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工夫論 與 中庸天道論
《大學》與《中庸》俱為《禮記》中之一篇,後者是由先秦戰國至漢初儒者所編輯的一部有關儒學的資料書。 -南宋時朱子重新編定《大學》及《中庸》章次,並加註釋,成《大學章句》及《中庸章句》二書。至此,《大學》、《中庸》才成為專書,與《論語》和《孟子》合稱為「四書」,成為了先秦儒學的主要典籍。 -《大學》、《中庸》舊傳為曾子所作,但經清代及近人考證,已不可信;但觀其義理,乃儒者承先啟後之作,故可視為孔門後學的著作。
甲、大學的工夫論 一 《大學》的主旨 其主旨在於講工夫論,而其工夫論有劃時代的意義。∵自覺地以工夫論為其學說的中心,無論在廣度和深度方面都是空前的。 《大學》將道德實踐區分為八個步驟,即後來所謂的「八條目」(簡稱「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又將它們綜合為三大原則,即後來所謂的「三綱領」(簡稱「三綱」):明明德、新(親)民和止於至善。
《大學》的「三綱八目」圖示: 止於至善 / \ 明明德 新民 / \ / \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 三綱領析論 《大學》經文的首段開宗明義說明三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二 三綱領析論 《大學》經文的首段開宗明義說明三綱領: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前一「明」字是動詞,後一明字是形容詞;「明明德」則指回復光明的德性之義,即使人回復至善的本性。 「親民」:原義應為「新民」,古漢語中「親、新」兩字相通,而《大學》內文中只提及新的意義: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與第一綱領明明德有社會與個人,或者外部與內部之別。
「止於至善」: 《大學》主要論述為: 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前一段說明德性因應不同的倫理關係而有不同的分際意義: /君-仁 -臣-敬 -子-孝 \國人(朋友)-信 這與傳統所說的五倫相當(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 後一段是孟子義利之辨的義理的另一種表述: /君子-其行為以德性為最高目的 \小人-其行為以快樂為最高目的 →「止於至善」:以孟子義的善性作為所有道德工夫的最終目的。
三 八條目析論 依日後儒者的討論,八條目所指的八種工夫以前五種-明明德工夫最為重要(「自天子以至於庶人者是皆以修身為本」),esp.格物、致知兩項。 「誠意、正心、修身」三觀念先略釋如下: /誠意:指誠實、不自欺,亦引伸出慎獨一工夫的觀念。 -正心:指將情緒納於正軌。 \修身:強調以內在的、個人的道德修養作為待人接物的基礎。
再釋朱子與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義: 朱子對格物致知的解釋簡述如下: /格-窮究 \物-內在於一般事物的道德之理 /致-擴充 \知-道德的了解 →格物致知用朱子自己的說話來說,就是「即物窮理」。
陽明對格物致知的解釋簡述如下: /格-正 \物-行為(物),而非一般的事物 →格物即正行為 /致-即充分實現 \知-良知 →致知即致良知
朱子、陽明講格物致知之主要分別: /朱子-格物致知是重在講從凡人(現實)層面所做的工夫,從外而內,有次第上的分別i.e.先格物而後致知的分別工夫。 \陽明-格物致知是重在講從聖人(理想)層面所講的工夫,內外相即,並無次第先後可言i.e.致良知的圓融工夫。
乙、中庸的天道論 一 《中庸》的主旨 承接孔、孟的心性論的主張,進而從道德的進路,開出有關宇宙本體(「天」、「道」或即「天道」)的主張(「天道論」)。 其中心主張可以其首句「天命之謂性」一語來表示:天所賦予出來的便是性。i.e.人之心性與天道有相即不離的關係。用牟宗三先生的用語,可稱為「天道性命相貫通」或「宇宙秩序即道德秩序」,即是說,宇宙創生的本體即道德實踐的主體。
二 《中庸》「天道性命相貫通」觀點闡釋 《中庸》首章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1. 天(道)所賦予給人和物的便是(心)性。 二 《中庸》「天道性命相貫通」觀點闡釋 《中庸》首章云: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1. 天(道)所賦予給人和物的便是(心)性。 2. 「率」:字面意義為循或順之意,這裏有形上學的意義,可理解為實現(actualize)之意,「率性」指天道的本性真實地呈現出來的活動;這種活動稱之為「道」。 3. 第三句的「修」字可作調節之義,「修道」指對人的實現天道活動加以調節的活動;這種活動稱之為「教」。「教」指教化之義,除了道德修養、教育等義外,還可有建設文化等意義。這裏可理解為道德實踐活動。
上面的說法是分別的說法,圓融地說,則修道的活動,與率性的活動和天道本身,三者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在實踐上相即不離。這種觀點,是符合人們在人生實踐上的體驗的。e.g.道德原理與道德行為不即不離。 《中庸》後文又云: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至誠」之「誠」之原義為誠實不欺,此詞在《中庸》有二義:工夫論的涵義和天道論的涵義,二義在在實踐上最終可通融為一: /工夫論涵義-泛指一切道德的實踐;亦即《中庸》首章所謂「修道」或即「教」之義。 \天道論涵義-指實現人的性;亦即《中庸》首章所謂「率性」或即「道」之義。 現將《中庸》上面所講的道德實踐兼宇宙創生次第加以闡釋:
/第一步(盡己性): -人能作道德實踐,則能成就其自己的價值的本性,使自己成為一個真正的存在。 -第二步(盡人性) -人之作道德實踐,除了成就自己的本性,從而令自己成為真正的存在外,往往還能成就他人的本性,從而令他人成為真正的存在。 \第三步(盡物性) -人之作道德實踐,能進一步賦予物的價值,使物成為真正的存在。 →儒家的道德形上學所講的存有或存在,是價值意義的,而非知識意義的。從道德實踐的角度來看,是有其合理性的,不容置疑和否定。
儒家天道論與西方形上學相同之處:同樣討論到宇宙的最高存有、起源和生成變化等問題。 主要不同之處: /西方形上學-從知識的角度(以思辯理性)來建立。 \儒家天道論-從道德的角度(以實踐理性)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