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群营养
1 孕妇的生理特点 2 孕期营养对母体的影响 3 孕期营养对胎儿的影响 4 孕早期膳食指南的内容 5 孕中、晚期膳食指南的内容 6 乳母的营养状况和饮食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7 乳母膳食指南的内容 8 婴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9 婴儿消化系统发育的特点 10 婴儿脑和智力发育的特点 11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2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3 母乳喂养的优点 14 母乳喂养的方法 15 人工喂养的的方法 16 婴儿添加辅食的意义 17 辅食添加的时机 18 辅食添加的原则 19 辅食添加的方法 20 幼儿期生理发育特点 21 幼儿的营养需要 22 幼儿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23 幼儿的喂养指南的内容 24 学龄前儿童生理发育的特点 25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 26 学龄前儿童膳食指南的内容 27 学龄期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 28 学龄期与青少年的营养需要 29 学龄期与青少年膳食指南的内容 30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31 膳食因素对衰老的影响 32 老年人的能量需要 33 保障老年人能量需要的意义 34 老年人宏量营养素的需要 35 保障老年人宏量营养素的需要的意义 36 老年人矿物质的需要 37 保障老年人矿物质需要的意义 38 老年人维生素的需要 39 保障老年人维生素需要的意义 40 老年人膳食指南的内容
内容 孕妇营养与膳食 乳母营养与膳食 婴儿的喂养与辅食添加 幼儿营养与膳食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和膳食 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不同生理阶段人群的营养 孕妇 — 乳母 —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老年人
第一章 孕妇营养与膳食 ***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 各种营养素均来自母体
孕妇营养的重要性 1 胎儿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在母体内经过40周的发育, 完全依靠母体获取营养。 母体必须随孕期而调整膳食,保证胎儿正常发育所需的营养素。 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是胎儿发育的必要物质。 Who资料:母体缺铁性贫血可损害认知能力的发展,使智商降低约9个点。
2 孕期营养关系子女一生事业: 3 孕妇本身: 4 孕期营养不良: 良好的孕妇合理营养为胎儿—儿童提供坚实物质保障。 胎儿发育不良,易患病,严重的影响婴儿的智力发育。 3 孕妇本身: 合理的膳食,减少妊振后期发生某些疾病的可能性。 孕妇合理营养为产后分泌乳汁贮备一定的营养物质。 4 孕期营养不良: 导致母体和婴儿某些并发症。
一、孕期生理特点 精子+卵 足月妊娠(280天) ↓ 孕早期 (从怀孕到12周) 胎儿 孕中期(13周到27周) 精子+卵 足月妊娠(280天) ↓ 孕早期 (从怀孕到12周) 胎儿 孕中期(13周到27周) ↑ 孕晚期(28周到40周)
7.1.1 孕期生理特点 1、孕期激素和代谢的改变 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的改变 3、泌尿系统—肾功能的改变 7.1.1 孕期生理特点 1、孕期激素和代谢的改变 2、消化系统—消化功能的改变 3、泌尿系统—肾功能的改变 4、循环系统—血容量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5、体重的改变 6、 水贮留增加
1.孕期激素和代谢的改变 目的:对营养素代谢进行调节, 促使营养素的吸收或充分利用。 激素的改变: 雌二醇 → 调节碳水化合物脂类代谢、 雌二醇 → 调节碳水化合物脂类代谢、 加快骨骼更新率 孕酮 → 子宫发育 胎盘催乳素 → 刺激胎盘、胎儿生长、 乳腺发育,维持母胎营养转运。
孕期代谢的改变 甲状腺分泌的T3、T4 → 基础代谢率: 孕早期↓、孕中、晚期15~20% 胰岛素分泌 → 空腹血糖↓糖耐量异常、尿糖阳性发生率↑
2、孕期消化功能改变 早孕反应: 孕酮分泌 →胃肠蠕动减慢→ 胃排空时间延长→饱胀感、便秘 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 →消化不良 贲门括约肌松弛→ 胃内容物返流入食管下部→恶心、反胃、呕吐 营养素吸收↑: 对钙、铁、维生素B12及叶酸等营养素 的吸收能力↑
3、孕期肾功能改变 有效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不变→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2、叶酸、 肾功能发生显著的变化: 有效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不变→ 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B2、叶酸、 烟酸排出量→餐后生理性糖尿
4、孕期血容量及血液成分的改变 (1)血容量=血浆+红细胞 血浆容积6~8周↑ → 28~34周时↑ ↑ 40~50%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40周时↑ 20% 红细胞↑<↑血浆容积→血液相对稀释↓ (2)血液成分 红细胞:血红蛋白↓ 20% →生理性贫血 血浆总蛋白 :白蛋白↓(主要) 水肿
3)血浆营养素水平: 血容量↑→除血脂及维E外,所有营养素均↓ WHO孕期贫血指标: 血红蛋白: 孕早期和孕晚期为≦110g/L 孕中期≦105g/L 血浆总蛋白 : ↓ 血浆白蛋白: ↓
5、体重增长 孕期体重增加及其构成 不限饮食健康孕妇增重范围:10~12.5kg 包括: 1) 妊娠产物: 胎儿、胎盘、羊水 1) 妊娠产物: 胎儿、胎盘、羊水 2)母体组织:血液、细胞外液、 子宫、乳腺的发育 为泌乳储备的脂肪 增长过多:高血压、糖尿病机会增多 增长过少:早产儿发生率增高
孕期后20周体重增长 (2) 根据孕前体重、受孕年龄、双胎推荐孕期增重: ① 孕前≥标准体重20% :7~8kg < 0.3kg/周 ③ 青春期怀孕或孕前体重低于≤标准体重 10%: 14~15kg,0.5kg/周 ④ 双胎妊娠: 18kg 0.65kg /周
6、水贮留增加 正常妊娠→钠贮留→体液↑ 妊娠全程母体体液↑6.5~7kg
7.1.2 孕妇的营养需要 孕期营养素需要量并非是母亲孕前营养需要和胎儿营养需要量的简单相加 供能比:碳 55~65% 脂 20~30% 蛋 12~14% 1、能量:需求↑ 孕中、晚期:+ 200 kcal/d (0.8MJ) 胎儿、胎盘、母体组织生长、泌乳脂肪储备证适宜能量摄入的最佳方法: 监测和控制孕中、后期体重增长速度。 监测: 控制:
2.蛋白质:需求↑ 孕期蛋白质贮备 胎儿所有氨基酸均为必需氨基酸 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随孕期进展而增加; 早 5g/d、中 15g/d 晚 20~25g/d 动物类和豆类等优质蛋白应超过1/2以上。
3、脂肪 膳食能量的重要来源, 储备供产后泌乳 磷脂、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对早期脑、视网膜发育有重要作用。 供能比:20%~30%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10%、 多不饱和脂肪酸10% n-6、n-3系列比值为4:1~6:1
4. 碳水化合物 迅速供给机体能量: 胎儿以葡萄糖为唯一能量来源,消耗母体葡萄糖较多。 摄入不足→动用脂肪→脂肪氧化不全→ 酮体过多→酮症酸中毒→ 影响胎儿智力发育 应多摄入淀粉类多糖 葡萄糖蔗糖↑→血糖↑→妊娠糖尿病。
5.矿物质 血清电解质随孕期进展降低 孕期较易缺乏钙、铁、锌、碘等矿物质
(1)钙 (Ca) RNI 中1000mg/d 晚 1200mg/d UL 2000mg/d 孕期雌激素水平提高,导致钙吸收率↑ 保障胎儿获得充足的钙 补充钙: 可降低高血压、先兆子痫、 妊高症的危险。 钙不足可降低 骨密度
(2) 铁(Fe) RNI 早15mg/d、中25mg/d、晚35mg/d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肠道铁吸收作用增强2-3倍 UL:60 mg/d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 肠道铁吸收作用增强2-3倍 孕早期铁缺乏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有关
(3)碘 RNI 200 g/d, UL 1000 孕妇甲状腺功能活跃,碘需要量↑ 缺乏: 甲状腺肿、先天性畸形 甲功↓→呆小病(克汀病) 流产、死胎、 过多:高碘性甲状腺肿
(4)锌 Zn RNI 早11.5 mg/d (中)16.5 mg/d UL 35 mg/d, 促进胎儿生长发育、预防先天出生缺陷 缺乏:生长迟缓、影响早期器官形成 胎儿畸形、 素食、大量吸烟、多次妊娠者尤应补锌。
5、维生素 (1)维生素A 孕期需要量↑ 孕中晚期: RNI 900 g/d UL 2400 g/d 缺乏:生长停滞、发育迟缓、骨骼发育不良、 胎儿畸形、流产、死胎 孕早期过量→中毒→流产、先天缺陷
5、维生素 (2)维生素D 孕中后期 :RNI 10ug/d UL 20ug/d 缺乏:出生后婴幼儿和母体钙代谢紊乱 新生儿低钙血症、牙釉质发育不良、 手足搐弱、母亲骨质软化症
5、维生素 (3)维生素E 孕期AI 14mg/d 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可预防新生儿溶血. 抗氧化作用. 对细胞膜有保护作用,可预防新生儿溶血. 抗氧化作用. 缺乏:红细胞膜受损、 溶血性贫血、流产 (4)维生素K 成人AI 120μg/d 新生儿 2μg/kg/d 参与凝血过程;
(5)维生素B1 RNI 1.5 mg/d 胃肠蠕动、消化液分泌、早孕反应 (6)维生素B2 RNI 1.7mg/d 缺乏:胎儿生长发育迟缓,贫血 (7)维生素B6 AI 1.9 mg/d 辅助治疗早孕反应、预防妊高征。
(8)叶酸 孕期RNI 600μg/d 孕早期缺乏 →胎儿神经管畸型、 巨幼红细胞贫血 低出生体重、胎盘早剥 孕前3月开始补充400μg/d,持续整个孕期。
7.1.3 孕期营养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 孕前 孕期 产后 1.孕妇营养缺乏症 2.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低出生体重儿 3.先天畸形 4.巨大儿
1.孕妇营养缺乏症 1)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其他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2)孕期营养不良的原因: 孕前母亲体重低 能量-蛋白质营养不良 孕期增重不够
2.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低出生体重儿 孕期营养不良对胎儿的影响: 宫内发育迟缓——体重低于孕周正常平均体重 低出生体重——出生体重≤2500g 影响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 影响儿童期和青春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 与成年后高血压有关 与成年后糖耐量异常有关
3.先天畸形 (1)孕早期维生素A、锌、叶酸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 (2)孕早期血糖升高。 (3)孕妇酗酒。
4.巨大胎儿 定义:胎儿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g 形成因素: 孕妇饮食摄入过多和盲目进补, 活动较少能量过剩, 体重增长过度; 危害: 难产、新生儿窒息、 死亡、阴道撕裂、
孕期的膳食指导 营养、环境、疾病、心理 营造最佳条件 →高质量精子和卵子 →母亲健康体质基础
1、孕早期妇女的膳食指南 1)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10条基础上补充) (1)膳食清淡适口 (2)少食多餐。 (3)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150g/天,避免饥饿产生酮体影响胎儿。 (4)多摄入富含叶酸食物并适当补充叶酸。 (5)戒烟限酒。
2)膳食构成 孕早期营养与孕前没有太大差别! 注意早孕反应对营养素摄入影响!
