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脑血管病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 神经科 魏岗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脑出血的分型、分期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黄如训. 病 因病 因 脑血管病变: A 硬化、 A 瘤、 AVM 、 A 炎、淀粉样血管瘤、 V 血栓形成 血液:抗凝、溶栓、嗜血杆菌感染、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血流动力:高血压、偏头痛 其他:药物、酒精、肿瘤.
对糖尿病人的心血管疾病的 早期预防: 通过晚期预防来治疗还是评 估个人的风险? 第一部分 Professor John S Yudkin Professor of Medicine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Norwegian Postgraduate Course in.
1. 健康感知 — 健康管理形态 1.1 保持健康能力改变 1.2 个人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3 不合作 ( 特定的 ) 1.4 家庭执行治疗方 案无效. 1.5 社区执行治疗方案无效 1.6 保护能力改变 1.7 寻求健康行为 ( 特定的 ) 1.8 有感染的 危险 1.9 有受伤的危险 1.10.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 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内科专家组 2007年.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左枕顶叶脑出血病例-1例 医院: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参赛医生: 梁一鸣 科室: 神经外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手足外科护理查房 断指再植 吴桂英.
脑梗死的诊断分型 大连市中医医院 神经内科.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Cerebravascular Disease ,CVD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 第二节 脑梗死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编写委员会 第二节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临床规范化治疗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内科 徐广润.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 年级专业 06护理 实习护士 梁素华 临床指导教师 区敏珊 专业负责人 胡宪法.
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广东省人民医院急危重症医学部 李辉.
TCD在脑出血中的应用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 倪俊.
肺结核.
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必存用于脑干出血的优秀病例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参赛医生: 卢秀芳 科室: 神经内科2组 职称: 主治医师.
脑血管病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余昌胤.
急性脑血管病.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严晓伟.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苏 全 喜.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脑中风 (Cerebral Stroke) 开大顺主任 主讲.
*****临床试验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研究中心: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科 主要研究者:**** 申办者:********公司 CRO:********公司
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 中国卒中培训中心 赵性泉.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必存在脑出血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高旭清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副主任医师.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颅内压增高.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慢 性 阻 塞 肺 疾 病.
缺血性卒中分型.
吸烟与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流行病学.
卡泊三醇增强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达力士联合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E L Speight
