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地理分布 藏族有人口约4593330人,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土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藏族:地理分布图
藏族:称谓/自称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 语中称为“博”,生活在这里的藏 族自称“博巴”。“博巴”又按不 同地域分为“兑巴”(阿里地区), “藏巴”(日喀则地区),“卫巴” (拉萨地区),“康巴”( “嘉戎娃” )(四川西 部阿坝、甘孜地区地区),“安多娃”(青海、云 南、川西北等地区)。藏语依地区 划分为卫藏、康、安多三个方言。
藏族:称谓/他称 唐以前,泛称“发羌”、“唐牦”。 唐宋称“吐蕃”。 元代称“吐蕃”或“西番”。 明代称“西番”;称西藏“乌斯藏”。 清初称“图伯特”或“唐古特”,后称“藏番”或“藏人”。称西藏为“卫藏”。 清康熙二年(1663)称西藏。 藏文“卫藏”中的“卫”字恰与满文中的“西方、西方的” (wargi)一词的读音相近,且卫藏地区又处在中国的西南部分,因此可能是“卫藏”一词先在满文中译为“wargi Dzang”,即“西方的藏”,再从满文译成汉文,即是现今常用的“西藏”一词。
历史:吐蕃王朝 公元7世纪初,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唐朝(618-907年)建立起强大的统一政权,结束了中原地区三百多年的混乱分裂局面。 与此同时,藏族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兼并十余个部落,在西藏高原实现统一,正式建立了叶蕃王朝,定都逻娑(今拉萨)。松赞干布在位期间,锐意修好唐廷,吸取唐朝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政治文化成果。
历史:吐蕃王朝 唐蕃和亲 松赞干布两次派遣大臣赴唐廷求婚,于公元641年迎娶了唐太宗的宗女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引入造酒、碾磨、纸墨等生产技术,遣贵族子弟到长安(今西安)学习诗书,聘汉族文人入蕃代典表疏,与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了极为友好的关系。唐高宗封松赞干布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后又晋封为"宾王"。
历史:吐蕃王朝 甥舅亲谊 松赞干布奠定了吐蕃与唐朝二百余年频繁往来的"甥舅亲谊"。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携带绣花锦缎数万匹,工技书籍多种和一应使用器物入蕃,嫁吐蕃王赤德祖赞。金城公主入蕃后曾资助于田(今新疆境内)等地佛教僧人入蕃建寺译经,并向唐朝求得《毛诗》、《礼记》《左传》、《文选》等典籍。
历史:吐蕃王朝 唐蕃结盟 公元821年,吐蕃王赤热巴巾三次派员到长安请求会盟。唐穆宗命宰相等官员与吐蕃会盟官员在长安西郊举行了隆重的会盟仪式。次年,唐朝派刘元鼎等人到吐蕃寻盟,与吐蕃僧相钵阐布和大相尚绮心儿等人结盟于拉萨东郊。此次会盟时在唐长庆元年(822年)和二年(823年),史称"长庆会盟"。会盟双方重申了历史上"和同为一家"的甥舅亲谊,商议今后"社稷如一"。记载这次会盟内容的石刻"唐蕃会盟碑"共有三块,其中一块立于拉萨大昭寺前。
历史:吐蕃分裂割据 西藏地区的分裂割据 公元842年,吐蕃王朝因王室内讧和部族之间、边将之间的混战而分裂瓦解,出现了众多互不统属的地方势力。它们各占一方,互相征伐,战争连绵持续了四百余年。
历史:西藏统一於中国 13世纪初,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在中国北部建立蒙古汗国。 1260年,元朝皇帝忽必烈(1215-1294年)即蒙古汗王位后,封贡嘎坚赞的侄子、萨迦派法王八思巴为国师。 1264年,忽必烈设释教总制院,命八思巴以国师身份兼领院事。在总制院(后改宣政院)下,设有“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负责处理和管辖现今西藏大部分地区的军政事务。宣慰使司下面辖有管理民政的万户府、千户所。