2.孕中、晚期妇女的膳食指导 膳食指南 ( 除膳10条外增加5条) (1)适当增加鱼禽肉蛋海产品。 (2)适当增加奶类。 (3)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4)适当身体活动,维持体重的适宜增长。 (5)禁烟禁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2.孕中、晚期妇女的膳食指导 孕晚期膳食要点 1、补充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2、↑钙 3、保证适宜体重增长
2)膳食构成 谷米面杂粮 400-500g 能量、蛋白、B族维 豆类及制品 50-100g 优质蛋白、矿物质 肉禽鱼 1-2个蛋, 优质蛋白、矿物质、维生素 鲜奶酸奶 250-500g 优质蛋白、钙、维生素 蔬菜 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 水果 100-200g 植物油 15-20g 盐糖适量
每周进食1次动物血或肝脏约25克 每周2~3次鱼类,其中最少1次海产鱼 每日一个鸡蛋 适当进食核桃杏仁,花生松子、坚果类食品 蔬菜400~500克,(绿叶蔬菜300克) 每日至少饮奶250ml+钙剂300mg或500ml奶
胃部不适、饱胀少量多餐 水肿限盐 便秘多食膳食纤维 根据个体差异考虑食量
孕期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不宜多食酸性食物 酸性食物使体内造成酸性环境---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酸性食物:肉类,糖类
禁食有影响安胎作用的产品 有软坚活血作用的水产品: 对早期妊娠有不良影响: 螃蟹---活血祛瘀作用:堕胎作用。 甲鱼---通血散瘀作用: 寒性滑利食物:黑木耳、山楂、荸荠、米仁、马齿苋等 米仁---药理实验:对子宫肌有兴奋作用。
不宜食用刺激性食品: 咖啡因 咖啡因可增加心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和利尿剂 咖啡因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在胎儿血中存在时间比母体更长 咖啡因还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刺激胎儿兴奋,影响胎儿大脑、心脏和肝脏等器官的正常发育,使胎儿出生后体重较轻。
酒精 孕期饮酒可导致出生缺陷、智力障碍和发育障碍 酒精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体内缺乏酒精代谢酶 每周酒精超过26克,胎儿酒精综合征危险增高, 建议妊娠期应避免饮酒
中草药---不宜多食补品 部分中草药被认为对于妊娠期妇女是不安全的 新近的研究曾发现人参皂甙可能具有致畸作用 人参:中医认为孕妇多数阴血偏虚,食用人参会引起气盛阴耗,加重早孕反应、水肿和高血压等;易引起流产。 胎儿的耐受性低,某些补品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食品安全 妊娠期妇女对于食源性感染更加敏感 孕妇应该避免食用鲨鱼、旗鱼、鲭鱼等鱼类 所含的水银较高,可以伤害胎儿发育中的大脑 辛辣食物:辣椒、胡椒、花椒等调味品刺激性较大,多食可引起正常人便秘。
运动 适量运动对于妊娠期妇女是有益无害的 但应该注意避免运动中脱水和过热
人工合成甜味剂 在妊娠期间应该慎用 如:糖精钠、山梨糖醇、甜菊糖甙等
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素不足,乳汁分泌质量就会下降。 第二节 乳母营养与膳食 孕期和哺乳期营养素不足,乳汁分泌质量就会下降。 为保证母亲的健康和婴儿的生长发育,乳母应摄入充足的营养。
产褥期的营养与膳食 母亲的生理变化很大 分娩过程消耗了很大能量 子宫内有创面,又有血性恶露 皮肤排泄功能及乳汁分泌 产褥期: 是指产妇自胎儿及附属物娩出至全身器官(乳房除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一般需要6~8周时间,即哺乳期的头1~2个月。 母亲的生理变化很大 分娩过程消耗了很大能量 子宫内有创面,又有血性恶露 皮肤排泄功能及乳汁分泌
产褥期吃什么? 营养很重要,但不是越多越好! 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红糖,鸡蛋,小米粥,芝麻,鸡汤,鱼汤,肉汤,木耳 正常饮食。 红糖,鸡蛋,小米粥,芝麻,鸡汤,鱼汤,肉汤,木耳 正常饮食。 传统习惯: 只重视坐月子时乳母的营养 强调动物性食品的摄入 忽视蔬菜水果的摄入 容易造成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的不足
乳母营养状况对乳汁分泌及母体健康状况影响 乳母营养和饮食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乳汁分泌☆ 神经内分泌调节☆ 精神、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乳汁分泌↓质量↓泌乳期↓ 正常乳母泌乳量: 产后前6个月 500~700ml/d; 产后后6个月 400~600ml/d
消耗母体自身储备及组织→乳母体重下降 ↓ 乳汁分泌↓ *婴儿需要量和母亲泌乳量个体差异很大 *婴儿体重的增长可衡量奶量是否足够 营养素摄入不足: 早期对泌乳分泌影响不明显, 消耗母体自身储备及组织→乳母体重下降 ↓ 乳汁分泌↓ *婴儿需要量和母亲泌乳量个体差异很大 *婴儿体重的增长可衡量奶量是否足够
哺乳对母体健康的影响 婴儿吮吸乳房及喂哺: 刺激缩宫素分泌→子宫收缩→子宫出血↓ → 促进子宫恢复 避免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 消耗孕期母体脂肪贮存的能量 有利于体重恢复,预防产后肥胖 降低发生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母乳的营养需要 *根据泌乳、乳母体重判断乳母能量摄入是否足够。 *泌乳量应能满足婴儿需要 *乳母应逐渐恢复孕前体重 1、能量 能量需要量增加,以满足泌乳需要消耗的能量及乳汁本身所含的能量。 *根据泌乳、乳母体重判断乳母能量摄入是否足够。 *泌乳量应能满足婴儿需要 *乳母应逐渐恢复孕前体重
能量需要 另外2/3的能量由膳食提供 RNI : 在非孕基础上增加500kcal/d, 轻体力劳动哺乳期 2600 kcal/d 供能比: 脂肪储备为泌乳提供约1/3的能量 另外2/3的能量由膳食提供 RNI : 在非孕基础上增加500kcal/d, 轻体力劳动哺乳期 2600 kcal/d 供能比: 碳55~60% 蛋13~15% 脂肪20~30%
2.蛋白质 乳汁中蛋白质的质量取决于乳母摄入的蛋白质质量 人乳蛋白质含量平均为1.2% 泌乳量:750 mL/天,含蛋白质9g
膳食蛋白吸收率92% 如膳食蛋白质的生物价低,则转变成乳汁蛋白质的效率会更低。 为满足乳母需要,需额外增加供给 轻体力劳动的乳母应每日增加蛋白质20g。 轻体力劳动(+20)+65= 85克/日
3、矿物质 钙 “生一子,落一齿” 正常乳含钙量 350mg/l 乳汁泌钙约 300mg/ d 乳母膳食钙AI 1200g/d 钙 “生一子,落一齿” 正常乳含钙量 350mg/l 乳汁泌钙约 300mg/ d 乳母膳食钙AI 1200g/d 膳食钙不足消耗母体钙乳汁钙恒定 铁 铁不能通过乳腺进入乳汁,人乳铁含量极少 乳母膳食铁AI 25mg/d UL 50mg/d
4 维生素 乳母膳食中各种维生素都应适量增加! 1)维生素A 维A可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乳母膳食维A的摄入量影响乳汁中维A含量。 4 维生素 乳母膳食中各种维生素都应适量增加! 1)维生素A 维A可通过乳腺进入乳汁, 乳母膳食维A的摄入量影响乳汁中维A含量。 RNI: 1200μg RE4000IU/d。
4 维生素 2)维生素D RNI:10 μg(4001U)/d Vit D几乎不能通过乳腺母乳中含量很低必须保证母亲每日有足够的补充10µg/d(400IU) +婴儿日晒