脑梗塞的诊治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 胡永强
甲状腺激素.
危重症脑血 管病的救治 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一科 罗艳春.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脑积水 脑积水(hydrocephalus)是指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和脑室扩大。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血流域解剖学.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高血压脑血管病的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 宣武医院 神经科 魏岗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 60 正常血压 临界血压 50 高血压 40 30 20 10 男性 女性 平均每年10, 000人发病 <140/ 90 临界血压 50 高血压 >160/95 40 30 20 10 男性 女性 Am J Med 1986, 80(suppl 2a) 23-32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中国七城市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干预试验 SBP介于160~169mmHg中风发病率是130~139mmHg的 13.4~17.7倍 DBP介于95~99mmHg中风发病率是75~79mmHg的6~6.9倍 姜国鑫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3 1:35-38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与舒张压 平均舒张压(mmHg) 7 western cohorts 18 eastern cohorts 相对危险性 70 80 90 100 0.25 0.50 2.00 4.00 1.00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中国人群脑卒中和冠心病死亡在总的 心血管病死亡中所占的比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 脑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 脑小动脉痉挛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脑血管疾病分类 按神经功能缺失症壮及持续时间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 按病理性质分: <24小时TIA >24小时脑梗死 小卒中、大卒中和静息性卒中 按病理性质分: 缺血性卒中(脑栓塞、血拴形成) 出血性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缺血性中风的治疗

病理生理及治疗靶位 分子水平上缺血卒中后病理生理改变为一时间依赖级联反应 缺血后能量生成减少 神经元谷氨酸受体过度兴奋(兴奋性毒性) 神经元内钠、氯、钙离子过量聚集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病理生理及治疗靶位 线粒体损伤 自由基生成 白细胞炎性反应 MRI及PET证实梗死灶周围存在一缺氧可逆半暗区 治疗关键:迅速恢复供血,阻断级联反应,抢救半暗区。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缺血卒中应视为急诊处理 近年随着诊断治疗的进步,根据其本质应按危及生命的急诊处理。 1993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HA)在其心肺复苏的处理准则中,将急性脑卒中列为特殊复苏情况。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初步评估应检查病人的气道、通气及循环。 神经系统检查无需十分详尽,应在5~10分钟内完成。 应寻找头颅损伤、心脏杂音、动脉杂音或颅脑动脉搏动消失的证据。 检查眼部出血及颈强等预示颅内出血的体征。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在排除颈椎创伤后才可被动的屈曲颈部。 若病人昏迷、视乳头水肿或无法解释的发热应考虑SAH、肿瘤、感染或代谢异常。 出血及缺血临床表现互有重叠,治则不同,因此首要的是区分二者。 脑积液检查常不能可靠的予以鉴别。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CT为早期诊断的首要检查,颅内出血检出率高达100%,若未检出出血,则有利支持缺血诊断。此项检查迅速,无需静脉注射显影剂。有助于早期区分出血、梗死或脑肿瘤等。 约50~60%病人早期可能检出脑水肿、脑积水或不易觉察的低密度病灶。常提示较严重的缺血损伤,预后差。也预示出血性转化。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CT可能漏诊轻微的SAH、小的皮质下或皮质梗塞或后颅窝病变。发病的头几小时CT检查可能不能发现缺血性病变。包括可能发展为大面积的梗死灶。 MRI比CT敏感,但急性出血的MRI表现可能不特异。由于病人恐惧不愿意接受检查或装有心脏起搏器等原因受到限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对疑似小脑或脑干梗死CT难以检出的病例MRI特别有助于诊断。 AIS与心脏病强烈相关,治疗应考虑同时合并心梗、心律失常(如房颤等)充血性心衰或猝死的可能。 