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和内源性活性物质 一.关于神经递质的研究概况 二.鉴定递质的条件 三.递质的类型 四.递质受体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 药理概论 5.1 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一、解剖学分类 植植物神经(自主神经): 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运运动神经 二、递质分类 胆胆碱能神经 去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肾上腺素能神经)
第八章 肾上腺受体激动药 中南大学 药理学 刘 立 英. 分类: 1. 按化学结构分 儿茶酚 非儿茶酚 苯环 3 , 4 位有羟基,属于儿茶酚 2. 按对受体亚型选择性分 :  ,  ,  受体激动剂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1 概述: Adr 受体激动药 拟交感胺类.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组成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2) 运动神经 1) 植物神经 ( 自主神经 ) 1. 按解学分类 :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 长春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 外周神经系统主要由传出神经与传入神经系 统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局麻药.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受体的分类,各 型受体激动时的生理效应 熟悉传出神经按递质的分类,主要 递质( Ach 和 NE )的作用消失方式.
第 10 章 拟肾上腺素药 分类 儿茶酚胺类 非儿茶酚胺类 Adrenaline Noradrenaline Isoprenaline dobutamine Metaraminol Phenylephrine Methoxamine Ephedrine salbutamol.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概 述 ● 肝脏的功能 ◆ 物质代谢: 包括糖、脂、蛋白、维生素等。 ◆ 分泌和排泄: 胆汁(包括胆盐和胆红素)。 ◆ 参与凝血和抗凝血的调节 ◆ 免疫: 产生 Ig 和补体;处理抗原、抗体;枯否细胞。 ◆ 生物转化 : 药物、毒物、激素等。
第十七章 中枢兴奋药. 第一节 大脑皮层兴奋药 咖啡因 (caffeine) [ 药理作用 ] 1. 中枢兴奋作用 消除瞌睡 减轻疲劳 改善思维 (对大脑皮层有选择性兴奋作用) 大剂量 : 呼吸加深加快 血压升高 (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
第 二 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 第一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概述.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 周围神经 中枢神经抑制药:镇静催眠药等 中枢兴奋药:咖啡因等 传出神经系统药 传入神经:局麻药 传出神经: 感受器 中枢神经 效 应 器 效 应 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局麻药 传出药物 交感副交感 运动神经.
1 拟胆碱药 Cholinomimetic drugs. 2 3 拟胆碱药分类  胆碱受体激动药(直接拟胆碱药) M 、 N 受体激动药 M 受体激动药 N 受体激动药  抗胆碱酯酶药(间接拟胆碱药) 可逆性 难逆性.
氨基酸 顾军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反射 第三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肾上腺素能药物 (Adrenergic Drugs)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第三章 躯体运动的神经控制 目的: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分析功能 第三节 躯体运动的脊髓和脑干调控
神经、体液因素及药物对动脉血压的影响 河北大学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国家级精品课 药物化学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教研室.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药.
什么是 毒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和精神药品”。
模块十 神经系统的功能 知识点一 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原理.
第 三 章 Sedative-hypnotics 镇静催眠药、抗癫痫药和 抗精神失常药
第十六章 人类药物依赖性及戒毒药 ·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即成瘾性)和精神依赖性。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氨基酸代谢 Amino Acid Metabolism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武松打虎 脸色苍白  乏力瘫软   吓得尿裤子 副交感神经兴奋 交感神经兴奋 怒目圆睁 心跳加快 血管扩张 肌肉收缩.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第五节 受体学说及其临床意义 一、受体的定义及特征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rotein.
氨基酸代谢 Metabolism of Amino Acids
自主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二篇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拟胆碱药 有机磷酸酯中毒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抗胆碱药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药 理 学 Pharmacology 药理教研室.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概 述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解剖学分类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 神 经 节 换 元 心肌 平滑肌 腺体
药理学 第 二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杨世杰 教 授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理教研室 共 计: 48学时
第四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2.突触的微细结构 (1)前膜 厚约7.5nm,膜内侧的胞浆内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的突触囊泡或称突触小泡(synaptic vesicle);囊泡内含有神经递质,前膜经胞吐作用释放递质。 (2)突触间隙 (20~40nm)充满细胞外液,是递质扩散的媒介。 (3)后膜 存在化学们控受体-通道蛋白或特异性受体和酶类。
第二篇 外周神经系统药理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教材:药理学 主编:扬世杰 讲授人:交大医学院 李增利
第 六章 消化系统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第六章 拟胆碱药.
药物依赖性试验 drug dependence experiment
郝伟 医学博士 中南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WHO 成瘾行为与健康合作中心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甲状腺激素.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and Advanced Function of the Brain
第一章 绪 论.
第十六章 肝功能不全 广州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 张会常
第十五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 第一节 氨基酸 第二节 肽 第三节 蛋白质.
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Overview of Autonomic Pharmacology.
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一章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 第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 第四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rom one neuron to next
第七章 特殊管理的药品 特殊管理的药品 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和放射性药品,《药品管理法》规定对这几类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特殊管理的核心是对这几类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运输、进出口各环节实行严格审批制度,严格控制滥用和流入非法渠道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国际管制公约主要内容.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信号分子传递细胞信息的方式 脂溶性的信号分子扩散透过细胞膜,与胞内受体结合,然后发挥作用。
肝功能不全 王婧婧 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第二节 受 体.
生物化学.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一、 神经元 (一)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学习单元一 传出神经系统概论.
Ch 3 組織與膜 (Tissues and Membran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神经递质和内源性活性物质 一.关于神经递质的研究概况 二.鉴定递质的条件 三.递质的类型 四.递质受体 五.各经典递质和内源活性物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灭活 六.递质共存和共释放

