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老年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老年焦虑症 第三节 老年抑郁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第五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森田疗法在治疗恐怖症中的应用 施旺红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心理学教研室. CCMD 恐惧症是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 的神经症。病人所怕的客体或处境在 其身体之外,而当时并无危险。恐惧 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具 有特征性。病人知道这种害怕是过分、 不应该、不合理的,但这种认识仍不.
Advertisements

音乐治疗抑郁状态的研究进展 主 讲:李 靖. 提 纲 一、概念 二、主要表现及诊断标准 三、常见证型 四、原因分析 五、治疗.
人格学与心理学在管理中的应用 为 “ 长沙高新区人才服务中心 ” 公开课设计 长沙托马斯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讲师 : 唐惠玲.
临床精神病学 (总论) 主要讲授的内容  相关的概念  精神病学学科发展的简史  疾病负担的有关概念以及世界和中国的精神 疾病负担现状  中国精神卫生所面临的问题  中国精神病学的发展趋势  精神病学的诊断以及研究手段.
组长:周枫 副组长:杨海岩 高中生心理成长的唤醒策略研究.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和社会关心高中生成长大多集中 在学生的饮食、安全、学业成绩以及升学就业等问题上, 忽略了与中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面对 新形势下高中生问题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教育日渐成为引 起我们足够重视的一个课题。
中醫藥就醫用藥 - 高齡者篇 2 中醫藥安全衛生教育資源中心.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 內政部統計資料.
心理学系 李晓茹 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系 李晓茹
继承与创新 特色和追求 新一轮技工院校 德育课程改革培训 田雷 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材研究专业组组长
一个组织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其所聘佣和保有的人员素质的一种总括反映。 ——斯蒂芬·P·罗宾斯
授课教师:江 虹 电话: 心理评估 授课教师:江 虹 电话:
运动员的心理特征 内师大体育学院.
心 理 测 验 技 能(三 级)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蒋京川
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 学习复习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 心理教研组.
第八章 精神残疾 人的精神活动是大脑机能的产物,包括感觉、知觉、情感、思维、意志等心理过程。精神障碍是指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素(包括精神因素在内),引起大脑的机能发生紊乱,以致机体内部机能的完整性与机体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性遭受破坏,因而出现各种精神活动异常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症状——感知障碍、情感障碍、言语和思维障碍、行为和动作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力障碍、意志障碍等。
证券投资学 谢升峰 主讲.
第三章    智力测验 第一节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 第二节 联合型瑞文推理测验 第三节 其它智力测验.
第八章 表外业务.
现代学生心理特征与教育对策 上海市学校心理辅导研究中心 冯永熙.
班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房兴达 心理诊断技能 串讲指导 房兴达
员工心理辅导计划 EAP ( 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 ) 构建和谐社会
失眠与抑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李鸣
第十章 个性心理特征.
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工作 技术要点 文登市立医院 王辉.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高一化学备课组 杨伏勇.
舌診特徵自動擷取之原理與結果 蔣依吾 資訊工程學系 國立中山大學
第5讲 人格心理学.
第六章 神经症.
焦虑障碍防治指南简介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程万良 去除PPT模板上的--无忧PPT整理发布的文字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 (schizophrenia)
专题二:完善超越自我 大学生的人格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赵志航.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解码高效课堂 杜金山.
硬 皮 病 (scleroderma) 2017/3/17.
本科生毕业论文 写作指导.
3 Chapter 交流電機基本 原理 3 Chapter.
工程项目管理 第6讲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心理测量 与心理档案的建立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 刘百里.
(讲座幻灯课件请在网上下载,让我们一起思考!)
学习适应及学业规划 一、前言 二、新生学习适应中常见的问题 三、对策研究 四、学业规划.
强迫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科 叶兰仙.
有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 几个问题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 陈达光
拒学评估(诊断)与干预 沈勇强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系
第六章 社会个案工作 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个案工作? 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模式 掌握:社会工作个案工作的过程与基本技巧.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
产后抑郁症知识讲座 做快乐妈妈 生健康宝宝 产后抑郁症不可忽视!!!.
重性精神病 文登市立医院 王辉.
焦虑症.
二级心理诊断技能.
发现抑郁: 懒 呆 变 忧 虑. 发现抑郁: 懒 呆 变 忧 虑 懒:无原因突然疲乏无力、自觉懒散无能,甚至连日常生活、简单的工作或家务活亦懒于应付。
第九章 飲食性疾患 心輔102: 卓后德、李佳容、鄭堯軒、林煒倫.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研讨班
理论考试综合辅导.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第二节 品行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建置中小學優質化均等數位教育環境計畫 無線網路建置實驗計畫.
医 学 心 理 学 (medical psychology) 心 理 评 估.
I2C匯流排介面單元.
《手把手教你学STM32》 主讲人 :正点原子团队 硬件平台:正点原子STM32开发板 版权所有:广州市星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淘宝店铺:
变 态 心 理 学 (Abnormal Psychology)
危险源辨识.
第九章 自闭症儿童的测量与评估 学习单元4 自闭症的诊断与鉴定标准.
管理學作業 4-5組 吳登秝 林昱岑.
講題:「用我一生」 經文:詩篇九十篇 蔡定邦老師.
(四)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第十一章 使用Wii搖桿控制機械手臂 認識伺服馬達 認識I2C通訊介面 透過I2C介面串連兩個Arduino板 讀取Wii左手把的資料
第二章 施工排水.
自體免疫疾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老年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老年焦虑症 第三节 老年抑郁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第五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 第四章 老年心理障碍与心理护理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第二节 老年焦虑症 第三节 老年抑郁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第五节 老年人睡眠障碍 第六节 老年人自杀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老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1、重性心理障碍 2、轻度心理障碍 第一节 老年心理障碍概述 心理障碍是指人们由于生活所累、遭遇不良刺激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大脑功能紊乱,临床上表现为言语、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活动异常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老年心理障碍的分类: 1、重性心理障碍 2、轻度心理障碍