应进行12导联心电图、胸部X光片及心脏临床检查。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起病24小时应连续心脏监护,检出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如检出严重心脏异常,需要特异诊断检查或更长时间监护。 MRA可能为颅内动脉闭塞提供重要线索 为辨别可能的病因或紧急治疗的需要(如溶栓)应做系列的血液检查(CBC、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早期评估 只有当症状提示急性感染或SAH而CT(-)的病人才需要进行紧急CSF检查。 若疑为抽搐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EEG是重要早期诊断检查。 针对危险因素和病因的检查费时长,急诊条件下不易进行,应在紧急治疗开始之后检查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急症评估时的检验 脑CT,不用显影剂 心电图 胸片 侧位颈椎X光片(若病人昏迷或有颈椎疼痛或压痛) 血液学检查 血清电解质 全套血球计数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元时间 血清电解质 血糖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急症评估时的检验 动脉血气水平(若疑有缺氧) 肾与肝的化学分析 腰椎穿刺(若疑及蛛网膜下失血而CT阴性) 脑电图(若疑及癫痫病发作) . 急诊室应24小时都可以做这些检查,结果有助于确诊并检出危及生命的早期并发症,因为影响急症处理。一些费时的明确病因的检查可在治疗开始后进行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疑为AIS病人首选急症检查应是CT,还应包括EEG,胸片,心脏监护。及列于表五的其他检查。 超声或其他颅内,外血管影像学等检查,有些情况下(血栓血管内成型术,支架置入等)有助于治疗决策,但其应用应针对特殊临床情况,不应因检查而延误治疗。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紧急支持和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紧急处理重要内容是维持脑组织充分氧供,缺氧导致无氧代谢,及能量储备耗竭,加重脑损伤,予后更差。 缺氧最常见的原因是:气道部分阻塞、通气不足,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紧急支持和急性并发症的处理 意识不清危重病人复苏很重要步骤是保护气道和辅助通气,气道阻塞应气管内插管。 迄今无资料肯定输氧的裨益,不应常规采用。若血气分析证实缺氧或氧饱和度低下或其他原因,可予输氧。 对气栓或Caisson氏病等继发脑缺氧病人,高压氧可能有用,而其他AIS其治疗作用未经充分验证。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血压的处理 卒中后常有高血压,最佳治疗迄今未明确。应激、膀胱涨满、疼痛、原有高血压,脑缺血后生理性血压升高反应或颅压升高均可引起。针对上述因素治疗BP可降低。 多数病人不应降压治疗,严重高血压常对药物反应过度,降压应慎重,否则导致神经系统情况恶化。 卒中后血压升高到什么水平就需紧急处理?尚无定论。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血压的处理 若高血压伴梗塞出血性转化、心梗、高血压导致急性肾衰、胸主动脉夹层应早期静脉用药。 SBP>180mmHg DBP>105mmHg拟行溶栓患者需降压治疗 需降压治疗,应逐渐降低,MBP不宜超过20mmHg 当MBP<130mmHg或SBP<220mmHg或DBP<110mmHg一般不需降压治疗。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体温增高的处理 实验室研究证实低温能缩小梗塞范围,但临床应用尚无充分资料。 具美国Cleveland一项研究报告,发病12小时用热交换导管技术维持24小时体核温度33度,治疗组梗死面积平均增加72.9%,对照为108.4 体温升高应明确病因并常规应用退热治疗。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血糖异常的处理 高血糖是否加重脑卒中尚未明确,一些研究将卒中予后不良与高血糖相关联,但迄无资料证明治疗高血糖能改善其予后。 高血糖可能是严重脑损伤的一种反应。 高血糖的处理与其他高血糖相同。 低血糖可能表现与脑卒中相似的局部症状,早期注射葡萄糖可以逆转此类症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意识下降中风病人应予气道支持,及辅助通气。 缺氧患者应输氧,有关高压氧的疗效资料不足,大多数卒中病人不建议采用此类治疗。 大多数AIS患者无需注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宜用口服制剂。血压MBP>130mmHg,或SBP>220mmHg,建议谨慎降压。 治疗发热原因,用退热剂控制升高的体温,低温治疗资料不足,除研究目的外,不建议采用。 应控制脑卒中后的低血糖或高血糖。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治疗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并发症 神经系统 内科 脑水肿、脑积水、颅内压增高、 转为出血性病变、抽搐发作 气道吸入、通气不足、肺炎、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深部静脉血栓、肺拴塞、尿道感染、褥疮、营养不良 肌肉挛缩、关节僵直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卒中后一周内死亡多系脑水肿或ICP,多数并发于一支大的颅内动脉闭塞或大的多叶性梗塞。脑水肿时临床症状明显恶化,需药物干预患者仅占10-20%。 