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原理 主讲:李德明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专业必考 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培养、检验考生的教 育与学前教育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 指导思想:辩证唯物论、邓小平的教 育思想 研究对象:学前年龄儿童(出生至入 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实施。 内容特点: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具体要求:使考生比较 全面、系统地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 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及现代学 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掌握在家 庭、托儿所、幼儿园以及社区中实施 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实际能力。
第一章 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 向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功能 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效益 第五节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基本问题 学前教育是什么 应当做什么 能够做什么 出发点 导向作用 教育任务的确定 教育制度的建立 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过程的组织实施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内涵 思考: 什么是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就是托儿所、幼儿园 教育吗? 不同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一样 吗?
教育 一、学前教育的概念和年龄范围 (领会) (一)教育与学前教育 广义:凡是能增进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形成或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不论它是有计划的还是偶然的、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自觉的还是自发的、来自社会、家庭还是学校的,都是教育。 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由接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在专门的教育活动场所根据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知识技能传授、思想品德培养等旨在促进身心各方面发展的活动的总和。
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学前教育 学龄儿童教育 教育阶段 按受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划分 青少年教育 成人教育 学前教育: 指旨在促进入学前儿童(0~6、7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 学前教育是人类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特定年龄的幼年儿童为对象的教育。
在现代,因起始年龄不同,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分 为两种: (二)学前教育的年龄范围 在现代,因起始年龄不同,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分 为两种: 本书主要采用广义的学前教育概念。 广义:从儿童出生一直到入小学前这一段时期的教育。 狭义:专指3~7岁儿童的教育,以有别于3岁以前的乳婴儿教育。
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二、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识记) 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 学前家庭教育 主要由父母或其他照看者在家庭中实施。 儿童年龄越小,家庭教育对他们身心发展的影响越大。 学前公共教育 主要由家庭以外的社会组织机构指派专人实施。
家庭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幼儿接触最早的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是最早的教育,社会公共教育是在 幼儿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 家庭教育伴随终身 早期的家庭生活经验直接影响一个人成年以后的 生活与学习。 E.g.幼年时期曾经受虐的儿童在长大成人后,往 往有可能成为虐待子女的父母。 家庭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的 学前儿童特点:模仿。 家庭教育是个别实施的 现代家庭教育以单独的个别教育为主。
学前公共教育是指由家庭之外的社会(包括国 家、社区、单位、私人)指派专人组织实施的、 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活动总和。 包括:托幼机构教育、社区教育、大众传播媒 介的教育影响等教育形式。 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托幼机构教育。
与学前家庭教育相比较,托幼机构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群体性——面向幼儿群体实施 计划性——国家教育方针+幼儿身心发展客观规 律 专业性——幼儿教师的专业性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作为学前教育的主要力 量,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创造教育的合力, 真正推动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 家庭——托幼机构——社区的合作已成为当今教 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趋势。
三、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领会) (一)原始社会的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 有着直接的关系,它主要在一般的社会生活和生 产活动中展开,通过儿童自己的游戏和成人的口 头传授及亲身示范来完成。 (二)农业社会的学前教育 在这个时期,人们对幼儿教育的意义以及实施方 法等都缺乏科学深入的认识。除注重对儿童生活 的照顾和身体养护之外,还比较重视道德行为习 惯的早期培养。
(三)工业社会早期的学前教育 托幼机构兴起 总体来说,在工业社会早期,儿童的教育问题 还没有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托幼机构的数量 比较少。而且,早期的这些托幼机构大多带有 慈善性质,目的只为照料儿童生活,因此大多 设备简陋,照看者未曾接受过训练,对儿童的 教育中只有“育”,而很少有“教”的因素。
(四)现代社会的学前教育 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前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 的普遍关注,学前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 学前教育的发展主要呈现出一下趋势: 1、学前教育事业成为社会公共事业 2、托幼机构教育职能进一步加强 3、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重视托幼机构教育 质量 4、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核心:教师职业的专业化
专业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有专门化的知识:有较高水平的专门知识和技 能,掌握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方向; 有较长时间的职业训练:经过较长的专门的专 业训练,包括“临床实习”; 有专门的、自律的职业道德; 有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判断 和决策,而不是奉命行事; 有行业性组织:行业资深具有监督控制的机制 和能力; 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有不断进修的意识 和能力。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全纳式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平等参与与减少排 斥,是以平等与多样化为基础的。 5.重视对处境不利儿童的补偿教育 6.关注特殊儿童“回归主流”,实施全纳式教育 全纳式教育强调的是学生的平等参与与减少排 斥,是以平等与多样化为基础的。 7.重视多远文化教育,强调课程的文化适应性 8.走向多元化 托幼机构类型的多元化 课程的多元化 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价值与价值取向 价值——表示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 有用性。 (一)本节需要明确的几个概念(识记): 价值——表示事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 有用性。 教育价值——作为客体的教育活动与社 会或个人等教育主体的需要之间的一 种特定的关系。 学前教育价值——学前教育与个体及社 会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 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 (二)学前教育价值与功能的关系 区别 学前教育价值 主体与客体间的特殊关系 主观性 正向的 学前教育功能 内在固有 客观性 有正负功能之分 联系: 学前教育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学前教育功能的发挥。 学前教育功能发挥如何又决定于人们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
