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抗静电剂
静电产生的原因 两个不同的物体经摩擦、接触等机械作用,电荷就会通过接触界面移动,在一个物体上造成正电荷过剩,而在另一个物体上则是负电荷过剩,并在界面上形成双电荷层。当这两个物体分离后,就会在各个物体上分别产生静电,并在外部形成静电场
静电的危害 在医药上引尘、引菌 医疗手术时引起电颤事故 矿山、石油化工上引起火灾、爆炸 在电子工业中破坏集成电路 在纺织上引起纤维聚集
防止静电的方法 要解决材料带电问题有两种方式 : 抑制静电荷的产生 促进电荷的泄漏
主要方法: 提高环境湿度 对材料进行结构改性 在材料加工过程中利用导电装置,或在制品中夹带导电性材料形成泄漏通道 使用氧化剂和采用电晕放电处理制品表面 在高分子材料中添加导电性填料 使用抗静电剂 ,这是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
抗静电作用原理 W—能量;—比电阻;a—导电带;c—接收体;d—供电体;v—介频带 图17-1 固体的电子结构和导电机理(能带模型)
E—电场强度;s—距离 塑料带电表面的电荷纵向分布
常见 高分子聚合物带电性 分类 高分子化合物 电阻率/Ω·cm-1 1 聚乙烯 聚丙烯 聚苯乙烯 聚四氟乙烯 ABS树脂 聚碳酸酯 1016~1020 1017~1019 1015~1019 1~4.8×1016 2.1×1016 3 聚酰胺 乙基纤维素 聚酯 1013~1014 1012~1014 4 密胺树脂 脲醛树脂 环氧树脂 醋酸纤维素 硝酸纤维素 酚醛树脂 1012~1013 108~1014 1010~1012 1010~1011 109~1012 2 聚偏二氯乙烯 聚氯乙烯 丙烯酸树脂 聚氨基甲酸酯 1014~1016 (软)1014~1016(硬) 1014~1015 1013~1015 5 聚乙烯醇 纤维素 干酪素 107~109 聚硅酮
电荷的传导及抗静电剂作用原理 抗静电剂分子在聚合物表面吸附示意图 纤维防静电示意图
抗静电剂 所谓抗静电剂是指涂敷于材料表面或掺和在材料内部,以防止或减轻静电积累的一类化学助剂
抗静电剂的分类 种类 结构 主要成分 适用树脂 阳离子型 季胺盐 <亲油基>单烷基、二烷基 <对离子>卤素、硝酸、有机酸 PVC 阴离子型 磷酸盐 磺酸盐 <亲油基>脂肪酸、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亲油基>烷基、烷基苯 PS、PE、PP、PVC 非离子型 脂肪酸 多元醇酯 聚氧化乙烯附加物 <多元醇>丙三醇、聚甘油、聚氧化乙烯、山梨糖醇、多元醇 <亲油基>烷基胺、烷基酰胺 <亲水基>聚氧化乙烯 ABS、PE、PP、PVC 两性型 内胺盐 丙胺酸盐 <阳离子基>胺、烷基酰胺 <阳离子基>碳酸、磺酸 PS、ABS 高分子型 聚丙烯酸衍生物 <亲水基>聚氧化乙烯、碳酸、磺酸、季铵 PE、PP
各类抗静电剂的主要特征 阳离子型:抗静电性能优良,但耐热性相对较差,而且对皮肤有害
阴离子型:耐热性和抗静电效果都比较好,但与树脂的相容性较差,并对产品的透明性有一定影响
两性型:既能与阳离子型又能与阴离子型抗静电剂配合使用,抗静电效果类似于阳离子型,但耐热性能不如非离子型
非离子型:相容性和耐热性能良好,对制品的物理性能无不良影响,但用量相对较大
抗静电剂的使用技术 主要有外涂和内加两种方式: 外涂法是将抗静电剂通过刷涂、喷涂或浸涂等方法涂敷于制品表面 内加法是将抗静电剂在配料时加入到材料中去,使其均匀分散在整个聚合物内
高分子型永久抗静电剂 特征:不影响聚合物材料本身的耐热性和力学性能,适用面广,且在基体聚合物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
常用永久性抗静电剂 聚氧化乙烯(PEO)的共聚物 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聚乙二醇体系聚酰胺或聚酯酰胺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含季胺盐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类共聚物
新型高分子抗静电剂 日本旭化成工业公司ABS系与HIPS系永 久性抗静电聚合物 Goodrich公司研制的永久性抗静电母料STAT-RITE C-2300 日本三洋化成工业公司开发的以聚醚为主的特殊嵌段共聚物
抗静电剂的应用 塑料领域 纤维领域
抗静电剂的性能要求 抗静电性高且持久 耐热性好,能经受树脂的高温 不影响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 与材料相容性适宜 与其它助剂同时使用时不相抵抗 毒性小 成本低
聚苯乙烯表面的抗静电剂浓度/(mg/cm2) 影响塑料用抗静电剂效果的因素 与塑料的相容性 抗静电剂与塑料要有适度的相容性。抗静电剂的极性、分子结构和结晶状况是影响相容性的主要因素。 抗静电剂的表面浓度 聚苯乙烯表面的抗静电剂浓度/(mg/cm2) Rs/Ω 0.01×10-2 0.08×10-2 0.50×10-2 1.00×10-2 2.00×10-2 8.0×1016 2.6×1012 5.0×1010 4.0×108
环境湿度 1-月桂基聚氧乙烯醚(n=8);2-月桂酸聚氧乙烯醚(n=12);3-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n=12); 4-月桂基聚氧乙烯胺(=15);5-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6-月桂基甜菜碱 图17-11 用结构不同的抗静电剂按织物重量的0.5%吸附于各种 纤维上干燥后在相对湿度40%下放置24h后的表面电阻 图17-5 相对湿度对抗静电效果的影响
表面电阻R0与相对湿度RH的关系(聚烯烃)
抗静电剂在纤维中的应用
抗静电剂按织物重量的0.5%吸附于丙烯腈纤维后,在相对湿度40%下放置24h后在该湿度下测得的表面电阻
用结构不同的抗静电剂按织物重量的0.5%吸附于各种 纤维上干燥后在相对湿度40%下放置24h后的表面电阻 1-月桂基聚氧乙烯醚(n=8);2-月桂酸聚氧乙烯醚(n=12);3-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单月桂酸酯(n=12); 4-月桂基聚氧乙烯胺(=15);5-月桂基三甲基氯化铵;6-月桂基甜菜碱 用结构不同的抗静电剂按织物重量的0.5%吸附于各种 纤维上干燥后在相对湿度40%下放置24h后的表面电阻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分子式: 分子量:1.5×104~3.0×104 特点:性能优异,耐热性好 用途:熔融纺丝制成纤维制品,或挤压拉伸成片基材料,或制作诸如轴承、齿轮等结构工程材料 工业制法:对苯二甲酸二甲酯和乙二醇经两步酯交换反应进行缩聚而得
PET薄膜材料抗静电研究 目前对PET材料抗静电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聚乙二醇(PEG)的共混与共聚 用脂肪酸与聚乙二醇酯化后可以大大改善与树脂的相容性
脂肪酸磺酸盐作为抗静电剂用于涤纶胶片中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效果 美国肯里克石油化学公司开发的一种磺酸盐作为抗静电剂,其抗静电效果突出,耐热性很好,300℃高温下不分解 这类抗静电剂的另一个优点是不起霜,使用量小,约为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