一.神经递质和内源性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1.1904,Elliott,冲动传导到交感神经末梢,可能从那里释放肾上腺素,在作用于效应器细胞。 2.1921,Loewi,通过蛙心灌流发现“迷走素” 3.Dale,发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神经递质是ACH。 Loewi, Dale共享1936年诺贝尔奖。 4.1921,Cannon,将刺激交感神经后,从肝脏中分离出的物质命名为“交感素”;1949,这种物质被von Eulur鉴定为去甲肾上腺素,为此获1970年诺贝尔奖。 5.1960-今,50多种神经肽被发现。 6.1980-1988,Furchgott\Ignarro\Moncade三个研究小组相继发现NO为神经递质,三人共享1998年诺贝尔奖。

二.鉴定递质的主要条件 1.存在:在突触前神经元内有该物质及其合成酶的存在 2.释放:从突触前末梢可释放足以在突触后细胞或效应器引起一定反应的物质。 3.相同的突触后效应:将适当浓度的该物质人工地施加到突触后细胞上应能引起与由神经诱发的相同反应。 4.灭活机制:应找到将该物质从突触间隙中除去的机制。

(Classific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s) 三.递质的类型 (Classification of neurotransmitters) A.Acetylcholine B.monoamines 1,catecholamine 1.1. Norepinephrine(NE,NA) 1.2. Dopamine(DA) 1.3. Epinephrine(E,A,) 2, indole amine 5-hydroxy tryptamine, serotonin, 5-HT C.amino acids 1. Excitatory Amino Acids: Glutamic Acid and Aspartic Acid 2. Inhibitory Amino Acids: GABA-Amino butyric Acid and Glycine D.peptides, neuropeptides E.others Purines ATP, Nitric Oxide, histamine,prostaglandin

1 胆碱类 乙酰胆碱 Ach, Acetylcholine, 2 单胺类 monoamines (1) 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 a 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oradrenaline) b 多巴胺 dopamine c 肾上腺素 epinephrine (2) 吲哚胺(indole amine , IA) 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5-HT, serotonin 血清紧张素) 3 氨基酸类amino acids (1) 抑制性氨基酸类:γ-氨基丁酸,甘氨酸 (2) 兴奋性氨基酸类:谷氨酸,天冬氨酸 4 多肽类,神经肽类 阿片肽,其他 神经肽 5 其他可能的神经递质 putative 前列腺素,组胺, NO(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嘌呤类(ATP,腺苷可能是外周抑制性递质,腺苷可能是脑内调质)

