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病案导入 病人李某,女, 38 岁,持续高热一周,体温持 续在 39.0~40.0 ℃,以发热待查于上午 8 时入院。入 院时体温 40 ℃,脉搏 110 次 / 分钟,呼吸 28 次 / 分钟, 血压 120/80 mmHg, 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口唇干裂, 食欲不振。 请问:根据病人情况需做哪些护理措施?
Advertisements

1 重点 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 一、概念 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 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 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 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
急性酒精中毒患 者的护理. 急性酒精中毒 急性酒精中毒 再来一杯 二锅头 ! 急性酒精中毒 案例 16-4  张泽举, 48 岁,患有高血压病 3 年,嗜烟酒 20 余年。因参加宴席饮高度白酒约 300ml ,呕吐 胃内容物 4 ~ 5 次,昏迷 0 . 5h 急诊人院。人院查 体: T37.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段思静. 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 前三种疾病与后两种在发病机制及临床处理上略有不同。本节重点阐 述前三种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 妊娠期高血压(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肠梗阻护理查房 蚌医一附院中医科 陈晴晴. 肠梗阻的定义: 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 时,称为肠梗阻 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仅 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列第三位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会计一系会计综合实训 目录 情境 1.1 企业认知 情境 1.3 日常经济业务核算 情境 1.4 产品成本核算 情境 1.5 编制报表前准备工作 情境 1.6 期末会计报表的编制 情境 1.2 建账.
主编:邓萌 【点按任意键进入】 【第六单元】 教育口语. 幼儿教师教育口 语概论 模块一 幼儿教师教育口语 分类训练 模块二 适应不同对象的教 育口语 模块三 《幼儿教师口语》编写组.
第一組 加減法 思澄、博軒、暐翔、寒菱. 大綱 1. 加減法本質 2. 迷思概念 3. 一 ~ 七冊分析 4. 教材特色.
鼻导管吸氧技术 手术室 王桂云. 相关理论  概念 氧气吸入疗法 是指供给患者氧气,纠正由各 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代谢,以维持 机体生命活动的治疗方法。
教学目标 识记: 能正确描述缺氧的分类、程度和给氧的适应症 能正确说出氧气表的结构与功能 理解: 比较各种给氧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选用范围 能举例说明用氧应注意的安全问题和给氧的副作用及 其预防 应用: 能正确换算氧浓度、氧流量和氧气筒内可供时数 能熟练进行鼻导管和鼻塞法给氧术 能熟练进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氧气吸入疗法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氧气吸入疗法 (oxygen inhalation)  通过给氧,增加吸入空气中氧的浓度, 以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PaO 2) 和动脉血氧饱和 度 (SaO 2), 增加动脉血氧含量, 从而预防和 纠正各种原因所造成的组织缺氧。
海南医学院附 院妇产科教室 华少平 妊娠合并心脏病  概述  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  心脏病对妊娠、分娩的影响  妊娠合病心脏病的种类 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胎儿的影响  诊断  防治.
植树节的由来 植树节的意义 各国的植树节 纪念中山先生 植树节的由来 历史发展到今天, “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 的热潮漫卷 了中华大地。从沿海到内地,从城市到乡村,涌现了多少 造林模范,留下了多少感人的故事。婴儿出世,父母栽一 棵小白怕,盼望孩子和小树一样浴光吮露,茁壮成长;男 女成婚,新人双双植一株嫩柳,象征家庭美满,幸福久长;
客户协议书 填写样本和说明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路 299 号浦发国际金融中 心 13 层 吉林钰鸿国创贵金属经营有 限公司.
浙江省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与剖析 马 进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第二章 环境.
教师招聘考试 政策解读 讲师:卢建鹏
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把握语文素养的构成要素。 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特点。
