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61648247.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民进海宁市总支部. 民进海宁总支开展 “ 走进社区、走进部门、走进农村 ” 活动: 1 、为了积极履行民主党派的职能,搜集社情民意,为政府工作出谋划策。 2 、让民主党派走进群众,让群众了解民主党派。 3 、通过 “ 三走进 ” ,进行访贫问苦,搜集民情民声,构筑群众与政府的桥梁,
Advertisement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肝硬化腹水中医药治疗. 定义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复杂, 故临床证候变化多端, 表现为虚实 夹杂, 寒热交错, 为 “ 风、痨、臌、膈 ” 四 大疑难重症之一。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晚期出现的严重并 发症, 属于中医 “ 鼓胀 ” 范畴。其病因病机.
三、气血失常 (一)气失常 1 、气虚(量不足) 2 、气机失调(运动失常) 气滞 气逆 气陷 气闭 气脱.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心 肺 肝 脾 肾 中 医 藏 象 学中 医 藏 象 学 五脏 系统. 第一节 脏腑 五脏 -- 心、肝、脾、肺、肾的合称 六脏 -- 经络学说 … + 心包络 【主要内容】: 1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2 五脏与形体官窍及情志、五液、五时等 的关系.
怎样学习《内经》??? 学习方法: 1. 疏通文理 2. 注意句读 3. 结合医理 4. 融会贯通 5. 背诵锦句 6. 善用工具.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的生理与病理 肺主气,司呼吸 肺主宣发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 呼吸功能异常 水液代谢障碍 生理 病理.
第三章 中医临床护理概要 第二节 肺系病症 《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 一. 肺系病症 (一)护理评估 1. 病因发病 病邪犯肺,肺之宣降失常,肺气、肺阴耗伤,导致肺气上逆。 2. 四诊资料 咳嗽或干咳或咳痰,痰或稀或稠或多或少或白或黄,呼吸困难或呼吸不畅 。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 1. 识记掌握  ⑴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和功能。  ⑵掌握气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功能和分类。  ⑶掌握血的基本概念、生成、运行和功能。  ⑷掌握津液的基本概念、代谢和功能。  ⑸掌握人体神的基本概念、生成和作用。  ⑹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六 腑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五脏 肝.
第九章 脏 腑 辨 证 王明三 Tel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第六节 脏腑兼病辨证.
中医理论培训 佰草集汉方spa 培训部.
中医基础理论 青海医学院中医系中医基础教研室 保守魁
脾 与 胃 中医学教研室.
“藏”内脏。 脏(阴)贮藏营养(精微)物质的实质性脏器(肝、心、脾、肺、肾、心包)。 腑(阳)传导变化功能的空腔类脏器(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象”形象、征象,是指脏腑本身的形象与反映于外的各种征象。
基础知识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脏 腑 返回目录.
第三章 藏象.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湖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内经》)教研室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中医学教程 沈世林 博士 二00六年十月.
第三章 藏象学说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中医科 张二力.
第一节脏腑四 脏 腑之间的关 系 梁永林.
素问·六节藏象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二篇 民族传统养生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章 整体观、系统论、发展观 第一节 整体观 第二节 系统论 第三节 发展观
第三章 脏象学说.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脏 腑 理 论 (藏 象)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田国庆.
中 医 诊 疗 技 术.
第二章精气血津液神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精的基本概念、分类、代谢及功能。
第三节 脏腑病机 一、五脏病机 二、六腑病机 三、奇恒之腑病机.
脾.
第三章: 精气血津液神 第一节 精 第二节 气 第三节 血 第四节 津液 第五节 神.
第四单元 血气精神.
精、气、血、津液、神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学教研室 尹德海.
第二篇 人体的结构和功能 主要内容: 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脏腑 经络 形体官窍 体质.
素问·经脉别论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王黎制作.
第八章 病 机.
气血同病辩证.
首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黄小波.
病理产物病因.
第九章 脏腑辨证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严石林.
脏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第一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了解: 骨盆;邻近器官、血管、 淋巴神经;骨盆底的解 剖。 熟悉: 外生殖的解剖。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素问·咳论.
认识中医脾胃 组长:顾音菲 组员:唐慧莲、严濛奇、曹添福、范帆、万冰、叶宏宇、李贵龙、王国震、刘乃少.
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广 东 省 第 二 中 医 院 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 王 清 海 2013年11月 广州
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肾与膀胱 kidney&bladder.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古陶一中 李素霞.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概述 心的解剖位置 心的形态结构 主要功能 联属功能 心的特性.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藏象 第三节 六腑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中医基础理论 之 精气血津液 授课者:梅志刚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第四章 气、血、津液.
ATP SLYTYZJAM.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藏象 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陈达理 教授 61648247

第二章 藏象 第一节 概 说 一、藏象的概念及其来源 (一)藏象的概念 古称“藏象”,“藏者,藏之于内也。”

第二章 藏象 (二)藏象的来源 解剖 观察 医疗实践

中医 与 西医 必须指出: 中医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有很大不同,它不全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是生理、病理概念,两者绝不可以等同。 中医 与 西医 必须指出: 中医的脏腑概念与西医的脏器概念有很大不同,它不全是一个解剖学概念,而是生理、病理概念,两者绝不可以等同。 精华 繁琐 牵强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1 脏腑分表里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2 五脏与形体诸窍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3 五脏生理活动与精神情志

二、藏象与藏象系统 4 五脏生理功能的平衡协调

三、脏腑的分类与区别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脏腑的生理特点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 · 五脏别论》