5、水溶性Vit 多数Vit均可通过乳腺乳腺可控制调节其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再↑ 1)母乳Vit C有季节性波动(膳食影响)最高约8mg/100ml,平均为5.2mg/100ml RNI为1.7mg/d,UL为1000mg/d 2)Vit B1 可促进乳腺分泌膳食中Vit B1 转变为乳汁中Vit B1 的有效率仅50%应↑摄入量 3) Vit B2 、烟酸、叶酸的情况有与Vit B1 相似
乳母的膳食指导 哺乳期妇女合理营养的目的 1、为泌乳提供物质基础 2、保证乳汁的质量 3、维持母体的健康 乳母的合理膳食原则 要合理调配,做到品种多样、 数量充足、营养价值高。
乳母的膳食指南 1)增加鱼、禽、蛋、瘦肉及海产品优质蛋白 2) 适当增加奶类、多喝汤水。适当多摄入含 钙丰富的食物,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宜采用煮或煨的烹调方法。 3) 产褥期食物多样,不过量。 4) 忌烟酒,避免喝浓茶和咖啡。 5) 科学活动和锻练,保持健康体重 6)一日以4~5餐为宜
产后正确的进食顺序 正确的进餐顺序应为:汤→青菜→饭→肉,半小时后再进食水果。 饭前先喝汤。饭后喝汤的最大问题在于冲淡食物消化所需要的胃酸。 如果饭后马上吃甜食或水果,最大害处就是会中断、阻碍体内的消化过程。胃内腐烂的食物会被细菌分解,产生气体,形成肠胃疾病。
产妇宜用的滋补品 红糖 :铁质补血 作用:行血、活血、散寒,有利于清除子宫瘀血,而且含有丰富的热能和无机盐,吃一周左右即可。 据分析,每100克的红糖含钙90毫克,是白糖的3倍;含铁4毫克,为白糖的3倍。此外,还含有核黄素、尼克酸以及锰、锌、铬等微量元素。
在月子里,产妇怕受寒着凉,红糖可以祛风散寒; 产妇失血过多,红糖可以补血; 产后淤血导致的腰酸、小腹痛、恶露不净,红糖具有活血化淤和镇痛的作用; 产妇活动少,容易影响食欲和消化,红糖有健脾暖胃化食之功; 红糖还具有利尿作用,可使产妇排尿通畅。 虽说产妇吃红糖好,但是一定要适量,对于这一点,我国古代医学家早有认识。如《本草纲目》一书中,称红糖为沙糖,并分析:“沙糖性温,殊于庶浆,故不宜多食……”产妇运动少,多余的糖分易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
鸡蛋:蛋白质、卵磷脂、卵黄素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作用:恢复体力,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 小米:含较多的VB1和VB2,纤维素 作用:恢复体力,刺激肠蠕动,增进食欲 提示: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
芝麻: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VE 作用:可提高和改善膳食营养质量 提示:黑芝麻比白芝麻好 牛奶: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磷及维生素D等,是补充体内钙质的好食品,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对产妇健康的恢复及乳汁分泌很有好处。 鸡汤、鱼汤、肉汤:蛋白质、Vit、矿物质 刺激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并还可促进泌乳 提示:大量喝汤十分有益
产妇适宜食用的蔬菜 莲藕:含有大量的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丰富,清淡爽口,是祛淤生新的佳蔬良药,能够健脾益胃,润躁养阴,行血化淤,清热生乳。 吃莲藕,能及早清除腹内积存的淤血,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使乳汁分泌,有助于对新生儿的喂养。
黄花菜:含有蛋白质及矿物质磷、铁、维生素A、维生素C及留体化合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尤其适合做汤用, 中医书籍记载,黄花菜有消肿、利尿、解热、止痛、补血、健脑的作用,产褥期容易发生腹部疼痛、小便不利、面色苍白、睡眠不安,吃黄花菜有利于消除以上症状。
黄豆芽:含有大量蛋白质、维生素C、纤维素等,蛋白质是生长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能修复生孩子时损伤的组织,维生素C能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和韧性,防止产生出血,纤维素能通肠润便,防止产妇发生便秘。
海带:含碘和铁较多,碘是制造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铁是制造血细胞的主要原料,产妇吃海带能增加乳汁中的含量。有利于新生儿身体的生长发育,有预防呆小症和贫血的作用。 莴笋: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尤其含矿物质钙、磷、铁较多,能助长骨骼、坚固牙齿。中医认为,莴笋有清热、利尿、活血、通乳的作用,尤其适合产后少尿及无乳的人食用。
产后缺乳食疗 产后缺乳是指产妇分娩后乳汁分泌不足,甚或全无者。中医认为多因产后体虚、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肝郁气滞,乳汁排出受阻所致。 产后缺乳的食疗可选用: 1.猪蹄1只,黄酒60毫升,将猪蹄切成两半,加水适量,用旺火煮至猪蹄熟透后加入黄酒服食。 功效:通乳。
2. 猪蹄1只,葱白2段,豆腐60克,黄酒30毫升,猪蹄,葱白,豆腐加水适量同煮,用文火炖半个小时,后加入黄酒调服。 功效:通乳。
3.鲤鱼1条(约500克),粳米100克,姜末,香油少许,葱花,料酒,盐微量,将鲜活鲤鱼剖肚,去内脏,保存鱼鳞,洗净后以文火煮汤,同时加入姜末,料酒,煮至鱼肉脱骨刺为度。随之去骨刺,留汁备用,将粳米淘净后煮粥,待粥汁稠粘时,放进鱼汁及盐,搅匀后,稍煮片刻即成,食用时加入香油和葱花。每日早晚空腹服。 功效:利水消肿,通乳
第三节 婴儿的喂养与辅食添加 7.3.1 生长发育特点 新生儿期:断脐至生后28天 婴儿期:胎儿娩出至1周岁 第三节 婴儿的喂养与辅食添加 7.3.1 生长发育特点 新生儿期:断脐至生后28天 婴儿期:胎儿娩出至1周岁 *生长极为迅速,对营养素的相对需要量极高 *各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有限
1.体格发育特点 1)体重 出生平均体重3.0kg(2.5~4.0kg) 6个月以平均每月增长0.6kg 4~6个月时增至出生时的2倍 1岁时达到或超过出生时的3倍 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生后第一年体重增长最快为。
2)身长 身长反映骨骼系统的生长 足月儿平均身长 50cm 在1岁时增长约50%,达75cm
3) 头围和胸围 头围出生时约34 cm。月均增1cm 胸围 反映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 6~12月岁时,和头围基本相等 3) 头围和胸围 头围出生时约34 cm。月均增1cm 胸围 反映胸廓及胸肌发育程度 6~12月岁时,和头围基本相等 交叉时间与营养、胸廓发育有关 交叉时间越早,婴儿身体越健康
(二)消化系统 2、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发育未成熟,功能未健全 唾液分泌较少,淀粉酶含量低 3~4个月时唾液腺逐渐完善, 味觉: 甜味先天,咸味后天
胃 胃呈水平位,贲门松弛, 幽门较紧 易溢奶或呕吐。 消化能力差, 排空人乳时间为2~3小时 胃容量: 新生儿 10天 6月 1岁 25-50ml 100 200 300-500
小肠 小肠约为自身长度的6~8倍 肠壁肌层薄弱,肠粘膜的分泌量小 血管及淋巴丰富,通透性强 消化酶活性相对较差 胰淀粉酶4个月达正常水平 脂肪酶的活性↓, 消化蛋白质的能力较好
3.脑和智力发育 年龄越小,神经系统发育速度越快 脑神经细胞分化3岁基本完成 3岁前脑细胞数量处于快速分化增殖期 3岁后不再增加,而是重量、体积、形态结构变化
婴儿的营养 正常母乳的营养构成及营养素含量最适宜婴儿营养需要!