历史:西藏统一於中国 1265年,忽必烈封八思巴为大宝法王、帝师,并通过八思巴举荐,任命了总管西藏事务的行政长官和13个万户府的万户长。 1271年,蒙古汗政权定国号为元,并于1279年统一全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政权,西藏成为中国元朝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历史:西藏统一於中国 1268年、1287年和1334年,元朝中央曾三次派官员在西藏清查户口,还在西藏地区设立了15个驿站,联成通往大都(今北京)的交通线,推行并确立了西藏地方的“乌拉”(意为徭役、差役)制度。
历史:西藏统一於中国 十四世纪中叶,萨迦地方政权逐渐衰落。 1354年,以降曲坚赞为首的帕竹噶举派成为西藏大部分地区的统治者,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帕竹地方政权。在西藏帕竹时期,元中央政府承认了这一事实,封降曲坚赞为大司徒。
历史:明朝在西藏的施政 1368年明朝建立后,采取了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具有政治实力的地方诸教派首领均赐加以“王”、“法王”、“灌项国师”等名号;王位的继承必须经皇帝批准,遣使册封。 这时,达赖喇嘛和班禅喇嘛两大活佛系统所属的格鲁派兴起,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向明廷入贡,获得明朝中央封赐的"朵儿只唱"名号。
历史:明朝在西藏的施政 明朝中央对西藏地方的治理,沿袭了元朝的办法,先后设置乌思藏、朵甘两个“卫指挥使司”和“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分别管理前后藏、昌都和阿里地区的军政事务。 其间,帕竹地方政权在西藏部分地区建立了宗本制度,所在各宗的行政首脑,明朝皆授以官职,使其既为宗本(相当于县长)又为中央命官。
历史:清朝对西藏的管理的加强 1644年清朝取代明朝,对西藏的治理更加严密,使中央政府在西藏行使主权管辖的施政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 清顺治皇帝数次邀请五世达赖进京,1652年,五世达赖进京入见。1653年,顺治皇帝颁赐金册、金印,敕封五世达赖,正式确定了达赖喇嘛的封号。
历史:清朝对西藏的管理的加强2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正式确定了班禅喇嘛的名号。自此,达赖喇嘛在拉萨统治西藏的大部分地区,班禅额尔德尼在日喀则统治西藏的另一部分地区。 1727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西藏地方行政;西藏与四川、云南、青海的区界,就是于此时派员正式勘定的。
康熙皇帝赐给七世达赖喇嘛的金印
历史:清朝对西藏的管理的加强 1721年,清朝中央政府在西藏建立噶伦制度。1750年,再次调整管理西藏的行政体制,废除郡王制度,建立西藏地方政府(即“噶厦”),规定了驻藏大臣与达赖喇嘛共同掌握西藏事务的体制。 1793年,清朝政府就驻藏大臣的职权、达赖与班禅及其他大活佛转世、边界军事防务、对外交涉、财政税收、货币铸造与管理,以及寺院的供养和管理等,颁了著名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共二十九条。此后一百余年,二十九条章程确定的基本原理一直是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的规范
布达拉宫中的皇帝万岁牌
历史:金瓶掣签制 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和各黄教大活佛的转世,须由驻藏大臣监督履行“金瓶掣签”手续,方能认定,以防弄假作弊,(为此,乾隆皇帝决定制作两个金瓶,一送西藏,置于拉萨大昭寺,供西藏、青海、康区活佛转世时用;另一置于北京雍和宫,供内、外蒙古活佛转世时用)。
