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 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刘 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爱人者,人恒爱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警句  三人行,必有我师。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 温故而知新。  学而时习之。 文言.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学 弈》《学 弈》《学 弈》《学 弈》 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1. 你怎样理解这些警句? 2. 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 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 读一读.
人是万物之灵长,世界的主宰。 人体是造化的杰作,天地间最 美的形体。 艺术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把 人体供奉在它那神圣的殿堂中。
莲 :荷花 芙蓉 芙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蝌蚪找妈妈.
寻人启事 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咱们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第五章 主张超尘绝俗的 佛家.
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 你该怎么办?
兵法韬略 主讲:曾建光、袁治.
中华文明探源 中华文明的曙光 炎帝、黄帝与尧舜禹的传说.
归园田居 陶渊明.
《孙子兵法 》介绍 授课人:张贵锁.
第二十二讲 蜀汉、孙吴的政治与经济.
语文园地八.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我能“行”.
中国的工业.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军事思想概述.
语文大课堂经典诵读 四年级(上).
短文两篇 《孟子》 制作:郭锦维 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一中.
做一个快乐的我 首先,要有目标和追求. 做一个快乐的我 首先,要有目标和追求 经常保持笑容.
解放战争.
孙子兵法 与 高情商 领导艺术 浙江大学 陈昆福.
第十一讲 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和国统区的全面社会危机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爱 莲 说 周敦颐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我的四季 张洁.
语文 第三册 人教版上学期 黄荔娴.
川教版初中八上 第18课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文言文阅读 第一节 文言实词讲解.
中国培训师大联盟 孙子兵法与商战.
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17课 内战烽火 张 佳 梅.
樱花.
鸿门宴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郭法春.
文化作文句段写作方法.
凤 凰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和龙一样为汉族的民族图腾。凤凰和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亦称为丹鸟、火鸟、威凤等。
四季之歌 SIJIZHIGE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灵,吸引了人们寻觅美、赞赏美的双眸,众多文人墨客高唱赞歌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名篇《春》。
计 篇 《孙子》.
朱熹与理学.
《孙子兵法》 研究.
郢 人 《庄子》.
我的一次红色之旅经历 班级:软件14-1 姓名:闫鑫 学号:
第7章 竞争者分析与市场竞争战略 本章主要内容 识别竞争者 分析竞争者和确定竞争对象 市场领导者战略 市场挑战者战略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鸭,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第三篇 组织工作.
导入新课: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美丽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欣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奇妙的克隆 谈家桢.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陈情表 忠则《出师》, 孝则《陈情》。.
軍形篇大綱 勝兵先勝 軍形篇 軍形的意義 先勝部署 修道保法 攻勢與守勢.
党员干部要争做社会主义 社会公德的表率 党员干部要争做 社会公德的表率 中共河南省委党校 周海涛.
阅读大地的徐霞客.
猜一猜 身穿五彩衣, 头上一双大眼睛, 要问我从哪里来, 江河湖海是我家。.
这是什么? zhè shì shénme?.
第19课走向战略进攻 学习目标: 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
臺北市特殊教育校園融合 資賦優異篇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發行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彙編.
第 四 章 迴歸分析應注意之事項.
第七讲 全民族抗战: 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滕王阁序 王勃.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 戥秤的结构.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汉字概说 1.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H a S = a h.
The 15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hemistry of Chin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孙子兵法》 导读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 刘 庆

第五讲 《形》篇导读

第一节 《形》 篇宗旨及原文 解读

一、形篇宗旨 发展军事实力的基本原则及军事实力的战略运用问题。 军事实力的重要性:谋略固然十分重要,但军事实力的强弱,更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 如何发展军事实力: 最基本原则——“修道而保法” 与之相适应的作战原则——实力居于劣势时,更要在战法上高敌一筹,增强自己的战斗力,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二、形篇原文解读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也。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

语词解释 九天:一种解释为“九重天”,其实是形容天极高。 九地:一种解释为“九层地”,其实是形容地深不可测。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天下而曰善,非善之善者也。 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

词语解释 秋毫:鸟兽秋天长出的绒毛,极细小,古人以它用来比喻分量极其轻微。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 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名词解释 不忒:没有失误,没有差错。忒,音te,失误、差错。 不失敌之败:不放过敌人可能被我们打败的机会。 修道而保法:修明政治,强化军队组织编制及行政管理。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计算“形”的几方面要素 度:代表长度单位,这里指丈量土地。 量:代表容量单位。这里指称粮食 。 数:代表数目单位。这里指计算兵员多寡。 称:衡量轻重。这里指比较敌我兵力多少。 胜:兵力比较的结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中国 古代 重量 单位 镒(音Yi)、铢(音Zhu)均为中国古代重量单位。 1镒为20两(一说24两)。 1两为24铢。 以镒称铢形容二者相差悬殊。 中国 古代 重量 单位

山西壶口瀑布,虽然称不上千仞之溪,也可想见其奔腾咆哮的滂礡之势

第二节 从战例看《形》篇原理

一、“先为不可胜”,解放军兵不血刃保卫石家庄

石家庄为我华北解放区中心城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距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西北坡仅90公里。

双方兵力对比 国民党军快速纵队 我军5个团 增援:1个师 增援:1个兵 团和两个纵队 双方兵力对比 国民党军快速纵队 我军5个团 增援:1个师 增援:1个兵 团和两个纵队

采取的措施 1.派冀中军区部队筑壕防守 2.派令华北军区第7纵队、华北 第2兵团、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 等部火速驰援 3.在孟县将山西之敌阎锡山派来 增援的蒋军第49师全歼

冀中军区部队大规模构筑工事,摆出一副坚守的架势

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运筹

笔扫千军:舆论胜敌

华北军区的主要领导人

二、“胜兵若以镒称铢“,苏军摧枯拉朽消灭关东军

不可一世的关东军

在中国东北,苏军与日军兵力对比 总兵力 1.6:1 火炮与迫击炮 5.2:1 坦克和自行火炮 34.4:1 作战飞机 25.3:1 总兵力 1.6:1 火炮与迫击炮 5.2:1 坦克和自行火炮 34.4:1 作战飞机 25.3:1 舰艇 23.8:1

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派出174万人的部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对长春、沈阳实施向心攻击。

8月18日,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命令东北日军停止作战、投降。

2、“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是什么意思? 3、怎样理解“胜于易胜者”? 思考题 1、谈谈你对“先为不可胜”的理解? 2、“动于九天之上,藏于九地之下”是什么意思? 3、怎样理解“胜于易胜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