二、婴儿营养需要 1、 能量 生长发育的能量为小儿所特需,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第1周 60kcal(kg. d), 非母乳喂养时应增20%
2 蛋白质 婴儿比成人需更多优质蛋白 婴儿需由食物提供组氨酸、 半胱氨酸、酪氨酸以及牛磺酸。 肾脏与消化器官尚未发育完全,过高蛋白质摄入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2、脂肪 母乳脂肪占乳汁总能量41%: 饱和40 % , 单不饱和40% , 多不饱和20%, 含n -3和n-6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DHA, 是婴儿的必需和条件必需脂肪酸,对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 每l00kcal婴儿食品含脂肪应为3.8~6g 占能量比例45%.~54% 0~6月龄脂肪占总能量的45~50% 6个月后脂肪占总能量的35%~40%
3、碳水化合物 作用: 供能;脂肪氧化; 节约蛋白质; 适量添加淀粉,可刺激唾液淀粉酶分泌 过多: 发酵产生大量短链脂肪酸― 刺激肠蠕动― 腹泻 供能比30% ~60% 母乳喂养;日均摄入量12g/kg,供能比37%, 人工喂养;40%~50%
4.矿物质 1)钙 人乳每天约提供300mg钙,吸收率高, 前6月龄全母乳喂养无明显缺钙。 牛乳钙量是母乳2~3倍,但钙磷比例不适合婴儿需要,且吸收率相对较低。 AI 6个月前 300mg/d, 6月齢 400mg/d。
2) 铁 足月儿有300mg铁储备,可防缺铁 6个月后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相对不足,易出现铁缺乏。 母乳铁含量少,牛乳铁含量低于母乳,吸收率也更低。 6月后需从膳食中补铁, 6月龄以上AI为 10mg/天
3) 锌 足月儿有较充足储备。 母乳喂养在前几个月内不会缺乏, 6月龄后需要从膳食中补充。 0~6月龄锌 RNI 1.5mg/d,
4) 碘 婴儿缺碘会引起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不可逆性智力损伤。 孕妇和乳母碘摄入不足,则婴儿较易缺碘, 婴儿碘RNI为50ug/d。
6. 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受乳母膳食影响, 膳食均衡乳汁中维生素一般能满足婴儿需要。 1)维生素A AI 400ugRE/d。 摄入不足可影响体重,上皮组织角化。 母乳含有较丰富的维A,一般不需额外补。 牛乳中维A仅为母乳一半, 要额外补150~200ugRE/d。 用鱼肝油补充时应适量,过量会中毒。
2) 维生素D RNI 10µg/d 人乳及牛乳中维D含量均低, 2周到1岁适量补充鱼肝油及晒太阳,可预防佝偻病。
3) 维生素K 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易发生维K缺乏性出血症, 早产儿出生初期应注射维K。 出生一个月后,一般不易出现维K缺乏。 长期使用抗生素时,应注意补充维K。
4) 维生素C RNI为40~50mg/d, 母乳喂养可获得足量维C 牛乳中维C含量为母乳1/4,煮沸↓,
7. 水 婴儿不能主动摄水,也不能表达口渴,因此婴儿补水特别重要。 需水较成人高,日需水量为150ml/kg。 需要量与代谢率高低、饮食、机体状况有关。 蛋白质及盐摄入增多,水摄入也应增多。
婴儿的喂养指导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纯母乳喂养。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进补。 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2、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中要求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2、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中要求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养成良好的进食行为。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注意饮食卫生。
母乳喂养的膳食指导 初乳;7天内、淡黄色,质地粘稠,含丰富免疫物质和营养素,适应新生儿的需求。 过渡乳:第8~10天的乳汁 成熟乳:约2周后 母乳的优点 初乳;7天内、淡黄色,质地粘稠,含丰富免疫物质和营养素,适应新生儿的需求。 过渡乳:第8~10天的乳汁 成熟乳:约2周后 母乳是自然界中唯一的营养最全面的食物,是婴儿的最佳食物。
母乳喂养的好处 1)营养素齐全 ①满足6月龄婴儿生长发育需要。 ②与消化功能相适应,不增加肾脏负担。 ③总蛋白含量1.1%,虽低于牛乳(3%), 但乳清蛋白与酪蛋白的比例为60:40 (牛乳18:82),母乳优于牛乳。 ④白蛋白在胃内形成较稀的凝乳,易于消化吸收利用。 ⑤必需氨基酸能被婴儿最大程度利用。
⑥含较多牛磺酸,能满足脑组织发育需要。 ⑦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有丰富的脂肪酶,有助于消化吸收。 ⑧丰富的必需脂肪酸能满足合成n-3和 n-6系列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需要, ⑨能预防缺乏必需脂肪酸引起的婴儿湿疹: ⑩含有少量ARA和DHA, 可满足脑部及视网膜发育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存在形式)乳糖 → 促进钙吸收(肠道 )→ 细菌分解 →乳酸→诱导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抑制致细菌病毒在肠道繁殖 →保持肠道菌群平衡
钙含量低于牛乳,但钙磷比例适宜,可对钙的需要。 铁含量与牛乳接近,但母乳铁吸收率高达50%,远高于牛乳。 锌、铜含量也高于牛乳。
维C、B族维生素、类胡萝卜素及维A随乳母膳食含量而改变。 乳母膳食营养充足时,前6个月内所需维生素基本上可从母乳中得到满足。 如乳母日光照射少,食物中维D摄入不足时,母乳维D不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补充。 母乳不需加热,维生素不会受破坏。
2)含丰富抗感染物质 初生婴免疫功能未发育完善,抵抗力↓。 母乳中免疫物质增强婴儿对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 母乳喂养1岁内呼吸道、消化道及全身感染发病率低于人工喂养儿, 母乳喂养不会引起过敏反庭。
3)母乳含有激素和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催乳素、甲状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等。 对维持、调节和促进婴儿各器官的生长发育与成熟有重要作用。
4)降低患慢性疾病的风险 有利于预防儿童期肥胖、成年期慢性病;溃疡性结肠炎、2型糖尿病和肿瘤。 5) 促进身心发育,增强母子感情交流。 6) 经济、方便、卫生,无菌,温度合适。 7) 刺激子宫收缩,促进身体恢复,减少母亲患乳腺癌和卵巢肿瘤的危险。
2、母乳喂养的方法 1) 开奶时间 早开奶,产后30分钟 吸吮反射 获得初乳。 吸吮刺激对乳汁正常分泌有重要作用!
2) 喂养方法 母婴同室,按需喂哺婴儿, 不严格规定授乳次数和间隔时间,以婴儿吃饱为度。 生后一个月可建立自己的进食规律。 开始1~2小时1次,以后2~3小时1次。 哺乳前湿热敷3~5分钟,按摩刺激射乳反射。 每次哺乳应尽量让婴儿吸到满足为止。
开始2~3钟内乳汁分泌极快(占乳汁的50%), 刚出生15分钟/次,一个月后十分钟即可。 早期泌乳量不多,哺乳促进乳汁分泌。 足够乳汁后熟睡2~4小时,小便6~8次/日。 生后两周是母乳喂养的关键,
3 ) 断奶过渡期 6~12月龄期间,母乳是婴儿首选食物, 建议母乳喂养到1岁以上,甚至更长, 6~12月龄可逐渐添加辅食,以满足营养需求,故称断奶过渡期。 断奶过渡期不仅体格不断快速发育, 也是对婴儿的教育和训练过程, 训练孩子不偏食,进食蔬菜谷类等习惯。
3. 混合喂养与人工喂养膳食指导 母乳不足或不能按时喂养,在用母乳喂养时,用婴儿代乳品补充母乳不足。
1、混合喂养 对6个月以下婴儿,混合喂养比人工喂养好。 母乳不足,仍应坚持按时给婴儿喂奶,让婴儿吸空乳汁,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 代乳品补充以婴儿吃饱为止。 具体应根据婴儿体重、母乳缺少的程度而定。
2 、人工喂养 完全不能母乳喂养婴儿时,可用牛、羊乳或代乳品喂养婴儿。 0~6月的婴儿,只有实在无法用母乳喂养时才采用人工喂养。
四、混合喂养、人工喂养 1)、婴儿配方奶粉: 蛋白质:乳清蛋白:酪蛋白=60:40, 脂肪:饱和FA,↑DHA、ARA、亚油酸 乳糖: ↑ 矿物质: , 减少肾溶质负荷
缺陷: 蛋白过高、不利消化、 饱和脂肪酸过多,亚油酸太少 高肾溶质负荷 基本要求: 依据母乳营养素含量及组成。
②添加同型活性顺式亚油酸和适量α-亚麻酸 ③α乳糖、β乳糖按4:6的比例添加,适当增加可溶性多糖 ④调整钙磷、钾钠比例,减少肾溶质负荷 婴儿配方奶粉 ①添加脱盐乳清粉,降低酪蛋白和比例 ②添加同型活性顺式亚油酸和适量α-亚麻酸 ③α乳糖、β乳糖按4:6的比例添加,适当增加可溶性多糖 ④调整钙磷、钾钠比例,减少肾溶质负荷 ⑤强化维生素A、D及其他维生素 ⑥强化牛磺酸、核酸、肉碱等生长必需但合成有限的物质 ⑦对牛奶过敏者可用大豆蛋白,避免过敏
配方奶粉分类: (1)起始配方 1-6 (2)后继配方 >6 (3)医学配方: 牛奶过敏、不耐受,早产儿
2)、牛乳及其制品鲜牛奶 牛奶:水=2:1→3:1→4:1 +糖5-8% 消毒 全脂奶粉:加水冲调 豆制代乳粉: 牛乳过敏,乳糖酶活性低 3)豆制代乳粉
婴儿辅助食品添加的指导 1、添加婴儿辅助食品的重要性 1)满足婴儿的营养需要: 能量,铁 2)学习吃食物、进行咀嚼与吞咽练习,为断奶作准备 3)适应消化系统和心理发育的需要 4)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挑食,偏食
2、添加辅助食品的时间 时间:4月龄开始 下列情形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 ①婴儿体重增长已达到出三时的2倍。 ②婴儿在吃完约250mL奶后不到4小时又饿了。 ③婴儿在24小时内能吃完l000mL或以上的奶。 ⑤婴儿月龄达6个月
3、原则: (1)逐步适应;单纯→混合 液体→固体 植物→动物 辅助食品添加顺序:(谷、水果、蔬菜→鱼、蛋、肉) (2)由稀到稠 (1)逐步适应;单纯→混合 液体→固体 植物→动物 辅助食品添加顺序:(谷、水果、蔬菜→鱼、蛋、肉) (2)由稀到稠 (3)量由少到多,质地由细到粗 (4)不能强迫进食 (5)天气炎热和患病时,应暂缓添加新品种 (6)因人而异,单独制作