奇:异也; 恒:常也。 奇恒之腑----异乎寻常之腑,藏而不泻。 六腑---泻而不藏。

第二节 五 脏 一、心 位置 心阴 心阳 心气 心血 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流注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作用。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心主血---推动 “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 · 痿论》 心气、心阳的推动、温煦。 心血、心阴的营养、滋润。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血行脉中必须具备的3个条件: · 脉管必须通畅 · 血液必须充盈 · 心气必须充沛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1) 心主血---生成 --水谷之精入脉,经心化而为血。

一、 心 (一)生理功能 (2) 心主脉

一、 心 心主血脉 心气虚-- 气虚+瘀阻的表现 心阳虚-- 心血虚-- 失养+心脉的症状 心阴虚--

一、 心 2 心藏神 神的概念:广义 狭义

一、 心 2 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一切生理活动和精神意识活动的功能。

一、 心 2 心藏神 “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素问》 “心者,神之舍也。”---《灵枢》 “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 --《灵枢》

一、 心 2 心藏神 整体观念

一、 心 2 心藏神 心为神志活动的场所

一、 心 2 心藏神 血液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一、 心 2 心藏神 心血、心阴---滋养心神 心血不足,心神失养,出现健忘、疲惫、记忆力下降、失眠、多梦 。 心阴不足----舌红、脉细数、盗汗。

一、 心 2 心藏神 心气、心阳---鼓舞、振奋。 心阳不足,舌淡、脉迟、倦怠、嗜睡。

一、心 心气 心阳 阴阳平衡 心血 心阴

一、 心 (二)生理特性 1 主通明 2 心为阳脏而主阳气 3 心与夏气相应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1 在志为喜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2 在液为汗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3 在窍为舌 --开窍于舌 舌乃心之苗 舌可以反映心的病变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4 在体合脉

一、 心 (三)生理联系 5 其华在面 反映心的气血盛衰

[附] 心包络 保护心脏 代心受邪 热入心包 蒙蔽心包

二、肺 位置 华盖 相傅之官 肺阴、肺阳、肺气。 肺血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呼吸之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呼吸之气。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呼浊吸清,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宣发----呼 ; 肃降-----吸。 生理: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呼吸有序。 1 主气、司呼吸 宣发----呼 ; 肃降-----吸。 生理: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呼吸有序。 病理:肺气不宣或肺失肃降------胸闷、咳嗽、气喘等。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一身之气。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 生成 清气--全身精气的一部分 形成宗气

(一)生理功能 1 主气、司呼吸 主气:一身之气。 全身气机的调节 升降 出入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宣发--向上向外

(一)生理功能 宣发卫气 · 指肺通过其宣发运动,将卫气宣散至全身的作用。 · 肺的宣发,是卫气得以布散的基本动力。 · 肺的宣发,是卫气得以布散的基本动力。 · 肺气不宣或肺气虚弱,卫气布散失常,病虽在卫,法宜治肺。

(一)生理功能 宣发水谷精微和津液 肺气不宣-- 津液内停 水谷精微不能达于体表

(一)生理功能 排出浊气 肺气不宣---呼吸不利,咳喘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向下向内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吸入清气 肺气不降---气逆 咳喘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向下布散水谷精微和津液 肺气不降---滞留 小便不利,大便不畅,痰湿。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肃降 肃清呼吸道 肺气通畅

(一)生理功能 2 主宣降 肺气不宣 肺失肃降 肺失宣降 宣降失职

(一)生理功能 3 朝百脉、主治节 · 朝:汇聚、朝向。 3 朝百脉、主治节 · 朝:汇聚、朝向。 · 指全身的气血都通过经脉汇聚于肺,经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 气体交换

(一)生理功能 3 朝百脉、主治节 宗气--贯心脉 助心行血

(一)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主治节 治节:治理调节 。 《素问·灵兰秘典》:“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一)生理功能 3 肺朝百脉、主治节 治理调节呼吸运动 治理调节全身气机 治理调节气血运行 治理调节津液代谢 治节--肺的所有功能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肺为水之上源”、“肺主行水”。 通:疏通;调:调节 水道:水液运行的通道。 ·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肃降运动对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素问· 经脉别论》: 4 通调水道 《素问· 经脉别论》: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一)生理功能 4 通调水道 · 肺失宣散----水液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无汗、皮肤水肿。 4 通调水道 · 肺失宣散----水液不能外达皮毛或腠理,无汗、皮肤水肿。 · 肺失肃降----水液不能下输膀胱,小便不利、水肿。 · 治肺以利水----- 称为“提壶揭盖” 。

(一)生理功能 肺阴 阴阳平衡 肺阳 肺气

(二)生理特性 1 肺为娇脏

(二)生理特性 2 肺以降为顺

(二)生理特性 3 肺喜润恶燥

(二)生理特性 4 肺与秋气相应

(三)生理联系 1 在志为忧、藏魄 --悲忧伤肺

(三)生理联系 2 在窍为鼻 开窍于鼻 通气 嗅觉 3 在液为涕 鼻的病变主要考虑肺

(三)生理联系 4 在体合皮 5 其华在毛 肺主皮毛 肺宣发--卫气、水谷精微

三、脾 位置:中焦。 脾气、脾阳、脾阴。 脾血 特点:仓廪之官。 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 主运化 运:转运输送;化:消化吸收。 (1)运化水谷 运化水谷--消化吸收水谷之精气。

三、脾 (1)运化水谷 分解 吸收 运输 布散 脾运失常--营养障碍,后天不足。

三、脾 (2)运化水液 · 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

三、脾 (2)运化水液 · 脾运化水液障碍,水湿内停。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 脾虚生湿,湿聚成痰。 脾为生痰之源

三、脾 2 主统血 统血----脾统摄血液,使之正常运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出脉外。 脾不统血----吐血、便血、肌衄、崩漏。 气虚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