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 基本原理.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免疫学防治 免 疫 预 防 提 要 免疫预防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是人为地给机体注射含有具有抗 原性的物质(疫苗),使机体主动产生特异性免 疫力;人工被动免疫是直接给机体注射抗原特异 性抗体等,使机体被动获得特异性抵抗力。 免 疫 预 防 提 要 免疫预防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
Advertisements

植物生理 植物细胞生理基础 同工酶. 学习目标 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Click to add title n here  掌握同工酶的概念。  了解同工酶的意义。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第22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体外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第二节 检测抗原和抗体的体外试验 第三节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医学检验系临床微生物学及免疫学教研室 二OO四年三月
第六章 第六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 在中医研究中的应用.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11讲 免疫学应用.
HIV病毒与艾滋病实验室检测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检验实验中心 贺政新.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
免疫学检测技术.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 08/13/96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基础知识(ELISA) 郑州德歌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Chap12、免疫学应用.
第八章 荧光免疫技术.
第十三章 抗原抗体反应 岳 华.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酶免疫技术 Enzyme Immunoassay.
实验七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 一 教学要求 学习免疫标记技术的种类及应用 学习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的操作.
第四章 生物免疫分析技术.
生物体系中的化学测量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裴丹青
免疫细胞功能的测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胡翊群 教授.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防治 一、免疫预防 特异性免疫获得的方式有 自然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人工免疫 被动免疫 过继免疫.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免 疫 学 实 验 技 术.
ELISA检测原理及方法 杭州赫贝,专业实验外包服务 联系人:李海龙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 (Enzyme Linked Immunoserbent Assay)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相遇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呈现的某种反应现象。.
体外放射配体 结合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        尹雅芙.
甲型H1N1流感病毒 甲流H1N1流感病毒占流感病毒的51.75% —— 《北京晨报》 机体如何进行防卫?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性质 第三节 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基于酶联技术的分子检测 add your subheading 主讲人:孙洁 Shandong University.
免疫学检测技术 一、抗原抗体反应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三、免疫学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进展 及应用 王晓健 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
第四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抗血清:指抗原人工免疫实验动物,获得含 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多克隆抗体 (PAb): 多个抗原决定簇免疫机体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免疫细胞.
实验八 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和 e抗体测定.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第十二章 固相膜免疫测定.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流式细胞术 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彭公峰
淋巴细胞的分离 和功能检测 Separation and Assays for Lymphocytes
免疫学诊断与防治 海南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制作 Copyright 2009.
第八部分 传染病的免疫学检测 一 、伤寒、副伤寒血清学诊断 (一)肥达(Widal)试验 方法:试管法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医学实验技术绪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樊绮诗 教授.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印迹技术ENA测定.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二节 淋巴细胞的检测技术 一.淋巴细胞的分离 (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 > 90%)的分离 密度梯度离心法
第一部分 免疫球蛋白测定 一、IgG、IgA、IgM的测定 1、单向免疫扩散法(RID)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温州中学选修课程《有机化学知识拓展》 酯化反应 温州中学 曾小巍.
遗传病的分析3 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制备.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十二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的 基本原理

提要 利用免疫学原理建立的免疫学检测 技术主要应用于对多种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缺陷病、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增殖病、移植排斥反应和肿瘤等)的诊断、疗效评估、发病机制探讨、以及对抗原性物质或免疫细胞的定性、定量,对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及细胞受体的检测等。

第一节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包括沉淀反应、凝集反应、溶解反应、补体结合反应和中和反应等。 抗原-抗体反应可 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未知的抗原;也可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 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发光免疫分析等免疫标记技术提高了抗原抗体反应的敏感性。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抗原-抗体的结合是特异性结合 抗原抗体结合是分子表面的非 共价键结合 抗原抗体反应可分为两个阶段 特异性结合阶段 可见的反应阶段 抗原和抗体结合是否呈现可见的反应现 象,于两者的分子比例密切相关

