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与临床表现特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艾滋病自然史、诊断与分期 艾滋病自然史、诊断与分期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 蔡卫平 Tel: Tel:
Advertisements

桃園縣中壢市青埔國小 宣導日期:99年12月17日 宣導者:詹德木老師 活動地點:視聽教室 愛滋病 AIDS 愛滋病 (AIDS) 防治宣導.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3 年 11 月 10 日 (健康教育)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十一章 艾滋病与人类免疫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第一节 艾滋病发生由来和机制 艾滋病英文全称为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的字头 AIDS 的译称,中文名为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症,是由一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 STD 的定义 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是 指主要通过性行为或类似性行为 ( 包括阴交、 肛交、口交、接吻、触摸等)而传染的一组 疾病,简称性病,过去民间称 “ 花柳病 ” 。性病 不仅仅发生在性器官上,也可侵犯附属淋巴.
青春期教育 知识讲座 (二). 专题网页: 飘动的红丝带 —— 青少年与艾滋病专 题网 预防艾滋病 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离我们还有多远?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艾滋病.
张庆 李凤霞 山东省济南卫生学校 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关 爱 生 命 预 防 艾 滋 中等职业学校 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
1 06/06 e 2007 年全球艾滋病流行情况 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7 年 12 月 数据来自《 2008 年全球艾滋病疫情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 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第二十六章 流行病学教研组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 艾滋病 2004 年 11 月. 一、定义  艾滋病 (AIDS) 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 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1 艾滋病防治知识. 2 艾滋患者 3 病毒感染 淋巴细胞 4 一、艾滋病流行概况 5 世界流行概况 艾滋病仍在全世界继续蔓延,每天,全球约有 例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8000 人因艾 滋病而死亡。 自艾滋病流行以来,全世界已经有超过 6000 万 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其中 2200.
1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第十九章 Chapter 19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二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主要形式 1 第一节 典型案例 2 3 第三节 危及人身安全的防范对策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2016年7月26日12时58分.
生物高考 精讲专题 第 18 讲 免疫调节 乔文军北京特级教师2015. 《考试大纲》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4 )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 5 )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艾滋病专题 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 “AIDS” 中文名称, AIDS 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后引起的一种致 死性传染病。 HIV 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机体 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 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
00003-E-1 – December 2005 《 2005 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部分数据摘要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 年 11 月 21 日 报告全文(英文)可以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网站 获得
什麼是愛滋病 AIDS ?  Acquired 後天性  Immune 免疫  Deficiency 缺乏  Syndrome 症候群.
1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抗击艾滋 从我做起 江苏省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卫生所 (健康教育)
血液肿瘤 金娟 在没有有效 的艾滋病疫苗 的情况下, 了解 和掌握预防艾 滋病的知识、 避免有可能导 致艾滋病的行 为是预防艾滋 病的有效方法。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第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强欣.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青少年与艾滋病 学生:陈晓珊、霍萃婷 谭滨滨、徐文罡.
愛滋病 1.疾病簡介 2.臺灣愛滋病流行概況 3.臨床症狀 4.什麼是空窗期/潛伏期? 5.愛滋病傳染要件 6.傳染方式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艾滋病及其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愛滋病 小心愛滋病 是很恐怖的喔.
時間: 、22 學校:美和科技大學 講員:屏東基督教醫院-彭恩美個管師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淺談性病防治 奇美醫院病理科黃美淑.
——艾滋病专题讲座 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性病艾滋病防治科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普及.
單元名稱: 致命交叉點.
全球健康危机 W. Thomas London, M.D. 翻译:章杨.
传染病.
1170 第三組 組員: 2號 王奕翔 14號 趙聿訢 20號 鄭廷彥 22號 鄭建澤 23號 鄭凱睿 36號 魏翊庭 37號 羅敏睿
关爱生命 关爱生活 弋阳县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办公室.
艾滋病防治知识政策 及高危行为干预.
第四十四章  抗真菌药及抗病毒药 Antifungal and antiviral drugs 制作:田汉文.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愛滋病防治暨反毒宣導 梧棲區 衛生所.
健康与亚健康.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艾滋病与教育.
愛滋病 病徵重温  (10分鐘).
糖尿病流行病学.
艾 滋 病.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社会共同参与 促进艾滋病综合防治 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峰 2014年4月15日.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湖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O一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31章 其他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 Human Pagilloma Viru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主题班会 预防艾滋,共建美好校园 阳泉实验中学.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愛滋病防治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愛滋病防制教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談愛滋 AID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新疆艾滋病(AIDS)流行趋势与临床表现特征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孙晓风 2004.8 新疆AIDS

