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清制备 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总 论 主讲人 李朝平.
Advertisements

5 抗原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5-1 抗原基本概念 能够通过与 TCR 或者 BCR 特异结合而 激活 T 或者 B 淋巴细胞、诱导正性或负 性免疫应答的物质称为抗原。正性应答 导致抗体或 / 和效应 T 细胞的产生,而负 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簡介 …………………………p.1 健康新天地 ………………….p.2 小食餐單 …………………….p.3 士多啤梨 蘋果 之營養 p.4 蕃茄 葡萄之營養 p.5 鮮奶的益處 ………………….p.6 有關圖片...…………………..p.7 總結.
中医特色疗法及其在临床 中的应用 静乐县中医院 主治中医师 曹怀奎. 中药熏洗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依据疾 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 煎液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而达到治疗效 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脊髓灰质炎的诊断和治疗 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杜俊秋. 无脊灰国家 无脊灰国家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2000 年,世界卫生组织确认中国已消灭脊 髓灰质炎,中国成为 “ 无脊灰国家 ” ; 11 年后的 2011 年 8 月,中国新疆出现了.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舌尖上的中国 —— 红烧肉 红曲米 豆腐乳 红曲甘、温、无毒, 主治消食活血,健 脾燥胃 …… 天然色素 —— 红曲色素.
产品类型:功能性保健食品 保健功能:增强免疫力 适用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纽崔莱薄荷香蒜片. 蒜素的生理作用 (一)增强免疫 1 )作用于 T 细胞: 大蒜素溶液可促进 T 细胞的增殖和分裂 提高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毛周角化症的植物护理. 引 言 —— 本课题的必要性和可信度  目前 美容市场常用毛周角化症的护理方法:自行使 用去角质沐浴用品,像是磨砂膏、去角质刷、丝瓜 布等等。适度的去角质有一定的帮助,但过头就会 造成皮肤的伤害。过度的摩擦不只会使皮肤受伤, 还会使角质层变得更厚。  我们小组设计了一套天然植物的毛周角化症护理,
农林与工程系 讲授人:张晓燕 抗 体 ( antibody , Ab ) 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 抗体的概念 31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特性 33 抗 体( antibody , Ab )
超敏反应 学习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Ⅰ、Ⅱ型超敏反应的 机制、常见病、防治原则。 2 、了解人工主动、被动免疫的区别。
畜禽繁殖技术 精液的品质检查. 学习目标 1. 了解家禽精液的组成。 2. 掌握精液品质鉴定的方法。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课 题 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 二 课 时.
第七章 脑脊液检查 长沙医学院临检教研室 陈丽华.
第二十五章 免疫增殖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第二十一章 免疫学检测.
操作技能-2 长宁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系列课程 主讲人: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综合办/应急办 庄建林 2015 年 8月 28 日.
實驗十 精油香皂之製造及其性質分析.
第十三章 抗原抗体反应 岳 华.
Tm Ag Mφ T B 浆细胞 Bm Ab(抗体)
免疫 前言 天生的免疫力 後天的免疫力 免疫作用造成的不適 免疫學的生物技術應用   B 蔡政村.
第一章 抗原 Antigen,Ag.
第十二章 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与辅助分子.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微生物教研室 王峥.
中药注射剂 中药制剂学教研室 刘 莉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第一节 抗原与抗体 第二节 抗原抗体反应的性质 第三节 主要的抗原抗体反应
第九章 传染与免疫.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第四章 抗原抗体反应及应用 抗血清:指抗原人工免疫实验动物,获得含 特异性抗体的血清。 多克隆抗体 (PAb): 多个抗原决定簇免疫机体
第三章 抗原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研究中心 王 辉 Tel:
洗手消毒液(优威) 1.杀菌力卓越,第一个获得中国卫生部“卫消字”批准文号的洗手液
实验二 免疫血清的制备.
其他类抗生素.
第六章 抗 原(Antigen,Ag).
授课老师:章晓联 教授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
第3章 抗 原 (antigen, Ag).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10章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酶分离纯化的一般原则 酶纯化的基本步骤 酶纯化的常用方法
10 体液免疫应答 Humoral Immune Response.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13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医学免疫学 青海大学医学院免疫教研室 第二十章 肿瘤免疫 概述 与免疫关系 肿瘤抗原具有特异性 可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 Back.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B淋巴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及免疫应答.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免疫分子 (一).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ELISA综合性实验一.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一般特性: 单体分子; 四个亚类; 血清中含量最高(75%Ig); 半衰期最长(21-23天);
Antigen 肖 健 抗原Ag.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冻存复苏技术 与细胞计数 徐志浩 遗传与基因工程教研室 院系楼西侧一楼 2016年.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第三节 构成抗原的条件 一、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 (一)抗原因素: 1. 分子量: 一般是分子量越大,免疫 原性越强。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免疫血清制备 中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影响机体免疫应答强度的因素; 明确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的规律; 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抗血清; 熟悉佐剂的制备和动物免疫的常用方法; 了解抗体检测的常用方法。