北台小学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做幸福教师 2012—2013上职工大会.
内科护理学.
福榮街官立小學 我家孩子上小一.
第2期技職教育再造方案(草案) 教育部 101年12月12日 1 1.
企业员工心态管理培训 企业员工心态管理培训讲师:谭小琥.
历史人物的研究 ----曾国藩 组员: 乔立蓉 杜曜芳 杨慧 组长:马学思 杜志丹 史敦慧 王晶.
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刘黛琳 山东 • 二○一一年八月
淡雅诗韵 七(12)班 第二组 蔡聿桐.
第七届全国英语专业院长/系主任高级论坛 汇报材料
小數怕長計, 高糖飲品要節制 瑪麗醫院營養師 張桂嫦.
肺气肿护理查房 呼吸一病区 姜珍珍 2015 年 11月 22 日.
制冷和空调设备运用与维修专业 全日制2+1中等职业技术专业.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李娜 淮北卫生学校.
春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会计信息分析与运用 —浙江古越龙山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分析 组员:2006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 金国芳 叶乐慧 魏观红 徐挺挺 虞琴琴.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11章 健康教育与保健措施.
实验八、脉搏和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芹菜 英语051班 9号 黄秋迎 概论:芹菜是常用蔬菜之一,既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这是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植物。 别名:旱芹、样芹菜、药芹、香芹、蒲芹 。 芹菜属于花,芽及茎类。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万杰医学院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4节 血压的评估 及 护理 陈荣芝.
高血压健康宣教 神经内科.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第二节 女子的体育卫生 第三节 中年人的体育卫生 第四节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2012年 学生党支部书记工作交流 大连理工大学 建工学部 孟秀英
北京市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中心试题管理科.
2014吉林市卫生局事业单位招聘153名工作人员公告解读
各類所得扣繳法令 與申報實務 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桃園分局 103年9月25日
初級游泳教學.
病例分析 基础医学院 王晓娜
爱国卫生工作的持续发展 区爱卫办 俞贞龙.
第八章 数学活动 方程组图象解法和实际应用
本课内容提要 一、汇率的含义 二、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三、汇率变化的影响. 本课内容提要 一、汇率的含义 二、汇率变化与币值的关系 三、汇率变化的影响.
散文鉴赏方法谈.
比亚迪集成创新模式探究 深圳大学2010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姓名:卓华毅 专业:工商管理 学号: 指导老师:刘莉
如何撰写青年基金申请书 报 告 人: 吴 金 随.
点击输 入标题 点击输入说明性文字.
國際志工海外僑校服務 越南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2010年國際志工團隊.
班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健康与运动状况调查.
内容纲要: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缺氧的防治原则
第十六章 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 与急救护理(二)
(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 )
高血压的健康教育 一、高血压的概念 二、高血压得分类 三、高血压标准值 四、高血压的诱导因素 五、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六、高血压的并发症
二、生命体征测量技术 血压的测量技术与照护.
人工授精器械识别及假阴道安装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材料 三、实验内容 四、作业.
大咯血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消化内分泌:苗佳.
不同人群的体育保健和体育卫生.
临 床 病 例.
外科学 外科休克.
高压氧治疗安全与 护理 临沂市人民医院高压氧科 崔 燕.
  心脏与大血管X线诊断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影像中心              付和睦.
第十五章 镇 痛 药.
肺 炎 Pneumonia.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生命体征 体温 脉搏 呼吸 血压