艾滋病(AIDS) 概念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是由艾滋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通过性接触和体液传播,能破坏人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细胞免疫系统,以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为特征的慢性致命性的传染病。 2004.8 新疆AIDS

【病原学】 HIV属逆转录病毒科,为单链RNA病毒。 HIV可分为HIV-1型和HIV-2型。 世界各地的艾滋病主要由HIV-1型引起; 2004.8 新疆AIDS

病原学 外膜蛋白 逆转录酶 HIV-1病毒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0~140nm。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糖蛋白(gp120) 核衣壳蛋白 RNA 逆转录酶 HIV-1病毒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90~140nm。由外壳和核心两部分组成。 2004.8 新疆AIDS

病原学 艾滋病毒很脆弱,在外界环境中很快会死亡。56℃30分钟可将HIV灭活。常用消毒药品,如“84”消毒液、0.1%漂白粉、70%酒精、2%戊二醛、0.3%双氧水、碘伏等都可以将它杀灭。 2004.8 新疆AIDS

【致病机制】 HIV具有嗜淋巴细胞性和嗜神经性 主要是由于CD4+ T淋巴细胞的CD4分子与HIV的外膜蛋白gp120有强大亲和性。除辅助性T淋巴细胞外,约10%~20%单核-巨噬细胞、5%~10%的B淋巴细胞膜上也有CD4分子。 中枢神经系统的胶质细胞、神经元细胞、骨髓干细胞等也具有CD4分子。 因而,这些细胞膜上有CD4分子(又称HIV-1受体)的细胞被称为HIV的靶细胞。 2004.8 新疆AIDS

HIV与CD4T细胞结合示意图 gp120 CD4受体 2004.8 新疆AIDS

HIV复制过程及细胞破坏 HIV进入人体后→与T细胞结合→进入细胞内→基因转录→与宿主基因整合→形成前病毒(潜伏期)→因某种原因激活病毒复制→装配形成新的病毒→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细胞大量破坏、溶解 病毒穿入细胞 病毒释放出细胞 2004.8 新疆AIDS

HIV复制过程 病毒结合 病毒复制并装配 成新病毒后释放 整合到染色体 中形成前病毒 病毒穿入 逆转录形成DNA 2004.8 新疆AIDS

免疫受损的机制 HIV感染致CD4+T细胞↓↓,可影响 1、HIV复制直接破坏CD4细胞导致CD4细胞↓↓ 2、间接机制是 HIV 能使多个T细胞融合成为大的多个核细胞(合胞体)。 未被感染的CD4T细胞与病毒蛋白相结合后,被免疫系统所破坏。 这种间接机制可解释患者临床潜伏期间,其周围血中病毒量很少,但患者周围血仍出现CD4T细胞进行性减少。 HIV感染致CD4+T细胞↓↓,可影响 B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 并使淋巴因子产生减少; 使细胞毒性T细胞(CTL)细胞活性↓↓明显。 并可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影响造血细胞的分化。 2004.8 新疆AIDS

免疫受损的机制 由于部分单核-巨噬细胞表面也有CD4分子,因此可被HIV感染,并不被破坏 能被播散到体内各器官(如肺和脑部)。 感染HIV的单核-巨噬细胞是HIV的储存场所,并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 因受染的单核-巨噬细胞能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肺泡的巨噬细胞受HIV感染可引起间质性肺炎。 2004.8 新疆AIDS

【病理解剖】 最主要病变在胸腺和淋巴结等免疫器官 淋巴结病变可分为两类 一类为反应性病变,包括淋巴滤泡增生等组织结构病变; 另一类为肿瘤性病变,如淋巴瘤、卡氏肉瘤等。 胸腺病变为萎缩、退行性或炎性病变。 组织中病原体数量多而炎症反应少。 80%~90%尸检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神经胶质细胞的灶性坏死、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和脱髓鞘、退行性变等。 2004.8 新疆AIDS

