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的學說.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第八章 遺傳. 前言 人的相貌、膚色、高矮、豌豆花的 顏色等生物的特徵稱為性狀。 性狀可由親代傳給子代的現象稱為 遺傳。 探究生物的性狀如何由親代傳給子 代的科學就是遺傳學。
主讲人:陈彩红. 温故而知新 1. 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五大问题是什么?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 能源短缺、粮食危机 其中环境污染直接威胁我们的健康,最可怕 的不仅危害当代,而且还要贻害下一代,这种病 就是 遗传病 。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类的 传染病 已逐渐得到控制。而人类的遗传性疾病却.
平面空間的形成 敘述 *經由構成元素點線面的配置產生許多變 化,表達構成結果 ( 秩序、位置、動 感、方向、大小、形狀、發散、引力、 拉力、張力等 ) 。 *以二次元元素 ( 透視、 重疊、色彩明暗 ) 表達 三次元的立體或空間感.
生 物 學 《精華版》第七版 Johnson The Living World.
自我介紹 楊惟勝.
3 生命的演變.
行銷研究 單元三 次級資料的蒐集.
焦點248 達爾文演化論.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基因突變.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第2節 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生物演化 天擇說 地球上的生物,於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稱.
第七章 人与生物共生.
第十二章:演化 第一節 遺傳變異與演化.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2-3 人類的遺傳 ◎ 人類的ABO血型 ◎ 性別遺傳.
焦點241 達爾文演化論.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
第五節 族群遺傳.
生命的演變 3-1 演化學說.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第六章 生物进化论与遗传学说.
第十四章 演化.
多元化科學教學策略工作坊 吳木嘉 小學校本課程發展組.
WEBSITE PROPOSAL.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國中1下 第   3 章 演 化 持續改變的生命 窺探岩石中的秘密 穿梭演化的 時空隧道.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生命起源(life origin)是指如何从没有生命的无机物发展出生命。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Wavelet transform 指導教授:鄭仁亮 學生:曹雅婷.
CH03 資訊管理的智慧觀點:技術篇.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動物世界.
貨幣需求理論- 凱因斯的流動性偏好說 財金二丙 4A 林昕宜 指導老師 陳曉蓉 老師.
達爾文與演化論 (I) 神創論 VS. 演化論.
15.5 最大值和最小值 的問題 附加例題 9 附加例題 10 © 文達出版 (香港 )有限公司.
六9考題(物質循環)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會經由哪兩種作用而循環不已? (10%)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typhimurium (S. typhimurium)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信度分析 (11/7~11/13) 1.何謂『信度』 2.信度分析步驟.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第 2 章 生物體的組成 2-1 細胞的發現與 細胞學說.
重複圖形.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寡占市場的特徵.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美國文化萬花筒 (上) 李建平 地理系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10-29,2012.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1-1 隨機的意義– P.1.
二項分配-Binomial 伯努利試驗(Bernoulli Trial) 每一次試驗皆僅有兩種可能結果,不是成功(S),就是失敗(F)。
Chinese Internet Marketing Opportunity
細胞.
休止符時值比例關係表(以四分休止符為單位)
OMIM教學投影片 網址: 點此下載.
1.2 温度計 伽利略温度計 温度計 進度評估 3 第 1 冊 單元 1.2 温度計.
組長:黃天翀(4A 30) 組員:李澤城(4A 18) 鄭俊謙(4A 4) 陳嘉樂(4A 2)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一 可靠度問題.
課程說明(Course Description)
生物結構期末報告 學生:葉雅如 M 老師: 鄒文雄 教授.
AA 有毛 Aa 有毛 aa 無毛 BB 圓滑 Bb 圓滑 bb 皺縮 AABB × aabb AB ab AB Ab aB ab AB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演化的學說

演化是怎麼發生的 地球上的生物,在過去漫長的時間裡,一直在改變;這種改變就稱為生物演化。 討論生物演化的科學,稱為演化論,是集生物學所有理論之大成,也是一切生物學說的根本。 生物演化的原動力來自兩個步驟,一是個體變異,二是環境的選擇。

個體變異的因素來自親代的遺傳,遺傳造成族群中的個體性狀不同,適應能力也不同,變異產生的性狀表現型對既存生物體究竟是有利或有害,通常又與環境的變動與否有關;有時原來是有害的或中性的基因,在環境發生變化後,卻可能成為適應新環境的有利基因。 產生遺傳變異的因素來自基因的突變,有性生殖時基因的重組、染色體的互換也會造成了遺傳性狀的變異。因此,後代的變異增大,隨之也使其對變動後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