学习目标 掌握发热程度的区分及临床常见的4种热型 掌握体温的评估、观察与护理 掌握正确测量病人体温的方法 熟悉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掌握脉搏的评估内容、正确测量病人脉搏的操作方法 了解影响血压的因素、异常血压的判断标准 掌握血压正常值和血压测量的方法 熟悉呼吸的生理过程及呼吸评估的内容 掌握呼吸测量的方法 掌握氧气疗法的方法 掌握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措施与方法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1、体温的产生 大于50%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体温的生理变化 (一)体温的产生及生理调节 1、体温的产生 糖、脂肪、蛋白质氧化分解形成 大于50%的能量转化为热能维持体温 小于50%的能量存储与ATP内

2、产热与散热 产热过程(细胞新陈代谢过程) 产热器官 产热因素 肝脏 骨骼肌 食物氧化 骨骼肌运动 交感神经兴奋 甲状腺分泌增多 体温升高

散热过程(物理方式) 散热器官:皮肤(70%)、呼吸(29%)、排泻(1%) 辐射由一个物体表面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至另一个与它不接触物体表面的方式。 传导指热在一个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传动的散热方式。 对流通过气体或液体的流动来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是传导的特殊方式。 蒸发指从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中吸收热的散热方式。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 散热方式

3、体温的调节 干扰 体温 调定点 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示意图 产热装置 (系统)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系统 深部温度 受控对象 散热装置 温度感受装置 (反馈检测器) 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示意图

(二)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 1、正常体温 口温 36.3-37.2℃ 平均37.0℃ 肛温 36.5-37.7℃ 平均 37.5℃ 口温 36.3-37.2℃ 平均37.0℃ 肛温 36.5-37.7℃ 平均 37.5℃ 腋温 36.0-37.0℃ 平均 36.7℃ ℉ 与℃的换算公式: ℉ =℃×9/5+32 ℃=(℉-32)×5/9

体温的生理变化 昼夜差异 年龄差异 性别差异 运动 药物 其他:强烈的情绪反应、进食、环境温 度、冷与热的应用等

二、异常体温的观察与护理 (一)体温过高 又称发热 指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 判断标准: 腋温>37℃,口温>37.5℃ 原因:感染性发热、非感染性发热 >

1、发热程度的判断 分度 温度范围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分度 温度范围 低热 37.3~38.0℃ 中等热 38.1~39.0℃ 高热 39.1~41.0℃ 超高热 41℃ 以上

2、发热的临床过程 1.体温上升期 特点:产热大于散热。 2.高热持续期 特点: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平衡 3.退热期 特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至正常水平

3、热型 将体温绘制在体温单上,互相连接,就构成了体 温曲线,各种体温曲线的形状称为热型。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达数天或数月,24h波动 范围不超过1℃。 多见于肺炎球菌肺炎、伤寒等 弛张热:体温可达39℃以上,24h 内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 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等。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 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 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 见于疟疾等疾病。 不规则热:发热无一定规律,持续时间不定。 多见于流行性感冒,癌性发热等。

4、体温过高的护理要点 降温 休息 饮食 保持清洁和舒适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加强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

(二)体温过低 定义: 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减少或散热增加导致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体温过低。 判断标准: 体温低于35 ℃

1、原因 散热过多 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

2、体温过低程度的判断 分度 温度范围(华氏) 中度: 30~32℃(86.0~89.6℉) 重度: < 30℃(86.0℉) 分度 温度范围(华氏) 轻度: 32~35℃(89.6~95.0℉) 中度: 30~32℃(86.0~89.6℉) 重度: < 30℃(86.0℉) 致死温度:23~25℃(73.4~77.0℉)

3、症状 4、护理要点 (1)保暖措施 (2)环境温度:室温22-24℃ (3)去除病因 (4)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的测量,每小时1次 (5)健康教育

三、体温的测量 (一)体温计的种类与构造 水银体温计又叫玻璃体温计分为摄氏表和华氏表有口表、肛表、腋表 电子体温计 可弃氏体温计 感温胶片

(二)水银体温计的检查和消毒 1、水银体温计的检查: 2、水银体温计的消毒: 水银35℃ 以下,水温40℃ ,测3分取出,误差大于0.2℃ 或有裂痕,则为不合格. 2、水银体温计的消毒: 患者单独使用:用后放入消毒容器中浸泡,使用前用清水洗后擦干。 集体使用:放入消毒容器中浸泡5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再放入另一消毒容器中浸泡30分钟后清水冲洗擦干备用。