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 2004.8 新疆AIDS

HIV感染全球概览 2003年底,4000万人携带HIV病毒或患有AIDS 2004.8 新疆AIDS

2003年全球HIV/AIDS流行情况* 2003年新感染 HIV500万 2003年死亡300万 其中:成人3700万;儿童250万 2003年新感染 HIV500万 每天约14 000例新感染 HIV 每天约14 00例儿童新感染 HIV 2003年死亡300万 其中: 成人250万; 儿童50万 超过95% 在发展中国家 *WHO AIDS epidemic update,Dec 2003 2004.8 新疆AIDS

2003年全球HIV/AIDS流行情况* 2003底全球HIV/AIDS估计儿童 (<15 岁) 感染HIV/AIDS儿童 250万 70万 50万 感染HIV/AIDS儿童 2003年新HIV感染 2003年HIV/AIDS导致的死亡 2004.8 新疆AIDS

中国艾滋病疫情情况 截止到2003年6月底 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5,092例; 其中艾滋病病人3,532例; 死亡1,800人。 据专家估计到2003年6月底: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02万(85万-120万); 现存活HIV感染者估计人数84万(65万-102万); 其中AIDS患者估计数约8万。 2004.8 新疆AIDS

中国累计报告HIV感染的地区分布 (1985-2001) HIV 病例 1-50 51-100 101-500 501-1000 1001-5000 5000-10000 >10000 新疆 河南 安徽 四川 云南 广东 广西 2004.8 新疆AIDS

中国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所有省级HIV实验室参与 发现了以三种亚型(B,C和E)为主的7 种 HIV-1 亚型 Ha Erbin Urumqi Shen Yang C/ B' B' Chang Chun B' A B C Huhehaote B B' Beijing Tian Jing B' Yin Chuan Shi Jiazhuang Xi Ning C Tai Yuan Lan Zhou B' Ji Nan B' C/ B' Zheng Zhou Xi an B' B' A B' C Cheng Du Nan Jing Shang Hai A B' Lasa Wu Han He Fei C / B' B' E B' C B' Hang Zhou Nan Chang C Gui Y B' Chang Sha E C India C/ B' Kun Ming Fu Zhou Tai Bei 印度 C B' B' Myanmar B E B' B E Nan Ning Guang Zhou Viet Nam E B' E 2004.8 新疆AIDS Laos E 缅甸 B' B' Thailand Hai Kou E

流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传入期 1985-1988年 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 第一阶段 传入期 1985-1988年 共有7个省报告HIV和AIDS 除4例血友病病人为国内感染者外,其它均为外国人或海外华人 北京 浙江 2004.8 新疆AIDS

流行的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 扩散期 1989-1993年 HIV/AIDS扩散到21个省 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 第二阶段 扩散期 1989-1993年 HIV/AIDS扩散到21个省 大多数HIV/AIDS发现在沿海省和大城市 HIV感染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云南) 1989年 2004.8 新疆AIDS

流行的三个阶段 第三阶段 增长期 1994-现在 31个省报告发现HIV/AIDS 已在28个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AIDS 第三阶段 增长期 1994-现在 31个省报告发现HIV/AIDS 已在28个省报告在注射毒品者中发现HIV/AIDS 大部分省均报告发现经性途径传播的HIV/AIDS 母婴传播病例已经发现 1995年 1998年 2004.8 新疆AIDS

中国HIV/AIDS病例报告 1985-2001 2004.8 新疆AIDS

中国累积HIV/AIDS 病例的危险因素 (1985-2001) 2004.8 新疆AIDS

1995-2000年哨点监测 全国卖淫妇女平均艾滋病感染率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02 0.02 0.3 0.4 0.8 1.32 五年期间增长 66倍 2004.8 新疆AIDS

中国静注毒品的HIV流行情况 国家哨点监测数据 1995-200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0.02 1.7 6.6 10.8 12.1 10.0 2004.8 新疆AIDS

某县既往献血员的HIV 感染 2004.8 新疆AIDS

国家HIV/AIDS流行病学 数据组 政府 诚实的科学家 国际 已报告 估计 预计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10) 已报告 估计 预计 (2010) 数量 31,000 1,000,000 10,000,000 倍数 33x 330x 政府 诚实的科学家 国际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 2004.8 新疆AIDS