实验原理 在免疫学实验中,为制备抗体通常以抗原性物质给动物注射,经一定时间后,动物血清中可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这种含有特异性抗体的血清称免疫血清。

免疫应答的影响因素 抗体的产生通常与抗原的质和量、动物种类以及接种的途径有密切关系。 一、抗原分子的结构和性质 1.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2.化学组成及结构 (1)蛋白质 (2)多糖:具有免疫原性, 较蛋白质弱。 (3)核酸:多无免疫原性。 3.结构的复杂性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状态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1.遗传因素 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1.遗传因素 同种动物不同品系及不同个体对同种抗原产生不同强度的免疫应答。 2.其他因素 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三、免疫原的剂量及进入途径 (1)剂量 1)剂量不足或过多均不引起免疫应答。 2)重复进入引起强免疫应答。 (2)途径:皮内、皮下、肌肉、静脉、腹腔、呼吸道和口服免疫应答水平依次降低。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规律。 抗体产生的顺序规律: IgM - IgG - IgA - IgD - IgE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抗体产生比较

实验方案 免疫佐剂制备及动物初次免疫(第一周) 再次免疫及血清采集(第二周) 血清采集及抗体检测(第三周) W1 W2 W3 再次免疫 未免疫血清采集 初次免疫血清采集 再次免疫血清采集

实验材料 动物:昆明鼠(每组一只),约20g/只。 抗原:4mg/ml牛血清白蛋白(BSA) 佐剂:完全福氏佐剂。 其它: PBS、1ml塑料管(保存血清用),无菌小试管,棉签,1ml注射器、12#针头等。

实验流程 W1 W2 W3 12只小鼠 初次免疫(1只/组) 再次 免疫 2只 2只 8只 小鼠眼眶取血制备血清

第一周实验步骤 1.抗原制备 1.5ml完全 福氏佐剂 1.5mlBSA 搅拌 完全乳化 滴于水中经久不散

第一周实验步骤 2.动物免疫 用1ml注射器12#针头吸出完全乳化的抗原1ml; 换4#针头双后足垫和背部皮下接种,每处约 10-20ul。(接种处先用碘酒、酒精消毒) 将免疫后的小鼠放回鼠笼。 1ml注射器(内有乳化好的抗原)贴好标签, 4℃保存下次用。

第一周实验步骤 3.采集阴性血清(每班2只) 用无菌小试管收集未免疫小鼠血(眼眶 放血法),标记后送准备室; 2,000 rpm离心 10分钟; 吸取血清置1ml塑料管,做好标记; 注意: 老鼠断颈椎处死后放到楼梯口的红桶

第二次课内容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1)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间的互补结合 物质基础: 1)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间的互补结合 2)抗原表位与抗体高变区的沟槽分子表 面的结合 3)抗原抗体之间的结合力 4)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抗原抗体结合力 静电引力 (electrostatic forces) 范德华引力:作用最小 (van der Waals interactions) 氢键:最具特异性 (hydrogen bond ) 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hydrophobic interactions) 抗原抗体结合力示意图

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和亲合力 亲和力:抗体分子上一个抗原结合点与对应的抗原决定簇之间相适应而存在着的引力,是抗原抗体间固有的结合力 亲合力:抗体结合部位与抗原表位之间结合的强度

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 抗原抗体的结合后,使水化层表面电荷减少或消失,水化层变薄,电子云也消失,蛋白质由亲水胶体转化为疏水胶体。如再加入电解质,如NaCl,则进一步使疏水胶体物相互靠拢,形成可见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 电解质 抗原 (亲水胶体) 抗体 (亲水胶体) 抗原抗体复合物 (疏水胶体) 可见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 可逆性:表面的结合,有可逆性; 抗原抗体交叉反应示意图

适比性:适合的比例,反应才可见; 阶段性:不可见 可见反应; 条件依赖性:PH,温度,电解质。 抗原抗体反应比例性示意图

第二周实验步骤 血清制备: 取首次免疫后的小鼠2只,采集血清(方法同上),标记后冻存备用。 再次免疫: 其余小鼠于腹腔和背部皮下注射上次制备的乳化抗原,每鼠注射0.5ml。

第三周实验步骤 血清制备: 采集剩余小鼠血,将血置室温半小时凝固; 2,000 rpm离心10分钟; 吸取血清置1ml塑料管,做好标记. 血清抗体检测: 以ELISA测定抗体效价,以未免疫鼠血清作对照。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