病听之任之,则是其短了。 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说一说理由。
练习与测评 1.汉族文化比少数民族文化先进,学习汉制,加强民族间的互相往来,可以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从而巩固统治。 2.和平:宋辽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西夏与辽议和、宋金绍兴和议、榷场。战争:北宋与辽的战争、金与辽的战争、金与北宋的战争:靖康之变、金与南宋的战争:郾城会战和二次北伐、蒙古与西夏金的战争、蒙古与南宋的战争。文明交融的两种形式。
探索与争鸣 (1)三次。(2)政治原因:自秦朝开始建立和不断完善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产生了巨大影响。不少杰出的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帝等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3)思想原因: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力,如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在意识形态上产生了积极作用。加之各个时期的民族融合,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加深了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为统一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练习与测评 1.(1)三国两晋南北朝;(2)两宋时期,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经济赶上并超过北方,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而同时期的北方,因战乱而人口减少、城镇衰落,农村经济发展缓慢。(3)农业: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稻麦轮作的推广。耕地的大量开垦,圩田、沙田和梯田,水稻居全国粮食作物首位,“苏湖熟,天下足”。经济作物。手工业:杭州、苏州、成都等有官办的丝织作坊,江浙一带出现了“机户”。棉花种植由海南闽广传播到江南一带,海南岛发展出较为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江西景德镇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东南沿海城市的造船业也十分发达,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商业外贸:宋朝政府鼓励外贸的原因、三大外贸港、市舶司、“番坊”、“番市”。海外贸易的商品、“海上丝绸之路”名称的由来、路线、意义。
练习与测评 2.(1)由于西夏的崛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中外商路受阻。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并鼓励海外贸易。对外贸易在南宋经济中的重要性。如绍兴末年,泉洲、广州两市舶司的每年收入达到200万贯,约占当时南宋政府年度财政总收入的二十分之一。(2)经济重心南移后,对外贸易成为南宋王朝的重要收入来源。
练习与测评 3.(1)广州、泉州、明州是著名的三大外贸港;以中国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向北可通往日本、高丽,向南可通往东南亚,向西南可通往印度、波斯和阿拉伯的海上丝绸之路 (2)向外传播丝绸、瓷器等商品的“经济贸易之路”;传播各国人民友谊的“友好往来之路”;传播各族人民光辉灿烂文化的“文化交流之路”;传播我国四大发明、科学技术交流的“造福人类之路”。
探索与争鸣 (1)两宋时期,传统纳贡体系的崩溃和岁币的输出,使海外贸易成为必要。陆上丝绸之路的中断,指南针的发明,又使得海外贸易成为可能。特别是南宋,海外贸易成为国家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外贸易的繁荣,使南宋经济逐渐背离了悠久的农业传统,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2)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
练习与测评 1.(1)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2)造纸术、圆周率、地动仪、《伤寒杂病论》、“麻沸散”、《齐民要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3)中国古代社会时间长,在上升时期,相对开明、积极进取。古代社会的中央集权和小农经济,对国计民生进行垄断性管理。一些大型科技项目往往是由政府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完成。中国古代社会虽然不断出现江山易主的现象,但文化氛围、政治制度、经济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传承性。而且中国文化未出现断层现象。这种文化的传承性对科技发展有利。科技发明是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较深厚的文化功底和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士阶层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负着历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理性精神,为科技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杨辉三角。从北宋的“贾宪三角”到六百多年后的法国“帕斯卡三角”,中国对世界数学的重大影响;文明交融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练习与测评 2.(1)唐朝虽已发明雕版印刷术,但直到北宋中期才逐渐盛行普及。况且,雕版印刷术的局限性。(2)不会。因为此时平民毕昇已创制了泥活字印刷术。 3.杨辉三角。从北宋的“贾宪三角”到六百多年后的法国“帕斯卡三角”,中国对世界数学的重大影响;文明交融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
探索与争鸣 (1)正确。(2)印刷术的发明使史料和史书得到有效流传。在印刷术发明以后,只要已经印刷发行的书,一般不会绝迹。有的书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书版和存书都被销毁,但民间还会有留存。有的书在国内绝迹了,却流传到海外。古代有些地方志,在国内已不佳踪影,但近年来陆续在海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