历史:民国政府对西藏的管理 1911年,中国爆发辛亥革命,建立了合汉、满、蒙、回、藏等民族为一体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如元、明、清三朝,实行对西藏地方的治理。 1912年中央政府设蒙藏事务局(1914年改称蒙藏院),主管西藏地方事务,并任命了中央驻藏办事长官。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1929年设立蒙藏委员会,主管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行政事宜。 1940年,国民政府在拉萨设立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作为中央政府在西藏的常设机构。西藏地方政府多次选派官员参加国民代表大会。
历史:新西藏的建立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七十条协议”)。
历史:“十七条西协议” “十七条协议”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中央政府要求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巩固国防,坚决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地区一切涉外事务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处理;藏军逐步改编为人民解放军。另一方面,中央人民政府 对西藏现行制度及达赖喇嘛的固有地位及职权不予变更;尊重西藏人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自由得到保护,西藏的社会改革,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解决,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
十七条协议
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分别致电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表示拥护"十七条协议",决心维护祖国主权的统一;西藏各阶层僧俗人士和各地藏族领袖也表示坚决支持。从此,西藏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历史: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 1954年,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联袂赴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这次会议上,达赖喇嘛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班禅额尔德尼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达赖、班禅联袂进京
历史: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达赖喇嘛就任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历史:评定达赖喇嘛叛乱 1959年3月,西藏地方政府多数噶伦和上层反动集团全面发动了旨在分裂祖国、维护封建农奴制、反对民主改革的武装叛乱。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坚决平息了叛乱。
历史:西藏民主改革 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于同年3月28日发布命令,宣布解散西藏地方政府,由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行使西藏地方政府职权。 中央人民政府顺应西藏人民的意愿,在西藏进行了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和奴隶翻身解放,不再被作为农奴主的个人财产加以买卖、转让、交换、抵债,不再被农奴主强迫劳动,从此获得了人身自由,成为新社会的主人。 1965年9月正式成立了西藏自治区。