卒中后3-5天脑水肿达高峰,除大面积小脑梗塞外,一般24小时内不造成问题,大面积小脑梗塞,ICP系脑脊液循环梗阻致继发脑积水所致。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处理脑水肿旨在: 治疗应限制液体,低渗液如5%葡萄糖溶液可能加重水肿。 减低颅内压,维持足够脑灌注, 避免缺血恶化, 预防脑疝 治疗应限制液体,低渗液如5%葡萄糖溶液可能加重水肿。 控制可能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缺氧,高二氧化碳血症,高热……等)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可抬高床头20-30度,ICP明显患者,血压升高是一种代 償反应,以维持灌注压,此时忌用降压药物。尤其是扩张脑血管降压药。 院内监护可以指导治疗的选择或予测予后,但其价值仍有待评估。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过度换气(Hyperventilation)为一立即起作用急症措施,降低CO2分压5-10mmHg降低颅内压25-30%,过度换气后应连续给予其他干预措施以控制脑水肿或ICP因其可能收缩血管而加重缺血。需要维持足够的脑灌注。 几项临床试验常规或大剂量皮质激素抗脑水肿的效果,无助于AIS予后的改善,激素组感染较常见,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速尿和甘露醇迄今无临床试验资料支持其在控制脑水肿的疗效。情况迅速恶化病人,静脉快速注射速尿40mg可作为辅助治疗,但不宜长期使用,甘露醇(0.2~0.5g/kg)20分钟内快速注射,能降低颅内压,可以Q.6.h最大剂量2g/kg。 几项临床试验观察甘油效果,认为可以降低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病死率,因其很甜,不易耐受,未广泛采用,静脉注射甘油可诱致溶血。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巴比采类药物可用于降低颅内压但其在AIS治疗作用尚未明确。 若病人有脑积水,脑室内引流可以迅速降低颅内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急性脑水肿及颅压增高(ICP)的处理 大面积半球梗塞病人,骨片减压(偏侧颅骨或颞叶骨片切除)控制颅内压和预防脑疝,但幸存者生活质量差。 小脑梗塞引起的脑积水和脑干压迫,脑室造瘘和枕骨下颅骨切除,配合积极内科治疗有一定疗效。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AIS急性期抽搐的处理 文献报告AIS后急性抽搐的发生率为4~43% 抽搐常发生脑卒中后24小时多为部分性,有时继发全身性抽搐 约20~80%病人抽搐再复发,间歇性发作似不影响卒中总的予后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AIS急性期抽搐的处理 癫痫持续状态是危急生命的併发症,幸而不常见 卒中后预防性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如何尚无报导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梗塞出血转化的处理 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出血性转化的自然发生率资料相对少,有些研究提示脑梗死几乎均有些点状出血 一项前瞻性研究用CT检查,估计近5%的梗死自发发生出血或明显血肿 此并发症的发生受卒中部位、大小及病因的影响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梗塞出血转化的处理 缺血性卒中后转为出血。对预后影响如何? 尚待进一步研究。小的无症状出血的重要性远低于水肿,后者常有神经功能的减退 抗凝及溶栓药物可能增加转为严重出血性卒中的危险,但尚无可靠资料,其处理取决于出血量和症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不建议用皮质激素处理脑卒中后的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 因颅内压增高,包括脑疝症侯群而病情恶化的病人建议高渗液治疗和过度换气,因脑积水而致颅内压增高可给予手术治疗包括持续性脑脊液引流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小脑梗塞压迫脑干和大面积 半球梗塞可以手术减压或切除部分梗塞部位,可能是一种救命措施但会遗留严重的残疾 建议抗惊厥药控制癜痫再发,新近卒中不伴抽搐的病人不建议预防性给药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早期一般支持性治疗 目的 观察病情改变,给予不同内、外科干预 为内、外科处理创造条件以期改善预后 亚急性并发症的预防 开始提出慢性治疗的计划,预防再发 开始康复治疗或其他方法恢复神经功能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早期一般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和良好的支持处理可防止并发症 近25%病人住院头24~48小时病情加重,且难以预测,因此所有病人均应考虑到有神经系统病情加重及出现并发症的危险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住入脑卒中专科病房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及病残率 这种病房的条件并无严格规定,但至少应配备的受过训练能人员密切监护重要生命替怔和神经系统体征 护士及其他人员应接受培训,仔细观察病人,立即识别神经系统状态的变化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医生、护士、康复人员定期交流讨论,有助于协调治疗,获得较好预后 头24小时应评估病人的重要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状态。 