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介紹 圖片來源:http://planettarotcafe.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15.html.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那一刻,我們一起追蜜蜂 教學團隊:王瑞芬 老師 張巧燕 老師 游依婷 老師. 一、蜂的小檔案-常見的種類 虎頭蜂 蜜蜂 長腳蜂 寄生蜂 泥壺蜂 分類/膜翅目 種數/全世界約有 11 萬種,台灣已知有 2500 種 繁殖/卵 → 幼蟲 → 蛹 → 成蟲.
本書由兩位熱愛蜜蜂 的專家-愛麗森.班 傑明及布萊恩.麥考 倫追蹤調查多年所撰 ,他們走遍世界拜訪 了科學家、農業專家 以及蜂農,抽絲剝繭 找出全球蜜蜂大量失 蹤、死亡甚至發瘋的 幕後真相。
1 2-2 動物的繁殖和行為 P 17 配合課本第 34 、 35 頁 1. 許多動物為了增加繁殖的機會,會有各種求偶的行為 以吸引異性,以下哪些是動物的求偶行為?請在□中 打 。 √ √ √
1. 花的主要结构 2. 传粉和受精 3.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雌蕊 柱头:可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花柱: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花的结构 1. 花的主要结构.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設 計 者:張倩儀 學 校:台中市南區和平國小 簡報2
Prayer.
動物的覓食.
虎頭蜂 教材設計:洪瑩萱.
歡迎蒞臨指教.
健康人生-生活習慣與健康的關係.
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照耀世界之神” 圖片來源: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活科~六隻腳的動物 教學設計者: 陳虹安老師.
岡山龍眼蜂蜜.
蜜蜂的介紹 圖片來源:
探索蠶寶寶的一生 作者:51009.
螢火蟲 報告人:陳建嘉 資料來源:昆蟲數位博物館
第九章其他群体智能算法.
植物的有性生殖.
Chp 2 行為與心理的生物基礎.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蟲蟲危機 從僑榮國小看小黑蚊 林建毅.
Goto生態園.
獨角仙 51603侯岳廷.
秋天的聲音.
設計者:張倩儀 學 校:台中市南區和平國小 簡報1
活動1 認識昆蟲第一步 1-1 什麼是昆蟲 1-2 昆蟲正在做什麼 活動2 昆蟲的一生 2-1 我的飼養計畫 2-2 昆蟲成長日記 2-3 昆蟲的成長變化 活動3 昆蟲與環境.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蜜蜂的身體構造   17號張展維 01號蔡秉諺.
六仁 夏于婷 專題研究報告 瓢蟲.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4B冊 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關係.
Diabete.
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C0062.
昆蟲天地 五年一班 座號:26號 姓名:喬姵瑜 1.昆蟲圖片 2.甲蟲的資料 3.昆蟲的特殊本領.
經濟科報告 蜜蜂的故事.
健康食物.
機會成本知多少 如果你有一畝田 1.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神「蜂」特攻隊 ~自殺式攻擊的「蜜」祕 ? ? ?.
動物世界.
第一节 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9.搜索令、羈押令、法院開庭傳票、 偵查庭開庭傳票、 證人開庭傳票。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小學四年級數學科 8.最大公因數.
廣翅蠟蟬.
算獨教學 范國祥製作 於新湖國小 算獨資料來源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電子期刊使用統計 CONCERT 2002 meeting November 13-14, 2002 羅宙康 Springer-Verlag
猜猜 它是誰? 附小-花02 徐章華96拍103製.
MiRanda Java Interface v1.0的使用方法
Influenza Virus H1N1甲型流感.
防蚊灭蚊.
常見的昆蟲 昆蟲是地球上種類及數量最多的動物,約佔了動物界的 75 ﹪,而台灣的昆蟲相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細胞.
1-1 二元一次式運算.
組員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姓名及班別: 潘慧萍 Poon Wai Ping﹝3858-B22﹞
摩西的會幕:長30肘、寬10肘、高10肘(約 5 m) 所羅門聖殿:長60肘、寬20肘、高30肘(約15 m) 窗櫺 銅祭壇 金香壇 三層
勤勞的小蜜蜂 成員:許詠萍、羅丹妮、劉庭芳.
鼻孔和鼻屎的故事 圖片來源:漢聲《鼻孔的故事》.
AA 有毛 Aa 有毛 aa 無毛 BB 圓滑 Bb 圓滑 bb 皺縮 AABB × aabb AB ab AB Ab aB ab AB
問題一:長週期的彗星是指他的週期超過幾年?
動物的名稱:孔雀 六年忠班 21號 黃顗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蜜蜂的介紹 圖片來源:http://planettarotcafe.blogspot.tw/2013/07/blog-post_15.html

目次 蜜蜂的構造....................2 蜜蜂為什麼消失............6 蜂蜜的組織......................7 蜜蜂的奧秘.....................8 蜜蜂為什麼要採花蜜....11