四.递质的受体 membrane R Receptor cytoplasm R ( 甾体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 nucleus R presynaptic R autoreceptor, synthesis, release. homologous R, heterogenous R, for neighboring synapses postsynaptic R ionotropic R:nACh受体,GABAA 受体, metabotropic R:Adrenergic receptor, mACh受体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R: nACh R;Glu R1-Glu R4(AMPA Rs) Ionotropic glutamate R(iGluRs): defined by selective agonist AMPA/Kainate R: NMDA R Peptide-binding R: Adrenergic R: G protein-linked R: hormone R; photoreceptor Neurokinin A R Rhodopsin: light;in retinal rod cell;7TM super family; opsin; ophthalmogy; bata-blocker;photo R Cone opsins: colour vision;

ionotropic R(促离子通道型受体) : 受体本身不是独立的蛋白质,它的一或二个亚基为受体的结合位点同时又与另外亚基共同构成离子通道,此类受体能引起通道的快速改变,产生兴奋性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1ms内产生在10ms内消失。 如:nAch受体,GABAA 受体,甘氨酸受体和谷氨酸受体(3种促离子型受体,1种促代谢型受体),它们介导了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快速突触传递。

metabotropic R (代谢型受体): 信号通过G蛋白介导的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这种反应类似于一种代谢反应。 促代谢型型受体: 7TM, 如:adrenergic R,1A,1B,2A,2B,2C;1,2,3; DA(D1-D5) 5HT (5HT1A,5HT1B,5HT 1D,5HT 1E,5HT1F,5HT 2A,2B,2C,3-5,6) Ach(M1,M2,M3,M4,M5)

五.各经典递质和内源活性物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灭活 1.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1)合成(Biosynthesis) ChAT acetyl coenzyme A+choline Acetylcholine+CoA 乙酰辅酶 A +胆碱 胆碱乙酰化酶 乙酰胆碱+辅酶 A Ach synthesized in terminal; 胆碱乙酰化酶 (ChAT) synthesized in cell body; 2) 储存():胞浆50%,小泡内50%

(五)各经典递质和内源活性物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灭活 1.已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3)释放(release): 闸门学说:递质释放是从蛋白质介导的膜闸门中直接排出的结果。 量子释放学说:突触小泡相当于递质量子,小泡内容物的释放相当于量子释放,小泡的外排作用和递质的释放是同步的。 4)扩散(diffusion )

(五)各经典递质和内源活性物质的合成、储存、释放、灭活 1.已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 5)灭活(Inactivation): 酶解( enzyme degradation) AChE(acetylchione acetylhydroase;乙酰胆碱酯酶;AChE synthesized in cell body; Ach+ H2O 乙酰胆碱酯酶 acetate +choline(Na dependent choline transporter) BChE(acetylchione acylhy-droase;丁酰胆碱酯酶;假性乙酰胆碱酯酶) 重新摄取( reuptake)

6)影响因素

7)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布与投射(location and Projection local circuit neuron,Projection neuron) 胆碱能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系统 胆碱能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 胆碱能大脑皮层和边缘系统 胆碱能小脑系统

8)胆碱能受体 nAchR:ligand-gated ion channel; mAChR:metabotropic R; N,CNS (Renshaw cell),PNS M, CNS: M1: postsynaptic R; M2:presynaptic R nAchR: in PNS: fast transmission and neuromuscle junction mAChR: smooth muscular, cardiac muscle and glands and respond to Ach released from the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M1,nervous tissue M2,heart,nerve,smooth muscular M3,external glands

