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母RNA的分离与组分鉴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四章 核酸类药物 第一节 核酸类物质的分离提取及其发酵生产 一、 RNA 与 DNA 的提取与制备 (一) RNA 的提取与制备 1. 工业用 RNA 的提取 ( 1 ) RNA 及其工业来源 通常在细菌中 RNA 占 5 % -25 %,在酵母中占 2.7 %~ 15 %, 在霉菌中占 0.7%~28%,
Advertisements

玉田三中 化学组. 生活中的这些物质 …… 酸的 食醋、酸奶和某些水果都是 酸的,你是如何知道的?
第三节 排气护理. 一、肠胀气病人的护理 肠胀气是指胃肠道内有过多的气体积聚,不能 排出。 1. 心理护理 2. 适当活动 3. 必要时遵医嘱给药或行肛管排气 4. 健康教育.
主题二 生命的基础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化学组成 功能 成分 结构 基质 细胞器 结构 功能.
客家娘酒 生命科学院 062 第二组 组长:李宗权 组员:林立强 李嘉豪 郑灿明 李耀斌 程惠源.
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测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谷丙转氨酶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谷丙转氨酶作用于丙氨酸及 α- 酮戊二酸,生成谷氨酸与丙 酮酸。丙酮酸与 2.4- 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二硝基苯腙,此 物在碱性溶液呈红棕色,与经同样处理的标准丙酮酸比色, 求得丙酮酸的生成量以表示酶的活性。
芦荟汁酶解液 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上海市奉贤区育秀实验学校 陈力. 2 设想的由来 3 问题的出现 由于芦荟含有较多的凝胶大分 子物质,加热、调酸等会影响 胶体稳定性,出现变色和沉淀 等现象。
药物溶媒 生理盐水还是葡萄糖?.
中学化学实验研究 第十讲 生活化学实验的开发与改进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艾华林.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三) 物质酸碱性的测定.
中医美容保健.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血清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的测定 董雷鸣.
实验二十七 磷、胆红素测定.
食品分析 实验.
单元九 种猪常见疾病(4).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典型的吗啡半合成衍生物.
实 验 七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菌种保藏.
食品的卫生管理.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推测:胃液中一定存在 能消化肉块的物质 第5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高考一轮专题复习——酶 酶的概念 酶的催化特点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 酶的命名 酶的分离与提纯 酶的固定化 酶的应用 酶特性的实验探究.
1.还原糖 2.脂 肪 3.蛋白质 10叶绿素 4.质流动 5.分 裂 6.酶温度 7.酶- PH 8.酶效率 9.酶水解 11.分 离 12.复 原 13.取DNA.
Df 29讲 实验与探究 考纲目标引领 考点名师导悟 知能创新演练.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选修1 1.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第二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3-14学年度生物学科教研室总结计划 2014年2月.
三峡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教学组
必修1 分子与细胞 第二章 第三节 细 细胞溶胶 内质网 胞 核糖体 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第一课时 浙江省定海第一中学 黄晓芬.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氯化胆碱原料的掺假识别  报告人:林丽容.
实验三 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制备 及性质实验.
· 全球变暖 · 臭氧的破坏与保护 · 酸雨危害与防治
模块九 牛乳掺假检验 学习任务 1.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种类 2. 查阅资料,总结牛乳中掺假物质的检测方法
洗手消毒液(优威) 1.杀菌力卓越,第一个获得中国卫生部“卫消字”批准文号的洗手液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实验3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
兔肝脱氧核糖核酸的提取.
成才之路 · 生物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3.2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第三部分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1课 酶和ATP.
铁的重要化合物 常德市第一中学 吴清清.
培养基、试剂的配制及 细菌纯化培养.
混合碱的分析(双指示剂法) 一、实验目的 学习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中碱组分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掌握HCl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方法.
硅酸盐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的测定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硫酸亚铁和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一 溶液的配制.
重点化学方程式复习 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Cl-+ClO-+H2O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实验四 蛋白质呈色反应、沉淀反应 等电点测定
遗传物质--核酸 核酸分子组成 核酸分子结构.
你有过呕吐的经历吗? 你感到胃液是什么味道的?
Synthetic Chemical Experiment
铁矿(或铁粉)中全铁含量的测定 (无汞定铁法)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缓冲溶液的配制与     pH值的测定.
实验二 磺胺醋酰钠的合成.
床上洗头.
柑橘皮中黄酮两种提取方法的探索 及含黄酮类饮料生产工艺改进
硫酸铜的提纯.
实验性质:设计 实验类别:本科基础 实验学时:4 实验教师:温晓玫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酵母RNA的分离与组分鉴定