(1)免子族群中有不同毛色的性狀。 (2)鷹類捕食免子是隨機的。 (3)火山爆發,紅色的火山灰蓋滿了生活環境。 (4)鷹類捕捉了其他毛色的兔子

(5)紅色毛的免子因與環境背景相似,不易被鷹類捕捉,代代相傳下來。 (6)若是冰河時期來臨,則環境被雪覆蓋為白的。 (8)白色毛的免子與背景環境類似而不易被鷹類捕捉而存活下來。 (7)白色以外毛色的兔子,在雪地太過明顯而被鷹類捕捉。

生物演化的趨勢 由低等演化為高等; 由構造簡單演化為構造複雜; 由少數同種演化為多數不同種; 由單細胞生物演化為多細胞生物。

加拉巴哥群島鷽鳥 以生活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鷽(ㄒㄩㄝˊ)鳥為例,牠們來自相同的祖先,但由於各小島的環境有所差異,使得生活在各島上的鷽鳥,分別演化出適合攝取不同食物的嘴型,藉以獲取更佳的生存機會

加拉巴哥群島 加拉巴哥群島由14個散布在赤道附近的小島所組成。加拉巴哥(Galapagos)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就是「烏龜」,島上有重達100公斤以上的象龜,在不同島上的象龜具有不同花紋的龜殼。 還有14種鷽鳥, 牠們的形態都很相似,但喙的長度及彎曲度各不相同。達爾文認為這些鷽鳥具有相同的祖先,造成喙部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和各小島上的鳥類食物不同有關,由於地理上的隔離,使得鷽鳥在各自的小島上生存繁衍,繼而演化出不同的外貌特徵。

生活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鷽鳥, 具有不同的嘴型,攝取不同種 類的食物 嘴型為探針狀, 適合吃蟲 嘴型善於撕裂, 適合吃種子 嘴型為中間型,可 兼吃種子和昆蟲

演化論的始祖達爾文的演化論~天擇說 在自然界中,選擇物種的力量,來自自然環境,此觀念就是天擇。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演化的學說 現今地球上的生物種類繁多,許多研究演化的學者,為了探求各種生物的來源與演變,經過長期的研究並蒐集相關的演化證據,提出了各種不同論點的演化學說,其中以達爾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的天擇說較為後人接受

拉馬克(用進廢退說) 用進廢退說為法國學者拉馬克(Jean-Baptiste Lamarck, 1744~1829)所提出的演化學說 內容:生物的器官會愈用愈發達,不用的器官則會漸漸退化,而且這種變化會遺傳給子代 但是經過生物學家的實驗之後,發現後天的外觀改變並不會遺傳給子代,因此並不會造成生物演化的情形。然而拉馬克所提出物種會隨時間而演變的說法,卻是演化理論的先驅。

演化論的始祖達爾文的演化論~天擇說 遺傳變異 相同物種生物的性狀彼此之間有差異。先天性及後天性。 過度繁殖 族群的個體數若過多時,其生活所需的食物、水或空間便感不足。 生存競爭 個體為了求生存,彼此間會競爭,以獲得足夠維持生活的資源。種內、種間及環境競爭。 適者生存 競爭的結果,使較能適應環境的個體生存下來,並有較高的機會產生後代子孫。

英國的胡椒蛾

天擇說的迷思 現今地球上的物種都是經過大自然的選擇而得以適應下來的;而經此過程而存在的物種其性狀會隨時間和環境而演變。 現今地球上的物種並非是最高等的,只能說是最適合目前的生活環境而得以生存下來的。 天擇會決定生物演化的方向,但是天擇不能創造任何新的性狀,只能就現有的性狀加以選擇。

天擇與人擇 在自然界中,選擇物種的力量,來自自然環境,此觀念就是天擇。人為選擇生物種類的方式,稱為人擇。

科學家小傳 在航行期間,達爾文蒐集到許多資料,並於1859年出版物種起源—物競天擇(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Means of Natural Selection)一書,闡述生物演化的機制,並提出他經由實地觀察而獲得的許多例證,之後陸續又發表許多論著,其中以 「演化學說」對後來的研究影響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