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 利 尿 药 利尿药: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影响尿生成 过程,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 肿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肾脏生理学基础及作用部位 (一)肾小球的滤过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酸碱平衡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一节 酸碱物质 第三节 运动时机体酸碱平衡的调节 目的 : 掌握尿的生成 掌握运动对尿的影响.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的基本发病环节 1 急性肾功能衰竭 2 慢性肾功能衰竭 3 尿毒症 4 目 录.
急性肾功衰竭. 病例一 男, 36 岁,以 复合性损伤 36 小时、少尿 24 小 时收住院 查体: p 112 BP 86/50 mmHg 急性病容, 神志恍惚, 颜面浮肿, 两肺少量干湿鸣, 心律 112 次 / 分, 腹膨隆, 腹膜刺激征 (+), 见切口, 肠鸣音弱. 骨盆挤 压试验 (+).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心内科李晓东. 概 述 泌尿系统组成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血管、神经 功能 : 生成和排泄尿液 内分泌功能 — 促红细胞生成素 肾素 维生素 D3.
还记得吗 ?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对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 H 2 CO 3 / NaHCO 3 NaH 2.
-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利尿药 diuretics.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 十 章 泌 尿 系 统.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合理选择饮食.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一篇 总 论 第二篇 普外科 第三篇 专科篇 外科护理学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水 肿 (Edema) 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第二节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
利尿药及脱水药.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电话: QQ: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学 阿拉善电大医学教研室 柳彩霞 电话: QQ: 年4月20日.
第二十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水 肿.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肾 功 能 检 查.
肾功能实验室检验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瑞金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分子生物学技术 倪培华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Renal function tests
常用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实验诊断学教研室.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医用基础药理学》教案 利尿药 diuretics 何红喜 漳县职业中专.
复 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的药理作用?.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水 肿.
肾功能检查 授课教师:朱佩琼 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章 肾脏机能 学习目标: 1、掌握代谢产物的排泄途径 2、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3、熟悉肾脏在调节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第九章 泌尿系统 诸世居.
Fluids, electrolytes and acid-base Balance (外科病人体液失衡)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高三生物复习课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的环节。 肾脏的主要功能: (1)泌尿功能
第十三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三节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of the kidney
影 响 尿 生 成 的 因 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物质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掌握尿液生成的过程; 熟悉滤过膜的结构和滤过的动力; 理解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大纲与要求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Urinary system) 掌握: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实验诊断学——肾脏功能 RENAL FUNCTION 上海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检验系 刘湘帆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Biopharmaceutics and Pharmacokinetics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第七章 體液的恆定 第 3 節 體液的恆定.
药物的跨膜转运.
第五节 肾尿生成的调节 重点讨论对重吸收和分泌的调节 一、肾内自身调节 (一)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对肾小管功能的调节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利尿药的分类 1.高效能利尿药 (high efficacy diuretics) 2.中效能利尿药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Dqlcpu@163.com 第十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Dqlcpu@163.com

3、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 特点: 重吸收12%滤过的Na+和Cl- 分泌不等量的KCl; 重吸收不等量的水。 Na+与K+的转运受醛固酮调节 (Ald) 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ADH)

⑴ Na+重吸收 机制:是主动重吸收过程。 远曲小管初段:Na+由Na+-Cl-同向转运体转入细胞内,由Na+泵泵出细胞。 Cl-由通道弥散出细胞。 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Na+通过Na+通道进入细胞内(主细胞),由Na+泵泵出细胞。 Na+-Cl-同向转运体

(2)水的重吸收 机制: ①远曲小管初段:同髓袢升支一样,对水仍不通透。 ②远曲小管后段和集合管:管腔膜有ADH调控的水通道(当ADH作用时,水通道便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调节水的重吸收。 水通道 水通道

(3)K+的分泌 机制:是Na+-K+交换。 主细胞Na+-K+交换 ①[K+]管内<[K+]管外

(4)H+的分泌 HPO4- +H+ H2PO4 主动分泌。 ①Na+-H+交换 ②H+泵 泌H+与重吸收HCO3-、Na+呈正相关 NH4+ H+泵 ↑ NH3 + H+ 主动分泌。 ①Na+-H+交换 ②H+泵 泌H+与重吸收HCO3-、Na+呈正相关 NH4+和HCO3-、H2PO4与尿液酸碱度有关 闰细胞分泌H+