中枢神经元烟碱受体 中枢型 α-BGP(α-银环蛇毒素)/烟碱结合蛋白 N型受体: (烟碱受体) 骨骼肌/电器官烟碱受体 周围型 神经节烟碱受体

受体(Receptor) 能够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选择性的结合能力的生物大分子。 激动剂:能够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并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激动剂(agonist)。 拮抗剂:仅能与受体发生特异性的结合,但不产生生物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拮抗剂(antagonist). 反向激动剂(负性拮抗剂):与受体的非活性构像状态有亲和力,与受体结合后产生与激动剂作用相反的效应的化学物质称为反向激动剂(inverse agonist)。

nAch Receptor mAch Receptor 7TM 阿托品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PNS α,α,β,γ,δ nicotine (烟碱) (筒箭毒碱) N1 N-M junction 十烃季胺 N2 植物神经节 六 烃季胺 CNS 8α,3β α-BGP (α-银环蛇毒素) mAch Receptor 7TM 阿托品

8)Relative Physiology Function 1.motivation 2.thermoregulation 3.pain perception 4. Foodintake 5.aggression 6.sleep and waking 7. Learning and memory 8. Disorder: AD, PD

Relative Physiology Function Motor function Learning and memory Sleep and wakefulness Eaton-lambert syndrome: lower Ach AchE disfigurement : lower actively enzyme 有机磷毒剂中毒: 真性乙酰胆碱酯酶和假性乙酰胆碱酯酶的强烈抑制剂 AD(Alzheimer): degeneration in chlionergic neruons PD: AChE Myasthenia gravis:骨骼肌烟碱受体自家免疫性疾病。 Anti-R antibody in plasma

2.单胺能神经系统(monoamine) 儿茶酚胺生物合成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adrenergic) section N2 多巴胺能神经系统 (dopaminergic) section N1 吲哚胺 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 section N1

儿茶酚胺生物合成: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Tyrosine tyrosine hydroxylase ( TH) tyr氨酸羟化酶 L-Dopa dopa decarboxylase (DDC) 多巴胺脱羧酶 Dopamine dopamine bata-hydroxylase (DBH) 多巴胺羟化酶 Norepinephrine (NE), noradrenaline(NA)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 transferase(PNMT) 苯乙醇胺氮位甲基移位酶 epinephrine (NE), adrenaline(NA) Enzyme of degradation : (Monoamine oxidase,MAO) 单胺氧化酶 Catechlo-O-methyl transferase,COMT) 儿茶酚胺氧位甲基移位酶

酪氨酸(tyrosine, tyr)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 L--多巴(L-dopa) 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OPA-DC) 多巴(dopamine, DA) 多巴胺-β羟化酶(DA--β hydroxylase,DβH)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苯乙醇胺-N-甲基转位酶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 PNMT) 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epinephrine, E)

多巴胺能神经系统 Biosynthesis Inactivation reuptake enzyme degradation(MAO,COMT)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A8,A9,A10-----A16; midbrain Receptor D1,D2,D3,D4,D5-----

DA Receptor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D2, D3, D4, D5, D1: 446aa; 7TM; SKF 38393; SCH23390 D2, D3, D4, D5,

酪氨酸(tyrosine, tyr)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 L--多巴(L-dopa) 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OPA-DC) 多巴(dopamine, DA) 多巴胺-β羟化酶(DA--β hydroxylase,DβH)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苯乙醇胺-N-甲基转位酶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 PNMT) 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epinephrine, E)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 Biosynthesis Inactivation reuptake enzyme degradation(MAO,COMT)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Pons,modulla oblongata Receptor alpha1,alpha2,,beta1.beta2

酪氨酸(tyrosine, tyr) 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 L--多巴(L-dopa) 多巴脱羧酶(dopa-decarboxylase,DOPA-DC) 多巴(dopamine, DA) 多巴胺-β羟化酶(DA--β hydroxylase,DβH) 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 NA) 苯乙醇胺-N-甲基转位酶 (phenylethanolamine-N-methyl-transferase, PNMT) 肾上腺素(adrenaline, AD/epinephrine, E)