荒谬的西藏独立论 但是近几十年来,欧美一些势力支持达赖喇嘛带领的少数人编造出一套“西藏独立”论。 集中在60至70年代由西藏贵族夏格巴汪秋德丹所著《藏区政治史》和80年代由美藉荷兰人范普拉赫(达赖喇嘛的法律顾问)所著《西藏的地位》两书中,其主要论点是: 1.“西藏不属中国”论;2.“唐蕃争斗为主”论;3.“宋代重心外移”论;4.“仅有檀越关系”论;5.“明朝对藏无趣”论;6.“西藏政治实体”论;7.“西藏无需解放”论;8.“中共侵略西藏”论;9.“中共侵犯人权”论;10.“西藏民族自决”论;11.“流亡政府合法”论。
宗教:历史 我国藏语系佛教开始于七世纪中叶。当时的西藏松赞干布藏王,在他的两个妻子,唐文成公主和尼泊尔毗俱胝,藏名尺尊公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他派遣大臣端美三菩提等十六人到印度学习梵文和佛经,回来后创造了藏语文字并开始翻译了一些佛经,到了八世纪中叶藏王持松德赞迎请莲华生由印度入藏,折服了原来盛行的本教,佛教于是得到了弘扬。
宗教:佛教在藏区的传播与发展 墀松得赞时期(建树佛教) 墀惹巴仅时期(发扬佛教)
朗 达 磨 灭 佛 赤德松赞死后,由他的第五子赤祖德赞继位。赤德松赞共五个儿子,大地藏玛信佛出家,二儿子和三儿子早死、四儿子就是朗达磨。据藏文史籍记载,朗达磨是一个“嗜酒喜肉,凶悖少恩”的人。朗达磨本名达磨(也译作达玛),因为他反对佛教,教徒说他是牛魔王下界,因此在他的名字前面加一个“牛”宇,就成了朗达磨,以示对他的反感。 朗达磨为首的王室贵族反对佛教,
朗 达 磨 灭 佛 朗达磨是针对佛教的佛、法、僧三宝来摧毁佛教的,时间虽然不很久(公元838一842年),但对佛教的打击十分沉重,以致西藏佛教史把朗达磨时代以后的近百年间称为“灭法时期”
宗教:后 弘 时 期 的 佛 教 朗达玛灭佛后,西藏长期处于内乱分裂状态。公元978年以后,西藏进入封建经济发展时期,新兴的封建主再度兴佛。这个时期的兴佛活动比较分散,因而形成许多教派:宁玛派、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希解派、觉宇派、觉囊派以及格鲁派。公元1270年,萨迦法王八思巴·罗卓坚赞被元朝忽必烈尊之为“帝师”,统辖西藏政教,开始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八思巴在元朝的支持下,统一全藏,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这时,释迦牟尼和观世音菩萨所倡导的佛教东山再起,蓬勃发展,寺庙恢复,僧人猛增,香火兴旺。藏史学家把这个时期称作佛教的“后弘期”。
宗教:主要教派 藏文经典佛教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教派,主要有: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等。其中以15世纪初宗喀巴对宗教进行改革后创立的格鲁派影响最大。该派后来形成达赖、班禅两大活佛系统。
宗教:包罗万象的唐卡 唐卡系藏语,意为用彩缎织物装裱成的卷轴画。 唐卡的题材包罗万象,有宗教画、传记画、历史画、反映生活习俗的风俗画、也有反映天文历算和藏医藏药、人体解剖图等等。它们具有通史性、趣味性、知识性、宗教性、工艺性等特点,故被人们誉为藏族的“百科全书”。
宗教: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源于古印度。在造纸技术还没有传到印度之前,印度人就用贝书叶子书写东西,佛教徒们也用贝叶书写佛教经典和画佛像,贝叶经的名字由此而来。贝叶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用“斋杂”和“瓦都”两种文字写的,有的是用针刺的。它是研究古代西藏文化、语言文字、佛教、宗教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原始资料。
宗教:擦擦 “擦擦”是藏语对梵语的音译,意为真相或复制,是指一种小型的脱模泥塑。擦擦的图案以天降塔、门塔、菩提塔和神灵佛像为多,并均有《般若波罗蜜多经》的经咒。信徒制作擦擦的目的是积善功德。制成的擦擦多作为佛塔的装藏而置于塔内,或供奉于寺院屋顶、山顶玛尼堆之上及修习岩窟内。
