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一、尿液的稀释 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Cl,而对水不通透,故水不被重吸收,造成髓袢升支粗段小管液为低渗液。当流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时, NaCl继续被重吸收,如果ADH释放抑制而水不被重吸收,小管液渗透浓度进一步下降,形成低渗尿,造成尿液的稀释 二、尿液的浓缩 尿液的浓缩是由于小管液中的水被重吸收而溶质仍流在小管液中造成的 髓质渗透梯度的建立是尿浓缩的必要条件
逆流系统 逆流是指两个并列的管道中液体流动的方向相反,如果甲乙两管下端是连通的,而且两管间的隔膜容许液体中的溶质或热能在两管间交换,变构成了逆流系统
逆流倍增现象 模型中含钠盐是液体从甲管流进,通过管下端返回乙管,然后从乙管反向流出,构成逆流系统。由于M1膜能主动将Na+有乙管泵入甲管,而M1膜对水的通透性很低,因此,甲管中溶液在向下流动 的过程中将不断接受由乙管泵人的Na+,于是Na+的浓度不断增加(倍增).结果甲管中溶液自上而下的渗透浓度会越来越高,到甲管下端的弯曲部分时Na+浓度最高。当溶液折返流人乙管并向上流动时,由于Na+被泵出,溶液中的Na+浓度逐渐下降,渗透浓度也相应下降。这样,不论是甲管还是乙管,从上而下来比较,溶液的渗透浓度均逐渐升高,即出现了逆流倍增现象,形成了渗透梯度。如果有渗透浓度较低的溶液从丙管向下流动,而且M2膜对水能通透,对溶质不通透,水将因渗透作用而进入乙管。这样,丙管内溶质的浓度将从上至下逐渐增加:从丙管下端流出的液体成了高渗溶液
外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 在外髓部,由于髓袢升支粗段能主动重吸收Na+和Cl-,而对水不通透,故升支粗段内小管液向皮质方向流动时,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小管液渗透浓度逐渐下降;而升支粗段外围组织间液则变成高渗。髓袢升支粗段位于外髓部,故外髓部的渗透梯度主要是由升支粗段NaCl的重吸收所形成。越靠近皮质部,渗透浓度越低;越靠近内髓部,渗透浓度越高。
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 在内髓部渗透梯度的形成与尿素的再循环和NaCl的重吸收有密切关系
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对尿素不易通透,但小管液流经远曲小管及皮质部和外髓部的集合管时,在抗利尿激素作用下,对水通透性增加,由于外髓部高渗,水被重吸收,所以小管液中尿素的浓度逐渐升高 当小管液进入内髓部集合管时,由于管壁对尿素的通透性增大,小管液中尿素就顺浓度梯度通过管壁向内髓部组织间液扩散,造成了内髓部组织间液中尿素浓度的增高,渗透浓度因之而升高 髓袢降支细段对尿素不易通透,而对水则易通透,所以在渗透压的作用下,水被“抽吸”出来,从降支细段进入内髓部组织间液。由于降支细段对Na+不易通透,小管液将被浓缩,于是其中的NaCl浓度愈来愈高,渗透浓度不断升高38
当小管液绕过髓袢顶端折返流人升支细段时,它同组织间液之间的NaCl浓度梯度就明显地建立起来。由于升文细段对Na+易通透,Na+将顺浓度梯度而被动扩散至内髓部组织间液,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由此看来,内髓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是由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出来的尿素以及髓袢升支细段扩散出来的Na+两个因素造成的 小管液在升支细段流动过程中,由于NaCl扩散到组织间液,而且该段管壁对水又不易通透,所以造成管内NaCl浓度逐渐降低,渗透浓度也逐渐降低,这样,降支细段与升支细段就构成了一个逆流倍增系统.使内髓组织间液形成渗透梯度38
尿素是可以再循环的。因为升支细段对尿素具有中等的通透性,所以从内髓部集合管扩散到组织间液的尿素可以进入升支细段,而后流过升支粗段、远曲小管、皮质部和外髓部集合管,又回到内髓部集合管处再扩散到内髓部组织间液,这样就形成了尿素的再循环38
三、直小血管在保持肾髓质高渗中的作用38
直小血管的降支和升支是并行的细血管,这种结构就是逆流系统。在直小血管降支进入髓质的入口处,其血浆渗透浓度约为300mOsm/(kg·H2O)。由于直小血管对溶质和水的通透性高,当它在向髓质深部下行的过程中,周围组织间液中的溶质就会顺浓度梯度不断扩散到直小血管降支中,而其中的水则渗出到组织间液,使血管中的血浆渗透浓度与组织间液达到平衡。因此,愈向内髓部深入,血管降支中的溶质浓度愈高,在折返处,其渗透浓度可高达l200mOsm/(kg·H2O)。
由于直小血管是逆流系统,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从髓质深部返回外髓部时,血管 内的溶质浓度比同一水平组织间液的高,溶质又逐渐扩散回组织间液,开且可以再进入 降支,这是一个逆流交换过程。因此,当直小血管升支离开外髓部时,只把多余的溶质 带回循环中。此外,通过渗透作用,组织间液中的水不断进入直小血管升支,又把组织 间液中多余的水随血流返回循环。这样就维持了肾髓质的渗透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