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热 (Fever).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发 热 fever 体温升高 调节性体温升高 被动性体温升高 中暑、鱼鳞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体温调节中枢损伤 发热 过热.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energy metabolism and body temperature)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生命体征: Vital signs 是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的总称。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 一 ) 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曹 颖. 第十四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The vital signs( 生命体征 )are body temperature, pulse, respiration and blood pressure.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Adrenoceptor blocking drugs. 人体 β 1 - 肾上腺受体 受体 - 腺苷酸环化酶偶联和受体 - 磷 脂酶偶联示意图.
第 11 章. 概述 发热: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调定点上移引起 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 C )。 体温的相对稳定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实现的。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OAH) 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对体温信息有整合作用 调定点学说 (Set Point, Sp )
发 热 (Fever).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 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 范围内。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过正 常范围,称为发热。
图 1-8 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图) 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 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正常人 的口腔温度为 36.7 ~ 37 ℃ (平均为 37.2 ℃) ,腋窝温度为 36.0 ~ 37.4 ℃ (平均为 36.8 ℃ ),直肠温度为.
常见症状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心血管内科 雷 红. 症状 (symptome) 是指患者主观感受到不适或异常感 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 症状学 (symptomatology) 是研究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 床表现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的一门科学。
掌握: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了解:发热的原因、分类和发生机制 发热时机体变化及病理临床联系 重点:发热的概念 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难点:发热的分期及各期热代谢的特点 发 热.
发 热 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科. 定 义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 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平衡,保持体 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当机体在致热 源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 性体温升高,称为发热。
发 热 Fever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郑青 正常体温与生理变异 正常人的体温受体温调节中枢调控,使产热和散热过程呈动态 平衡,保持体温在相对恒定的范围内。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 正常体温 : 37 o C (set point ,体温调定点.
发 热 fever 广东医学院病生教研室.
第 六 章 发 热 (Fever).
第六章 发 热.
发 热 第六章 (fever) 济宁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SARS今冬可能捲土重來 流感與SARS流行期重疊 每年約10%人口(200萬)受感染
发 热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陈建斌(Tel: ).
附3 第八章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附2:教案格式样稿 课程名称:护理基本技术 班级:09专科护理1 学时:2
细胞因子.
急性肾小球肾炎 昆明医学院第 一附属医 院 儿 科 教研室.
第八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第六章 发热(fever) 第一节 概述 1、高级中枢 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 preoptic 一、体温调节中枢: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第2节 病因和发病机制 发热激活物→ 机体 → 激活产内生致热源细胞→ 内生致热源(EP) → 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 中枢发热介质的释放 → 调定点上移 → 体温↑ 外致热原 发热激活物(Ep诱导物) 体内产物.
温升高,并伴有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变化。
发 热 fever 南京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发热 (fever) 正常人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左右,在一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但上下波动一般不超过1℃。
发 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系.
第四章 发热 (Fever).
发 热 Fever.
发热与退烧药 第五制作小组.
发 热 (Fever) 成都医学院 临床技能中心 代吕霞.
发热 Fever.
第10章 发 热 第一节 概 述 发热:是指致热原的作用使机体体温调 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 节性体温升高。
肺结核.
五、作用于神经系统的受体拮抗剂 兴奋性氨基酸(EAA)受体拮抗剂 抑制性氨基酸受体受体拮抗剂 神经肽Y受体拮抗剂
炎症.
小儿高热惊厥.
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of Vital Signs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常见症状.
发 热 Fever.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糖尿病流行病学.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Wen hua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三章 常见症状评估.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细 胞 因 子 Cytokine, CK 细胞因子概述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其它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与临床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ATP SLYTYZJAM.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种类与功能 根据功能可大致分为六大类: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集落刺激因子 趋化因子 生长因子.
Fever 发热 山东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 王建丽.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第二部分 免疫系统与免疫活性分子 免疫系统 免疫球蛋白 细胞因子 补体系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二 部分 第五章 第四章
免疫学概述.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第十三章 Chapter 13 B淋巴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B-cell immunit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发热 fever or pyrexia.
第六章 细胞因子( Cytokine) 贵阳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第四节 甲状旁腺与调节钙、磷 代谢的激素 掌握要点: 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1.25 — 二羟VD3的生理作用.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发 热 (Fever)

一、概述 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相对稳定的体温。正常成人体温维持在37.0℃左右。在一昼夜间人体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但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人体温度存在性别、年龄差异。女性的平均体温略高于男性0.2℃。