(三)测量体温的方法 [目的] 1、判断体温有无异常 2、动态检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的年龄、性别、病情、意识、治疗的情况 2、影响体温测量准确性的因素 3、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 [实施](见实验课) (1)操作步骤 (2)健康教育 [评价] 健康教育内容、测量准确、无意外发生。

口温测量 腋温测量 体温测量的不同部位及方法示意 肛温测量

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 2、进食、饮水或面颊部热敷、吸烟、坐浴或灌肠、腋窝局部冷热敷等情况时,应间隔30min后再测量相应部位的体温 3、测口温时,嘱病人勿用牙咬体温计,若不慎咬破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以免损伤唇、舌、口腔、食管、胃肠道粘膜;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粗纤维食物,以加速汞的排出。 4、为婴幼儿、重病人、躁动者测温时,应有专人守护,以防发生意外。 5、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应在床旁重新监测,必要时做肛温和口温对照复查 6、甩体温计用腕部力量,不能触及它物,以防撞碎;切忌把体温计放在热水中清洗,以防爆裂。用离心机甩体温计时,应先消毒后放于离心机内。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一)脉搏的产生 心脏窦房结发出冲动 心脏收缩 左心室射血 主动脉压力升高 管壁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正常脉搏的生理变化 (一)脉搏的产生 心脏窦房结发出冲动 心脏收缩 左心室射血 主动脉压力升高 管壁 扩张(心脏舒张 脉管壁弹性回缩) 这种动脉管壁随着心脏的舒缩而出现周期性的起伏搏动形成动脉脉搏

(二)正常脉搏及其生理变化: 1.脉率每分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安静状态60-100次/分。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体形、活动、情绪、其他等。 2.脉律是脉搏的节律性。反映左心室收缩情况。正常跳动均匀规则,间隔时间相等。青春期常有窦性心律不齐。 3.脉搏的强弱:触诊时血液流经血管的感觉。取决于动脉充盈度和周围血管的阻力,与心博量和脉压大小有关。正常每博强弱相等。 4.动脉壁的情况:触诊时感觉到的动脉壁的性质。正常动脉壁光滑、柔软、有弹性。

二、异常脉搏的观察与护理 (一)异常脉搏的观察 1、脉率异常 心动过速成人安静时P>100次/分。T↑ 1℃,成人P↑ 10次/分,儿童P↑ 15次/分。见于高热、甲亢、贫血或失血者。 心动过缓(缓脉)成人P<60次/分。见于颅内压升高、窦房结传导阻滞,甲低者。

2、节律异常 1.间歇脉 较正常延长的间歇(代偿间歇),称间歇脉。每个正常搏动后跟一次提早搏动 (期前收缩)称二联律, 每2个后跟一次提早搏动称三联律。 2. 脉搏短绌 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心率不规则、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

3、强弱异常 4、动脉壁异常 常见于动脉硬化的病人。 洪脉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小,动脉充盈度好,脉压差大,脉搏强大。见于甲亢、高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细脉或丝脉与洪脉相反。大出血、休克、主动脉瓣狭窄等。 交替脉节律正常,强弱交替出现的脉搏。见于高心、心肌梗塞等。 水冲脉脉搏骤起骤降,急促有力。见于甲亢、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4、动脉壁异常 常见于动脉硬化的病人。

(二)异常脉搏的护理 1、病情观察:观察脉搏的脉率、节律、强弱、动脉壁情况及相关症状。 2、休息与活动:增加卧床休息时间减少氧的消耗。 3、给氧: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氧疗。 4、根据病情准备好急救物品及药物 5、健康教育

脉搏测量的主要部位

三、脉搏的测量 (一)脉搏的测量部位:浅表、靠近骨骼的大动脉。常选择桡动脉。 (二)测量脉搏的方法 [目的] 1、判断脉搏有无异常 2、动态检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情况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 2、影响脉搏测量的因素 3、病人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计划] 用物准备: [实施] (1)操作步骤(2) 健康教育 [评价]健康教育内容。