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 Receptor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Biosynthesis Inactivation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C1,C2,C3 Receptor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1A: 466aa;7TM; WB4101, phentolamine  1B 1D phenoxybenzamine 2A 2B Prazosin 2C Prazosin 1 心得宁,心得安(  ) 2 3

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 Biosynthesis tryptophan,TP tryptophan hydroxylase, TPH (色氨酸羟化酶) 5-hydroxy tryptophan, 5-HTP 5-HTP decarboxylase,5-HTPDC( 5-HTP脱羧酶) 5-HT Inactivation reuptake enzyme degradation(MAO,COMT)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90% neuron 存在于消化道,1-2%的位于中枢 B1,B2,B3,---B9.pons,modulla oblongata, midbrain Receptor 5-Ht1,5-HT2,5-HT3,5-HT4---

Inactivation reuptake enzyme degradation(MAO,COMT)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90% neuron 存在于消化道,1-2%的位于中枢 B1,B2,B3,---B9.pons,modulla oblongata, midbrain Receptor 5-Ht1,5-HT2,5-HT3,5-HT4---

Receptor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Effector 5-HT1A: 421 aa; 7TM; 8- OHDPAT; WAY100135; cAMP 5-Ht1A,1B,1D,1E,1F: 7TM 5-HT2A,2B,2C:7TM 5-HT3: ion channel 5-HT4: 7TM 5-HT5,6,7: 7TM

3.氨基酸能神经系统 兴奋性氨基酸类:谷氨酸 抑制性氨基酸类:γ-氨基丁酸 neurotoxin (神经毒素) Biosynthesis Inactivation reuptake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Receptor NMDA non NMDA Relative Physiology Function leaning and memory 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 neurotoxin (神经毒素)

谷基酸受体 促离子通道型受体:其亚单位可能有4个跨膜片段组成钠、钾通道。 NMDA R(N-methyl-D-aspartic acid, N-甲基-天冬氨酸) KA R (kainic,海人酸) AMPA R(α-amino-3hydroxy-5-methyl-4-isoxazole-prponic acid)/QA R (quisqualic acid,使君子酸) 促代谢型受体:

γ -氨基丁酸(GABA) GABAA CNS 4TM 苯二氮,安定 荷包牡丹碱 GABAB CNS 7TM GABAC 视网膜 Biosynthesis : Glu 谷氨酸脱羧酶 (GAD) GABA Inactivation :1.GABA γ –氨基丁酸转位酶 琥珀酸半醛 2. reuptake location and Projection Receptor location Structure, Agonist, Antogonist, GABAA CNS 4TM 苯二氮,安定 荷包牡丹碱 苯巴比妥 ,利眠宁 GABAB CNS 7TM GABAC 视网膜

甘氨酸 甘氨酸 能神经元在脊髓前角、视网膜的内含量最高,大脑、小脑含量很低,延髓、脑桥中等。 钙离子依赖释放;钠离子依赖甘氨酸泵回收入神经元、胶质细胞失活;受体由α1-4,β5亚基组成,与氯离子通道偶联。 受体结构异常时,出现惊跳综合症(受到噪声和触觉刺激时过度反应)

一氧化氮(NO)

神经肽 可分为许多家族 神经肽类 1) 速激肽 P物质 SP,first find S1, S2 神经激肽A NKA N1, N2 神经激肽B NKB 2) 内阿片肽 脑啡肽 ENK μδκ β-内啡肽β—EP μ, δ, κ 强啡肽 DYN μ, δ, κ 孤儿肽,孤啡肽 μ, δ, κ,孤啡肽受体 3) 增血糖素相关肽 血管活性肠肽 VIP 组异肽 PH1 组甲肽 PHM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 PACAP 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HRH

4) 垂体后叶激素 加压素 VP 催产素 OT 5) 胆囊收缩素样肽 胆囊收缩素8 CCK-8 6) 蟾蜍肽样肽 胃泌素释放肽 GRP neuromedin B NMB 7)胰多肽相关肽 神经肽Y NPY,PYY 8)内膜素 ET ET-1 ET-2 ET-3