(5)NH3的分泌 小管上皮细胞内 谷氨酰氨 NH3(氨) 肾小管腔:NH3+H+ NH4++Cl-→NH4Cl 脱氨酶 脱氨 单纯扩散 脂溶性 肾小管腔:NH3+H+ NH4++Cl-→NH4Cl

①泌NH3与泌H+呈正相关:即泌NH3促进H+-Na+交换,促进排酸保碱,调节机体酸碱平衡。 ②NH3扩散的量决定于管腔液与管周液的pH值:管腔液pH值较低时,NH3较易扩散。 ③正常时NH3只在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酸中毒时,近曲小管也分泌。

(三)影响肾小管功能的因素 1、小管液溶质浓度:渗透性利尿* 如甘露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 2、肾小球滤过率:球-管平衡* 与近曲小管对Na+和水有相对恒定重吸收比例有关:占GFR的65-70% 3、肾小管上皮功能的变化:神经体液调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物质重吸收的总结 一、Na+重吸收 部 位 量 机 制 特 点 近曲 小管 60-70% 机 制 特 点 近曲 小管 60-70% ①初段主动(管腔膜Na+-X偶联转运,管周膜Na+泵) ②后段被动(顺电位差经细胞旁路) ①定比重吸收(泵-漏现象) ②不受调节 髓袢 升支 25-30% ①细段被动(顺浓度差) ②粗段主动(Na+-K+-2Cl-同向转运体复合物) ①降支细段对Na+不通透 ②重吸收量与尿浓缩机制有关 远曲管集合管 10% ①管腔膜Na+-Cl-交换 ②管周膜Na+泵 ①无泵-漏现象 ②受调节

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二、H2O重吸收 部 位 量 机 制 特 点 近曲 小管 65% 被动(渗透作用) ①细胞旁路 ②水通道 ①球-管平衡 ②不受调节 髓袢 15% 降支细段被动(渗透作用) 升支对水不通透 远曲管集合管 10% 9.3% 被动(水通道) ①远曲管初段水不通透 ②受ADH调节 近曲小管水的重吸收量对终尿量的影响不大,而终尿量主要取决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量。

复习思考题 1.简述影响肾小管转运的因素。 2.用泵-漏模式解释近球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 3.在近球小管葡萄糖是如何被重吸收的?其特点是什么? 4.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糖尿和多尿症状? 5.简述尿生成的过程。

第三节 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 ▲尿渗压>血渗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压<血渗压=低渗尿=尿稀释 如:大量输液、饮水→多水 ▲尿渗压=血渗压=等渗尿≈肾功↓ 如:肾衰 正常尿液渗透压:50~1200 mOsm/L 血液渗透压:300 mOsm/L

尿液浓缩、稀释的过程和机制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决定于: ①髓袢、集合管U形结构的逆流系统(结构基础) ②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状况(先决条件) ③血液ADH的浓度(对水重吸收的调节作用)

(一)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形成 1.髓袢、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 水 NaCl 尿素 髓袢降支细段 高度通透 不易通透 髓袢升支细段 不通透 中等通透 髓袢升支粗段 但主动重吸收 远 曲 小 管 有ADH时 易通透 集 合 管 外髓部不通透 内髓部易通透

对尿素不易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 水被重吸收 管内NaCl浓度倍增 2.形成机制 (1)髓袢降支细段:对NaCl不易通透 对尿素不易通透 对水高度通透 ↓ 水被重吸收 ↓ 管内NaCl浓度倍增 (管内为高渗梯度) ([钠盐]管内> [钠盐]管外) ([尿素]管内< [尿素]管外