实验目的 掌握稀碱法分离酵母RNA的原理与操作过程。 了解RNA的组分并掌握定性鉴定的具体方法。

实验原理 由于RNA的来源和种类很多,因而提取制备方法也各异,一般有苯酚法、去污剂法和盐酸胍法。其中苯酚法又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组织匀浆用苯酚处理并离心后,RNA即溶于上层被苯酚饱和的水相中,DNA和蛋白质则留在苯酚层中,向水层加入乙醇后,RNA即以白色絮状沉淀析出。此法能较好地除去DNA和蛋白质,提取的RNA具有生物活性。 酵母细胞富含核酸,且核酸主要是RNA,含量为干菌体的2.67%~10.0%,而DNA含量较少,仅为0.03%~0.516%。为此提取RNA多以酵母为原料。工业上制备RNA多选用低成本、适于大规模操作的稀碱法或浓盐法。这两种方法所提取的核酸均为变性的RNA,主要用作制备单核苷酸的原料,其工艺比较简单。

稀碱法是用氢氧化钠使酵母细胞壁变性、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或调pH2 稀碱法是用氢氧化钠使酵母细胞壁变性、裂解,然后用酸中和,除去蛋白质和菌体后的上清液用乙醇沉淀RNA或调pH2.5利用等电点沉淀。提取的RNA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浓盐法是用高浓度盐溶液处理,同时加热,以改变细胞壁的通透性,使核酸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RNA含有核糖、嘌呤碱/嘧啶碱和磷酸各组分。加硫酸煮可使RNA水解,从水解液中可用定糖,加钼酸铵沉淀(或用定磷法)和加银沉淀等方法测出上述组份的存在。(1)嘌呤碱与硝酸银作用产生白色的嘌呤银化合物沉淀。(2)地衣酚显色法:核糖核酸与浓盐酸共热时,即发生降解,形成的核糖继而转变为糠醛,后者与地衣酚(3,5-二羟基甲苯)反应呈鲜绿色,该反应需用三氯化铁或氯化铜作催化剂。(3)磷酸与钼酸铵试剂作用产生黄色的磷钼酸铵沉淀[(NH4)3PO4·12MoO3↓]。

仪器、原料和试剂 仪器:试管;试管架;100mL氢氧化钠烧杯;移液管0.2mL(×1)、2.0mL(×2)、1mL(×2); 量筒10 mL、50mL各一个;滴管;水浴锅;离心机;布氏漏斗。 原料:干酵母粉 试剂: (1)0.2%氢氧化钠溶液; (2)95%乙醇; (3)乙酸、乙醚; (4)10%硫酸; (5)0.1mol/L硝酸银溶液; (6)1mol/L浓氨水; (7)酸性乙醇溶液:30mL乙醇加0.3mL HCl; (8)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将2mL 10%三氯化铁(FeCl3· 6H2O)溶 液加入400mL浓HCl中; (9)地衣酚-乙醇溶液:称取6g地衣酚溶于100mL 95%乙醇; (10) 钼酸铵试剂:将2g钼酸铵溶解在100mL10%硫酸中。

实验步骤 1、酵母RNA的提取 称4g干酵母粉悬浮于40mL 0.2%NaOH 溶液中并在研钵中研磨均匀。悬浮液转入100mL烧杯中 沸水浴加热30分钟,不断搅拌。冷却,3000r/min离心10-15分钟后,将上清液慢慢倾入10mL酸性乙醇,边加边搅。加毕,静置,待RNA完全沉淀,3000r/min离心3min。弃去上清,用95%乙醇洗涤沉淀两次(每次10ml),继而用无水乙醚洗两次(每次10ml),洗涤时可用细玻璃棒小心搅动沉淀。用乙醚将沉淀转移至布氏漏斗抽滤,沉淀在空气中干燥。称量所得RNA粗品的重量。  

2.RNA组分鉴定 水解RNA:取0.5~1g提取的核酸,加入10%硫酸10mL沸水浴加热10分钟制成水解液,然后进行组份鉴定。 (1)嘌呤碱:取一支试管,加入1mL水解液, 加入过量浓氨水(约2mL)。然后加入1mL 0.1M硝酸银溶液,观察有无嘌呤碱银化合物沉淀。 (2)核糖:取一支试管,加入水解液1mL,三氯化铁浓盐酸溶液2mL和地衣酚乙醇溶液0.2mL。放沸水浴中10min。注意观察核糖是否变成绿色。 (3)磷酸: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水解液,然后加入5滴硝酸银和1mL钼酸铵溶液后,在沸水浴中加热,观察有无黄色磷钼酸铵沉淀。

计算 RNA提取率(%)=RNA质量(g)/干酵母粉质量(g)×100%

注意事项 稀碱法提取的RNA为变性RNA,可用于RNA组分鉴定及单核苷酸制备,不能作为RNA生物活性实验材料。 利用等电点控制RNA析出时,应严格控制pH。 地衣酚反应特异性较差,凡戊糖均有此反应。因此地衣酚实验不能作为RNA与DNA鉴别的依据。

思考题 所得RNA是否是纯品?如何进一步纯化? 若用氯仿-异戊醇进一步处理RNA制品,可获得纯度更高的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