引起老年人心理障碍的因素 1、生物因素: 遗传素质 躯体疾病因素 某些生化改变 2、心理因素:急剧的心理创伤或持久的心理刺激或内心矛盾 3、社会因素:离退休问题等

常见老年人心理障碍的症状表现 认知障碍 感知觉障碍:感觉过敏、错觉、幻觉 思维障碍:思维形式障碍 思维过程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 记忆障碍:记忆减退、错构、虚构 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涣散、减退、转移、衰退 情绪、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绪低落、焦虑、情感脆弱 意向行为障碍:意向缺乏、意向增强、意向倒错、强迫意向和强迫动作 自知力障碍

第二节 老年焦虑症 焦虑症是以突如其来的和反复出现的莫名恐惧和焦虑不安为特点的一种神经症。

老年焦虑症的致病因素 生物、理化和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生化因素 心理因素: 由于过度的内心冲突对自我威胁的结 果;童年期的心理体验被压抑;焦虑性格;躯体表现等 社会因素: 社会事件的单一发生;社会事件的交织发生

老年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表现形式:惊恐发作 广泛性焦虑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诊断 MMPI(明尼苏达量表)测验结果提示抑郁、疑病、偏执量表分增高 SCL—90(自评量表)显示焦虑症状,症状为焦虑、忧郁、强迫 HASL(焦虑量表)提示焦虑性神经症 CCMD—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临床诊断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预 防 强调按医嘱治疗的重要性 排除各种干扰治疗方案的因素 改变患者不良性格,注意情绪的自我调节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心 理 护 理 ★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患者心理、生活上的帮助。满足心理需要,保持平静、舒坦的心境。 ★ 引导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指出该病的良好预后,消除对该病的神秘感及迷信色彩,使患者树立战胜病症的信心,调整内在心理感受。

老年焦虑症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心 理 治 疗 改变认知,增加自信 松驰疗法 支持疗法 自我反省

第三节 老年抑郁症 抑郁症或称抑郁性神经症,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是以情绪抑郁、完全或几乎失去兴趣或不能从通常的活动和娱乐中产生兴趣为特点。表现为持久的心境恶劣,并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或睡眠障碍,一般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老年抑郁症的致病因素 生物、理化和生理因素: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 遗传因素 伤残性疾病 心理因素:心理应激促发 情绪反应障碍 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 情感脆弱,易伤感 依赖性、被动性强 社会因素:生活事件,尤其是带有打击性的生活事件的发生

老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心理方面的表现:情感障碍 思维障碍 认知功能减退 意志和行为障碍 有情感症状向躯体症状转化的倾向:如食欲减退及体重减轻、胃肠道不适等(重要方面)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诊断 诊断要点: 1、患者在老年期首次发病,起病缓慢,可由躯体疾病或其他心理因素诱发; 2、有老年期心理和生理特点; 3、临床症状主要为持久的抑郁心境,焦虑或精神运动性抑郁比较明显,躯体不适症状繁多; 4、生物症状不是该病的“关键”症状; 5、排除脑器质性疾病伴发的抑郁症以及生物因素直接引起抑郁的躯体疾病。