对NaCl高度通透 对尿素中等通透 对水不通透 NaCl向管外扩散 尿素向管内扩散 管内浓度倍减 (2)髓袢升支细段: 对NaCl高度通透 对尿素中等通透 对水不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尿素向管内扩散 ↓ 管内浓度倍减 (但仍为高渗梯度) (管外为高渗梯度) (管内[钠盐] 渐↓) (管内[尿素] 渐↑) 由⑴⑵肾内髓渗透压梯度已形成。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不通透 对水不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管内浓度倍减 (3)髓袢升支粗段: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不通透 对水不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管内浓度倍减 (管内为低渗液) (管外为高渗梯度) ([钠盐]管内<[钠盐]管外) 肾外髓渗透压梯度已形成。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不通透 对水不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管内浓度倍减 (4)远曲小管和皮质集合管: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不通透 对水不通透 (有ADH时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管内浓度倍减 (管内为低渗液) (管内尿素浓度增加)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易通透 对水不易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尿素向管外扩散 形成肾内尿素循环 (5)髓质集合管: 对NaCl主动转运 对尿素易通透 (尿素浓度高) 对水不易通透 (有ADH时通透) ↓ NaCl向管外扩散 尿素向管外扩散 形成肾内尿素循环 (管内外为高渗梯度) 尿素循环进一步增强肾内髓高渗梯度。

(6)尿素循环: ①条件: Ⅰ.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与外髓集合管尿素均不通透; Ⅱ.髓袢升支细段对尿素易通透; Ⅲ.内髓集合管对尿素易通透+[尿素]高(当ADH↑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尿素]↑)。 ②过程:尿素出内髓集合管→入髓袢升支细段→经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与外髓集合管→内髓集合管。 ③作用:增强肾内髓高渗梯度。 水 尿素

(7)小结: ①形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物质: 外髓: 主要是NaCl主动重吸收。 内髓: 主要是NaCl+尿素循环 ②形成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决定因素: 逆流系统+各段对物质的选择性通透→逆流倍增现象。

3.肾髓质高渗梯度的维持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水进钠出 水出钠进

当升支离开外髓时→带走的溶质<水→维持髓质高渗梯度 ●直小血管的逆流交换作用: ∵直小血管通透性高+降支与升支彼此靠得很近+与髓袢并行; ∴当直小血管的血液逆流时: 降支 升支 同水平组织间液的渗透压 ∨ ∧ 直小血管 直小血管 尿素和NaCl 尿素和NaCl 入直小血管 出直小血管 水出直小血管 水入直小血管 当升支离开外髓时→带走的溶质<水→维持髓质高渗梯度 作用:不带走溶质;带走水

(二)尿液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小管液在逆流系统内流动 髓质高渗梯度 ↓ADH ADH↑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小管液渗透压的变化:髓袢降支细段由等渗→递增式高渗;→髓袢升支细段为递减式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为递减式低渗;→远曲小管为低渗;→皮质部集合管由低渗→高渗;→髓质部集合管为递增式高渗。 小管液在逆流系统内流动 髓质高渗梯度 ↓ADH ADH↑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低渗尿(尿稀释) 高渗尿(尿浓缩)

小管液在逆流系统 ↓ADH ADH↑ 髓质高渗梯度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通透性↑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集合管对水重吸收↑ 低渗尿(尿稀释) 高渗尿(尿浓缩)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肾髓质形成的原理。 2.简述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的特点,并阐明与尿浓缩的关系。 3.影响尿浓缩与稀释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尿浓缩与稀释的过程。

第四节 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一、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适宜刺激 第四节 肾对机体水盐代谢的调节 下丘脑 释放 ADH 一、肾在保持水平衡中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 Vasopressin,VP ADH 血液 Antidiuretic hormone,ADH; Vasopressin,VP Water diuresis 水利尿:大量饮水后引起尿量增加的现象。 小管液

ADH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 腺苷酸环化酶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c-AMP↑ 内髓高渗梯度↑ 激活 蛋白激酶A 尿浓缩↑ 水通道从胞浆 镶嵌到管腔膜上 水重吸收↑ 尿 量 ↓