中国对2010 年的预测 1千万, 2010 每10,000 1 百万 最坏情况 1. 5百万, 2010 最好情况 年 60 50 40 估计数 100 90 最坏情况 1. 5百万, 2010 80 最好情况 70 60 60 50 50 40 40 30 30 20 10 20 10 3 1 年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10 2004.8 新疆AIDS

中国HIV/AIDS的流行特征 大多数HIV受感染者在农村地区(超过 80%) 静注毒品是最常见的HIV传播方式 (68%) 男性占绝大多数 ( 74.5%) 多数是青年人 (20-39岁 81%) 2004.8 新疆AIDS

中国HIV/AIDS的流行特征 感染范围广,全国低流行,局部高流行 全国AIDS 疫情、发病和死亡都呈现明显上升趋势 传播模式暨途径发生变化,从吸毒转为性传播为主 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艾滋病已成为传染病死亡原因第四位。 2004.8 新疆AIDS

中国HIV/AIDS的流行趋势 在未来的数年里,经注射吸毒方式传播仍将是中国艾滋病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 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传播基本控制,对进一步的传播流行不会构成很大威胁。 经性途径传播威胁很大 性滥行为增长 卖淫以多种形式存在 卖淫妇女中高危行为多,特别是低层卖淫妇女 卖淫妇女中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增加 2004.8 新疆AIDS

新疆HIV疫情(截止2001年底) HIV感染者6029 例,约占全国累计HIV感染者的21 %; 报告AIDS病例106例,约占全国累计报告数的6.65%; HIV/AIDS合计死亡38例(?) 2004.8 新疆AIDS

新疆地区分布 截止到2001年年底,有15个地、州、市近69个县、市、区已有HIV感染者。 阿克苏、喀什和巴音郭楞州疫情增长幅度较快,分别占本年度报告数的8.15%、3.16%和1.74%。 以上五地、州报告数占全区总报告数的92.48%。 2004.8 新疆AIDS

新疆地区分布 2004年第一季度,全疆累计HIV阳性8496例,AIDS199例,死亡60例 新疆HIV/AIDS人数列全国第四位; 阳性人数仍以乌鲁木齐和伊犁地区为主。 我科收治AIDS病人情况 2001年 1例 2002年 0例 2003年 16例 死亡3例 2004年7月底 18例 死亡6例 2004.8 新疆AIDS

1.时间分布: 1995~2002年共报告HIV感染者6029例,其分布见下图。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4.8 新疆AIDS

新疆HIV感染者的年龄、性别分布 (截止到2001年12月底) 男 女 2004.8 新疆AIDS

2000-2001年新疆HIV感染者职业分布 无业 个体 工人 农民 干部 其他 不详 2004.8 新疆AIDS

新疆艾滋病流行特点 发现晚,传播快 城市高于农村,且集中在两个城市 以静脉注射毒品占绝大多数 无业、个体人员为主 90%以上感染者是20-39岁青壮年 少数民族占多数 现在已开始进入发病和死亡数快速增加期 2004.8 新疆AIDS

新疆艾滋病流行特点 新趋势: 1、吸毒人群中HIV流行未控制; 2、想性乱人群和一般人群扩散; 3、女性HIV感染者增加较快 (由02年288例增至03年1038例) 4、母婴传播呈逐年上升趋势; 5、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急剧增加 2004.8 新疆AIDS

HIV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 血液、 精液、 阴道分泌物、 乳汁 2004.8 新疆AIDS

HIV的传播和预防 传播途径: 传播方式 性接触、 血液、注射 母婴 三种主要途径传播 母婴 三种主要途径传播 绝大多数感染者要经过五到十年时间发展成病人,一般在发病后的1-3年内死亡。 传播方式 黏膜的(生殖器,口腔/直肠,结膜) 血液的(输血,母亲-婴儿) 经皮的(针刺) 母乳 2004.8 新疆AIDS