抗原抗体比例对反应现象的影响

抗原-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抗原-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1 电解质:抗原-抗体反应通常应用0.85%的氯化钠作为 稀 释液 ,以供给适应浓度的电解质。 2 温度:一般常使用反应在37度水浴 或孵育箱中进 行。 3.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适应的酸碱度 为PH6~8。 抗原-抗体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抗原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补体溶血反应 和补体结合反应 中和反应 用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形成凝集 现象,称为凝聚反应。 1、直接凝集:将细菌或红细胞与相应的抗体直接反应,出现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现象。又分为玻片法和试管法。 2、间接凝集:将可溶性抗原包被在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与相应抗体反应出现颗粒凝集现象。

血 球 凝 集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血清蛋白质、细胞裂解液或组织浸液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出现沉淀物,这一类反应称为沉淀反应。沉淀反应可在液体中进行,如絮状沉淀。大多沉淀反应是用半固体琼脂凝胶为介质,进行琼脂扩散故也称免疫扩散。

单向免疫扩散 (Single Immunodiffusion) 是将一定量已知抗体混于琼脂凝胶中制琼脂板,在适当位置打孔后将抗原加入孔中扩散。抗原在扩散过程中与凝胶中的抗体相遇,形成以抗原孔为中心的沉淀环,环的直径与抗原含量成正比相关。本法常用于测定血清IgG、IgM、IgA 和 C 3等的含量。 含抗体的凝胶 沉淀环

双向免疫扩散 (Double Immunodiffusion) 是将抗原与抗体分别加入琼脂凝胶的小孔中,二者自由向周围扩散并相遇,在比例合适处形成沉淀线。如果反应体系中含两种以上的抗原抗体系统,则小孔间可出现两条以上的沉淀线。本法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 、组成和两种抗原相关性分析的检测。

免疫电泳 (Immunoelectrophoresis) 是先将待侧血清标本作琼脂凝胶电泳,血清中各蛋白组分被分成不同的区带,然后与电泳方向平行挖一小槽,加入相应的抗血清,把分成区带的蛋白抗原成分作双向免疫扩散,在各区带相应的位置形成沉淀弧。该法常用于血清蛋白种类分析,以观察Ig的异常增多或缺失。

(Rocket Electrophoresis) 火箭电泳 (Rocket Electrophoresis) 火箭电泳也称免疫扩散,是把单向免疫扩散同电泳结合在一起的方法。抗原在含有定量抗体的琼脂中泳动,两者比例适宜时,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锥形的沉淀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沉淀峰的高度与抗原含量成正比。此法的特点是需时较短,故可用于快速沉淀标本中抗原的含量。

火箭电泳示意图

(Complement Fixation, CFT) 补体结合反应 (Complement Fixation, CFT) 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但该试验影响因素较多,现在已有被其它新方法取代的趋势。

免疫标记技术 用荧光素、同位素或酶等示踪物质 标记抗体(或抗原)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标记物质与抗体(或抗原)的化学连接未改变抗体(或抗原)的免疫学特性,同时标记物的性质依然存在,因而极大的提高了反应的灵敏度,可以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定性或定位检测。免疫标记技术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和同位素标记技术。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是用荧光素(常用的有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与抗体连接成荧光抗体,再与待测标本的抗原反应,,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抗原抗体复合物散发出荧光,借此对标本中的抗原作鉴定和定位。 包括直接荧光法、间接荧光法和补体法。

直接荧光法:将荧光素直接标记抗体作标本染色。该法的优点是特异性强,但其缺点是每检测一种抗原必须制备相应的荧光抗体。 间接荧光法:用一抗与标本中的抗原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二抗染色。该法的优点是敏感性比直接法高,制备一种荧光素标记的二抗可用于多种抗原的检测,但非特异性荧光亦会增加。 补体结合免疫荧光法:此法是在间接法的第一步抗原—抗体反应时加入补体,使之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C3抗体进行示踪。

间接免疫荧光法示意图

免疫荧光显微技术

流式细胞术 (Flow Cytometry, FCM) FCM是将免疫荧光技术应用于流式细胞仪,对单个细胞的表面标志(抗原或受体)进行快速、精确的分析和自动检测,并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分选收集。FCM还可对同一细胞的多种参数(如DNA、RNA、蛋白质和细胞体积等)进行多信息分析,为当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项新技术。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酶免疫测定 (Enzyme Immunoassay, EIA) 是用酶(常用的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和碱性磷酸酶,AP) 标记的抗体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EIA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相结合,通过酶作用于底物后显色来判定结果。常用的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酶免疫组化法,前者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后者测定组织中或细胞表面的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是将已知的抗原或抗体吸附在固相载体(聚苯乙烯微量反应板)表面,使抗原抗体反应在固相表面进行。用洗涤法将液相中游离成分洗除。主要有双抗体夹心法、间接法BAS-ELISA等。