9)心钠素 α-心钠素 α-ANF 脑钠素 BNF 10)甘丙肽 GAL 11)神经降压肽 NT 1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13)生长激素抑制素 SS 14)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CRF,Urocotin 15)血管紧张素 AT 16) 瘦素 leptin 17) TRH,

神经肽 合成:在胞体的核糖体上进行,首先合成20-30aa的信号肽,边合成边穿内质网膜,形成前体肽原,进入小泡形成前肽原,被酶切为神经肽。 储存:与经典递质共储存于直径大于70nm的囊泡中,或与直径大于30-40nm的囊泡中。 释放:排泡或旁分泌 高频刺激;钙激活L-钙通道释放神经肽 灭活:酶解 受体:除心纳素外,其余均为G-蛋白偶联受体。

Purines ATP, Nitric Oxide, 5. 其他可能的神经递质 Purines ATP, Nitric Oxide, histamine, prostaglandin Receptors: P1: sensitive to adenosine and AMP P2: sensitive to ATP and ADP metabotropic; P2u; P2y ionotropic; P2T, P2x; P2z

阿片肽及其受体 1.受体的发现: 1992年δ 受体被美洲加州大学Evans发现,是有372个氨基酸组成,N端有两个糖基化位点;1993年µ 受体被于雷发现,是有389个氨基酸组成, N端有5个糖基化位点,在胞浆内环II和环III以及C端存在一些磷酸化位点;1993年κ受体克隆成功,有380个氨基酸组成,7个跨膜片断。 2.阿片受体的类型:

2.阿片受体的类型: µ 受体:包括μ1, μ2。 μ 1与痛觉的调制有关, μ 2与痛觉的调制和药物成瘾有关。分布于脑和脊髓以及外周淋巴细胞膜上。 δ 受体:与与痛觉的调制有关。分布于脑和脊髓 κ受体:与痛觉的调制有关。分布于脑和脊髓 ORL受体:与痛觉的调制有关。

内源性阿片肽与受体的亲和性 内源性阿片肽: Β-内啡肽(β -EP):31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脑啡肽(甲硫脑啡肽(MEK),亮脑啡肽(LEK)):5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 强啡肽(DynA/B)17/13-aa,孤啡肽(OFQ)17-aa: Endmorphin- 1/2(EM-1/2), Try-Pro-trp-Phe-NH2 阿片肽家族的序列标志: Tyr-Gly-Gly-Phe-Met(Leu).这是阿片肽能与其受体结合,并发挥阿片样药理活性的必要。

µ 受体: β-内啡肽>强啡肽A>甲硫脑啡肽>亮啡肽: δ 受体: β-内啡肽>亮啡肽>甲硫脑啡肽>亮啡肽 κ受体:强啡肽A >β-内啡肽>亮啡肽=甲硫脑啡肽

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阿片受体的激动剂: 吗啡:麻醉类镇痛药 海洛因:成瘾性最强的麻醉药,可透过血脑屏障,产生很强的欣快感。目前仅有英国临床应用。 度冷丁:对平滑肌的作用较吗啡弱,镇痛作用同吗啡。 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麻醉品,镇痛作用是吗啡的80倍,临床上主要用于吸入麻醉。 美沙酮:毒性和药理作用同吗啡,但不产生欣快感,临床用成瘾者的维持治疗中。

阿片受体的激动剂和拮抗剂 阿片受体的拮抗剂: 纳络芬(nalorphine):半激动剂 纳络酮(naloxone):完全拮抗剂,短效 纳曲酮(natrexone):完全拮抗剂,长效

递质共存

神经肽 的作用 刺激牛蛙交感神经的节前纤维,在节后神经元上可记录到EPSP、慢EPSP、迟慢EPSP三种电位,在节后神经元上滴加双氢-ß-次筒定(nAch R阻断剂), EPSP、 慢EPSP消失、迟慢EPSP存在;滴加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受体的阻断剂(D-pyro-Glu-)后,再刺激节前神经纤维迟慢EPSP消失, EPSP、 慢EPSP也消失;滴加LHRH,仅记录到迟慢EPSP。说明LHRH可提高神经元的兴奋性,但不产生EPSP。 LHRH LHRH R 电压门控N钙通道 抑制钾离子通道 去极化 提高兴奋性