引起 ADH 分 泌 的 因 素 ABp↓ ABp↑ + + + + + + + — — — — — — — AⅡ、低血糖 心房钠尿肽 入血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血浆晶体渗透压↑ (1-2%) 中枢 渗透压感受器 + — 中枢 渗透压感受器 — 血浆晶体渗透压↓ (1-2%) + — + 心房、大V容量感受器 + — 心房容量 感受器 循环血量↑ (5-10%) 循环血量↓ (5-10%) + + ABp↓ — 动脉压力 感受器 — 动脉压力 感受器 ABp↑ + — AⅡ、低血糖 疼痛、应激 心房钠尿肽 A D H 下丘脑-垂体束 入血

ABp↓ + + AⅡ、低血糖 + — — + + 血浆晶渗压↑ 循环血量↓ 疼痛、应激 中枢渗感器 心房容感器 动脉压感器 (1-2%) 循环血量↓ (5-10%) ABp↓ AⅡ、低血糖 疼痛、应激 + — — 中枢渗感器 心房容感器 动脉压感器 + + + + 下丘脑: 视上核 (主) 室旁核 (次) A D H 下丘脑-垂体束 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管周膜V2受体结合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内髓集合管尿素通透性↑ 袢升粗段主动重吸收NaCl ADH缺乏↓ 垂体性尿崩症 c-AMP↑ 内髓高渗梯度↑ 激活蛋白激酶A 尿浓缩↑ 水通道从胞浆镶嵌到管腔膜上 尿 量 ↓ 水重吸收↑

二、肾在保持电解质平衡中的作用 (一)Na+的平衡(入155mmol,尿排150mmol) 1、GFR改变 (2)GFR的自动调节:BP=80-180mmHg 2、摄入Na+量的改变 当摄入Na+量增加时, (1)GRF (2)醛固酮(Ald)减少 [(3)心房钠尿肽:抑制ADH和Ald释放] 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腔膜K+外排驱动力和通透性↑ ? (二)K+的平衡 重吸收==分泌 醛固酮 单纯扩散 小管上皮细胞内 胞浆内形成 激素-受体复合物 细胞核内调节 特异mRNA转录 醛固酮诱导蛋白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腔膜K+外排驱动力和通透性↑ 管周膜上Na+-K+泵活动↑ 排2K+、保3Na+、保H2O

Ald作用机制

复习思考题 1.正常成年人一次迅速大量的饮用清水、生理盐水1000mL后,血浆渗透浓度及尿量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3.因呕吐、腹泻引起机体大失水时,对尿量有何影响?为什么? 4.简述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 5.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尿量和尿浓缩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6.正常成年人静脉注射50g/100mL的葡萄糖50mL后,尿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第五节 血 浆 清 除 率 一、概念及计算方法: 指单位时间内肾排出某一物质的总量与血浆中这一物质浓度的比值。 第五节 血 浆 清 除 率 一、概念及计算方法: 指单位时间内肾排出某一物质的总量与血浆中这一物质浓度的比值。 即从理论上讲,血浆清除率相当于单位时间内肾能够将多少ml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体外的能力。 renal clearance 尿中某物质浓度(U) 每分钟尿量(V) × 血浆清除率(C) = 血浆某物质浓度(P)

(二)意义: 血浆清除率是评价肾对某一物质排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于尿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与分泌的过程完成的。因此,应用不同特性的测定工具药物(标记物),就可推算出肾小球滤过率、肾血流量和肾小管的功能。如:

1.测定GFR 菊糖:即能自由滤过又不被重吸收与分泌,故菊糖的血浆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GFR)。 2.推测肾小管功能 葡萄糖:即能自由滤过又能全部重吸收,故葡萄糖的血浆清除率=0时的最大血糖浓度为肾糖阈。

3.测定肾血流量 碘锐特、对氨基马尿酸钠(PAH):经过自由滤过和分泌,可以完全排出。即静脉血中浓度为0。故PAH的血浆清除率=有效肾血浆流量。 肾血流量= 肾血浆流量 (1-RBC比容)

4.酚红(PSP): 由于PSP与血浆蛋白结合不能被肾小球滤过,而是通过近曲小管主动分泌排出体外,故PSP试验可检查肾小管的分泌功能是否正常。 5.内生肌酐: 临床常用内生肌酐清除率代表GFR。 内生肌酐指体内组织代谢产生的肌酐。试验前禁食肉类和禁剧烈运动(避免因摄入和产生过多外来肌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代替因菊糖试验操作的繁琐。