注意事项 1、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动脉搏动较强,易于与病人的脉搏相混淆 2、测脉搏前如病人又剧烈运动、紧张、恐惧、哭闹等活动,应安静休息20-30min再测 3、为偏瘫病人测脉搏时,应选择健侧肢体 4、测脉搏时,应同时注意脉搏节律、强弱等情况

脉搏短绌的测量(补充内容) 1.脉搏短绌病人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 2.听诊部位选择左锁骨中线内侧第5肋间处。 3.计时1min。 4.记录:分数式,心率/脉率/分,如180/64/分。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郭三花 岳月梅 忻州职院护理系

第三节 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血压: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通常指动脉血压)。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达最高值。 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血压下降达最低值。 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平均动脉压: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或1/3收缩压+2/3舒张压。 单位血压:为 KPa 或 mmHg 1 KPa = 7.5 mmHg 1 mmHg = 0.133 KPa

一、正常血压的生理变化 (一)血压的形成 前提:充盈的血容量 基本因素:心脏泵血、外周阻力 其它:大动脉的弹性 动能: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 势能: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使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扩张。

(二)影响血压的因素 每搏输出量 心率 外周阻力 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阻力血管 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 5个因素互相调节,调节中枢位于脑干的血管运动中枢。

(三)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生理变化 血压的正常值 (三)正常血压及生理变化 生理变化 血压的正常值 年龄 性别 昼夜规律 运动 环境温度 体型 体位 身体不同部位 其它:情绪反应、睡眠不佳、吸烟、药物等。 90 ≦SP<140mmHg 60≦DP<90mmHg 脉压=30-40mmHg 儿童SP=80+年龄×2 DP= SP×2/3 换算公式: 1kPa=7.5mmHg 1mmHg=0.133kPa

二、异常血压的观察与护理 (一)异常血压的观察 高血压 SP≧ 140mmHg和(或)DP≧90mmHg 低血压:血压低于正常且有明显血容量不足的表现。 脉压异常 (1)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硬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等。 (2)脉压减小: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等

(二)异常血压的护理 密切观察病情:监测血压的变化;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注意有无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休息与活动: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饮食:进食易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醇、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限制盐的摄入;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环境:安静、舒适、温湿度适宜。 健康教育

三、血压的测量 BP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循环血量、 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 弹性、血液的粘滞度等。 方法有直接与间接法两种。

(一)血压计的种类及构造 1、血压计的种类 水银血压计又称汞柱血压计 无液血压计又称弹簧式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

2、血压计的构成 1. 加压气球和压力活门 2. 袖带 3. 血压计

(二)测量血压的方法 [目的] 1、判断血压有无异常 2、动态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治疗等情况 2、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3、病人心理变化、合作程度 [计划] 用物准备:血压计、听诊器等 [实施] (1)操作步骤 (2)健康教育 [评价] 健康教育内容、测量准确。

【注意事项】 四定 袖带因素 定时间 定部位 定体位 定血压计 过宽,BP下降;过窄, BP升高。 过松,BP升高;过紧, BP下降。 【注意事项】 四定 袖带因素 过宽,BP下降;过窄, BP升高。 过松,BP升高;过紧, BP下降。 位置适合:具肘窝2-3厘米,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 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过高BP偏低,过低BP偏高 定时间 定部位 定体位 定血压计

第四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总过程。 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呼气 :气体排除体外的过程。 第四节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定义: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总过程。 呼吸道:上呼吸道下呼吸道 呼气 :气体排除体外的过程。 吸气 :气体进入肺的过程。

一、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 呼吸过程 内呼吸 外呼吸 气体运输 毛细 血管 组织 细胞 肺毛 细血 管 肺 静 脉 左 心 动 右 空 气 呼 O2 CO2 空 气 呼 吸 道 泡 肺通气 肺换气