宗教:风马旗 成串成串拉挂在亭子和松树间的彩旗,印满密密麻麻的藏文咒语、经文、佛像、吉祥物图形。它们就是风靡藏区的“风马旗”。风马旗不但有着许许多多的宗教含意,还是一片片很有水平的艺术品。 风马旗上不同的图象各有寓意,比如龙象征繁荣,虎象征身体,狮象征命运,鹰象征生命力,马象征灵魂;色彩也各有象征性,蓝色为天,白色为云,红色为火,黄色为土,绿色代表水。 悬挂风马旗,出于对山神水神的敬畏,是为了求得幸福平安、人畜兴旺,或是希望佛神能保佑出门人一路平安等等。风马旗还能起到同念经一样赞颂天地神灵的作用,据说它们每飘一次就如念了一遍经文。在高山流水之间,它们和蓝天白云、冰峰翠谷溶为一体,真有“人和神灵交流”之感。
宗教:风马旗
宗教:灵塔 是一种具双重功能的塔,既是佛塔,也是陵寝。通常由塔座、塔瓶、塔刹三部分组成,在塔瓶内供奉活佛的肉身。灵塔集佛教“四界”思想(即土、火、水、空)于一体,使这四种要素通过灵塔表现为有形有质的实体。活佛高僧的遗体保存于灵塔中,不仅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还象征着“出生一生活一精神一死亡一出生”这一生命轮回。西藏的第一座灵塔是山南桑耶寺旁的寂护大师灵塔。
宗教:六字真言 汉语音译为唵、嘛、呢、叭、哞(mou)、吽(hong)。是藏传佛教中最尊崇的一句咒语。从字面上解释,六字真言是“如意宝啊,莲花呦!”这一感叹语句。其内涵教深,具体解释是:“唵”表示“佛部心”,“嘛、呢”二字,梵文意为“如意宝”,表示“宝部心”,“叭、哞”梵文意是“莲花”,表示“莲花部心”,“吽”表示“金刚部心”。藏传佛教将这六字视为一切根源,循环往复念诵,消灾积德、功德圆满。
宗教:玛尼经筒 在藏传佛教寺院周围几乎都装置着一批可依次转动的经轮,少则数十,多则千百,这就是玛尼经筒。玛尼经筒外边多用布、绸缎、牛羊皮包裹,也有用木料、铜制成的。其表记有六字真言,其中贮满了经典。以藏传佛教的教律,凡转动玛尼经筒一回,等于将筒内所藏经文诵读一遍,可积功德。
宗教:玛尼石堆 在西藏的路口或是神圣之地,常能看到一些刻有经文的石堆,这就是玛尼堆。信徒们每过玛尼堆必丢一颗石子,作为一次祈祷,也等于念了一遍经文。由此玛尼堆年复一年地增高。
宗教:曼陀罗 系梵文mandala的音译,又名坛城、坛场等,有“中轮”、“轮圆”之意。源于印度佛教密宗,系密宗本尊及其眷属聚集的道场。古代印度密宗修习密法时为防止魔众侵入,遂筑方圆的土坛,安请诸尊于此以祭供。坛城系密宗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坛城有大坛城、三昧耶坛城、法坛城、羯磨坛城等。
面具 面具,用丰富的表情及色泽讲述藏戏文化 面具,藏语中称“巴”,主要用于各种民间表演活动,它与人们日常生活、劳动、娱乐有着直接的关系,遍及西藏各地。
七种宝 喇嘛庙内常见的七种宝多是制成立体供器陈列在供桌上。这七宝是:轮宝,即法轮;主藏宝、也叫玛尼宝,表佛法如福藏,海螺形;纪宝,女性菩萨形,去烦恼得净乐;大臣宝,文官坐像,表智慧理性;象宝,一头白象,背驮宝珠,表佛法大力、佛法远扬;胜马宝,白马,身带鞍缰,表吉祥消灾、一帆风顺;将军宝,一持兵器的武士像,表护持佛法。
神圣的护身符饰品--绿松石 绿松石又称土耳其玉,英文名为Turquoise。绿松石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玉石。早在古埃及就为人所知,当时被视为神圣之物,用来作护身符饰品,我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把绿松石作饰物了。 我国西藏对绿松石格外崇敬,至今仍是神圣的装饰用品,用于宗教仪式。
手印 是佛教实践和造型艺术中表现的一种具有独特寓意的手势。印在显宗中有印章之意,在密宗中有标志之意。即本尊表示意念时,以屈指节示之。其屈指节之手的动作称之为手印。常见的手印有说法印、禅定印、触地印、转法轮印、与愿印等。
煨桑 即用松柏枝焚起霭霭烟雾,是藏族祭天地诸神的仪式。据说在煨桑过程中产生的香气,不仅使凡人有舒适感,山神闻到也会十分高兴。因而信徒们以此作为敬天地诸神的一种贡品,希望神会降福于敬奉它的人们。
煨桑
西藏吉祥八宝 八宝吉祥,藏语称“扎西达杰”,是藏族绘画里最常见而又赋予深刻内涵的一种组合式绘画精品。大多数以壁画的形式出现,也有少量雕刻和塑造的立体形,这八种吉祥物的标志与佛陀或佛法息息相关。
白海螺 白海螺 佛经载,释迦牟尼说法时声震四方,如海螺之音。故今法会之际常吹鸣海螺。在西藏,以右旋白海螺最受尊崇,被视为名声远扬三千世界之象征,也即象征着达摩回荡不息的声音。
