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一节 利 尿 药 利尿药:是一类直接作用于肾脏,影响尿生成 过程,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除水 肿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肾脏生理学基础及作用部位 (一)肾小球的滤过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Advertisements

水钠代谢紊乱. 水钠正常代谢 一、体液的容量和分布 正常成年男性 占体重的 60% ( 女性 50%) 细胞内液 40% K + 为主 细胞外液 20% Na + 为主 组织间液 ( 约占 15%) 血浆 ( 约占 5%)
还记得吗 ?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 pH 值为什么能够维持在 之间? 血液中含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 缓冲物质: 缓冲物质: 每对缓冲对 = 一种弱酸 + 相应的强碱盐 如: H 2 CO 3 / NaHCO 3 NaH 2.
-1-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学习要求 1. 掌握肾脏的生理功能 ;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 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2. 熟悉机体的排泄途径 ; 肾脏血液循环特点 ; 3. 其余均为了解内容 ; 相关中医内容结合其他课程自学。
第七章 溶液. 剛加入時振蕩靜置 粉筆粉 + 水 粉筆粉沉降到試 管底部,混合物 分為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植物油 + 水 植物油出現在水 層之上,混合物 分上下兩層。 振蕩後,液 體出現渾濁。 靜置後混 合物再次 分為上下 兩層。 實驗一 第一節.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离 子 晶 体离 子 晶 体 江口中学 王忠义 晶体的概念 什么叫晶体 ? 决定晶体物理性质的因素是什么 ? 通过结晶过程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 体叫晶体。规则几何外形的固 体 晶体中的微粒按一定的规则排列。规则 构成晶体微粒之间的结合力。 结合力越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晶体的硬 度越大。
利尿药 diuretics.
第八章 尿的生成和排出 第一节 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 十 章 泌 尿 系 统.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二 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和调节.
溶液的渗透压力 主讲人:袁 琴.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机能学教研室.
水 肿.
台中縣立大里高中 理化科實習教師 曹佑民 老師
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一节 神经系统概述 第二节 运动的神经控制 [复习思考题] 神经组织 神经传导的一般特征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第十章 麻醉与老年、小儿生理.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水、电解质代谢障碍.
药理学 第 二 十 五 讲 pharmacology 主讲教师: 李 晶 主讲单位: 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药 理 教 研 室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医用基础药理学》教案 利尿药 diuretics 何红喜 漳县职业中专.
复 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的药理作用?.
Diuretics and dehydrant agents
水 肿.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3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水盐平衡调节.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 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细胞生活的环境 自主发展 快乐成长 所在知识模块:人教版必修3-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学科:生物 学段:高中
水 肿.
肽 peptide.
第七章 肾脏机能 学习目标: 1、掌握代谢产物的排泄途径 2、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 3、熟悉肾脏在调节水和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总论 ssm.
第九章 泌尿系统 诸世居.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的环节。 肾脏的主要功能: (1)泌尿功能
第十三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一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一节┃利尿药 定义:作用于肾脏,增加电解质及水排泄,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一、利尿药作用的生理学基础
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及脱水药.
第二十三章 利尿药与脱水药.
药理学实验.
第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影 响 尿 生 成 的 因 素.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 物质的转运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物质从肾小管液(原尿)中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
病理生理学 牡丹江医学院 病生教研室.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物质转运的方式
尿生成的调节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湖南医药学院生理学教研室.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高渗尿=尿浓缩 如:大量出汗、呕吐、腹泻→缺水 ▲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低渗尿=尿稀释
丁启龙 副教授 药学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中国药科大学 G楼557室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Water potential in the plant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复分解法制备硝酸钾.
Formation and Excretion of Urine
药物的跨膜转运.
Regulation of Urine Formation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嘉兴市秀洲现代实验学校 沈丹英.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台灣房價指數 台灣房屋 中央大學 2011年7月29日.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Cl,而对水不通透,故水不被重吸收,造成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为低渗液。当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时, NaCl继续被重吸收,如果ADH释放抑制而水不被重吸收,小管液渗透浓度进一步下降,形成低渗尿,造成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尿液的浓缩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水被重吸收而溶质仍流在小管液中造成的 髓质渗透梯度的建立是尿浓缩的必要条件