(一)呼吸运动的调节 1、呼吸中枢:产生和调节呼吸的NC群,分布于脊髓、延髓、脑挢、间脑、大脑皮质等 2、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 (2)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3)防御性反射:包括咳嗽反射和喷嚏反 3、呼吸的化学性调节:PaO2, PaCO2, [H+] 其他内外感受性反射:突然的冷热、疼痛、血压的变化等。

(二)正常呼吸及生理变化 年龄 性别 活动 情绪 其它:环境温度升高或海拔增加等 16-20次/分 节律规则 呼吸运动均匀无声 不费力

二、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一)异常护理的观察 频率异常 深度异常 节律异常 声音异常 形态异常 呼吸困难

频率异常 呼吸过速又叫气促:R>24次/分。T每升高1℃,R增加3-4次/分。见于高热、疼痛、甲亢等。

深度异常 深度呼吸 又叫库斯莫式呼吸:深而大的呼吸。 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尿毒症酸中毒。 浅快呼吸:浅表而不规则的呼吸,呈叹息样。 见于呼吸肌麻痹、胸肺疾患和濒死病人。

节律异常 潮式呼吸 又叫陈-施式呼吸:呼吸由浅慢到深快,再由深快到浅慢,暂停后,再重复以上的周期性变化(30秒-2分) 。见于CNS疾患。 间断呼吸 又叫毕奥式呼吸:呼吸和呼吸暂停交替出现。是临终前表现。

声音异常 蝉鸣样呼吸吸气时产生蝉鸣样声音。声带附近阻塞,空气吸入困难。见于喉头水肿、喉头异物。 鼾声呼吸呼吸时发出一种粗大的鼾声。气管或支气管有较多分泌物。见于昏迷病人。

形态异常 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增强。胸肺疾患。 腹式呼吸减弱,胸式呼吸增强。腹部疾患。 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病人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表现为呼吸费力,科出现发绀、鼻翼扇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显著困难,吸气时间延长,有明显的三凹征。常见于喉头水肿,气管异物等。 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常见于支气管哮喘,阻塞性肺气肿 混合性呼吸困难:吸气呼吸均感困难,呼吸频率增加。常见于重症肺炎,广泛性肺纤维化,大片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

(二)呼吸异常的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观察有无咳嗽、咳痰、咯血、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体征。 2、休息与活动:剧烈、频繁咳嗽需卧床休息,病情好转适当增加活动量。 3、饮食:病人如无心、肝、肾功能障碍,应给予充足的水分及热量,并适当增加蛋白质与维生素,进食不宜过饱。 4、环境:舒适、整洁、温湿度适宜。 5、保持呼吸道通畅 6、吸氧:根据病情决定吸氧浓度。 7、心理护理: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8、健康教育

三、呼吸的测量 [目的] 1、判断有无异常呼吸。 2、动态检测呼吸, 了解呼吸功能情况。 3、协助诊断,为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提供依据。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影响呼吸测量的因素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 [实施] 1、操作步骤2、健康教育

【注意事项】 1、测呼吸前如有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应休息30min后再测量 2、由于呼吸受意识控制,因此,测量呼吸时应不使病人察觉 [评价] 1、病人及家属理解测量呼吸的目的,愿意配合 2、病人知道呼吸正常值及测量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测量结果准确

四、维持呼吸功能的护理技术 1、有效咳嗽 2、扣击 3、体位引流 (1)体位:患肺处于高处,引流的支气管开口向下。 (2)时间与次数:每日2-4次,每次15-30分钟。 (3)嘱病人间歇深呼吸并用力咳嗽,护理人员轻叩相应,以提高引流效果 (4)痰液粘稠不易引流时,可给予雾化吸入等,以利痰液排出 (5)监测:病人反应;引流液的色、质、量,并记录