蜜蜂的構造 昆蟲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份。但是我們常誤認為昆蟲的腳,是長在胸腹部之下頭部是昆蟲身體最前面的一個部位,構造上包括一對複眼、零至 三個單眼、一對觸角及一組口器,蜜蜂即是。 資料來源:http://210.240.30.1/~mingte/insect/page01_03.htm

蜜蜂的構造 腹部是昆蟲的最末一段,為消化及生殖器官所在位置。有些昆蟲腹部的尾端有一些附屬構造,如蟋蟀的尾絲、蠳餿的尾鋏、蜜蜂的螫針及紅娘華的呼吸管等。 胸部是昆蟲身體的中段,為主要運動器官所存在的位置 ,包括翅 膀及腳。構造上可區分為前胸、中胸和後胸三節,而在每一胸節下方 的兩側長著一對腳(共六隻腳)。在中胸和後胸的上方,通常各長有 一對翅膀(共四個翅膀)。 資料來源:http://210.240.30.1/~mingte/insect/page01_03.htm

蜜蜂的構造 蜜蜂身體可分成頭部、胸部及腹部三部分。頭部的環節構造共有4對附屬器,這些副器為觸角、大顎、小顎、下唇。下唇係與另一雙小顎融合而成的,而小顎與下唇共同形成吻部,呈吸管狀,用來吸取食物及釀造花蜜,吸管不用時可收起來。蜜蜂身體可分成頭部、胸部及腹部三部分。頭部的環節構造共有4對附屬器,這些副器為觸角、大顎、小顎、下唇。下唇係與另一雙小顎融合而成的,而小顎與下唇共同形成吻部,呈吸管狀,用來吸取食物及釀造花蜜,吸管不用時可收起來。 資料來源:https://www.foreverliving.com/marketing/Page.do?name=bee&store=TWN

蜜蜂的構造 蜜蜂的體殼為外骨骼,起著支撐和保護內部器官的作用。軀體分頭、胸、腹3部。頭部由1 個細而富有彈性的膜質頸與胸部連接,其上有眼 、觸角和口器等器官,是感覺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足和翅,是運動中心。腹部是消化和生殖的中心,以收縮的腹柄連接於胸部。 資料來源:http://www.china-bees.cn/fxkt/mfsfx/mfsfx2-4a.htm

蜜蜂為什麼消失? 科學家們將這種蜜蜂大量失蹤卻找不到屍體的現象稱為「蜂群衰竭失調」,有關蜂群衰竭失調的原因推論極多,但都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支撐。其原因有營養失調、基因改造作物、電磁輻射、殺蟲劑或農藥、病毒與真菌、氣候暖化等,都可能成為蜜蜂可能的潛在「殺手」。然而直至今日,依然沒有人能夠肯定說出蜜蜂失去方向感、無法回巢的確切原因。 加拿大安大略省養蜂專家杜森(David VanderDussen)推測,美國成年蜜蜂消失的原因可能與神經中毒有關,而導致蜜蜂神經中毒的最可能原因又與殺蟲劑使用有關 。杜森經營的蜂蜜公司目前正接受安大略省政府委托,研製一種可以抑制蟲害,又不傷害蜜蜂成長環境的產品。加拿大方面的專家群,對於造成蜜蜂失蹤現象的諸多揣測,認為可能是殺蟲劑過度使用的結果。 氣候暖化常被用來解釋台灣各地頻傳大量蜜蜂消失的原因。(DreamsTime) 資料來源: http://www.epochweekly.com/b5/023/3177.htm

蜜蜂的組織 女王蜂 工蜂 女王蜂: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專門負責產卵、繁殖後代,一生只交配一次;每天可產下1500~2500個卵。 雄 蜂:只負責與女王蜂交配繁殖後代。 工 蜂:蜂群中採蜜、採花粉、打掃、餵食…裡裡外外大大小小的事全由她負責(工蜂為雌性)。  工蜂 女王蜂 雄蜂 資料來源:http://justhoney.com.tw/index.phppage=prod&id=27