4.添加辅助食品的顺序种类和方法 (1)母乳喂养是4个月内婴儿喂养的基础。 母乳喂养儿应在出生2周后补充维生素D和增加户外活动以预防佝偻病
(2)6个月起可添加含铁配方米粉或铁强化谷类食物,还可添加菜泥,如菠菜、青豆等,植物油也应及时添加。 (3)7-9月龄 饼干、面条、水果泥、菜泥、 鸡蛋、肝泥的肉糜 (4) 10-12月龄 稠粥、烂饭、面包、馒头、碎菜及肉末
添加辅食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讲究卫生:原料新鲜,现吃现做,用具消毒; 2、口味偏淡:4个月以内婴儿,不宜吃盐;8、9月龄时开始吃菜粥或烂面条时可考虑加少许盐,以能尝到一点咸味为度;在顺序上,先添加蔬菜,后添加水果,以防止婴儿可能由于先尝到水果甜味之后而拒绝口味偏淡的蔬菜。 133
3、气氛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食; 4、耐心地喂:每一种食物都从小量开始;如宝宝将食物吐出时不要紧张,宝宝不愿吃时不要强迫,顺其自然,下次再喂; 5、注意选材:既不能过早添加婴儿不能消化的食物,也不能添加过晚,应与月龄相适应。 134
宝宝不吃辅食怎么办? 宝宝只吃母乳,不吃辅食,多半是由于添加辅食时没有正确添加,宝宝只习惯吃母乳,而不习惯碗勺的喂养方式,需要耐心,使之逐渐适应。 (1)别强迫宝宝:先从少量,每天只喂一次开始,在小儿饥饿时进行,让他逐渐适应碗勺喂的方式; 135
(2)改变烹饪和进食方式:如宝宝喜欢吃甜食,则辅食可以从甜食开始,如果爱吃咸味的,可以稍加少量菜汤、肉汤等;可以采用宝宝专用的餐具,以吸引他们注意,习惯用自己的餐具进食; (3)多鼓励宝宝和让宝宝多尝试:多鼓励宝宝自己进食,新食物需要不断尝试,通常经过10~15次,可能小儿就不会拒绝了。 136
宝宝不宜常吃、多吃哪些食物? 食盐:过多进食,增加成年后高血压、冠心病、胃癌等疾病; 果冻:所含的大量食品添加剂,对宝宝有一定毒性; 咸鱼: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增加成年后患癌症的风险; 补品:如含人参的食品,人参有促进性激素分泌的作用; 137
凉茶:由于婴儿的胃肠道粘膜极其娇嫩,婴儿时期饮凉茶会对其体格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方便面:含有对人体不利的食用色素和防腐剂,易导致宝宝营养失衡; 可乐饮料:咖啡因。 138
宝宝选择食物中的误区 麦乳精替代奶粉:麦乳精中蛋白质含量仅为奶粉的35%; 果汁替代水果: 葡萄糖代替白糖:会使胃肠道功能缺乏锻炼; 饮料代替白开水: 软食代替主食: 谷类代替奶类: 139
如何培养孩子自己吃东西 3、4个月用奶瓶吃奶时学扶奶瓶,5个月学会自己抱奶瓶; 4~6个月吃米糊时,联系用小勺吃; 7、8个月自己练习进食,比如自己拿饼干; 10个月练习从杯中喝水; 12个月练习自己拿勺吃食物。 140
第四节 幼儿营养与膳食 7.4.1、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 1)体重 体重增长速度减慢, 全年增加2.5 ~ 3.0kg, 第四节 幼儿营养与膳食 7.4.1、幼儿期生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 1)体重 体重增长速度减慢, 全年增加2.5 ~ 3.0kg, 平均每月增长约0.25kg, 至2岁时体重约12kg,为出生时的4倍。 2岁后增长速度趋于缓慢。但较成人旺盛 体重增加每年约2kg,
2) 身长 增长的速度减慢, 1、2岁全年增加约l0cm, 2~3岁平均增加约5cm, 整个幼儿期共增长25cm, 3岁时身长约为l00cm,为出生时身长的2倍。 1~2岁11~13 cm , 2~3岁8~9cm;
头围、胸围、上臂围 头围:1岁时增至46cm,第二年约增大2cm,5岁达50cm,与脑发育有关。
2.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胃容量随年龄增长,但消化酶分泌及胃肠道蠕动能力远不如成人。 因此,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供给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 2.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牙齿已发育,2岁时共出18~20颗牙,全部20颗乳牙长齐,不应迟于2.5岁。咀嚼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胃容量随年龄增长,但消化酶分泌及胃肠道蠕动能力远不如成人。 因此,这个时期的幼儿需要供给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
幼儿的营养需要 1.能量 在基础代谢、生长发育、体力活动以及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等方面需要能量。 RNI: 男孩 1~2岁:1100kcal 能量比: 蛋12~15 % 脂30~ 35 % 碳50~ 55%
2.蛋白质 不仅用于补充日常代谢的丢失,而且用以满足不断增加新组狙织的需要。 对蛋白质的需要;数量、质量均比成人高 优质蛋白质应超过1/2 RNI:1~2岁35g 2~3岁40g
3、脂肪 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应占总能量的1% 必需脂肪酸中,植物油富含亚油酸,较少出现缺乏, 含a-亚麻酸的油仅限于大豆油、低芥酸菜籽油、紫苏籽油等,应注意补充。
4. 矿物质 1) 钙 AI 600mg/d 骨骼和牙齿发育关键期,缺钙所致损伤不可逆转。 2) 铁 AI 12mg/d 幼儿期缺铁性贫血成为常见和多发病。
5、维生素 维生素A RNI 50Uu gRE 与机体的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及抗感染有关。缺乏维A生长发育发生障碍,生理功受影响。 易在肝内蓄积,过量时可中毒。 维生素D RNI 10u g/d。 容易发生缺乏,可引起佝偻病 适量补充鱼肝油及增加户外活动 过多摄入会对人体有害
6、 水 幼儿活泼好动,出汗较多,另外,肾脏功能还不完善,容易缺水。 缺水时,会使食欲受到抑制,应特别注意补水,宜饮用白开水,不宜饮用含糖饮料。 补水量 125ml/kg.d 全天总需水量 为1250~2000mL
7.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1.佝偻病 由于缺少户外活动,日光照射不足及没有及时补充维生素D造成肠道吸收钙磷减少,骨骼不能正常钙化,引起骨骼变软和弯曲变形。 植物性膳食含钙量少植酸含量高,不利钙吸收。 多晒太阳是改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 平均每天应户外活动1小时以上 牛奶是钙和磷的最佳来源。
2.贫血 主要食物: 预防措施: 也可采用铁强化食品补铁,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以利于铁的吸收。 已经发生缺铁和缺铁性贫血的幼儿应及时补充含铁制剂。
3.其他营养缺乏症 缺锌: 植物性膳食导致锌吸收利用降低。 维生素A储存量低;
幼儿的膳食指导 1、幼儿的喂养指南 (1) 继续给与母乳或乳制品,逐步到食物多样。 (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 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5) 多做户外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消毒餐具。
1) 膳食构成 食物种类 参考食物量(克/(人.日) 谷类(米、麦类各1/2) 100 蔬菜(绿叶占1/2) 150 鱼、禽、瘦肉 50 食物种类 参考食物量(克/(人.日) 谷类(米、麦类各1/2) 100 蔬菜(绿叶占1/2) 150 鱼、禽、瘦肉 50 鸡蛋 40(1个) 水果 50 牛奶(液体鲜牛奶计) 350 豆类(以黄豆计) 20 植物油 10~20 猪肝、猪血 每周一次:10~20
2. 膳食的基本要求 膳食多样化、种类齐全的食物 粮谷类100~200克 鲜牛奶≮350ml或全脂奶粉40~50g 鱼、禽、肉40~50g
2、幼儿膳食的基本要求 1、营养齐全,搭配合理 2、合理加工与烹调: 易咀嚼、吞咽、消化;清蒸、切煮,不宜加味精 2、合理加工与烹调: 易咀嚼、吞咽、消化;清蒸、切煮,不宜加味精 3、合理安排进餐: 4-5餐, 三餐二点 4、良好的进餐环境 5、注意饮食卫生: 睡前忌甜食,防蛀牙
第五节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与膳食 学龄前期;满3周岁后到入小学前(6~7岁) 与婴幼儿期比,生长发育速度减慢, 与成人比,仍处于迅速生长发育之中, 活动能力增强范围变广,需要更多营养 在幼儿园集体生活,是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时期。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的特点 1、体格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特点 生长发育具有连续性、阶段性, 各阶段速度不同;年龄越小发育越快。 学龄期相对减慢,稳定增长、 体重 ↑2kg/年 体重(kg) = 年龄×2 + 7(或8) 身高 ↑5~7cm/年 身高(cm) = 年龄×7+70 受遗传、环境影响存在相当大个体异 评价时需综合考虑个体不同影响因素
脑及神经功能 脑组织达成人脑重的86% ~ 90% 3岁时神经细胞快速分化基本完成, 神经细胞体积增大及神经纤维髓鞘化仍继续。 神经髓鞘化完成→运动转为由大脑皮层中枢调节。 神经冲动传导速度↑→改变婴幼儿期神经冲动传导缓慢、易于泛化、疲劳,易进入睡眠的状态。
消化系统发育特点 胃容量: 3岁 400~600mL 5岁 700~850mL 乳牙长齐; 6岁:第一颗恒牙 咀嚼能力仅达成人的40 %, 消化能力仍低于成人,需要较长时间适应固体食物。
心理发育特点 个性有明显的发展,生活基本能自理。 主动性、好奇心、模仿能力强,注意力分散5~6岁控制注意力的时间仅15分钟。 在饮食行为上的反应; *自我作主,对要求其进食的食物反感甚至厌恶。 *易挑食、偏食、贪玩、不吃好正餐乱吃零食。 *不专心进餐,边吃边玩,进餐时间延长引起食物摄入不足。 对策:家庭成员良好的饮食行为,言传身教。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 能量 总能量 1300~1700kcal/d 供能比 : 碳水化合物 50~60%。 脂肪 30 ~ 35% 供能比 : 碳水化合物 50~60%。 脂肪 30 ~ 35% 蛋白质 14%~15% 能量需求 比成人高,年龄越小能量需要越大;男孩稍高于女孩