同性与异性滥交、妓女 静脉用药成瘾者 高危易感人群 多次输血和和使用血制品者 HIV感染者的婴儿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伊犁新华医院2003年收治40例AIDS临床分析 民族 维吾尔族39人, 回族1人 性别 男 35人 女 5人 民族 维吾尔族39人, 回族1人 性别 男 35人 女 5人 年龄 <20岁 1 人 21~30岁 21 人 31~40岁 14 人 41~50岁 3 人 > 50岁 1 人 明确吸毒史 25人 夫妻传播 1人 母婴传播 1人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潜伏期:2周~月,此后经过2~10年发展为AIDS。 HIV感染后分4期 1、急性感染期(acute infection) 2、无症状感染期 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综合症期(PGL) 4、AIDS期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期(I期)表现: 其病急,发热、出汗、咽痛、头痛、恶心、食欲减退、全身不适及关节酸痛 部分病人可出现无痒性红斑样皮疹 全身淋巴结肿大 CD4/CD8比值倒置 血液中可检测到HIV RNA、p24抗原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无症状感染期(II期)表现: 无任何症状 在血中可检测到HIV RNA和特异性抗体 持续时间2~10年 抗p24(核心蛋白)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PGL(III期)表现: 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其它≥2处淋巴结肿大; 直径≥1cm,质地柔韧,无压痛,无粘连,可自由活动; 持续3月以上; 常伴发热、疲乏、全身不适和体重减轻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AIDS(IV期)表现 一般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盗汗、体重下降、慢性腹泻、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机会性感染 肿瘤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Opportunistic infection (机会性感染) 病毒感染 细菌性感染 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等 HSV、CNV、EBV HBV、HCV 细菌性感染 TB、鸟分枝杆菌 霉菌:念珠菌、隐球菌等 寄生虫:弓形体、卡孢子肺囊虫、隐孢子虫等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Tumor(肿瘤) 卡泼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 非霍杰金淋巴瘤 (non-hodgkin lymphoma)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肺部感染 多见 霉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 PCP 粟粒性结核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咽痛、腹泻、消瘦 口腔、食道、肠道霉菌 口腔、食道、肠道溃疡(病毒、霉菌感染) 消化系统表现 咽痛、腹泻、消瘦 口腔、食道、肠道霉菌 口腔、食道、肠道溃疡(病毒、霉菌感染) 肝炎(HBV、HCV、CMV、HSV) 2004.8 新疆AIDS

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表现 AIDS脑病 脑膜炎(隐球菌、弓形体、病毒) 2004.8 新疆AIDS

实验室检查 1、血象:WBC↓,HB↓,L↓,TBC↓ 2、免疫功能:CD4↓,CD8↑ 3、病毒学: 其它 抗HIV(+)初筛试验,HIV抗原(+)确诊试验 病毒载量(viral load) 其它 生化、 影象学(X线、B超、CT、MRI) 病原体检查 内镜 2004.8 新疆AIDS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鉴别诊断 高危行为 AIDS的表现(发热、消瘦、淋巴结肿大、机会性感染) 病毒学检测阳性 免疫功能 CD4/CD8↓ 与原发性感染鉴别 无HIV感染的证据 2004.8 新疆AIDS

