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及癔症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Advertisements

临床心理科 郭田友 1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病) 指中枢神经系统以外的各种躯体疾病, 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精神 障碍的总称 又称为症状性精神病 感染 内脏器官疾病 根据躯体疾病 营养不良 代谢疾病 可分以下几类: 内分泌 染色体异常 物理因素 其它:饥饿 疲劳 术后 定义定义.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样障碍). Somatoform Disorders 译法: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样障碍 可供借鉴: Schizoform disorder (分裂样障碍)
微课专题 ——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制作者:付瑶 工作单位:江西省南昌县 黄马乡白城小学. 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21 世纪 中国心理卫生问题 李胜先 深圳市关爱协会 世纪 中国心理卫生问题 1 、基本认识 2 、直面现实 3 、理论推算 4 、临床资料 5 、中外对比 6 、应对措施 7 、现状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睡眠障碍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呼吸内科 金发光.  精力或 / 和体力长期过度消耗  临床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疲劳 ( 躯体、精神 ) ;心理障碍 ; 睡眠障碍  排除精神或内科疾病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一、 慢性疲劳综合征 (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心理科 范学胜.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心理学系 李晓茹 焦虑障碍1—广泛性焦虑障碍 1 1 心理学系 李晓茹 2017/2/26.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情感(心境)障碍 Affective(mood)disorder
第二章 心理问题探索.
第五章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第一节 概述 一、 基本概念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大学生心理卫生常识和心理 咨询基础知识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研究中心 李江雪.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第五章 器质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与自杀 (Mood Disorder and Suicide)
精神疾病的鉴别诊断 上海交大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神经科 梁直厚
第六节:神经衰弱 一、概述: 神经衰弱(neurasthenia)是指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为主要特征,表现为紧张、易激惹、烦恼等情感症状,及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症状。 这些症状不是继发于躯体或脑器质性疾病,也不是其他精神障碍的一部分。 多缓慢起病,就诊时往往已有数月的病程,并可追溯导致长期精神紧张、疲劳的应激因素。
神经衰弱 主讲人 罗清文 寝室:10210 深入了解 折磨“我们” 的’’大魔鬼”.
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症状性精神障碍)
癔症(hysteria) 要求: 1 掌握癔症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熟悉癔症的病因和治疗策略 3 了解癔症的流行病学资料和发病机理.
神经衰弱.
躯体形式障碍与治疗 陈湛愔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
神经症 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心境障碍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分裂症 兰州大学 第二医院 精神医学教研室
精神病学 (phychiatry) 绪论 内科教研室.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 disorders) 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如何为心血管科患者制定心理处方 —心脏科就诊患者心理处方专家共识解读
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精神行为异常 《急诊医学》.
癔症 主讲: 韦耀阳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病 现 代 流 行 症 候 群 锐普PPT 演世界第7季.
第四章 心身疾病.
神经症 Neurosis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精神科 关念红.
神经症.
焦虑症.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儿童少年行为和情绪障碍.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神经症及癔症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疑病症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心理处方解读 胜利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神经症 neurosis (神经官能症) 主讲人:刘海燕 吉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三.
常见精神病的社区诊治 曹玉萍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第一节 殡葬异常心理的区分标准.
4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 神经症 2. 人格障碍 3. 适应障碍.
焦虑症的识别与诊治 周口市人民医院内二科 Vz.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引 言: ● 心理健康 ● 心理问题 ●心理障碍 ●心理疾病.
第五章 心理障碍 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神经症 第三节 人格障碍 第四节 性心理障碍.
老年抑郁症的诊断与治疗 徐家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抑郁症和焦虑症的 识别和处理 何乾超.
抑 郁 障 碍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 王向群.
浅谈“惊恐障碍” 基01:何冰 熊婷婷 穆丽冰 蔡嫣 王旖旎 侯萌.
癔症 和 心因性反应 池州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 齐胜.
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神经症及癔症 交大医学院精神卫生学系

名词概念 神经症 为一组功能性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和疑病症。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性症状。临床表现烦恼、紧张、焦虑、恐怖、强迫、疑病、抑郁、分离和转换症状等。除癔症外,均以临床主要症状命名。

共同特点 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患者病前常有一定丁易患素质和人格基础 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流行病学 患病率:国内2.2%(1982) 国外5%, 约占综合性医院门诊1/3 发病年龄及性别: 40~50岁高峰,女>男

焦 虑 症

一、概述 以焦虑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焦虑没有明确客观对象,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不安。表现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两种形式。

二、患病率 三、病因 1.5‰,女>男,好发年龄20~40岁 遗传因素 生化因素: 乳酸盐假说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多巴胺、ϒ-氨基丁酸、苯二氮卓受体等 心理因素

四、临床表现 惊恐障碍 突然发作,不可预测,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 强烈恐惧、焦虑,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常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突然发作,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在发作间歇期,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1月内发作3次以上,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一个月。

四、临床表现 广泛性焦虑 缓慢起病,以经常或持续的焦虑为主要临床相 精神焦虑:精神上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 躯体焦虑:表现为植物神经症状、运动不安与多种躯体症状。出汗、心跳、呼吸加快,面色苍白等;震颤;局部不适和胸部紧压感。 觉醒度提高:过分警觉,对外界刺激敏感,易于出现惊跳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入睡困难,易激惹,感觉过敏。 其他症状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焦虑(心脏病、甲亢) 药源性焦虑 精神疾病所致焦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按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标准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所致焦虑(心脏病、甲亢) 药源性焦虑 精神疾病所致焦虑(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六、治疗 心理治疗: 健康教育 认知治疗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 抗抑郁剂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其他药物