复习思考题 1.某物质可被自由滤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1.某物质可被自由滤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B.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C.可被肾小管重吸收但不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D.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又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E.可被肾小管重吸收又被分泌,其血浆清除率=GFR 2.某物质的血浆清除率为175ml/min,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物质血浆清除率<肾血浆流量 B.该物质能被肾小管分泌 C.分泌量>重吸量 D.其血浆清除率>GFR E.其血浆清除率<GFR 3.用于测量肾血浆流量的物质是( ) A.菊粉和对氨基马尿酸 B.碘锐特和对氨基马尿酸 C.碘锐特和菊粉 D.酚红和菊粉 E.酚红和对氨基马尿酸 C E B

第六节 尿的排放 (二)尿的理化性质 正常:1000~1500ml/24h 多尿: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24h以上 第六节 尿的排放 一、尿 液 (一)尿量 正常:1000~1500ml/24h 多尿:尿量长期保持在2500ml/24h以上 少尿:100~500ml/24h 无尿:少于100ml/24h (二)尿的理化性质 1.比重: 正常尿≈1.012~1.025 稀释尿<1.003 浓缩尿>1.025,可高达1.035 等渗尿≈1.007左右

3.颜色: 正常pH在5.0~7.0(呈弱酸性),最大变动范围为4.5~8.0。 尿的pH主要取决于食物的成分: 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尿呈酸性, 摄入富含水果、蔬菜的食物尿呈弱碱性。 3.颜色: 正常:新鲜尿液呈透明、淡黄色,其深浅程度与尿量呈反变关系(尿多色淡,尿少则色深),也常受药物影响,如服用痢特灵后尿色呈深黄色。 病理:血尿(呈洗肉水色)、胆红素尿(呈黄色)、乳糜尿(呈乳白色)。

二、排尿反射 (一)膀胱内尿量与膀胱内压的关系 当膀胱内尿量<300ml时,膀胱内压基本保持稳定; 正常成人,当膀胱贮留尿液100~150ml→充盈感;150~250ml→尿意;350~450ml→不适感;700ml→胀痛感。

(二)排尿反射 膀胱内尿量↑→内压骤然↑ 膀胱壁牵张感受器兴奋 骶髓初级排尿中枢 脑桥、中脑和皮层 膀胱逼尿肌收缩 膀胱颈和内括约肌松驰 盆N 正反馈 骶髓初级排尿中枢 脑桥、中脑和皮层 盆N 膀胱逼尿肌收缩 盆N 盆N 膀胱颈和内括约肌松驰 尿液进入尿道 盆N 盆N 骶髓初级排尿中枢 阴部N传出冲动↓ 阴部N 尿道外括约肌松弛 尿液排出体外

(三)几种排尿异常 1.遗尿:夜间不能控制排尿(小儿皮层的发育尚未完善,对初级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 2.尿频:尿失禁排尿次数多叫尿频(膀胱炎症或膀胱结石)。 3.尿潴留:膀胱充满尿液而不能排出叫尿潴留(损伤初级排尿中枢或排尿反射通路、尿路受阻造成)。 4.尿失禁:主观意识不能控制排尿叫尿失禁(初级排尿中枢与大脑皮层失去功能联系)。

1.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水的重吸收率为99%。其中在远曲小管之前水的重吸收率为80%,试分别回答: 复习思考题 1.正常人肾小球滤过率为125ml/min,水的重吸收率为99%。其中在远曲小管之前水的重吸收率为80%,试分别回答: ①每天尿量是多少? ②与尿量关系最大的是哪一段小管? ③若ADH完全缺乏,尿量应是多少? 2.简述排尿反射的过程。 3.盆神经受损时,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是( ) A.尿失禁 B.尿频 C.尿潴留 D.多尿 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的是腹下神经兴奋 B.引起膀胱逼尿肌收缩的是盆神经兴奋 C.引起膀胱内括约肌收缩的是盆神经兴奋 D.引起膀胱外括约肌收缩的是腹下神经兴奋 E.以上都不对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