宝瓶 宝瓶 藏传佛教寺院中的瓶内装净水(甘露)和宝石,瓶中插有孔雀翎或如意树。即象征着吉祥、清净和财运,又象征着俱宝无漏、福智园满、永生不死。
宝伞 宝伞 古印度时,贵族、皇室成员出行时,以伞蔽阳,后演化为仪仗器具,寓意为至上权威。佛教以伞象征遮蔽魔障,守护佛法。藏传佛教亦认为,宝伞象征着佛陀教诲的权威。
吉祥结 吉祥结 吉祥结较为原初的意义象征爱情和献身。按佛教的解释,吉祥结还象征着如若跟随佛陀,就有能力从生存的海洋中打捞起智慧珍珠和觉悟珍宝。
金轮 金轮 古印度时,轮是一种杀伤力强大的武器。后为佛教借用,象征佛法象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停息。
金鱼 金鱼 鱼行水中,畅通无碍。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间、自由豁达得解脱的修行者。藏传佛教中,常以雌雄一对金鱼象征解脱的境地,又象征着复苏、永生、再生等意。
莲花 莲花 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至清至纯。藏传佛教认为莲花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胜利幢 胜利幢 为古印度时的一种军旗。佛教用幢寓意烦恼孽根得以解脱,觉悟得正果。藏传更用其比喻十一种烦恼对治力,即戒、定、慧、解脱、大悲、空无相无愿、方便、无我、悟缘起、离偏见、受佛之加持得自心自情清净。
香巴拉 亦译“苫婆罗”,意为任持乐土。是《时轮经》中所说的小瞻部洲北半六区之一,因位于印度、西藏、汉域之北,故以“北方苫婆罗”著称。
雍仲 雍仲是与苯教、佛教都有关系的一大符咒祭。但在藏区一般被认为是苯教的标志。十字和雍仲图案是火和太阳崇拜的象征,在世界所有古老民族文化中都有出现,如我国内地中原腹地新石器遗址、印度婆罗门教、佛教等。最常见的是如来佛胸前的瑞相符号,梵文称为“吉相海云”。
右绕 右绕是依顺佛法的意思,可积功德、消灾病。喇嘛教中对右绕极为重视,如玛尼筒、玛尼轮要向右转动,海螺的旋纹也要选用右旋的才能作法器。
宗教:丧葬 丧葬仪礼,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仪式”,也是最后一项“脱离仪式”。 在藏区,由于地域不同,丧葬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在丧葬方式中有较明显的等级制,这是相同的:最高级别是塔葬,其次是火葬,最流行的是天葬。有些地区长期保存着极古老的丧葬习俗,或者受邻近民族的影响,往往还有诸如穴葬、寄棺葬、楼葬、平台葬、室内葬、树葬、婴儿红手水葬等鲜为人知的特殊葬俗,另外,有些地方土葬的比例也很大,夭折的幼儿盛行水葬。这里我们介绍的是藏东和甘南藏区为主的特殊葬俗。
丧葬:天葬 天葬是藏族人民最能接受、也是藏区最普遍的一种葬俗。依据西藏古墓遗址推断,天葬可能起源于公元7世纪以后,有学者认为,这种丧葬形式是由直贡噶举所创立的。公元1179年直贡巴仁钦贝在墨竹工卡县直贡地方建造了直贡替寺,并在当时推行和完善了天葬制度。 关于天葬,藏传佛教认为,点燃桑烟是铺上五彩路,恭请空行母到天葬台,尸体作为供品,敬献诸神,祈祷赎去逝者在世时的罪孽,请诸神把其灵魂带到天界。天葬台上桑烟引来的鹰鹫,除吃人尸体外,不伤害任何动物,藏人称之为"神鸟"。据说,如此葬法是效仿释迦牟尼"舍身饲虎"的行为,所以西藏至今仍流行天葬。
天葬台
鹫:带你飞到天堂
鹫:带你飞到天堂
把灵魂送上天堂的人:天葬师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一个道路群,但是其主要的构成部分是川藏古道、滇藏古道它们之间的分分合合成为了古代中国西部的客货通勤能力。川藏茶马古道在更经典的意义上从雅安始,经泸定、康定(炉城)、理塘、巴塘、昌都。滇藏茶马古道自云南的西双版纳始,经大理、丽江、中甸、德庆进入西藏,又经左贡、邦达、然乌到昌都。川藏茶马古道的另一条路线是:康定、甘孜、德格、昌都。上述为茶马古道的东端情形。自昌都以西,滇藏古道和川藏古道发生整合,自昌都始,经洛隆、嘉黎、工布江达到拉萨。这是狭隘意义上的茶马古道,但是经典的理解还有拉萨、日喀则、江孜、萨迦。这才是完全意义上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的历史延伸还有缅甸、尼泊尔、印度。
敬请指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