强 迫 症

一、概述 特点: 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某些观念、意向或行为,患者明知不合理,但无法控制和摆脱,感到十分苦恼。 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病人感到焦虑和痛苦 病人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但医院,需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 病人也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摆脱;

二、患病率 0.3‰,男女相近,脑力者多, 起病16~30岁 三、病因 遗传 生化 脑病理学 心理学理论

四、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 强迫动作: 包括强迫思想、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回忆、强迫意向、强迫性对立念头。 包括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询问、强迫缓慢等。 大多缓慢起病,可自行缓解。病情较严重者,伴焦虑、抑郁,久治不愈可有消极自杀想法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按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排除标准 鉴别诊断: 精神分裂症 恐惧症和焦虑症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治疗 1.心理治疗: 认知行为治疗 森田治疗 精神分析治疗 2.药物治疗(氯丙咪嗪、氟西汀类) 3.精神外科治疗

恐 惧 症

一、概述 以恐怖症状为主的神经症。表现对某些特殊处境、物体,或与人交往时产生不合情理的、强烈的恐惧或紧张不安的体验,从而出现回避反应。常伴植物神经症状。

二、患病率 0.6~2‰,女性>男性 三、病因 1.遗传因素 2.生化研究 3.心理社会因素

四、临床表现 广场恐惧症(agoraphobia) 如人群聚集、登高、独处密闭室内等。 单一恐惧症 如蛇、剪刀、流血、垃圾等 社交恐惧症 如怕邂逅陌生人、熟人、怕敌视等。 伴心悸、出汗、呼吸困难、恶心等植物神经症状。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 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 有回避行为; 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鉴别: 正常人但恐惧;强迫症,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颞叶癫痫

六、治疗 行为治疗:如系统脱敏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苯二氮卓类与普萘洛尔  抗抑郁药:三环类;SSRIs

躯体形式障碍

一、概述 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 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患者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但不能解释症状的性质、程度或病人的痛苦与先占观念。 患者常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 女性多见,起病年龄多在30岁以前。

二、分类 躯体化障碍 未分化的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症 躯体形式自主神经紊乱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三、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 个性特征 神经生理 心理社会因素

四、临床表现 (一)躯体化障碍 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 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均不能证实友好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 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 多在30岁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2年以上。

四、临床表现 (二)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类似躯体化障碍,但构成躯体化障碍的典型性不够,其症状涉及的部位不如躯体化障碍广泛,也不那么丰富。 病程半年以上,不足2年。

四、临床表现 (三)疑病症 对身体健康或疾病过分担心 对通常出现的生理现象和异常感觉作出疑病解释 反复就医、反复检查 检查阴性结果和医生的合理解释不能打消其疑虑 继发焦虑、抑郁,病程迁延

四、临床表现 (四)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持续而严重的疼痛 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 患者常感到痛苦,社会功能受损 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了疼痛的发生 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病程迁延,持续6月以上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按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标准 鉴别: 躯体疾病,强迫症,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

六、治疗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抗焦虑或抗抑郁,对症)

神 经 衰 弱

一、概述 以精神易兴奋、易疲劳,情绪易激惹,肌肉紧张性疼痛和睡眠障碍等生理功能紊乱为主的神经症

二、患病率 13‰(82)、神经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青壮年多见、脑力工作多见 三、病因 未明

四、临床表现 脑功能衰弱症状:常见。 情绪症状: 精神易兴奋与易疲劳。感到精神易兴奋、表现回忆、联想;脑力、体力易疲劳、记忆差、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下降 情绪症状: 包括烦恼、紧张、易激惹,继发轻度焦虑抑郁

四、临床表现 心理生理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不断求医,症状呈波动性  肌肉紧张性疼痛,如紧张性头痛、肢体肌肉酸痛;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多梦、睡眠浅,醒后仍疲乏 起病缓慢、病程迁延、不断求医,症状呈波动性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按症状、病程、严重程度标准 鉴别诊断: 躯体疾病引起的衰弱症状、焦虑症、 恶劣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

六、治疗 心理治疗:认知疗法、放松疗法、森田疗法。 药物治疗:抗焦虑、抗抑郁治疗 中医中药 体育锻炼

癔 症

一、概述 旧称歇斯底里(Hysteria), 英美现称为分离障碍,躯体形式障碍。 主要表现为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短暂的精神异常,检查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症状因暗示而产生,也可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二、患病率 农村>城市,女性>男性, 初发16~30岁 三、病因 遗传因素,精神因素,性格特征

四、临床表现 1.癔症性躯体障碍:包括运动障碍如肢体瘫痪、站立不稳、痉挛发作、;感觉障碍,如失音、失明、耳聋、感觉过敏或缺失等感觉。无相应病理依据。 2.癔症性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精神病。 3.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赔偿性神经症、职业性神经症。

五、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急骤起病、精神因素、精神症状夸张、躯体症状无响应器质性改变、暗示作用明显、性格特征 鉴别: 癫痫大发作、躯体疾病、反应性精神病、诈病

六、治疗 暗示治疗适合于转换症状 催眠治疗 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适于分离症状和癔症性精神病 物理治疗:电针治疗、针灸治疗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