2.蛋白质 RNI 45~60g/d 优质蛋白质 50%↑ 最主要是满足细胞、组织增长的需要, 对蛋白质质量,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有一定的要求。 蛋白质营养不良;体格智力发育↓, 免疫力↓,患病率↑。
3. 矿物质 1)钙 800mg/d 奶类 300~600mL/d 2)铁 AI 12mg/d UL 30mg/d. 3)碘 RNI 90μg/d。 对缺碘敏感,碘缺乏可致生长发育障碍。
儿童期最常见的疾病:缺铁性贫血 原因: * 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 * 内源性可用铁较成人少,依赖食物铁补充 * 生长发育快,需要的铁较多 * 内源性可用铁较成人少,依赖食物铁补充 * 膳食中奶类占较大比重,富铁食物较少 表现: 反应差、易怒、不安、听力及视力↘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睡眠时间延长 免疫力和智力发育↘不专心进餐
4. 维生素 维生素A RNI 3岁 500μg/d 4~6岁600μg/d UL 2000μg/d 对骨骼生长有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C RNI 3岁 60mg/d 4~6岁 70mgld 典型维C缺乏症少见 但亚临床缺乏应受到特别关注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指导 *对食物的消化和适应能力增强 *但仍不能完全进食成人膳食 *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向成人膳食过渡
1、膳食指南 (1)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2)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 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 (4) 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5) 膳食清淡少盐,正确选择零食,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6) 食量与体力活动平衡,保证正常体重增长。 (7) 不挑食、不偏食,培养良好饮食习惯。 (8) 吃清洁卫生、未变质的食物。
2. 膳食的基本要求 1) 膳食构成 谷类取代乳类成为主食,200~250g/日 鱼、禽、瘦肉50~75g 豆类25g、一个鸡蛋 牛奶250~400mL, 蔬菜200~250g,水果l00g, 植物油15~25g。 每周进食1次猪肝及猪血20~50g, 每周进食1次富含碘、锌海产品。
2) 专门烹调,易于消化 *咀嚼消化能力仍低,不能进食一般家庭膳食。 *食物要专门制作,既要营养又要可口。 *烹调成质地细软、容易消化的膳食。 *少给予油炸、油腻、质硬或刺激性强食品。 *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等。 *软饭逐渐过渡到普通米饭、面条等。 *肉类加工成肉饼。或加工成肉丁食用。 *蔬菜要切碎、煮软。 *每天更换品种及烹调方法,注意色香味。、
3) 制定合理膳食制度 适当增加餐次满足营养需要(三餐两点) 早餐30% (含上午10 : 00的早点) 早餐30% (含上午10 : 00的早点) 午餐40% (含下午15 : 00的午点) 晚餐30% (含晚上20 : 00的晚点) 父母每天至少有1次与孩子一起进餐。 让孩子自己吃,以保持孩子进餐的兴趣,提高食欲。
第六节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的营养和膳食
儿童到成人过渡期,体格和智力发育关键期 学龄期;6岁到12岁 少年期或青春期;13岁到18岁 女生青春发育期比男生早: 11岁左右开始, 18岁左右结束 男生:13岁左右开始, 20岁左右结束 体格生长加速,大脑机能心理发育进入高峰 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一生中最有活力时期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 体格仍稳步增长,独立活动能力增强。 除生殖系统外,各器官系统(包括脑的形态发育)逐渐接近成人水平。 生长速度仍然较快; 体重 2~2.5kg/年, 身高 4~7.5cm/年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快速成长阶段! 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均超过成年人。 快速成长过程身高体重的突增是重要特征: 体重 4~5kg/年 身高 5~7cm/年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 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存在相当大个体差异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所需能量和营养素量相对比成人高 营养需要量同生理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同龄男女生在儿童期对营养需要差别很小 机体内合成代谢旺盛,超过分解代谢! 所需能量和营养素量相对比成人高 营养需要量同生理成熟程度密切相关 同龄男女生在儿童期对营养需要差别很小 生长突增开始后男女生营养需要有较大差异。
青春期是人生第二个快速成长阶段! 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均超过成年人。 快速成长过程、身高体重的突增是重要特征: 体重 4~5kg/年 身高 5~7cm/年 生殖系统迅速发育,第二性征逐渐明显 因遗传、环境、营养等存在相当大个体差异
1、能量 能量处于正平衡状态,对能量的需要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 RNI 1600~2900kcal 同龄女性能量需要少于男性 供能比 碳水化合物55 % ~ 65 % 脂肪25 %~30%, 蛋白质12~14%
2.蛋白质 RNI 55 ~ 85g/d 对必需氨基酸要求较高,优质蛋白1/2以上 每份午餐提供的蛋白质不应低于30g, 3、脂肪 以植物油为主,有一定量动物脂肪的摄入, 饱和脂肪酸不超过1/3。
4、矿物质 1)钙 AI 6~10岁 800mg/d 11~17岁 1000mg/d 生长突增高峰期必须满足骨骼迅速生长发育需要 2)铁 第二性征,经期失铁,青春期贫血是女性常见病 3)锌 缺乏:食欲差、味觉迟钝甚→生长迟缓, 性发育不良及免疫受损。 4)碘 RNI 90~150μg/d 碘缺乏;甲亢、青春期甲肿。摄入过多:高碘性甲肿
4、维生素 1) 维生素A RNI 600-800μg 动物肝脏及深色蔬果可获得β-胡萝卜素 2) B族维生素 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男孩代谢增加肌肉组织发展需要量大 精加工谷类使维B1缺乏成为营养问题 3)维生素C RNI 70~l00 mg/d 需要量随年龄增加
7.6.3学龄儿童及青少年的膳食指导 1) 膳食指南 三餐定时定量,保证吃好早餐, 避免盲目节食。 (2) 吃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3) 每天进行充足的户外活动。 (4) 不抽烟、不饮酒。
2) 学龄期儿童的膳食构成 谷薯类食物300~400克 鱼禽肉类50~100克 300mL↑牛奶, 一个鸡蛋 豆类25~50g;蔬菜200~300g 水果适量, 植物油15~25g
2.中、小学的配餐要求 遵循平衡膳食原则,根据食物营养特点、饮食习惯、生理特点,合理选料、科学搭配。 (1)保证食物种类齐全,品种多样。 (2)三餐供能比 早 30%、午 40%、晚餐 30% 两餐间隔4~6小时 (3)多食用富钙食物和饮料, 每份午餐提供的钙不应低于400mg (4)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每份午餐应限盐3g以下 (5)正餐不得以糕点、甜食取代主副食
(6)保证定量蔬果供应,50%↑有色叶菜 粗细搭配、干稀搭配 以利营养素摄入全面,增加食欲 (7)注意荤素搭配 动植物蛋白互补,获得维生素和矿物质。 (8) 考虑当地饮食状况和学生经济负担 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 (9) 注意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消除营养不良。
第七节 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老年期75岁以上 长寿期90岁以上 我国标准 老年前期 45~59岁 老年期 60~89岁 7.7.1 概述 第七节 老年人的营养与膳食 7.7.1 概述 WHO标准 老年前期60-74岁 老年期75岁以上 长寿期90岁以上 我国标准 老年前期 45~59岁 老年期 60~89岁
老年期包括了几十岁的年龄跨度。 个体之间差异比其他年龄段更为显著。 营养需要与青壮年有共同点,也有特殊性。 合理营养有助于延缓衰老 。
1、老年人的生理及代谢改变 1)器官功能下降 牙齿脱落影响食物咀嚼和消化 消化液分泌↓食欲↘,消化吸收能力↓ 胃肠扩张和蠕动能力↘排空速度↘腹胀便秘。 肝细胞数↓→肝解毒和合成蛋白质功能↓ 脑、肾等器官功能下降↘ 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影响营养素的吸收
2) 身体成分改变 随年龄增长 : *脂肪组织↗→向心性分布;肢体→躯干 *细胞数量↘→肌肉组织重量↘肌肉萎缩 *身体水分↘→细胞内液↓肌细胞内水分↘ *细胞萎缩,组织失去弹性张力减退功能下降 *骨组织矿物质和骨基质↘→骨密度↓→ *骨强度↓→骨质疏松症
3) 代谢功能降低 *基础代谢比中年人↓15%~20% 合成代射↓分解代谢↑ 代谢失去平衡→细胞功能↓ 激素分泌改变,显著影响机体代谢功能 3) 代谢功能降低 *基础代谢比中年人↓15%~20% 合成代射↓分解代谢↑ 代谢失去平衡→细胞功能↓ 激素分泌改变,显著影响机体代谢功能 胰岛素受体减少、结合能力↓→葡萄糖耐量↓ 钙代谢有明显变化,对低钙的适应能力下降
人体衰老的学说 衰老是自然现象,对衰老机制仍不十分清楚 有关衰老机制学说; 细胞衰老学说,细胞分裂极限说、 代谢废物堆积学说,遗传程序学说、 自由基学说、限制能量延长寿命说、 神经内分泌学说 诸多学说与营养关系密切!
