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中风 一、概述 1.概念: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薄厥、 偏枯、半身不遂 。病情可在数分钟至数天内继续恶化,发生昏迷、甚至死亡。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脑梗死 脑 梗 死脑 梗 死 Cerebral Infarction C I. 脑梗死 脑梗死定义 缺血性脑卒中( cerebral ischemic stroke, CIS ),是由于脑部血液供 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灶性 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你知道吗 ?? 70 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心脏病和中风 癌症 慢性呼吸道疾病 糖尿病 慢性病.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血管性眩晕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脑梗死的诊断分型 大连市中医医院 神经内科.
老年脑血管疾病预防.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神经内科 彭 海 第一节概述 1.定义 2.脑血管病特点.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脑血栓形成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部孟智宏.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Cerebravascular Disease ,CVD
中风病的中医治疗 临邑县中医院副院长 内三科主任 唐东一 电话:
房颤抗凝治疗危险分层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黄晓红.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APA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APA(美国精神病学会)抑郁症治疗实践指南 此指南2010年5月批准,于2010年10月正式出版
常见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第四节——小脑 小脑的位置、外形和分部 小脑的内部结构 小脑的纤维联系和功能 小脑的病变 作业.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中风的中医治疗 广药附一院中医科 胡任飞.
醒脑开窍针法.
乳 腺 癌.
脑中风的二级预防 从化市中心医院内一科 邹杏坚 QQ:
三种不同病因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急性脑血管病.
中风病的预防与治疗 沁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吴玲明.
脑血管意外后康复.
针灸治疗学 自治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 马忠.
气血同病辩证.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apoplexy 中 风 中风.
脑梗塞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苏 全 喜.
脑血栓形成.
急性脑血管病诊治流程 朱幼玲.
脑 梗 死 急性意识障碍.
脑中风 (Cerebral Stroke) 开大顺主任 主讲.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缺血性脑卒中的亚型分析.
第 五 节 脑 血 管 疾 病 李 春.
Disturbance of Consciousness & Coma Chen Wei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脑出血    cerebral hemorrhage.
心脏疾病的外科治疗 厦门长庚医院 心脏外科 主任医师 陈瑜.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脑梗死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厦门市第二医院神经科 林淑惠.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缺血性卒中分型.
糖尿病流行病学.
脑梗塞的诊治 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神经内科 胡永强
中 风 病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蛛网膜下腔出血 吉大二院 神经内科 闫伟.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缺血性脑卒中) 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特发面神经麻痹 (又称面神经炎、 贝耳麻痹).
科学健走 胡松宇 国家一级健身指导员 科学健走与营养研究中心成员 中国健走高级教练 万步网健走技术指导教练.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血流域解剖学.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节 中风 一、概述 1.概念: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舌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薄厥、 偏枯、半身不遂 。病情可在数分钟至数天内继续恶化,发生昏迷、甚至死亡。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

3.发病时间:早晨6-10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全天最危险的时刻,所以国外学者把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 。 2.发病年龄:50岁以上。 3.发病时间:早晨6-10时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全天最危险的时刻,所以国外学者把这段时间称为“魔鬼时间” 。 4.发病季节:多见于冬季。 5.中风先兆: (1)舌痛 (2)鼻出血 (3)眩晕

(4)单眼突然发黑 (5)哈欠不断 (6)呛咳 (7)手指麻木 (8)说话吐字不清 (9)原因不明跌跤 (10)嗜睡 (11)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二、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 目前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的治疗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要基于证据的医学,依据患者实际病情提供最理想的治疗)为最佳方案。但仍有约75%的病人不同程度致残,对社会、家庭、个人危害极大,脑卒中的预防刻不容缓。致病因素的控制、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方法。现代医学对脑卒中总体上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类。

脑出血 TIA 一过性脑缺血 脑血管意外 蛛网 膜下腔 出血 脑血栓 形成 脑栓塞

西医学的急性脑血管病,如脑梗塞、脑出血、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属本病范畴。西医学将本病主要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85% )两类,高血压、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常可导致出血性中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细菌性心内膜炎等常形成缺血性中风。另外高血糖、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及情绪的异常波动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 心脑血管病(脑中风)发病因素中遗传性只占15%,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脑中风是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有效药物来预防和治疗的。

三、病因病机: 中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复杂的病理过程,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瘀(血瘀)六端是其主要的病因,脑府为其病位。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风妄动;五志过极,肝阳上亢,引动心火,风火相煽,气血上冲;饮食不节,恣食厚味,痰浊内生;气机失调,气滞而血运不畅,或气虚推动无力,日久血瘀。当风、火、痰、瘀、气等病邪,上扰清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时,则发生中风。

四、临床表现 以突然意识障碍或无意识障碍、半身不遂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上根据意识有无障碍而分为中脏腑和中经络 。 颅脑CT、MRI检查对本病有确切的诊断意义。