八.药物依赖与药物滥用 (一)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具有药物依赖性的药物与有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身体状态,它表现为一种强迫要连续或定期用该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为的是感受它的精神效应,或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可发生或不发生耐受性。 1)Physical dependence/Physiological dependence: Withdrawal syndrome/abstinence syndrome 2)Psychic dependence: 大部分依赖性药物先产生精神依赖,后产生身体依赖;一旦产生身体依赖更加强精神依赖。致幻剂只产生精神依赖。药物成瘾(addiction),精神依赖 性是使人产生addiction的主要因素。

(二)药物滥用(drug aduse) 是指与医疗目的无关的反复大量使用依赖性(dependence producing properties)或称依赖性潜力(dependence potential)的药物,用药者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 精神依赖性和身体依赖性,造成精神混乱和出现一些异常行为,其后果除损害滥用者身体健康和带来公共卫生问题外,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非药物的物质,如烟草、乙醇、丙酮、乙醚等的滥用。

(三)依赖性药物的类别及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1.依赖性药物的类别: 1.1麻醉药品(narcotic drugs): 1.1.1阿片类(opioids):吗啡(morphine)、可待因(codeine)、海洛因(heroin)、哌替啶(pethidine)、美沙酮(methadone) 1.1.2可卡因(cocaines):可卡因碱(cocaine base)、盐酸可卡因(cocaine hydrochloride)、古柯叶(coca leaf)、古柯糊(coca paste) 1.1.3大麻(cannabis):

(三)依赖性药物的类别及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1.依赖性药物的类别: 1.2精神类药物(psychotropic substances): 1.2.1镇静催眠及抗焦虑药(sedative-hypnotics and anxiolytics):巴比妥类(barbituraters)、苯二氮卓(benzodiazepine)类、安定等。 1.2.2中枢兴奋剂(central stimulants):苯丙胺类(amphelamines)、哌醋甲脂(methylphenidate)、咖啡因(caffeine)等。 1.3.致幻剂(hallucinogens):麦角二乙胺(LSD)、麦司卡林(mescaline)、西洛西宾(psilocybine)等

(三)依赖性药物的类别及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2.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2.1 opioids:用药2-3次,就会进入精神依赖状态,表现出用药的渴求,并不断加大剂量,驱使滥用者表现出觅药行为()和用药行为(),停药6-8小时,出现症状,停药18-24小时出现戒断症状。症状表现:A.精神方面;行为活跃,忧虑,不安,好争吵,开始困倦转入失眠。B.躯体症状:呼吸困难,肌肉关节痛疼,肌强直、无力,脱水,体重减轻,发冷,体温升高。C.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频频打哈欠、大汗淋漓、汗毛竖起、散瞳、流泪、流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胃肠绞痛、心动过速、血糖高、血压高。

(三)依赖性药物的类别及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2.代表性药物的依赖表现: 2.2

四.危害 1.毒品本身的毒性 2.注射器污染并发症 3.行为危害

五.治疗 1.依赖机制; 依赖性药物 细胞适应性反应(适应性高敏性处于潜伏期状态) 断药 高跳性高兴奋性 戒断症状

五.治疗 2.作用部位: 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伏隔核(NAs)。 毒品 作用于伏隔核细胞膜上的 D2 R , 使GO/GI 活性升高, 导致cAMP 活性升高,出现毒品强化效应。 百日咳毒素能抑制GO/GI ,使cAMP减少,毒性强化反应下降。

复习题 1.神经递质被确认必须具备什麽条件? 2.Ach的受体分几类?在外周神经系统中是怎样分布的? 3. EN的受体分几类?在外周神经系统中是怎样分布的? 4. Glu的受体分几类?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是怎样分布的? 5.GABA受体有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