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常见急症 高热(High Fever) 一 .概述 正常体温 36~37.4℃ 低 热 37.5~38 ℃ 中度发热 38.1~39 ℃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6 版第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医学院 常 立 文. 6 版第 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诊断 治疗 预后和预防.
6 版第 小儿急性惊厥 Acute Convulsion in Children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蔡 方 成.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PS: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 MALT )
化学性质 不可燃,在常温下性质稳定。水溶液呈弱碱性( pH 值 =8 ),与盐酸、硫酸、硝酸、乙酸、草酸等都能形成 三聚氰胺盐。在中性或微碱性情况下,与甲醛缩合而 成各种羟甲基三聚氰胺,但在微酸性中( pH 值 5.5 ~ 6.5 )与羟甲基的衍生物进行缩聚反应而生成树脂产物。 遇强酸或强碱水溶液水解,胺基逐步被羟基取代,先.
汕头市疾控中心 张旭彬. 一、晨检 二、缺勤登记 三、校医室诊疗情况 四、老师仔细观察 发现后怎样处置?
张佳 第二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 AURI.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常用护理技术 一、测量体温二、冷敷降体温 主讲:陶玉兰. 体温是指机体内部的温度,又叫深 部体温。是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范 围。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人体表层温 度。 什么是体温 ?
常见症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血管内科 雷 红. 症状 (symptome)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异常感 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痹 证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张琳琪. 内容提要 概说 1 病因病机 2 诊查要点 3 辨证论治 4 预防调护 5 临证备要 6 结语 7.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发 热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 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 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 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猪病防治 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学习目标 1. 掌握急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2. 掌握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症状。
发热的鉴别诊断思路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诊科 封启明.
发热的诊断思路 刘金旭.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夏晓玲
Tuberculous Meningitis
发 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陈建斌(Tel: ).
第四节 小儿惊厥.
抽 搐 《 急诊医学 》.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急性扁桃体炎 Acute tonsillitis.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发 热 (Fever) 成都医学院 临床技能中心 代吕霞.
传染病.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小 儿 高热惊厥 的处理原则 门诊部 谭倩倩.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幼儿急疹 付伟.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发热 Fever.
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肺结核.
我们为什么需要接种不同的疫苗 第十五章 健康的生活 主讲人:郑岑 北京市密云区密云三中.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炎症.
抗痛风药的作用、分类及典型抗痛风药的结构、理化性质和临床用途 蔡楚璇 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食道癌术后护理查房 主讲人:刘晓芬.
惊 厥 Convulsion.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常见症状.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诊断学讲义 抽搐与惊厥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学教研室 刘天喜.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n hua
甲状腺激素.
脊柱结核.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儿科常见急症 高热(High Fever) 一 .概述 正常体温 36~37.4℃ 低 热 37.5~38 ℃ 中度发热 38.1~39 ℃ 一 .概述 正常体温 36~37.4℃ 低 热 37.5~38 ℃ 中度发热 38.1~39 ℃ 高 热 39.1~41 ℃ 超 高 热 41 ℃以上

热型 稽留热:24h体温波动<1℃,伤寒(副) 驰张热:24h体温波动>1℃,败血症、类风 湿、肝脓肿、粟粒性肺TB 间歇热:疟疾、间日疟、三日疟 波浪热:黑热病 不规则热:白血病、淋巴瘤 双峰热: 24h内体温有两次波动, 脊髓灰质炎、黑热病

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受大脑皮层及下 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丘脑的 前部为散热中枢,后部为产热中枢 产热⇌散热---动态平衡,维持正常 体温,小儿年龄愈小,体温调节中枢 发育愈不完善,体温愈容易波动,可 因多种因素致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哭 闹、喂奶、衣被过厚、天气炎热

发热是机体本身抵抗病原微生 物侵袭, 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变化, 保护机体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反应. 发热仅仅只是一个症状

有益的方面:WBC升高、 WBC内酶 活性增强、抗体生成活跃、网状内皮系 统的吞噬作用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提高 有害的方面:代谢障碍、耗氧增加、 大脑皮质兴奋引起惊厥等机体调节功能 紊乱

小儿发热的特点: ①热度高低与疾病轻重程度不一定 平衡 ②婴幼儿对高热有耐受力,年长儿 并非 ③部分儿童(6月-6岁)高热时可伴 惊厥

二.病因 1.急性高热:指发热在2周以内 感染性疾病—最常见,由各种病原体感染 引起 如上感、肺炎、肠炎、麻疹、流腮、 脑炎等 引起 如上感、肺炎、肠炎、麻疹、流腮、 脑炎等 非感染性疾病—新生儿脱水热、疫苗接 种反应、输血或输液反应等

2.长期高热:指发热持续2周以上 感染性疾病—败血症、结核病、 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脓肿、骨髓炎、 黑热病等 非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幼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SLE )、恶性肿 瘤(白血病、淋巴瘤)等

三.诊断 发热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 需要从病史、症状、体征、实验 室检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1.病史: 一般情况—年龄、季节、流行病学、 接触史、预防接种史、发病急缓、热型 及热程 伴随症状—呼吸道疾病(咳嗽、咳痰、 胸痛等);消化道疾病(呕吐、腹泻、腹 痛);NS疾病(头痛、呕吐、惊 厥、意识 障碍);泌尿系疾病(尿频、尿急、尿痛、 脓尿、血尿)