Skin blood vessels dilate Body temperature decreases Activates heat-loss center in hypothalamus Sweat glands activated Hot stimulus Blood warmer than set point Imbalance Cold stimulus Blood cooler than set point Homeostasis (36℃ ~37℃) Imbalance Skin blood vessels constrict Body temperature increases Activates heat-promoting center in hypothalamus Skeletal muscles activated, shivering begins

体温升高=发热? 生理性体温升高:剧烈运动、月经前期、 精神紧张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 调定点水平。 病理性体温升高: 发热:调节性体温升高 , 调定点 上移。 过热:被动性体温升高 ,超过 调定点水平。 调定点不上移。

调定点(set point) 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内存在着 与恒温器相类似的调定点。

过热(hyperthermia): 指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多见于 ①过度产热   ②散热障碍 ③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发热的定义 发热(Fever)——在激活物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时,称为发热。

表5-1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 热 发 热 病因 无致热原 有致热原 发病机制 调定点无变化, 散热障碍 调定点上移 防治原则 物理降温 表5-1 过热和发热的比较 过 热 发 热 病因 无致热原 有致热原 发病机制 调定点无变化, 散热障碍 调定点上移 防治原则 物理降温 针对致热原

发热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所共有的病理过程和临床表现; 发热是疾病的重要信号; 发热反应是机体对疾病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包括体温的升高,内分泌、免疫和诸多生理功能的广泛激活、急性期反应物的生成等 。

热 型 观察患者体温升降的速度、幅度、高 温持续时间,绘制成体温曲线。在一定时间 内的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

稽留热 (continued fever) 体温持续于39℃~ 40℃左右. 24h波动范围不超过 1℃ 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

弛张热 (remittent fever) 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 24h内温度超过 2℃以上; 见于败血症,风 湿,肝脓肿。

间歇热 (intermittent fever ) 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 出现; 体温波动幅度可达数 度; 见于疟疾。

波状热 (undulant fever ) 体温逐渐升高达 39℃以上,数天后又 逐渐下降,如此反复 多久; 见于布鲁菌病。

回归热(recurrent fever) 体温骤然升高至 39℃以 上,持续数 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 常水平; 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 续若干天,即规律性 相互交替; 见于何杰金氏病。

不规则热 (irregular fever ) 发热无规律可循; 见于结核病,瘤性发热,流感。

二、发热的病因与机制 (Causes and Pathogenesis) Why??? 发热激活物作用于产致热原细胞,使其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 EP),EP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在中枢介质的作用下,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机体产热增加和散热减少,从而引起体温升高。

(一)发热激活物(pyrogenic activator) 凡能激活体内产内生致热原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包括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和某些体内产物。

1. 外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来自体外的发热激活物。包括: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病毒 其它微生物

(1)革兰阴性菌 大肠杆菌(E.Coli)、伤寒杆菌、志贺氏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等。 内毒素(endotoxin,ET): 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 O—特异侧链 核心多糖 脂 质A(Lipid A): 致热性和毒性的主 要成分

(2)革兰阳性菌 (3)分枝杆菌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 致热方式: 全菌体被细胞吞噬 外毒素:(白喉杆菌— 白喉毒素) (葡萄球菌—肠毒素) (链球菌—致热外毒素) 肽聚糖:细胞壁骨架桥,类似LPS (3)分枝杆菌 结核杆菌:菌体和胞壁中含肽聚糖、多糖、蛋白

(4) 病毒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人类的致病病毒多数为包膜病毒。 致热物质: 包膜脂蛋白 血凝素 SARS病毒: Fever 病因与机制 (4) 病毒 流感病毒、麻疹病毒、柯萨奇病毒等。 人类的致病病毒多数为包膜病毒。 致热物质: 包膜脂蛋白 血凝素 SARS病毒:

由冠状病毒家庭的新成员(SARS病毒)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严重患者出现ARDS

(5)其它微生物 立克次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胞壁中脂多糖在体内繁殖引起相应的抗原表达或细胞自身抗原的变异,启动免疫反应,进而致热。

感染性(传染性)发热 非感染性(非传染性)发热

2、体内产物 (1) 抗原—抗体复合物 见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Ag-Ab复合物 ① 纯化的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 →家兔→不发热 ② 纯化的BSA →家兔(Ab)→+BSA (Ag)→发热 ③ 纯化BSA→家兔(Ab)→+BSA(Ag) →取家兔的血清 →另一正常家兔→发热