蜂后,亦可稱為蜂王,是蜜蜂群體中唯一能正常產卵的雌性蜂。蜂后所產的未受精的卵,只能發育成雄蜂。如果是受精卵,則按需要發育成工蜂和新蜂后。蜂后死後,蜂群會哺育新的蜂王。 蜂后的壽命可長達幾年,而雄蜂只能活幾個月,工蜂的平均壽命(在採蜜季節)只有45天左右。所以蜂后通常是蜂群中其它成員的母親,故有人也把蜂后稱為母蜂。 在蜂群的繁殖季節,蜂群會修築多個王台哺育新的蜂王,一般老蜂王在新蜂王出台前會帶領一部分蜜蜂離開原巢,並且第一個出台的新王會殺死未出台的新王繼承老王的蜂巢成為新王。 工蜂 保育蜂是剛羽化成的最年輕的工蜂,其主要職責是照管和飼養幼蟲。當看管幼蟲的工作要告一段落時,年青的工蜂離巢短距離的飛翔,十天以後,蠟腺開始分泌蜂蠟,此時的工蜂稱為築巢蜂。築巢蜂有時亦外出采蜜,或清掃蜂巢中的垃圾和死蜂。三周後,工蜂蠟腺停止分泌,成為專職的採蜜蜂。工蜂蜇人後,其蜇針連同腸臟留在人體皮膚中,故其很快就會死亡。 在蜜蜂群體中,數目最多,最為忙碌的可算是工蜂了。工蜂除了出外採蜜,供其他蜂群食用外,還有要負擔保護蜂群不受襲擊等工作,可是工蜂的地位非常低微,特別是連生育能力也沒有。工蜂並非天生沒有繁殖能力,而是在出生後被奪去。它們可否發育成蜂后,取決於它們出生後的飲食。從卵中孵化後,如果它們連吃五天的蜂王漿,蜂體發育速度就快,16天就能發育成能生育的蜂后;但相反,若它們只吃了兩三天的蜂王漿,發育速度就會變得慢了,21天後才能變成蟲,長大後它們雖然仍是雌性的,但卻失去了生育能力,成了工蜂。 http://tw.swewe.net/word_show.htm

蜜蜂(Apis mellifera)是一種會飛行的群居昆蟲,採食花粉和花蜜並釀造蜂蜜。其細胞沉積現象,也是唯一在細胞中有鐵礦物沉積現象的真核生物。 蜜蜂源自於亞洲與歐洲,由英國人與西班牙人帶到美洲。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的蜜蜂,群體中有一隻蜂后(有些例外情形有兩隻蜂后),1萬到15萬工蜂,500到1500隻雄蜂。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瓦蟎對蜜蜂造成嚴重的危害。蜜蜂的主要天敵有胡蜂、蟾蜍、蛾、螟虫及其他食蟲動物。 蜜蜂(Bee/Honey bee)屬膜翅目、蜜蜂科。體長8—20毫米,黃褐色或黑褐色,生有密毛。頭與胸幾乎同樣寬。觸角膝狀,複眼橢圓形,有毛,口器嚼吸式,後足為攜粉足。兩對膜質翅;前翅大,後翅小,前後翅以翅鉤列連鎖。腹部近橢圓形,體毛較胸部為少,腹末有螯針。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和成蟲四個蟲態。蜜蜂過群居生活,蜜蜂群體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Drone)三種類型。蜜蜂是對人類有益的昆蟲類群之一,因為蜜蜂為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白天採蜜、晚上釀蜜,同時替果樹完成授粉任務,為農作物授粉的重要媒介。 http://baike.baidu.com/subview/3264/8462374.htm 工蜂是一种缺乏生殖能力的雌性蜜蜂,在蜂群的雌性蜜蜂中,仅有蜂后拥有生殖能力。但有研究发现一些工蜂通过繁殖来延长自己的生命欺骗蜂王。多数的雌蜂在幼虫时期,仅有最初几天可食用蜂王浆,之后改喂食一般的蜂蜜,因而无法完成生殖能力的发育,最后便会成为工蜂;若能持续食用蜂王浆,最后将成为蜂后(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蜂 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建造蜂巢、保巢攻敌等工作。蜂巢内的各种工作基本上是工蜂们干的;工蜂与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哺育工蜂对它们的照料不如对蜂王幼虫那样周到,仅在孵化后的头三天内饲喂蜂王浆,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饲喂蜜粉混合饲料。因为这种饲料的营养不如蜂王浆高,而且缺乏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为成蜂,其卵巢内仅有数条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机能。所以,她们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在北方的越冬期,工蜂较少活动,并且没有参加哺育幼虫的越冬蜂可以活到五至六个月。每群的工蜂量决定于蜂群的兴盛。

蜜蜂為甚麼要採花蜜 飛翔是非常損耗能量的活動。成蟲若要成功地飛翔就必須要有良好的能量來源,也就是「醣」,通常來自蜜源植物分泌的花蜜。這就是為什麼許多花對昆蟲會有如此強烈的吸引力。植物為什麼要分泌花蜜?答案與顯花植物的生殖有關。花粉是顯花植物的雄配子體,授粉更是植物有性生殖中,將花粉由這一朵花傳到另一朵花的必要步驟。一隻昆蟲去探訪花朵時,可能從其中獲得花粉。假如訪花昆蟲飛向同種的另一朵花,就可能同時將花粉傳授給該花朵。這告訴我們,訪花行為對植物可能是有益的,同時也說明為什麼花會分泌花蜜並吸引訪花者的到來。大多數的訪花昆蟲是為採蜜而來,並視花粉如討厭的塵埃。但也有例外。來自多種植物的花粉含有豐富的養分,其中包括蛋白質,因此可作為幼蟲的良好食物。令人驚訝的是,有些昆蟲甚至以花粉來取代昆蟲獵物,這些昆蟲就叫做蜜蜂。 資料來源: https://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0082201994

謝謝收看 作者: 張宸睿 陳冠豪張詠翔 高亦湋 資料來源: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ech/2013-04/28/c_1246435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