多数病人首先应卧床休息,病人若站立,坐起或头部抬高,神经系统症征可能加重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病人开始活动之前时应连续观察其神经系统情况和血压 早期活动对病人很重要,可以减少肺炎、深部静脉血栓、肺栓塞和褥疮等重大并发症 不活动病人可能发生肌肉挛缩、瘫痪、骨科并发症 头24小时可以开始瘫痪肢体全范围的被动运动锻炼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勤翻身、用各种不同的压力垫,密切监察皮肤有助预防褥疮 脑卒中后可能发生营养不良、影响恢复,持续的营养供给十分重要 许多病人开始不能进食或饮水,需静脉注射液体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必须查明病人能否吞嚥,此时气道吸入危险高,脑干梗塞、多次卒中,半球大面积病变或意识下降,气道吸入的危险大。病人若有咽反射异常、自主咳嗽障碍、发音障碍或颅神经麻痹,更应想到此种危险的可能。有时虽有咽反射,也不确保不致发生气道吸入 在床旁作吞水试验是有用的筛查,稍迟可做改良的吞钡试验。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一般很少需要静脉高营养 肺炎是卒中后重要的死因,多发生于不活动或不能咳嗽的病人 脑卒中后病人发热,医生应检查是否发生肺炎,早期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肺栓塞引致的死亡约占死亡的10%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下肢瘫痪和不活动增加深部静脉栓塞的危险,中度严重的脑卒中病人约有1/3可用体积描记图查出近端静脉血栓形成。皮下注射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样制剂可以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 忌用抗凝的病人ASA亦可能有效,忌用抗血栓药物的病人可以改用弹力袜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尿道感染常见,5%病人可能发生继发性败血症 尿失禁或尿潴留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但应尽量避免应用,以防逆行感染,酸化尿或间竭性留置导尿也可减少感染的危险 避免应用预防性抗菌素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卒中病房(stroke unit) 抗胆碱药物可能有助于恢复膀胱功能 病情稳定,可以适时开始康复治疗、预防远期并发症的措施 长期针对危险因素的慢性治疗以减轻卒中再发以及家庭支持和治疗忧郁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建议早期活动,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卒中的亚急性并发症(气道吸入、营养不良、肺炎、深部静脉血栓、褥疮、挛缩、关节强直) 不能活动的病人,预防性应用肝素、低分子肝素或肝素样制剂预防深部静脉血栓、抗栓药物禁忌者建议用间竭性弹力袜 抗菌素处理卒中的感染性并发症以及治疗同时伴发的疾病。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溶栓治疗 国际上静脉溶栓四项TPA静脉溶栓三期临床研 究,时间窗3~6小时,三个月完全或接近完全恢复占31%~50% 副作用脑出血发生率溶栓组高出10倍,但3月~12月死亡率,两组无差别。 静脉TPA溶栓花费/效益比,可以被接受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溶栓治疗 国家95 UK溶栓研究6小时UK100~150万IU疗效满意,相对安全。 虽然溶栓有效,能获得治疗的欧洲(奥地利)4.1%美国1.7~3.5%日本、中国、香港0.5% 发病4~6小时不推荐使用链激酶溶栓。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动脉溶栓 将导管置入,接近或超过动脉闭塞部位 药物TPA,PRO-UK,我国UK为主 PROACTII,180例MCA主干或主要分支闭塞,121例发病6小时局部动脉内Pro~UK配合静脉小剂量肝素。59例单纯小剂量肝素,2小时后前组血栓完全或部分溶解67% ,后者18%(P<0.001)。 3月后生活自理前组占30%,后组25% 副作用脑出血前组25%,后组10%(P=0.06)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可疑MCA闭塞如能在3小时内治疗,推荐静脉TPA或UK溶栓治疗 超过3小时在6小时内建议动脉TPA或UK溶栓 如3小时CT或CT血管造影强烈提示MCA闭塞建议动脉溶栓 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缺乏成熟的随机对照研究, 因其预后差时间可酌情延长,但无定论,有待继续研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抗栓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ASA) 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 降纤治疗(蛇毒降纤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抗血小板凝集治疗 阿斯比林(ASA) 三项48小时应用ASA大型研究 共计40000余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国际卒中研究(IST) 19435例48小时内给予ASA300mg/天合并肝素或不用ASA,两组比较14天内死亡无差别,6月两组死亡率及生活不能自理亦无差别, ASA组两周内卒中再发明显下降2.8%非ASA组3.9% 联合终点严重致残及死亡组间分析无差别。