逆流系统 逆流是指两个并列的管道中液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甲乙两管下端是连通的,而且两管间的隔膜容许液体中的溶质或热能在两管间交换,变构成了逆流系统

逆流倍增现象 模型中含钠盐是液体从甲管流进,通过管下端返回乙管,然后从乙管反向流出,构成逆流系统。由于M1膜能主动将Na+有乙管泵入甲管,而M1膜对水的通透性很低,因此,甲管中溶液在向下流动 的过程中将不断接受由乙管泵人的Na+,于是Na+的浓度不断增加(倍增).结果甲管中溶液自上而下的渗透浓度会越来越高,到甲管下端的弯曲部分时Na+浓度最高。当溶液折返流人乙管并向上流动时,由于Na+被泵出,溶液中的Na+浓度逐渐下降,渗透浓度也相应下降。这样,不论是甲管还是乙管,从上而下来比较,溶液的渗透浓度均逐渐升高,即出现了逆流倍增现象,形成了渗透梯度。如果有渗透浓度较低的溶液从丙管向下流动,而且M2膜对水能通透,对溶质不通透,水将因渗透作用而进入乙管。这样,丙管内溶质的浓度将从上至下逐渐增加:从丙管下端流出的液体成了高渗溶液

外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 在外髓部,由于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和Cl-,而对水不通透,故升支粗段内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小管液渗透浓度逐渐下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间液则变成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故外髓部的渗透梯度主要是由升支粗段NaCl的重吸收所形成。越靠近皮质部,渗透浓度越低;越靠近内髓部,渗透浓度越高。

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 在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l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

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易通透,但小管液流经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对水通透性增加,由于外髓部高渗,水被重吸收,所以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 当小管液进入内髓部集合管时,由于管壁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中尿素就顺浓度梯度通过管壁向内髓部组织间液扩散,造成了内髓部组织间液中尿素浓度的增高,渗透浓度因之而升高 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不易通透,而对水则易通透,所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被“抽吸”出来,从降支细段进入内髓部组织间液。由于降支细段对Na+不易通透,小管液将被浓缩,于是其中的NaCl浓度愈来愈高,渗透浓度不断升高38

当小管液绕过髓袢顶端折返流人升支细段时,它同组织间液之间的NaCl浓度梯度就明显地建立起来。由于升文细段对Na+易通透,Na+将顺浓度梯度而被动扩散至内髓部组织间液,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由此看来,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是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Na+两个因素造成的 小管液在升支细段流动过程中,由于NaCl扩散到组织间液,而且该段管壁对水又不易通透,所以造成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渗透浓度也逐渐降低,这样,降支细段与升支细段就构成了一个逆流倍增系统.使内髓组织间液形成渗透梯度38

尿素是可以再循环的。因为升支细段对尿素具有中等的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到组织间液的尿素可以进入升支细段,而后流过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和外髓部集合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处再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这样就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38

三、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38

直小血管的降支和升支是并行的细血管,这种结构就是逆流系统。在直小血管降支进入髓质的入口处,其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00mOsm/(kg·H2O)。由于直小血管对溶质和水的通透性高,当它在向髓质深部下行的过程中,周围组织间液中的溶质就会顺浓度梯度不断扩散到直小血管降支中,而其中的水则渗出到组织间液,使血管中的血浆渗透浓度与组织间液达到平衡。因此,愈向内髓部深入,血管降支中的溶质浓度愈高,在折返处,其渗透浓度可高达l200mOsm/(kg·H2O)。

由于直小血管是逆流系统,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从髓质深部返回外髓部时,血管 内的溶质浓度比同一水平组织间液的高,溶质又逐渐扩散回组织间液,开且可以再进入 降支,这是一个逆流交换过程。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离开外髓部时,只把多余的溶质 带回循环中。此外,通过渗透作用,组织间液中的水不断进入直小血管升支,又把组织 间液中多余的水随血流返回循环。这样就维持了肾髓质的渗透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