ELISA 检测抗体

放射免疫测定法 (Radioimmunoassay, RIA) 是用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进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它将放射性核素显示的高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合,使检测的敏感性达pg水平。常用于标记的放射性核素有I125和I131。常用于胰岛素、生长激素、药物等微量物质的测定。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示意图 ( Ag*-Ab)+ (Ag-Ab) 抗原抗体复合物 分离Ag*-Ab 和游离Ag* 标记抗原 特异性抗体 待测抗原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示意图 ( Ag*-Ab)+ (Ag-Ab) 抗原抗体复合物 分离Ag*-Ab 和游离Ag* 测定Ag*-Ab和/或游离Ag*放射性 从标准曲线上读知含量

RIA法原理及标准曲线 结合/未结合的放射活性(%) 75 50 30 10 1 100 1000 10 未标记抗原浓度(ng/ml)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是将凝胶电泳与固相免疫测定结合,先把电泳分区的蛋白质转移到固相载体,再用酶免疫、放射免疫等技术测定。该法能分离分子大小不同的蛋白质并确定其分子量。常用于检测多种病毒 如HIV 的抗体或抗原。

免 疫 印 迹 法 示 意 图

第二节 淋巴细胞 的测定 检测各群体淋巴细胞的数量与功能是观察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手段。外周血是病人主要的检测标本,但仅代表再循环的淋巴细胞。实验动物还可取胸腺、脾、淋巴结等作为标本进行检查。

(2) 加等量NS (1) 抗凝 静脉血 血浆 分离液 RBC PBMC PMN (4) 密度梯度离心 (3) 混匀后,缓慢加于分离液上 血浆 分离液 RBC PBMC PMN (4) 密度梯度离心

一、淋巴细胞类型和数目的测定 1、花结试验:E花结试验可用于检测T细胞数目。EA花结试验可用于检测B细胞数目。 2、免疫荧光法:常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3、流式细胞术:借助流式细胞仪(FCM)。

花结试验示意图

T细胞功能测定 体外法 :T细胞增殖试验 形态学检查 3H-TdR掺入法 MTT法 体内法 : 用生物抗原或化学抗原作皮内试验。 OT-PPD皮试 SD-SK皮试

淋巴细胞增殖试验(3H-TdR掺入法)示意图 培养液 3H-TdR PHA 淋巴细胞 全血 分层液 离心 过滤 测量放射性

细胞毒试验(51Cr释放法)示意图 靶细胞 51Cr 洗涤 去除游离的51Cr 效应细胞 测量上清液中释放的51Cr 混合培养4-6小时

酶联免疫斑点法 (Enzyme-Linked Immunospot, ELISA)

T细胞产生CK的检测 检测抗原特异性B细胞 加入淋巴细胞 加入淋巴细胞 CK 抗原包被的反应板 加入酶标记二抗 CK抗体包被的反应板 加入底物 加入底物 检测抗原特异性B细胞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形态学示意图) 原理:人T细胞表面有PHA或ConA受体,T细胞在体外受PHA或ConA的刺激后能转化为体积较大、代谢旺盛、且能进行分裂的淋巴细胞,以此测定T细胞的功能。 PHA刺激 48~72小时

淋巴细胞增殖—3H-TdR掺入法 原理:将单个核细胞中加入PHA共同培养,在终止培养前8~15小时加入氚标记的胸腺嘧啶核苷(3H-TdR), 经β-液体闪烁仪检测淋巴细胞DNA的3H-TdR掺入量,推测淋巴细胞增殖的程度。

MTT(四甲基偶氮唑盐)法 原理:在细胞培养终止前数小时加入MTT,活细胞内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分解MTT产生蓝色甲攒(Formazan)沉积于细胞内或细胞周围,形成甲攒的量与细胞增殖程度成正相关。

细胞毒试验 CTL介导的细胞毒试验:常采用51Cr释 放法 NK细胞的细胞毒试验:常用的靶细胞 为K562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