自由基学说 组织→氧化反应→活性高,不稳定自由基 →损害细胞膜→线粒体、微粒体及溶酶体膜 →脂质过氧化物→膜通透性和脆性↑→细胞丧失功能。 ↓(分解产物) 丙二醛→使核酸和蛋白质发生交联→蛋白质变性 ↓ (老年斑)脂褐素←被溶酶体吞噬 脂褐素在细胞中堆积,内脏及皮肤细胞均可发生, 沉积于大脑及脊髓神经细胞可引起神经功能障碍
细胞衰老学说 细胞结构;细胞器、细胞膜 细胞结构离不开蛋白质、脂类等分子的参与。 细胞调控有赖于基因作用, 基因转录传递过程的错误→细胞功能改变→老化。
膳食营养因素与人体衰老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损害主要表现为脂质过氧化 人体存在两种抗氧化防御系统; 非酶防御系统—— 抗氧化营养素;维E和维C。 酶防御系统—— 有抗氧化作用的酶。
1) 非酶防御系统——抗氧化营养素;维E和维C
酶防御系统——有抗氧化作用的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锌、铜、锰等微量元素,年龄↗体内SOD活力↘,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硒是SH-PX的活性中心的主要成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维生素E在抗氧化方面还有协同作用。
老年人应摄入适当能量,降低脂质过氧化 食物中也能取得抗氧化物; 可多选用富含维生素A、E、C、β-胡萝卜素、硒的食物,以提高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酸枣、核桃、构杞、山楂、花粉、蜂蜜、胡萝卜、洋葱、大枣、香菇、海带、沙棘汁与小麦胚芽。
2、蛋白质 RNI 65~75g/d 占总能量12%~14% 蛋白质的质与量达不到要求, 会加速人体器官衰老。 摄入过多则会增加消化系统和肝肾的负担。 因此,根据老人蛋白质合成能力差利用率低的特点,蛋白质的摄入应餐次多品种丰富、质优而量足。
3、脂类 食物中胆固醇< 300mg/d 脂肪供能占20%~30% 摄入脂肪过多→动脉硬化 脂肪摄入以含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为主 限制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动物性脂肪摄入 混合食用各种植物油优于单独食用一种 海鱼含有多种脂类,能满足老人脂肪需要 老人可因各种原因,摄入脂肪的质与量比较难以达到要求,更加重器官的衰老。
4、碳水化合物 *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 占总能量55 %~65 % *脂肪摄入量减少,碳水化合物量应适当增多 *膳食能量的主要来源 占总能量55 %~65 % *脂肪摄入量减少,碳水化合物量应适当增多 *蔬菜、水果和粗粮富含膳食纤维,可防止便秘。
5、矿物质 1)钙 AI 1000 mg/d,应以食物钙为主 胃肠、肝脏功能↘→活化维生素D功能↘ →对钙的吸收和利用能力↓ → 骨钙的流失↑ 钙负平衡,骨质疏松症、老年女性。
2) 铁 RNI 15mg/d 铁吸收利用能力↓摄入↘ 造血功能↘血红蛋白含量↘ →缺铁性贫血 3) 钠 食盐摄入量应限制在5g/d以下
6、维生素 *进食量,消化功能↓对维生素利用率↓ *易出现维生素A、D、叶酸及B12等缺乏 *许多老年慢性疾病与维生素摄入量不足有关 *应保证各种维生素的摄入充足, *以促进代谢保持平衡及增强抗病能力
维生素E 维生素E AI 14mg/d 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时, 应相应↑维E摄入量 每摄入1g多不饱和脂肪酸 应摄入0.4~0.6mg维E。 维E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d。
B族维生素 较易出现维B1、B2缺乏,利用率↓ 维生素B12、B6、叶酸不足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
维生素C RNI为l00mg/d,最高不超过lg。 血浆及白细胞中维C含量随年龄增加减少
维生素A 维生素D RN1 800μg/d, RNI 10μg/d. 户外活动减少、由皮肤形成的维生素D量降低,肝肾转化活性维D能力↓ 影响钙、磷吸收及骨骼矿化→骨质疏松症
7、水 每日每千克体重应摄入30mL的水 有规律地主动饮水 不应在感到口渴时才饮水 可喝不太浓的茶
老年人的膳食指导 1、膳食指南 (膳10条加4条) 食物要粗细搭配、松软、 易于消化吸收。 合理安排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重视预防营养不良和贫血。 多做户外活动,维持健康体重。
2、膳食构成及要求 1) 饮食多样化 *必须从膳食中获得足够各种营养素, 尤其是微量营养素。 *不要牙齿不好而减少或拒绝蔬菜或水果 2)粗杂粮和细粮搭配 *过精食物对糖耐量和胆固醇代谢不利。 *粗杂粮比细粮含有更多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每天最好吃l00g粗粮或全谷类食物。
3)每天食用奶和奶制品 * 每天吃相当于鲜奶300g的奶类及奶制品。 *不能以豆浆代替牛奶。 4)常吃大豆及制品 *生物活性物质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甙, 可抑制体内脂质过氧化、减少骨丢失, 增加冠状动脉和脑血流量。
5)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 *禽鱼类脂肪含量低提供优质蛋白质易消化 *畜肉含有较高铁、维生素Bl等微量营养素, 但应节制,以免摄入过多饱和脂肪和胆固醇
绿色及红黄色蔬菜补充必要的微量营养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各种矿物质。 适当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制剂对老人有益。 6)保证充足新鲜蔬果的摄入 大量的膳食纤维可预防老年便秘, 番茄红素对前腺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绿色及红黄色蔬菜补充必要的微量营养素,如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各种矿物质。 适当补充多种微量营养素制剂对老人有益。
7)饮食清淡、少盐 选择省油的烹调方式如蒸、煮、炖、汆、焯, 少吃或不吃荤油、肥肉、油炸食品、甜点、胆固醇高的食品, 少用含钠高的酱料。
第8节 特殊环境与特种作业人群营养与膳食 特殊环境条件下生活和工作,接触各种有害因素,会引起入体内代谢的改变或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生理过程,危害人体建康。 适宜的营养和膳食可增加机体对特殊环境的适应能力, 增加机体对有毒有害因素的抵抗。
高温环境人群 高温环境——指32℃或35℃以上的生活环境。 或湿度大于80%,温度大于31℃ 冶金、锅炉间、夏季露天作业等。 高温环境下,机体不能像常温下通过简单的体表辐射来散发代谢产生的热, 必须通过生理适应性改变,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这种适应性改变导致机体对 营养的特殊要求。
对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 高温刺激体温调节中枢→ 通过神经、体液共同调节→ 机体大量出汗及汗液蒸发→ 散发代谢产生的热量→ 维持体温相对恒定。 出汗多少因气温及劳动强度不同而异。 一般为1.5L/h,最高可达4.2L/h
大量出汗可引起机体出现下列变化; 1)水及电解质的丢失 汗液99%为水分, 0.3%为电解质,包括钠、钾、镁、钙等。 其中主要为钠盐,约80 mmol/L, 约占汗液电解质总量的54%~68%。 一般情况下损失的氯化钠可达15~25g/d。 中暑——严重的水盐丢失→体温升高、出汗减少、口干、头晕、心悸。 钾的丢失仅次于钠,血钾下降可导致机体对热的耐受能力下降。
2)水溶性维生素的丢失 大量出汗→水溶性维生素的大晕丢失。(维C、B1、B2) 补充维C和B族维生素有利于增强机体对高温的耐受力。 3)可溶性含氮物丢失。 汗液中可溶性氨含量为0.2~0.7g/L,其中主要是氨基酸。 机体处于高温及失水状态可加速组织蛋白质分解,尿氮排出亦增加
4)消化液分泌减少 大量出汗→消化液分泌↓→氯化钠丢失→胃中盐酸分泌↓胃的排空加速→ 食物不能得到充分消化→消化功能减退 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及伴随而致的摄水中枢兴奋将对摄食中枢产生抑制性影响。 →食欲下降。
5)能量代谢增加 高温→基础代谢↑ 应激适应过程中→通过大量出汗、心律加快进行体温调节 →引起能量消耗↑
2.营养指导 能量及营养素供给要↑, 但消化功能及食欲↓, 需通过合理膳食精心安排来解决。 Definition of Osteoporosis The definition of osteoporosis continues to evolve as we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changes in bone and the mechanisms for these changes that lead to the disease. At 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Consensus Development Conference held in 2000, osteoporosis was defined as a skeletal disorder characterized by compromised bone strength predisposing a person to an increased risk of fracture, and states that bone strength is a reflection of both bone density and bone quality.1 These photographs compare the structure of normal versus osteoporotic bone, illustrating the point that osteoporosis is characterized not only by loss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ut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a decline in bone quality, including architectural abnormalities, trabecular thinning and loss of trabecular connectivity. This microarchitectural deterioration may particularly increase the risk of vertebral fracture, since trabecular bone dominates in the vertebra. 1.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JAMA 2001;285:785-95
1、合理搭配、精心烹调 合理选择谷、豆类及动物性食物, 注重食物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适当选用葱、姜、醋等刺激胃液分泌和促进食欲的调味品
多选配含钾丰富食品,如香蕉、橙、鲜桔汁、豆类、蘑菇等。 适当增加肝脏、瘦肉、蛋类等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 1)多选用蔬菜、水果和豆类 多选配含钾丰富食品,如香蕉、橙、鲜桔汁、豆类、蘑菇等。 适当增加肝脏、瘦肉、蛋类等补充铁、锌等微量元素。 选用西红柿、西兰花、深色叶菜类和柑橘、猕猴桃、青枣等含维C高的食物。 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I和B2食物的摄入。 可适当给予维生素和矿物质制剂或强化饮料、强化食品。
