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家暴或性侵害事件調查知能案例研討 黃志中 高雄縣政府衛生局 局長
前 言
現況分析 本縣95年度家暴數 鄉鎮 家暴案件數 驗傷診療醫院 三民鄉 25 三民鄉衛生所 茂林鄉衛生所 桃源鄉衛生所 署立旗山醫院 茂林鄉 13 桃源鄉 24 總量 62 資料來源:本縣社會局
這些數字是真的嗎? 黑數何其多!
5 C R Comprehensiveness Creativity Continuity Reflection Coordination Critical thinking
生物 心理 社會 身體外傷 身體症狀 創傷情緒 壓力反應 依附關係 童年經驗 人際行為 性別觀點 家庭互動 支持系統 法律救濟 文化價值
「以人為中心」的醫療技巧 BIOPSYCHOSOCIAL APPROACH ● 「人」的想像 ● 「人」的生物醫學表徵 ● 「人」的認知、行為、情緒表現 ●溝通、詢問、觀察、積極傾聽 ●複雜而非線性因果 ● 「危害降低」策略
病痛的多樣面貌 ●病痛包含身體心理或社會所發生的問題 ●身體的不舒服會引發心理的不適或人際互動的改變 ●心理或社會問題會導致身體的不舒服 ●同一診斷的疾病有不同的嚴重度 ●同一位患者可能同時罹患多種疾病 ●患者對於了解所罹患疾病的要求不同 ●患者對不同醫師的期待或信任不同 ●患者對診斷及治療有自己的解釋或看法
當你懷疑病患遭受家暴時‧‧ ─ 因為病患不見得要診斷書 ─ 因為病患不見得會主動告知醫師 ●如何提升敏感度? ●如何探問? ●如何評估? ●如何提供接續醫療服務? ●如何減少創傷反應?
婚暴患者的臨床表現 有明顯身體外傷 無明顯身體外傷 精神創傷之驗傷診療 外傷患者 急性精神症狀者或身體化症狀者 自殺者 ●表明為婚暴受害者而直接要求驗傷 有明顯身體外傷 無明顯身體外傷 精神創傷之驗傷診療 ●原本僅只是尋求醫療,但經探問後表明是婚暴受害者 外傷患者 急性精神症狀者或身體化症狀者 自殺者 ●尋求醫療,但堅決否認遭到婚暴傷害 ●行為能力或表達能力不足者之臨床
合併兒童施虐,95人(51.4%); 目睹兒童,168人(90.8%,12人無子女); 懷孕遭施虐,83人(43.7%); ●與婚姻暴力相關事項分別為: 合併兒童施虐,95人(51.4%); 目睹兒童,168人(90.8%,12人無子女); 懷孕遭施虐,83人(43.7%); 施虐者酒後暴力,85人(43.1%); 施虐者外遇,51人(25.9%); 婚姻強暴,104人(52.8%); 行為控制,135人(68.5%); 經濟控制,98人(49.7%)。
受虐婦女為何不離開施虐者? 社會大眾以及專業體系常提問:「受虐婦女為何不離開施虐者?」甚至有「為什麼受虐婦女甘願持續被虐待?」的質疑。
「看見」重視人我關係的女性生命經驗 ●在關係的看待遠重於規則的遵從的價值觀操演下,「如果被打,就應該要離開」此一想法是不符合看重人我關係的女性生命經驗。 ●形成具性別與權力敏感策略的婚姻暴力診療工作內涵,是「看見」在人我關係界域範圍中行使自主權力之操演的女性生命經驗
受虐婦女的「雙重束縛」 ●在避免被虐卻又擔心關係破壞之間,受虐婦女的女性經驗特質造成了在選擇處理問題上的困境。 ●既遭受暴力傷害的痛苦卻又欲同理忍耐對方;既不想承受自身遭受暴力傷害的痛苦而企圖改變暴力關係,卻同時又將維持婚姻之夫妻關係視為優先而去同理及忍耐親密關係中施暴的對方。
就醫就是要驗傷? ─ 就醫可以不是要驗傷
如果就醫不驗傷 那要醫療體系要做什麼?
患者就醫的原因 ●覺得病痛的嚴重度無法自己承擔或處理 ●擔心以後的健康會有惡化 ●希望接受健康檢查以獲得心安 ●要取得診斷證明書 ●上述不同原因之綜合
家庭暴力防治中的醫療體系 所扮演的角色不只是驗傷
家庭暴力防治中的醫療體系 所扮演的角色是診療與關懷
平均年齡為36.6±8.1歲, 平均婚齡為12.0±8.5年, 施虐者平均年齡為40.0±8.9歲, ●婚姻暴力就醫之受虐婦女共計197人: 平均年齡為36.6±8.1歲, 施虐者平均年齡為40.0±8.9歲, 平均生育子女數為2.2±1.5人〈12人未生育 〉 74人(38.5%)有人工流產經驗。 ●受虐婦女之婚姻: 平均婚齡為12.0±8.5年, 婚後開始施虐之平均時間為5.3±14.4年 總施虐時間平均為8.5±7.7年。
受虐婦女的身體症狀 平均每個人有4.1±2.4個經常發生的身體症 狀,而發生頻率最高的前三項分別為: 睡眠障礙,145人(73.6%); 肌肉骨骼疼痛,132人(67.0%); 頭痛,105人(53.3%)。 完全沒有身體症狀困擾者僅4人(2.0%) 全部受虐婦女中有94.9%經常性地發生至少一項症狀 。
「看見」家庭暴力 ─人與事 ─家庭的想像
醫療體系在家庭暴力防治中所扮演的角色是診療與關懷 ●以身心健康照顧為家庭暴力防治的主軸 ●診療及關懷身心病痛 門診診療身心病痛 家訪關懷身心病痛 ●常見身心病痛議題 肝疾〈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 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痛風〉 慢性頭痛、失眠、慢性疼痛、大腸急躁症
不只單一次門診 照護不僅限於門診 照護延伸至家庭社區
以一個減重婦女為例
以一個隱睪症男童為例
婚姻暴力醫療 照顧模式之流程 醫療診療 發現婚姻暴力個案 安全評估與計畫 驗傷診療、評估身心症狀及婚姻關係問題 通報家庭暴力防治中心 啟動家庭暴力防治網絡 暴力致命性評估 提供家庭暴力 防治相關資源協助 治療身心症狀 治療 提供身心及家庭 轉介醫療團隊 聯絡醫療團隊 就業協助 就學協助 家庭關係輔導 緊急庇護 法律扶助
謝 謝 聆 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