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中国急性卒中研究(CAST) 21106例48小时内给予ASA160mg/天或安慰剂四周,一月时死亡率ASA组轻度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1.6%:2.1%) 非致死性卒中再发率,治疗组为5.3%,对照组5.9%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IST和CAST联合分析 用ASA治疗100急性脑卒中,有一例可预防早期死亡,早期复发或晚期死亡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肝素 国际卒中研究(IST)19435例缺血卒中48小时随机接受肝素5000~12500IU使下每日两次,同时明及ASA300mg/天或否两组疗效无差别。 肝素治疗组发病14天内,中风复发绝对风险下降0.9%,相反出血重风绝对风险增高0.8%,均与高剂量肝素有关。 小剂量肝素治疗结果较好,14天内出现死亡或复发致命性卒中绝对风险减少1.2%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低分子肝素 一项312例发病48小时随机接受低分子肝素疗效研究Nadrparin钙或安慰剂,治疗组多数恢复 另一项更大样本756例未肯定疗效 一项1281例安慰剂对照低分子肝素danapaioid,24小时投药,卒中再发及卒中进展无明显差别,亚组分析严重颈动脉狭窄有潜在疗效。 荟萃分析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抗凝治疗未肯定疗效。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降纤治疗(蛇毒或降纤酶) 中国一项随机对照研究,24小时使用降纤酶,三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无差异 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42例6小时接受治疗,3月后40%神经动能完全或近完全恢复 美国一项纳入500例,3小时内Acrod或安慰剂随机对照研究,3月内完全或近完全恢复占42%,安慰剂组34%(P=0.04)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建议 循证医学证明ASA介于160~325mg/天对急性卒中再发有中度效果,被列入2000年英国版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 不支持常规使用大剂量肝素皮下,或静脉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 小剂量肝素5000IU Bid/天,能安全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 蛇毒降纤酶超早期(3~6小时)使用会提高神经功能,完全或近完全恢复的机会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神经保护剂 寄望很高多数动物实验室证明的有效,临床试验几乎均告失败。 (纳洛酮、GM、尼奠地平、NMDA受体拮抗剂,ICAM抗体,自由基清除剂等) 可能与给首晚剂是不是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作用形式与脑损伤机制不匹配。深部白质、未曾发现突触、在突触部起作用的NMDA受体拮抗剂,可能对深部白质无效,更重要的缺血后侧循环不足药物不能有效达到缺血区 鸡尾治疗法构想即联合治疗疗尚待研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综合卒中干预小组或卒中单元 经过特殊训练的技师、护士及医生组成卒中综合医疗小组 迅速开展多种内外科治疗,密切监护早期康复,融治疗、康复、二级预防为一整体高效流水线 与普通病相比,短期或长期死亡率降低30%或更多,致残率也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 无固定模式,可因地制宜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血压的管理 应个体化(根据病前高血压水平,颅内压、年龄、发病后时间 应比梗死更积极控制血压(可能会减少小动脉再出血)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高血压脑出血血压的管理 当颅压过高、过度降压会使脑灌注压下降,加重脑损伤 SBP>200mmHg或DBP>110mmHg 30~60重复检查控制MBP130mmHg以下 收缩压<90mmHg应予升压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外科治疗——非手术适应症 小血肿(直径<3cm或体积<20ml)意识清醒 GCS评分≤4的患者,手术无助改善临床结局 GCS评分≤4的小脑出血伴有脑干压迫必要时可以手术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外科治疗——手术适应症 意识清醒的中~大血肿 小脑出血>3cm直径,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脑干压迫或梗阻性脑积水或壳核中~大量出血(>40~50ml)或有明确动脉血管病灶(动脉瘤等) 较年青中~大量脑叶出血 脑室出血致梗阻性脑积水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外科治疗——手术方式及时机 锥孔血肿穿刺抽吸 立体定向血肿清除术 开颅血肿清除 脑室引流 应尽早实施(病后6~24小时) 第二届中国高血压世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