2)合理补水 少量多次,以免影响食欲,并可减少水分蒸发量和排尿量。 饮料温度 宜10℃左右 以菜、肉、鱼汤交替选择是很好的补充形式, 餐前饮少量的汤可增加食欲。 凉茶、汤料、糖水等除补水外,有一定的防暑降温作用。
2.低温环境人群营养与膳食 低温环境——指环境温度在10℃以下的外界环境,主要见于冬季。职业性接触低温、冷库作业、南极考察、寒带等也属于低温作业的工作环境。 1.对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 胃液的分泌,胃排空↓,食物在胃内的消化较为充分。 寒冷环境可使食欲增加,反映了机体对能量需要量的增加。
1).能量 低温环境下人体能量消耗增多; 基础代谢率平均增加10%~15%; 寒颤和其他不随意运动使能量代谢增加; 笨重服装造成额外能量消耗; 甲状腺分泌↑→体内物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不能以ATP储存,而以热的形式向体外发散,造成能量消耗。
2) 蛋白质 某些氨基酸能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 蛋氨酸可提供寒冷适应所需要的甲基,甲基对提高耐寒能力极为重要。 酪氨酸也能提高寒冷环境下的作业能力。 3)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2)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人体对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代谢均有增加, 碳水化合物被优先利用。 脂肪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也有良好的保温作用 因此寒冷环境下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利用率增加。
水和矿物质 电解质和水 水、电解质代谢发生特殊改变。 食盐摄入量应该增加,体内钠不足将使基础代谢水平下降,不利于耐寒。
维生素 对维生素的需要有一定的增加 水溶性维生素代谢变化较大, 水溶性维生素体内含量有夏季偏低冬季偏高的现象。 5) 维生素 对维生素的需要有一定的增加 水溶性维生素代谢变化较大, 水溶性维生素体内含量有夏季偏低冬季偏高的现象。 维C对寒冷环境下的机体有保护作用, 维生素B1、B2、B6、烟酸、泛酸等对寒冷环境的适应也有积极的作用。 维生素A也有利于增强机体对冷的耐受。。
2、营养指导 1 ) 增加能量供给 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给。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供能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1 ) 增加能量供给 提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给。 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肪供能比例显著高于一般人群。 2) 保证蛋白质供给 特别注意鱼禽肉类、动物肝脏、蛋类、豆类及其制品的供应, 适当选择含核桃、花生等高蛋白、高脂肪的坚果类食品。
3) 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供给 4) 合理的膳食制度 为了适应寒冷地区能量需求大、食量多、劳动强度大等特点, 膳食制度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安排,可以安排一日四餐或五餐。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供应热食。
7.8.3接触电离辐射人员的营养与膳食 天然存在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及地壳中的铀、镭、钍等。 非天然的电离辐射主要来自核试验、核动力生产、医疗照射和职业照射等。 为了提高机体对辐射的耐受性并支持辐射所造成的损伤和促进恢复, 无论是接触辐射的工作人员或是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都需要适宜的营养改善措施。
1. 对人体营养代谢的影响 电离辐射可以直接和间接损伤生物大分子,造成DNA损伤。 DNA损伤是电离辐射的主要危害, 辐射导致DNA单链或双链断裂。 也会影响RNA的合成,从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
1)能量 辐射损伤早期敏感指标——抑制脾脏和胸腺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 影响三羧酸循环,造成机体耗氧量增加。 2)蛋白质 蛋白质对辐射的相对敏感性较低, 高剂量辐射才能引起蛋白质分子空间构象改变和酶的失活。 人体受到电离辐射后,尿氮排出量增加,出现负氮平衡
3)脂肪 在自由基的作用下,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过氧化→促进生物膜老化 体内自由基浓度增高→加重脂质过氧化→组织分解增加,甘油三酯的合成↑分解↓, 血清中总脂肪甘油、三酯、磷脂和胆固醇含量增加,出现高脂血症。
4)碳水化合物 肝糖原增加;组织分解代谢↑→糖原异生作用↑→高血糖症。 全身受照射后2~3天小肠碳水化合物吸收减少, 葡萄糖激酶活性受抑制,使葡萄糖分解成CO2的效率↓,糖酵解增加。 果糖代谢不依靠葡萄糖激酶,电离辐射不影响果糖的利用
4)矿物质 大剂量射线照射后由于组织分解和细胞损伤,出现高血钾症,尿中K+、Na+、Cl-排出增多。放射损伤时伴有呕吐和腹泻, Na+、CI-丢失较多,可使水盐代谢发生紊乱。 照射后血清中锌、铁、铜增加,锌、铜比值下降。
维生素 辐射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对有抗氧化作用的维生素影响较大,维c维E损失较多。 照射后,维B1消耗增加,尿中排出量增加,造成血液中维生素B1含量下降。
2.营养指导 1) 供给适宜的能量 长期受小剂量照射的人员应摄取适宜能量,预防能量不足造成辐射敏感性增加。 从事放射作业人员能量供给量 2500kcal。
1)给予充足蛋白饮食 优质高蛋白膳食可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恢复。 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占总能量的12% ~18 %,约80~100g, 其中动物性蛋白质约占30%, 以瘦肉、蛋、大豆及制品、牛奶以酸牛奶为佳, 可减轻小肠吸收功能障碍,改善照射后产生的负氮平衡。
3)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选用富含必需脂肪酸和油酸的油脂,可降低幅射损伤的敏感性 但不宜增高脂肪占总能量的百份比。 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茶籽油或橄榄油4) 提供适量的果糖和葡萄糖 碳水化合物供给应占能量的60%~65%。 各种糖类对放射损伤的营养效应不同, 可以多食用水果及蜂蜜以获得果糖和葡萄糖。
5) 补充充足的矿物质 电离辐射的全身效应可影响矿物质代谢, 每日摄入钙1000 mg, 铁15mg,碘.150~200μg.
6)补充充足维生素 在照射前后应该补充大量维C、E和β-胡萝卜素, 还应注意补充维K、B1、B2、B6或泛酸,以减轻自由基带来的损伤。 每日摄入维生素A660μg、维生素B1 2mg、维B2 2mg、维B6 2.5mg、烟酸20mg、 叶酸0.5 mg、维B12 3μg、维C l00mg。
7.8.4 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营养与膳食 因职业关系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种类繁多; 铅、汞、镉、卤烃类四氯化碳、氯化烃等, 7.8.4 接触化学毒物人员的营养与膳食 因职业关系接触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种类繁多; 铅、汞、镉、卤烃类四氯化碳、氯化烃等, 芳香苯类、苯胺、硝基苯等,有机磷等杀虫剂及矽尘等。 ↗干扰破坏机体正常生理过程, 化学物进入人体后→干扰、破坏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 ↘损害特定靶组织或靶器官,危害人体健康 机体营养状况良好时,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和抵抗力。
对营养代谢的影响: 毒物进入人体后,其生物转化所需酶的活性受多种营养素的影响。 某些营养素能清除自由基,通过抗氧化功能发挥解毒作用。 某些毒物影响营养的吸收,促进营养素的分解破坏,降低机体营养水平。
蛋白质 蛋白质的质和量影响机体的解毒能力。 良好的蛋白质营养状况,可提高机体对毒物的耐受能力,增强机体解毒能力。 膳食蛋白质缺乏时会影响毒物体内代谢转化所需各种酶的合成或活性。
脂肪 膳食脂肪与毒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 膳食脂肪能增加脂溶性毒物在肠道吸收和体内蓄积。 适量补充磷脂有助于提高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加速生物转化及毒物的排出。 食物中缺少亚油酸影响磷脂产生,影响毒物的代谢。
碳水化合物 增加碳水化合物供给量可以提高对苯、卤代烃类和磷等毒物的抵抗力。 饥饿引起肝糖原减少会加剧四氯化碳、三氯甲烷的毒性。对肝脏解毒功能有不良影响 植物性食物中的纤维素和果胶有降低对毒物吸收的作用。
4) 矿物质 铁与能量代谢和防毒能力有关。 镉、锰等能干扰铁吸收利用引起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对这些毒物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锌对金属毒物有拮抗作用;可恢复被铅等损害的一些酶的活性; 锌也会令还原型谷胱甘肽生成增多,减少机体受自由基的氧化损伤,故补锌能提高抗毒能力。
5) 维生素 维生素C能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氧化损伤,对大部分毒物有解毒作用。 维生素A缺乏影响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作用,β胡萝卜素能清除自由基,故应摄入较多的维生素A。 维生素E及其他抗氧化剂直接参与清除自由基的反应,可维持膜的稳定性,起保护作用。
2.营养指导 1) 补充富含硫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 职业接触铅的人群蛋白质供给量占总能量的14%~15%, 其中含硫氨基酸丰富的动物蛋白质应占总蛋白质的50%。 适当限制膳食脂肪的摄入 为避免高脂膳食所致的毒物在小肠中的吸收量增加,脂肪供能比不应超过25 %。
3)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 职业接触毒物人群应供给150~200mg/d的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减少肠道对铅的吸收,促进对铅的解毒作用。 适当补充维B1、B12及叶酸以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生成,可减少铅和苯对造血系统的毒性。 补充维生素D可预防镉中毒。
保证钙、铁、锌、硒等矿物质的摄入 机体缺钙增加镉的吸收及其在骨骼中的沉积,造成骨骼损害。 保证钙、铁、锌、硒的摄入可抵抗有毒金属的吸收促进其排出, 但不宜过量补充产生毒副用。 保证丰富的膳食纤维、果胶、植酸的摄入,对促进毒物排出有重要作用。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