4、吸痰法 [目的] 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并发症。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病人呼吸、痰量、口腔、鼻腔情况、痰液粘稠度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 [实施] (见实验课) [评价] 病人愿意配合,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吸出,缺氧得到改善,减轻痛苦,呼吸道未发生机械性损伤。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吸痰用物每天更换1-2次,吸痰导管每次更换,做好口腔护理 2、观察病情:观察气道是否通畅、病人的面色、呼吸、心率、血压、吸出痰液的色、质、量等并记录 3、选择粗细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不宜过粗,特别是小儿吸痰时 4、插管时不可用负压,吸痰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粘膜 5、每次吸痰时间﹤15s,吸痰前后可增加氧气的吸入,以免造成缺氧 6、痰液粘稠时,可配合叩击、雾化吸入的方法稀释痰液

五、吸氧法 氧气疗法: 是指通过给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

(一)缺氧分类和氧疗的适应症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原 因 吸入气体中氧分压过低;肺泡通气不足气体弥散障碍;静脉血分流入动脉 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 动脉血灌注不足、静脉血回流障碍 组织细胞不能 充分利用氧 血气分析 PaO2↓,SaO2↓ CaO2↓,PaO2正常 PaO2、SaO2、CaO2正常 A-V血氧含量差↑ PaO2、SaO2、CaO2正常。 V血氧分压、氧饱和度、氧含量↑ 常见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先天性心脏病 严重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症 心力衰竭、休克、动脉痉挛 氰化物中毒 处理 吸氧,改善症状 吸入高浓度的氧或纯氧以增加血浆中溶解的氧,提高组织供氧 病因治疗,吸入高浓度的氧 氧气吸入提高血浆与组织之间的氧分压梯度,氧易弥散到组织

(二)缺氧程度 PaO2正常值:80-100mmHg。 轻度低氧血症:PaO2>6.67kPa(50mmHg) SaO2> 80%,无紫绀,一般不需氧疗 中度低氧血症:PaO2 4~6.67kPa(30~50mmHg) SaO2 60%~80%,有紫绀、呼吸困难,需氧疗 重度低氧血症:PaO2 < 4kPa(30mmHg) SaO2 < 60%,显著紫绀、呼吸极度困难、出现三凹症,氧疗的绝对适应证

(三)氧疗种类 低浓度氧疗:<40%氧,慢阻肺和慢性呼衰。 中浓度氧疗:40%~60%氧,肺水肿、心肌梗塞、休克等 高浓度氧疗:>60%氧,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心肺复苏术后。 高压氧仓:2-3公斤/平方厘米,100%氧。 氧气浓度与流量的关系: 吸氧浓度(%)= 21 + 4 ×氧流量(L/min)

(四)供氧装置 氧气筒、氧气表装置 管道氧气装置 氧气筒内的氧气供应时间计算公式: [压力表压力-5(kg/cm2)] ×氧气筒容积(L) 时间= ————————————————— 1 kg/cm2×氧流量(L/min)×60min

呼吸机 氧气湿化瓶 简易呼吸气囊

(五)用氧方法 鼻导管给氧法 鼻塞法 面罩法 头罩法 氧气枕法 高压氧仓:吸30分,休息10分,不超过90分,减压。

鼻导管给氧法 [目的] 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 [评估] 1、病人病情、年龄、意识、治疗等情况 2、缺氧程度,血气分析结果 3、病人鼻腔有无分泌物堵塞、有无鼻中隔偏曲等情况 4、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 [实施](见实验课) [评价]病人配合,了解用氧知识,缺氧症状改善,未见呼吸道损伤及其他意外发生。

氧疗注意事项及观察要点 用氧注意事项 用氧“四防” 导管连接 氧流量调节 停止用氧 用氧患者观察要点 病人缺氧状况改善情况 管道通畅,有效供氧

(六)用氧监测 1、缺氧症状:由烦躁不安转为安静、心率变慢、血压上升、呼吸平稳、皮肤红润湿暖、发绀消失,说明缺氧症状改善。 2、实验室检查指标:观察氧疗后PaO2、PaCO2、SaO2,可作为氧疗监测的客观指标 3、氧疗的副作用: (1)氧中毒 (2)肺不张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 (4)晶状体后纤维化组织增生 (5)呼吸抑制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