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主要模式及运行机制
1 养老保险给付模式 2 养老保险筹资模式 3 名义账户
一、根据养老保险缴费与给付方式分 (一)给付确定模式(Defined Benefit -DB) 指事先为劳动者确定一个退休后的生活水平标准,根据该标准计算出替代率,根据替代率而不是缴费的多少来确定支付养老金标准。以收益参数为固定值,实质是“以支定收” 模式。 (二)缴费确定模式(Defined Contribution -DC)以缴费参数为固定值,实质是“以收定支” 模式 (三)混合制度
内涵: 1、属于养老保险体系参数设计层面。DB是以收益参数为固定值, 而DC是以缴费参数为固定值;
1.DB与DC 方式比较之一 DB 确定 不直接相关 计划承办者 明显 DC 不确定 直接相关 计划参与者 不明显 待遇确定否 收缴相关性 风险承担主体 分配效应 DB 确定 不直接相关 计划承办者 明显 DC 不确定 直接相关 计划参与者 不明显
2.DB与DC 方式比较之二
二、财务模式 现收现付制 部分积累制 完全积累制 (Partially Fully Funded System) 2017/9/10 二、财务模式 现收现付制 部分积累制 完全积累制 (Partially Fully Funded System) (Pay-as-you-go) (Fully Funded System) 横向平衡:公共账户 同期工作的一代养退休的一代; 代际赡养 横向平衡+纵向平衡 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 纵向平衡:个人账户 工作缴费积累到退休用 同代自养 2011年7月: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当地”改为“统筹地”。 7 7
(一)现收现付制度 1.内涵 定义:以在职工人的缴费支付当前退休工人的养老金,纯粹的转移支付,本身不进行储蓄,属代际间的养老。 以短期横向收支平衡为筹资原则,以支定收在确定好支出总额后,按同一比率分摊到当前参保单位和个人。筹集的基金通常以“社会统筹账户”的方式储存。 保险费率/税率=【(上年实际支出+报告年预计增加额)*计划调节指数*(1+合理结余率)】/报告年度缴费工资总额
2.现收现付制优缺点 优点: 调整灵活;管理方便;体现互济性;无保值增值压力;第一代老人可以无偿获得养老金等。 缺点: 缺乏长远规划,费率调整频繁;难以应对老龄化带来养老金支付危机;引发代际危机,缺乏激励;储蓄效应弱 老龄化加重工作一代养老负担
3.现收现付模式下养老实现机制 社会统筹账户 第一期 缴费 支付 养老权益 实现机制? 第二期 社会统筹账户 缴费 支付
(二)完全积累制度 1.内涵: 工作期间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基金通常以“个人账户”的方式储存,并实行长期积累,用于支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 同代自养,纵向平衡,是一种代内分配形式。 2.优缺点 优点: 自我保障,能激励人们缴费的积极性;费率较稳定;雄厚基金积累有利于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危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缺点: 预测涉及因素较多;存在保障增值压力;养老金易受政府影响,如被挪用、被动购国债弥补赤字;互济性差
3.完全积累制下养老实现机制 养老金 支付 个人账户 缴费 资本市场 工作期 退休期 图一 养老实现机制示意图
遭遇老龄化时负担减轻,基金保值增值风险降低,公平与效率兼顾 (三) 三种筹资模式之比较 预算期 账户 形式 资金 积累 收支平 衡模式 优点 缺点 现收现付 一年 社会统筹 略有结余 代际赡养 横向平衡 无基金留存风险 体现互济功能 应对老龄化能力差 完全积累 几十年 个人账户 大规模积累 同代自养 纵向平衡 不受老龄化冲击,能激励人们缴费的积极性 基金保值增值风险大,再分配弱 部分积累 短期+长期 社会统筹+ 适度积累 横向平衡+纵向平衡 遭遇老龄化时负担减轻,基金保值增值风险降低,公平与效率兼顾
讨论: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些国家纷纷反思现收现付制并进行改良,实行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 讨论: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一些国家纷纷反思现收现付制并进行改良,实行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 老龄化引发支付危机 哪种制度模式更有利于应对养老金支付危机?
在现收现付制下,老龄化必然导致高缴费率或增加财政负担?如果不是,那么缓解老龄化支付危机的途径有哪些?就中国而言那些方式是可行的?