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 (1)肝阳暴亢 (2)风痰阻络 (3)痰热腑实 (4)气虚血瘀 (一) 中医 1.中经络 凡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斜而无意识障碍为主症者属中经络。 (1)肝阳暴亢 (2)风痰阻络 (3)痰热腑实 (4)气虚血瘀 (5)阴虚风动:

中经络

凡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者属中脏腑。 2.中脏腑 凡以神志恍惚、迷蒙、嗜睡或昏睡,甚者昏迷、半身不遂为主症者属中脏腑。 (1) 闭证:兼见神昏,面赤,呼吸急促,喉中痰鸣,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二便不通,苔黄腻,脉洪大而数。 (2) 脱证:兼见面色苍白,瞳神散大,气息微弱,手撒口开,汗出肢冷,二便失禁,苔滑腻,脉散或微。

(二) 西医 1.脑出血 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引起大块性出血所言,约80%发生于大脑半球,以底节区为主,其余20%发生于脑干和小脑。 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高血压病史和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多在情绪激动、劳动或活动以及暴冷时发病,少数可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生。寒冷季节多发。典型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数发病急骤,常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进入昏迷。首先有头部剧痛,继则频繁呕吐,呕吐物呈咖啡色。面色赤红或苍白,大汗,呼吸深而不规则,脉洪大而缓慢,血压升高,呼吸时麻痹侧面颊呈“鼓帆状”,口角流涎,四肢软瘫,对一切刺激无反应,大小便失禁,高热,有脑膜刺激症状。 颅脑CT检查病变部位呈高密度改变。

2.脑血栓形成: 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主要为颈内-大脑中动脉系统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两个脑供血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旧称脑血栓形成。该病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占脑血管病的70%,5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男性比女性高。

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部分患者有糖尿病史。常于安静时或睡眠中发病,1~3天内症状逐渐达到高峰。突然出现、数日达高峰的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失语、失用症、眩晕、复视、眼球运动麻痹、共济失调、交叉瘫、瞳孔异常、四肢瘫痪、进食吞咽困难、意识障碍等脑动脉闭塞性综合症。 颅脑CT检查阴性或符合血管分布的脑组织低密度或颅脑核磁共振检查见符合血管分布的缺血或水肿性病源。

【鉴别诊断】 1、中风(中经络)与口僻的鉴别。 周围性面瘫 中枢性面瘫

2、中风(中脏腑)与痉病的鉴别 痉病以四肢抽搐,项背强直,角弓 反张为临床主证, 病发时可伴高热、 神昏,但无口舌 歪斜及肢体偏瘫。

3、中风(中经络)与痿病的鉴别 痿病——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而致肌肉萎缩或瘫痪的病证。 临床以 双下肢 痿软无力 多见, 发病缓慢,病程长。

五、病程分期 1.中风急性期:指发病后2周之内。由于此期瘫痪的肢体肌张力下降、反射消失、不能维持自主性活动,故又称为软瘫期。其中发病后1周之内,病情变化较大,称之中风急性期早期或中风超早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病情不稳定,常有骤然变化和意外,治疗以挽救生命和控制进展为主。      2.中风痉挛期:指发病后2-4周之间。此期的主要表现是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紧张性反射、肌张力增高和痉挛状态。      3.相对恢复期:指发病后5周-6个月。此期的主要表现是分离运动、精细运动和速度运动。大多数中风患者,在此期内被治愈;只有少数患者进入后遗症期。 4.中风后遗症期:指发病后6个月以上未痊愈,仍有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共济障碍、认知障碍等。

六、治疗方法 (一) 针灸治疗适应症 一般主要用于脑中风后所造成的各种神经功能障碍,有运动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面肌麻痹等;身体感觉障碍,如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以及膀胱功能障碍。同时也适宜于中风后的情感障碍以及球麻痹导致的吞咽困难、语言功能障碍等的治疗。此外,可用于中风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的治疗,针刺有可能促进脑损伤后可逆性脑细胞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促醒作用,对脑功能及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治疗时机 以往的治疗报道中多数认为,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脑中风应在病情稳定之后,常在1~3周后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目前,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治疗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现在多认为:在脑中风后1周,在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血压、心率)稳定、病情无进行性加重时,即可介入针灸康复治疗。如果是脑出血者,于出血停止、病情稳定一周后才可针刺,三周内尽量不针人中、十二井穴、头部穴位等刺激较强的穴位,蛛网膜下腔出血者,绝对卧床一月后才可针刺。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三) 基本治疗 1.中脏腑 治则:醒脑开窍,闭证兼开窍启闭.只针不灸,泻法;脱证兼回阳固脱,重用灸法,补法。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水沟 素髎 百会 内关 方义: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入络脑,素髎、水沟为督脉穴,可醒脑开窍,调神导气;百会位头于顶,属屑督脉,内络于脑,醒神开窍作用明显:心主血脉,内关为心包经络穴,可调理心气,促进气血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