病毒载量和CD4计数与发病的关系 AIDS 病毒载量 CD4 数量 (向AIDS发展的速度) (离AIDS的距离,或安全的边缘 ) 2004.8 新疆AIDS

预 后 死亡原因 机会性感染和肿瘤 一旦发病,6~18月死亡。 预后与抗病毒治疗相关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发热 20 例 50 % 咳嗽 23 例 57.5 % 腹泻 12 例 30 % 消瘦 28 例 70 % 发热 20 例 50 % 咳嗽 23 例 57.5 % 腹泻 12 例 30 % 消瘦 28 例 70 % 淋巴结肿大 4 例 10 % 口腔霉菌 2 例 5 % 皮肤感染 2 例 5 %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结核(TB)29例 肺部感染(支气管炎、肺炎)12例 肝癌(HCV感染)1例 肺结核 24 例 肺结核 24 例 II型 3例 III型 14例 结核性脑膜炎 5例(隐球菌脑膜炎?) 肺间质改变 2例(PCP?) ARDS 1例(PCP?) 肺部感染(支气管炎、肺炎)12例 肝癌(HCV感染)1例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35例临床表现 民族 性别 维吾尔族 24例 77.4% 汉族 6例 19.4% 回族 1例 3.2% 维吾尔族 24例 77.4% 汉族 6例 19.4% 回族 1例 3.2% 性别 男性 26例(83.9%) 女性 5例(16.1%)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年龄(24~69岁) 感染途径 职业 20岁~ 14例 30岁~12例 40岁~3例 注射 25例 50岁~2例 20岁~ 14例 30岁~12例 40岁~3例 50岁~2例 感染途径 注射 25例 输血 2例 性接触 3例 不详 1例 职业 工人 10例 无业 10例 个体 6例干部 4例 囚犯 1例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发热 29例 消瘦 18例 腹泻 6例 乏力 9例 咳嗽 4例 腹涨 2例 淋巴结肿大 10例 意识障碍 2例 发热 29例 消瘦 18例 腹泻 6例 乏力 9例 咳嗽 4例 腹涨 2例 淋巴结肿大 10例 意识障碍 2例 黄疸或肝大 3例 口腔霉菌 2例 卡波氏肉瘤 3例 口唇疱疹 4 例 抗HCV+ 16例 HBV M+ 7例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白细胞计数 5.6±2.8 (× 109/L) 淋巴细胞计数 0.93±0.71 (× 109/L) CD4 (cells/mm3) 146.3±144.2 CD8 (%) 77.2±59.5 CD4/CD8 0.21±0.15 HB (g/L) 97.5±32.4 血清白蛋白(g/L) 26.6±13.1 2004.8 新疆AIDS

新疆AIDS的临床表现 死亡9例 病死率 29% (9/31) 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 4例 消化道出血 2例 (HAART治疗后) 死亡9例 病死率 29% (9/31) 死亡原因 呼吸衰竭 4例 消化道出血 2例 (HAART治疗后) 弓形体脑病 1例 隐球菌脑膜炎 1例 肝衰竭 1例 2004.8 新疆AIDS

AIDS合并PCP 2004.8 新疆AIDS

AIDS合并粟粒性肺结核 发热、消瘦1月,抗-HIV+,WB+。CD4 127个/mm3; L0.6 × 109/L (30/5),51个/mm3;L0.3 × 109/L (4/8)。SMZco治疗2周无效,抗痨治疗4周后T下降。病毒载量为1.2 ×105 (血清稀释10倍)。 2004.8 新疆AIDS

卡波氏肉瘤(kaposi’ sarcoma) 2004.8 新疆AIDS

治 疗 治疗机会性感染 抗病毒治疗 针对感染 疱疹病毒: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TB:抗痨 霉菌:抗真菌药物 寄生虫:针对性抗真菌药 治 疗 治疗机会性感染 抗病毒治疗 针对感染 疱疹病毒: 阿昔洛韦、更昔洛韦 TB:抗痨 霉菌:抗真菌药物 寄生虫:针对性抗真菌药 2004.8 新疆AIDS

治 疗 抗病毒治疗 联合用药(核苷类+蛋白酶抑制剂) 长期服用 选择适应症 在急性感染期和无症状期不用抗病毒治疗,观察 病毒载量高 治 疗 抗病毒治疗 联合用药(核苷类+蛋白酶抑制剂) 长期服用 选择适应症 病毒载量高 CD4计数低(<200/mm3) 出现机会性感染 在急性感染期和无症状期不用抗病毒治疗,观察 2004.8 新疆AIDS

预 防 在目前无有效疫苗,宣传教育是各国采用的优先手段。 1.宣传教育 普及艾滋病基本知识,了解本病的预防办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2.控制传染源 在高危人群中普查HIV感染有助于发现传染源。已列为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隔离病人及监控无症状HIV感染者。加强国境检疫。 2004.8 新疆AIDS

预 防 3.切断传播途径 扫黄与禁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根本措施。 防止医源性传播,医疗卫生单位要严格消毒管理制度和采供血(浆)管理制度,严格筛选每一个献血员和每一袋血液及血制品,推广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 患者用过的物品嚣分泌物及其血液沾污的墙壁、地板等均要进行消毒,如用0.2%次氯酸钠液或1:100家用漂白液进行消毒。10%次氯酸钠浸泡器械用物等。 4.保护易感人群 限制病毒感染者结婚,若已婚感染者应避孕。西方国家主张和提倡性接触时要用阴茎套,可降低HIV的传播率。 2004.8 新疆AIDS

谢谢! 2004.8 新疆A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