根据现收现付基金平衡: 平均养老金 领取退休金人数 缴费人数 平均工资 缴费率 老年人口抚养比 从业人口中参保者比例,即参保率 平均替代率 老年人口中领取 养老金的比例 老年人口抚养比 从业人口中参保者比例,即参保率 平均替代率 赡养率
替代率? 缴费工资替代率=单个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年养老金标准/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 最后工资替代率=单个参保人员退休后的第一年养老金标准/本人退休前一年的工资水平; 缴费工资替代率=单个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年养老金标准/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 社平工资替代率=所有参保人员退休后的人均养老金/全体在职职工平均工资;
如果考虑覆盖率和征缴率,以上平衡如何? 结论:制度本身不存在优劣,关键是制度实施的适宜土壤。 在化解老龄化引起的养老金支付危机上,两种制度模式没有绝对优劣 缓解支付风险的方式: 提高就业率 扩面 提高退休年龄 加快工资增长速度 缓解养老金水平增速或下调养老金水平 上调缴费率;
ILO(国际劳工组织)和ISSA(国际社会保障协会) 对世行报告的反对意见 (1)无论是哪种 制度都不能完全避免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只有提高退休年龄,通过促进老年人及女性就业以及改革人口政策才是最重要的。 (2)资金积累制的给付水平不确定; 积累的资金能足额转换为养老金成为一大问题。 (3)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并不具备象发达国家那样良 好的资本市场,因此实行资金积累制并不是一个正确 的选择。 世行报告:《Averting the Old Age Crisis》(《避免老龄化危机》) (1) 现收现付制无法适应今后不断的老龄化; (2) 现收现付制存在世代之间、世代内部再分配的不公平; (3) 当养老保险财政收支存在压力时提高支付开始年龄,降低支付水平等具有政治风险; 权威机构对弈
E:\教学文档\研究生教学\研究生养老保险\2014研究生材料\现收现付制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定量分析_程永宏.caj E:\教学文档\研究生教学\研究生养老保险\2014研究生材料\人口老龄化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_林宝.caj
小结 2.掌握的关键术语:现收现付制;基金制;部分积累制 1. 掌握和理解几种筹资模式的内涵和运行机制 2.掌握的关键术语:现收现付制;基金制;部分积累制 3.如果从每一时期的经济产出都在不同代之间进行分配这个角度看,所有养老金计划都是工作的一代在养退休的一代。由于没人能够在年轻时储存起本代人所生产的消费品或劳务,以供自己年老时消费,而只有通过依赖下一代的代际交换来满足自己。
保留个人账户, 但不做实。即账户不存在实际资金积累, 只是纯粹的账面记录,收益按名义利息率进行记账积累,而不是真正的投资收益率。 三、名义账户制(NDC模式 ): 保留个人账户, 但不做实。即账户不存在实际资金积累, 只是纯粹的账面记录,收益按名义利息率进行记账积累,而不是真正的投资收益率。 退休后按其名义个人账户的名义记账资金按月发放。 退休收入取决于名义积累额(DC计划); 现收现付制与个人帐户相结合,能克服效率损失问题? 那实际资金来源?
瑞典、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经过不断地调整,运行较为成功 好处: 典型国家: 瑞典、意大利、波兰等国家经过不断地调整,运行较为成功 好处: 其一, 不需要在短期内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短期转轨成本较低, 转轨成本可以在较长时期内逐步消化; 其二, 不需要解决基金投资增值问题, 对外部资本市场成熟与否没有严格要求
存在的问题 其一,产生信息管理难题。由于名义账户不存在实际资金积累, 只是纯粹的账面记录,没有实际资金数目, 难以建立“账、钱分离”的双向监督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就会出现人为操作失误、篡改等问题。容易导致账户信息管理人员的失误、失职甚至违规行为, 不利于建立一个具有公信力的社会保障体系。
其二,名义利息难以确定。NDC 模式的记账的名义利息,需要根据整体收支情况而定, 设立自动平衡机制等关键参数,这要求各地养老金收支状况大体相同。而我国目前各地养老金收支不均, 如果按统一名义利息记账, 一些地区有明显的资金盈余, 而另一地区存在赤字压力。
瑞典的名义帐户 1、改革背景 1994年世界银行在《防止老龄危机》的政策报告中建议社会养老保险成熟的国家降低现收现付的社会保险权重,建立强制性、积累制的私人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或个人帐户)及自愿性储蓄,即著名的“三支柱”方案。推动了世界范围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结构性改革。 强制性公共管理支柱;强制性私营支柱;自愿支柱 2005年提出“五支柱”,增加了第四支柱和零支柱
三支柱养老体系 强制性公共管理支柱 强制性私营支柱 自愿支柱 目标 形式 融资 对象 再分配+共同保险 储蓄+共同保险 DB 、公共养老金计划 个人储蓄、职业年金计划 融资 社会保障税或费 有调控完全积累 完全积累 对象 正规就业者 正规就业者、非正式就业者
五支柱养老体系 非缴费型 零支柱 强制性 公共管理支柱1 私营支柱2 自愿支柱3 非正式 扶持支柱4 目标 消除老年贫困 形式 再分配+共同保险 储蓄+共同保险 非资金支持 形式 普享型、家计调查型 DB 、公共养老金计划 个人储蓄、职业年金计划 融资 预算或一般税收 社会保障税或费 有调控完全积累 完全积累 对象 所有老人 正规就业者 正规就业者、非正式就业者 非或正规就业者;终生贫困者
瑞典1998年创造了名义帐户制度(NDC), 2003年世行在瑞典组织了相关讨论会,并积极推荐这一制度。(国内学者 郑秉文主张)
瑞典改革前后养老保障制度 改革前 改革后 制度结构 老年保障津贴 筹资主体 享受条件 保障项目 零支柱:国民年金 (FP,1914年建立)非缴费普享制度 1支柱:收入关联养老金计划(ATP,1960年)DB NDC+积累帐户(FDC) 老年保障津贴 筹资主体 雇主:雇员工资的6%;政府:2% 雇主:雇员工资的13% 雇主:10.21; 雇员:7% 16%进入NDC; 享受条件 65岁以上,且在瑞典居住满40年者 30年缴费记录者可获得工资记录中最高15年的平均工资的60% NDC的名义利息率是盯住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 没有收入关联养老金 或不足老人提供 保障项目 养老、残障、遗属 养老
你对中国采取NDC的看法?
在什么条件下,现收现付制优于完全积累制? 城镇化对中国养老保险体系有何挑战?
http://www.kankanews.com/a/2015-10-08/0037144289.shtml http://society.kankanews.com/s/2014-10-16/001571872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