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 体内产物 (2) 致炎物和炎症灶激活物 尿酸盐结晶、硅酸盐结晶 (3) 致热性类固醇 本胆烷醇酮(etiocholanolone)

(二)内生致热原 (Endogenous Pyrogen, EP) 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 物质。 是发热的共同信息分子 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 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 物质。 是发热的共同信息分子

产生EP的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神经胶质细胞、肾小球膜细胞以及肿瘤细胞。

1.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 IL-1) 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多肽类物质。其受体广泛分布于脑内。致热性 强。不耐热,70℃ 30min即可破坏其致热活性,可被水杨酸钠阻断。 是最早发现的一种EP 最近发现IL-1基因敲除小鼠,发热受抑制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2. 肿瘤坏死因子 (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小分子蛋白。TNF-α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β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分泌,两者有相似致热性。小剂量呈单峰热,大剂量呈双峰热;TNF在体内外均能刺激IL-1的产生。不耐热,70℃ 30min失活。

3. 干扰素(interferon, IFN)      由T-淋巴细胞、成纤维细胞、NK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的蛋白质,是细胞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产物,有多种亚型,与发热有关的是IFN-, IFN- ,分子量为15-17KD 。反复注射可产生耐受性。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发热的重要EP。

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 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分泌的细胞因子、ET、病毒、IL—1,TNF等可诱生,静脉或脑内注射,可引起动物发热。但作用比IL-1和TNF弱。 此外,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MIP-1)、睫状神经营养因子、IL-2、IL-8等。

内生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 (1) 细胞信号传递: 在上皮,内皮细胞:LPS-LBP LPS- sCD14 产EP细胞活化; 在单核/巨噬细胞:LPS-LBP-mCD14 大剂量LPS直接激活单核/巨噬细胞 (2) 基因表达: LPS在跨膜蛋白(TLR)的参与下,激 活NF-kB,启动IL—1,TNF等细胞因 子的基因表达,EP释放入血。

(三) 体温升高的机制 1. 体温调节中枢 正调节中枢:POAH(热敏神经原,冷敏神经原) 负调节中枢:中杏仁核(medial amydaloid nucleus,MAN) 腹中膈(ventral septal area,VSA) 弓状核 (Preoptic anterior hypothalamus)

2. EP信号进入体温调节中枢的途径 (1)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organum vasculosum laminae terminalis, OVLT) (2)通过血脑屏障直接进入中枢(饱和转运) (3)通过迷走神经 (肝巨噬细胞周围)

图5-2. EP作用的部位示意图

3. 发热中枢的调节介质及作用 (1)正调节介质 ① 前列腺素(prostagladine E, PGE) ② Na+/Ca2+ 比值 3. 发热中枢的调节介质及作用 (1)正调节介质 ① 前列腺素(prostagladine E, PGE) ② Na+/Ca2+ 比值 ③ 环磷酸腺苷(cAMP) ④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⑤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

▪ EPs引起发热的同时,CSF中PGE2 ▪下丘脑组织与EPs体外培养,有PGE2合成 ▪ 阻断PGE合成的药物,可解EPs性发热 ▪ 脑室(ICV)内注射PGE  发热; ▪ EPs引起发热的同时,CSF中PGE2 ▪下丘脑组织与EPs体外培养,有PGE2合成 ▪ 阻断PGE合成的药物,可解EPs性发热 ▪ 微注射法将PGE2注入POAH区发热, 而偏离POAH区,则不引起发热。

Na+/Ca2+比值 ▪ NaCl  脑内 发热 ▪ CaCl2  脑内降温同时, ▪降Ca++剂(EGTA) 脑内发热 CSF中cAMP ▪降Ca++剂(EGTA) 脑内发热 同时,CSF中cAMP EPs下丘脑 Na+/Ca++  cAMP  调定点

cAMP ▪ 兔注射EP引起发热时,CSF中cAMP; ▪ 注射茶硷,脑内cAMP同时, EP性发热, ▪ EPs引起双峰热时,CSF中cAMP含量与体 温呈同步双峰变化

CRH (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 IL-1,IL-6可使离体、在体下丘脑释放 CRH; ▪ IL-1,IL-6引起的发热,可被CRH 受体拮抗剂或抗体阻断。