二、学前教育价值取向的概念及历史变迁(领会) 学前教育价值取向: 指的是学前教育活动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学前 教育活动的属性、功能等做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 倾向。
历史变迁 社会价值 两大基本价值
三、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在学前教育过程中的运行 (一)学前教育价值选择对学前教育目的的建 构的影响 社会需要 个体需要 社会的道德需要 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对学前教育课程 的理解与开发 (三)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师幼关系的性质 知识本位 活动经验本位 主体——客体 主导——主体 双主体 主体间性
(四)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制约着学前教育评价 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以个体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学前教育模式中,评 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被评者在活动中所获得的 发展与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学前教 育教学工作以更好地促进被评者的发展。
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 第三节 学前教育的功能 一、学前教育功能的界定 学前教育功能:指学前教育所具有的能力和作用。 VS 学前教育功能 学前教育职能 客观呈现的实际产生的作用; 实际效应 强调职责; 主观意愿出发评判学前教育应当发挥何种作用; 期待效应。
二、学前教育功能的特征 学前教育功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客观性 学前教育功能由学前教育的结构所决定。 多样性 学前教育的结构是复杂的,人与社会也是多层次、多 方面的,所以学前教育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 整合性 学前教育自身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作为整体作用于 个体和社会的。而社会又是一个大系统,学前教育和 个体都是其中的要素。 方向性 学前教育的功能由正负之分。
三、学前教育功能的分类 按承受对象 按作用的层次 按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作用的方向 显性功能 隐性功能 正向功能 负向功能 基本功能 派生功能 个体功能 社会功能 按承受对象 按作用的层次 按作用的表现形式 按作用的方向
四、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一)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学前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是指它可以促进儿童 在身体、认知、社会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全 面和谐发展。 学前教育作为人生早期阶段的教育,应努力为 儿童发展提供适应的、有益的早期经验,为其 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二)学前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 学前教育的社会功能也被称为工具功能,主要表 现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稳定等方面 的影响作用。
五、从功能论的角度分析“超前教育”和“神童教育”(运用) 所谓的“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都是从 孩子咿呀学语之日起,就教他们识字、背古诗、 做数学题、甚至学外语、学电脑;还未上学, 就教孩子学习小学课本,有的孩子在入学前就 达到小学三年级水平,如此等等。 “超前学前教育”或“神童学前教育”将关键期的作 用推至极化,导致了“早期经验决定论”,否定 了随后阶段教育的作用。 任何学前教育方案都必须是科学的,必须以幼 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为依据。
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效益 一、学前教育效益的含义 第四节 学前教育的效益 一、学前教育效益的含义 学前教育效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主要 是指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 入与产出的关系。 学前教育效益 学前教育效率 学前教育所产生的结果,以及学前教育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仅指教育投入与产出之比。
二、学前教育的个人效益与社会效益 学前教育效益可以分为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 个人效益是指接受学前教育的个人——即幼儿获 得的收益。个人效益又分为经济效益和精神效 益。 学前教育的社会效益是指相对于正在接受学前 教育的人,没在接受学前教育的人所得到的好 处。 个人 个人经济效益 个人精神效益 经济 精神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精神效益 社会
四、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识记) 三、学前教育的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 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的内部效益就是指学前教育系统尽量减少 浪费,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前教育的外部效益则是指学前教育对义务教育等 后续阶段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影响。 四、提高学前教育效益的途径(识记) 1、适度扩大托幼机构教育规模 2、提高托幼机构学前教育质量 3、合理调整学前教育结构 4、优化托幼机构教育资源配置 5、改革托幼急哦股教育体制和运行
第五节 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我国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领会) 1、发展的整体观 身体和心理 量变和质变 2、发展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观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3、学习与发展的幼儿主体观 幼儿的 主动学习 外部影响 幼儿发展
4、教育促进和参与发展的教育作用观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 育必须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职能被动地适应幼儿的发 展,而是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与水平积极 地引导、促进其发展。 5、活动是教与学的共同基础的教育途径观 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 实现的。 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
二、我国学前教育实践的基本原则(识记) 幼儿身心发展 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1、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原则 2、和谐发展、全面培养的原则 3、教育影响协调一致的原则 幼儿身心发展 家庭 大众传媒 社区 幼儿园
4、寓教育于幼儿活动之中的原则 要求: 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教育。 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 5、教育引导发展的原则 主要体现: 教育影响幼儿的发展方向 教育参与幼儿的发展,可以改善幼儿发展的水 平与质量,不断引导幼儿的发展,实现新的发 展可能性。
要求: 观察和了解幼儿已有的学习与发展的水平、需 要,敏锐地知觉到幼儿正在发生的学习活动和 发展的新的可能性,支持与引导幼儿的学习与 发展。 创设能够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情境,主动地促 进与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THE EN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