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一、睡眠 1. 睡眠时相 觉醒 非快眼动睡眠(NREM) 快眼动睡眠(REM) 慢波睡眠 快波睡眠 交替4~5次 80~120分钟 20~30分钟
2. 失眠类型 主诉 睡不着:入睡困难 睡不好:睡眠干扰、浅睡易醒 睡不够:醒来难再入睡、早醒 催眠药的作用: (1) 缩短睡眠诱导时间 (2) 延长总睡眠时间
二、 镇静催眠药 1、定义:是一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焦虑、失眠和惊厥。 镇静:能引起安静、解除焦虑不安,但保持清醒的精神 活动和自如的运动功能。 催眠: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次数或延长总睡眠时间。 注:两种作用的发挥只有量的差别,无质的差别,所以镇 静药和催眠药之间无明显的界限。
2.分类: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新型催眠药 抗惊厥:解除惊厥症状。 惊厥:俗称抽风、惊风。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 2.分类:苯二氮卓类、巴比妥类、新型催眠药
三、苯二氮卓类 分类: 长效类:地西泮、氟西泮 中效类:氯硝西泮 短效类:三唑仑 代表药物: 地西泮(diazepam,安定)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抗焦虑:小于镇静剂量时即可产生,显著改善患者紧张、忧虑、激动、失眠等症状;首选治疗药。
2.镇静催眠:首选治疗药。 (1)对REM影响小:停药反跳较少; (2)安全范围大: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大剂量不引起 麻醉; (3)不影响肝药酶活性:不易产生耐受性,药物间相互 作用少。
本类所有药物均有此作用;地西泮、氯硝西泮强。 3.抗惊厥和抗癫痫 本类所有药物均有此作用;地西泮、氯硝西泮强。 抗惊厥:辅助治疗破伤风、子痫、小儿高热惊厥、药 物中毒性惊厥等。 抗癫痫:地西泮缓慢静脉推注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 首选药。 4.中枢性肌肉松弛 静脉给药作用明显,可缓解脑血管意外、脊髓损伤所 致肌肉强直。
5.麻醉、心脏电击复律、内镜检查前给药 镇静、催眠:可减少麻醉药用量; 暂时性记忆缺失:对术中不良刺激失去记忆。
【不良反应】 1.后遗效应:头昏、嗜睡、乏力等(长效类易发生)。 2.耐受性和依赖性:长期应用可产生,突然停药可出现 反跳现象和戒断症状。 3.急性中毒:口服过量或静注过快,表现为共济失调、 口齿不清、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呼吸抑制、心跳停止。 (BZ-R拮抗药——氟马西尼解救) 4.其他:致畸性。
【禁忌症】 【护理用药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妇女、新生儿、急性青光眼、重症肌无力禁用。 1.用药期间应嘱患者忌烟酒、茶及咖啡;不宜从事驾驶、机械操作及高空作业;严格遵医嘱服药。 2.本类药物注射液应单独给药,不可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稀释;静注地西泮不超过5mg/min。 3.口服采用小剂量短程给药或间歇用药,应逐渐减量至停药。
四、巴比妥类 最早用于临床的镇静催眠药,常用药物有 长效类:苯巴比妥(鲁米那) 中效类:异戊巴比妥 短效类:司可巴比妥 超短效类:硫喷妥
【作用与临床应用】 随着剂量的增加,对中枢抑制的程度和范围逐渐加深和扩大,依次出现镇静、催眠、抗惊厥及麻醉作用。本类药物因明显缩短REMS,停药易产生反跳性多梦,已不作为镇静催眠药使用。 1.抗惊厥 小儿高热、破伤风、子痫及药物中毒性惊厥。 2.抗癫痫 苯巴比妥可用于癫痫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 3.麻醉和麻醉前给药 硫喷妥钠可用做诱导麻醉或短时麻醉。
【不良反应】 1.后遗效应 服药次晨可出现头晕、困倦、嗜睡、精神不振及定向障碍等,也称“宿醉”。 2.耐受性和依赖性 1.后遗效应 服药次晨可出现头晕、困倦、嗜睡、精神不振及定向障碍等,也称“宿醉”。 2.耐受性和依赖性 3.急性中毒 表现为深度昏迷、呼吸高度抑制、血压下降、体温下降、休克等,呼吸衰竭是致死的主要原因。应吸氧、保温及对症治疗以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同时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促进药物的排泄。 4.其他 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