老年抑郁症的心理诊断 诊断方法: 1、纽卡斯尔抑郁诊断表:5分以下 2、MMPI、EPQ:性格缺陷 3、CCMP—2: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预 防 老人:丰富自己生活,多学知识,多参加文体活动,多交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还要学会倾诉; 预 防 老人:丰富自己生活,多学知识,多参加文体活动,多交朋友,培养兴趣爱好,还要学会倾诉; 子女及护理人员:多关心老人,耐心倾听无条件 唠叨,多与老人聊天,给予老年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 社会:重视和尊敬老人,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心 理 护 理 ★ 给病人以支持、鼓励、进行充分解释,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 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异常行为,加强安全护理、防止意外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其发生争执,遇有矛盾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老年抑郁症的预防、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心 理 治 疗 认知疗法:正确认识发病原因,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可治疗性,减轻心理压力; 心 理 治 疗 认知疗法:正确认识发病原因,正确认识抑郁症的可治疗性,减轻心理压力; 社交程序法:模拟训练人际交往方法,增强信心,接受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 运动疗法:每周坚持运动三次即能够有效防抑郁症,而且复发率很低。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两类:原发性痴呆,又称老年性痴呆 继发性痴呆,由于各种疾病引发,如血管性痴呆等。 第四节 老年期痴呆 两类:原发性痴呆,又称老年性痴呆 继发性痴呆,由于各种疾病引发,如血管性痴呆等。 老年性痴呆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 是脑的老化直接发展成为脑萎缩性心理障碍的一种疾病。是由神经细胞本身的原发性变性或萎缩等引起的;该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老年期痴呆的致病因素 老年性痴呆的致病因素: 血管性痴呆的致病因素: 1、生物、生理因素:人脑本身的衰老 1、吸烟 遗传因素 躯体疾病 2、社会心理因素: 3、其他因素:酒精中毒、代谢异常等 血管性痴呆的致病因素: 1、吸烟 2、饮酒 3、煤气中毒

老年期痴呆的临床表现 判断、知觉和定向能力障碍 记忆障碍 情感障碍 思维障碍 语言障碍 行为障碍 人格障碍 睡眠障碍

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预 防 勤学好动,保持脑部的基本功能; 注意大脑营养的补给 合理用脑,保持大脑年轻: 预 防 注意大脑营养的补给 合理用脑,保持大脑年轻: 勤学好动,保持脑部的基本功能; 健脑强身法; 灵活手指训练; 注意劳逸结合,保护大脑; 注意营养,保证大脑工作的能量需要; 保持足够有效的睡眠; 保持乐观的情绪;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积极有效地预防慢性疾病。 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 药物治疗

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心 理 护 理 ★ 尊重病人:理解、宽容、给予爱心与耐心;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切忌采用伤害性或进行人格侮辱,或采用关、锁等方法处理; ★ 鼓励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个别交谈,消除思想顾虑,以促进病情的稳定与缓解;

老年期痴呆的心理护理与心理治疗 病情观察与特别护理 ★ 耐心解释:解释病情,以减轻病人的顾虑和迷茫 ★ 鼓励与安慰:鼓励就是让患者通过努力达到某种目标,安慰就是让患者放弃某些念头去适应现状; ★ 保证:利用医护人员的社会角色和影响力白日提供保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指导:指导病人静心养病、自我生活护理以及与周围人处理关系等的方法; ★ 暗示:通过言语、动作、情景等信息手段使病人接受观念、认识,甚至感受。

第五节 老年人的睡眠障碍 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是一种主动的生理过程,它与觉醒规律性交替,并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睡眠障碍会导致中枢神经尤其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失常,出现心理活动障碍。 65岁以上人群中半数以上有睡眠障碍,如失眠或白天嗜睡;60~90岁的境遇性(外因性)失眠或慢性失眠患病率高达90%。老年人并非睡眠需要减少,而是睡眠能力减退。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致病因素 躯体因素 环境改变导致睡眠障碍 心理因素 生物药剂因素 其他因素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临床表现 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多梦、早醒,醒后不易入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感,白天则出现嗜睡、精神不振、疲乏、易激惹和抑郁等症状。 患者对睡眠障碍感到焦虑和恐惧,严重时可影响其心理活动效率和社会功能。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心理诊断 1、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 2、上述睡眠障碍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3、睡眠障碍引起显著的苦恼或心理活动效率下降,或妨碍社会功能; 4、不是任何一种躯体疾病或心理障碍的一部分。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治疗 原 因 治疗方法 疼痛或躯体不适引起 内外科诊治 焦虑 心理治疗:肌肉放松、生物反馈 抑郁 服用抗抑郁剂 原 因 治疗方法 疼痛或躯体不适引起 内外科诊治 焦虑 心理治疗:肌肉放松、生物反馈 抑郁 服用抗抑郁剂 查不出原因 短期使用安眠药 非药物治疗 改变晚上喝茶、喝咖啡、饮酒的习惯 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培养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和入睡习惯 松驰训练和安慰剂暗示治疗

第六节 老年人自杀 自杀是指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动或情况,但也指任何人杀死自己的意愿或倾向。 第六节 老年人自杀 自杀是指一个人自愿地、故意地杀死自己的行动或情况,但也指任何人杀死自己的意愿或倾向。 老年期的自杀是指60岁以上个体蓄意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 自杀是一种疾病,是基于患者生物、心理、社会三方面的不正常状态。

自杀的原因 社会、心理因素: 1、老年人在社会上,若越来越感到寂寞,愿望不能满足,遭受压力和刺激; 2、强大的政治压力、朋友的背叛、自己处于孤立无助,再加上体弱多病; 3、经济困难。 躯体因素: 1、慢性疾病; 2、某些精神疾患,如抑郁症等。

防止老年人自杀的对策 改善心理卫生,提高社会福利 危机干预 支持性心理治疗 事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