     NO (nitric oxide) 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广泛分布于中枢 神经系统。

(2)负调节介质 ① 精氨酸加压素(AVP) ② -黑素细胞刺激素(-MSH) ③ 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精氨酸加压素 (arginine vasopressin, AVP) ▪ 脑内注射AVP解热 ▪ 降低AVP增强致热原的致热效应

( -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 -黑素细胞刺激素 ( -melanocyte-stimulating hormone, -MSH) ▪阻断-MSH,给IL-1致热 发热高度 明显增加,时间延长 ▪ EP性发热时,脑内-MSH 含量增高 ▪ EP发热时,在脑室中隔区注入-MSH解热

▪糖皮质激素解热依赖脂皮质蛋白-1的释放。 ▪给大鼠中枢内注射脂皮质蛋白-1,可    脂皮质蛋白-1(lipocortin-1) ▪糖皮质激素解热依赖脂皮质蛋白-1的释放。 ▪给大鼠中枢内注射脂皮质蛋白-1,可 明显抑制EP的发热效应。

(3)热限(febrile ceiling) 发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ºc,通常达不到42ºc,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特定范围内的现象。热限是机体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对于防止体温无限上升而危及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机制:正负调节相互作用,共同控制调定点的升高。

图5-1. 正、负调节因素共同控制体温“调定点”

发热的基本环节: 1,信息传递:发热激活物 体内 EPs产生 2,中枢调节:EPs 下丘脑 中枢介质(PGE, Na+/Ca22+比值, cAMP ) 体温调定点上移, 而AVP等反馈调节,限制调定点上升过高 3,效应反应:调定点上移后,中心温度低于调定点 新水平,体温调节中心发出升温指令

三. 发热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体温上升期 产热  散热 寒战、鸡皮、畏冷、 皮肤苍白 高温持续期 产热  散热 酷热、皮肤发红、干燥 三. 发热时相及其热代谢特点 时相    热代谢特点    临床表现 体温上升期   产热  散热  寒战、鸡皮、畏冷、 皮肤苍白 高温持续期  产热  散热  酷热、皮肤发红、干燥 体温下降期  产热  散热  大量出汗、皮肤潮湿

I II III 图5-4 典型发热过程的三个时相 I体温上升期;II高温持续期;III体温下降期; 调定点动态曲线;~体温曲线。

四、 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一) 物质代谢的改变   代谢增强、分解代谢增强更明显   体温升高摄氏1度,基础代谢率上升13% 1. 糖代谢:糖原分解增多,酵解增多,大量        乳酸产生,刺激肌肉、酸痛。 2. 脂肪代谢:分解增多,酮体增多 3. 蛋白质代谢:分解增多,负氮平衡 4. 水、盐及维生素代谢:高渗性脱水;高钾    血症或低钾血症;维生素大量消耗。 5. 酸碱:代酸;呼碱

(二) 生理功能改变: 1. 中枢神经系统改变 致热性细胞因子引起头痛、头晕、      烦躁、多语、嗜睡。    持续高热:抑制:昏睡、昏迷    小儿高热引起惊厥 2. 循环系统功能改变    心率加快:体温升高1摄氏度,心率增加         18次/min 血压变化:上升期血压升高 下降期血压下降 3. 呼吸功能改变:呼吸加深加快 4. 消化功能改变:食欲降低、厌食

(三) 防御功能改变: 1. 抗感染能力的改变 2. 对肿瘤细胞的影响 3. 急性期反应

五、生物学意义及处理原则 (一)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Fever: Friend or Foe ?

(二)发热的处理原则 对一般性发热不要急于解热:查明原因 2.下列情况应及时解热 (F.O.U.) (1) 体温过高(>39℃以上)使患者明显不适、 头痛、意识障碍和惊厥者 (2) 恶性肿瘤患者(持续发热加重病体消耗) (3) 心肌梗塞或心肌劳损者 (4) 妊娠期妇女

3. 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 (1) 针对发热病因 :治疗原发病 (2) 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 ①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 3. 选用适宜的解热措施 (1) 针对发热病因 :治疗原发病 (2) 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    ①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   ②对抗EP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 ③阻断中枢发热介质的合成 (3) 清热解毒中草药 (4) 物理降温

加强对高热或持久发热病人的护理   (1)注意水盐代谢   (2)保证充足易消化的营养食物 (3)监护心血管功能 (4) 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口腔溃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