2.体格检查: 详细全面,结合病史及症状 一般情况+常见体征+特殊体征 精神、面色、神志、呼吸、生命体征 扁桃体炎---扁桃体红肿或有脓性分泌物 麻疹---科氏斑;伤寒---玫瑰疹;猩红热--- 鸡皮样皮疹;其它体征---肝脾大,出血点, 淋巴结肿大,关节肿大等

3.辅助检查: 一般筛查+特殊检查 +确定性检查 血尿粪三大常规 涂片染色,培养,穿刺,活检 肥达氏、外斐氏反应,嗜异凝集、冷凝 集试验,病原体抗原抗体检测 X线,B超,CT

四.治疗 1.降温: 物理降温—冷湿敷,温水浴,酒精檫浴,冷 盐水灌肠 药物降温—APC,对氨基乙酰酚,布洛酚, 安痛定 针刺降温—曲池,合谷,十宣,大椎 2.对症治疗:止惊,补液,降颅压,纠酸 3.病因治疗:抗感染,抗病毒,抗炎,抗肿瘤

惊厥(Convulsion) 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症之一,其发生率占3~7%

一.原因 1.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分析和鉴 别能力差 2.神经髓鞘未完全形成,绝缘和保护作用查, 受刺激后冲动易泛化 3.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患病 4.血脑屏障功能低下,毒素易进入脑组织 5.先天性代谢异常、大脑发育缺陷和生产 过程引起的缺氧、出血、产伤等

惊厥的病因分类 颅内疾病 颅外疾病 有热惊厥 病脑、流脑、 高热惊厥、中毒性 化脑、 结脑、 脑病、破伤风 隐球菌脑膜炎 无热惊厥 新生儿颅内出血 代谢紊乱:低血糖、低钙 高血压脑病、 HIE 低镁、(高)低钠、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 B6缺乏症 先天性脑发育不全 代谢病:糖原累积病、 脑积水、婴儿痉挛症 苯丙酮尿症、 癫痫、脑脓肿 尿毒症、肝昏迷 脑寄生虫病、 中毒:食物、药物 Reye氏综合症 化学物质

二.临床表现 先兆:部分患儿有,如惊跳、烦躁 典型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头后仰或偏 向一侧、面部和四肢阵挛性抽搐、口唇 发绀、牙关紧闭、双眼上翻或凝视、大 小便失禁、角弓反张、 口吐白沫(新生 儿表现不典型)

几种常见的引起惊厥的疾病 高热惊厥 婴儿痉挛症 低钙 颅内感染 中毒性脑病 中毒

1.高热惊厥: 是引起小儿惊厥最常见的原因 特点如下: ①年龄6个月~6岁 ②惊厥发生在病初体温骤升时,多在24h以 内, 上感引起者占60% ③全身性抽搐伴意识障碍,但惊止后意识 恢复

④一次病程发作一次,很少2次以上 ⑤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超过5-10分钟 ⑥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⑦发作1-2周后做ECG正常 ⑧有家族史 ⑨预后好,少数可变为癫痫(1-3%)

①多见于3~12月 ②突然发作,以点头、弯腰、 四肢屈曲为顺序 的全身肌肉痉挛性抽动 ③持续 1~2秒,发作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 2.婴儿痉挛症: ①多见于3~12月 ②突然发作,以点头、弯腰、 四肢屈曲为顺序 的全身肌肉痉挛性抽动 ③持续 1~2秒,发作频繁,每日数次至数十次 ④初醒、 声音刺激、体位改变时发作 ⑤常伴有明显智力及运动障碍 ⑥ECG异常:高峰节律紊乱 ⑦部分患儿对激素、VitB6、镇静剂有效 .

3.低钙血症: ①多见于1岁以内 ②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抽搐(面部、 口角、 眼角、 手等) ③间歇期意识正常 ④血清钙<1.75mmol/L ⑤钙剂有特效

三.诊断 1.病史:发病年龄、季节、伴随症状、毒 物接触或误食、既往史、家族史、 体征 2.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血离子(Ca 、 Na 、 Mg)、血糖、血培养、便培 养、尿三氯化铁试验等. 腰穿脑脊液检查 ECG、 CT、 B超

四.治疗 原则:防止窒息,控制惊厥,病因治疗 1.一般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分泌物、 平卧、安静、防止舌咬伤

2.止惊 药物止惊: 首选安定(0.2~0.5mg/kg/次,iv) 苯巴比妥钠(负荷量10mg/kg,维持量 4~5mg/kg/d,im或iv) 10%水合氯醛(0.4~0.6ml/kg/次,1~2倍 生理盐水稀释灌肠) 针刺疗法: 人中、合谷、百会、涌泉

3.对症处理 降温(见高热)、降颅压、保持水电平衡 4.病因治疗 控制感染、补钙、补充葡萄糖、抗癫 痫

腹痛(Abdominal pain ) 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呕吐(Vomiting)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