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 人文学院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次世界大战.
Advertisements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知识提纲.
第三课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二章 一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 )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二、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第三学习主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慕尼黑会议 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 西欧沦陷 课堂小结.
世界现代史 Contemporary World History 陕西教育学院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next.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五节 法西斯国家的扩张 和反法西斯斗争的开始.
解析二战 展望未来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0课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 石室联中 杨薛红.
第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爆发.
2105年5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约2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在莫斯科出席了一场盛会。
全球大捷:在北非德军被打败;在苏联红军的1942年春季反击也取得成效;德国潜艇的优势已经不再存在;美国军火也从大西洋西岸源源不断运来。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二战”及战后关系 【上辑】.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7课.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 历史不容忘怀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药物分析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第3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Ⅱ)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2016年镇江市初三历史复习会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美国史专题复习 单位: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 作者:陈 涛 2016年4月21日.
第三学习主题 第12课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诺曼底登陆 雅尔塔会议 德国和日本投降 课堂小结 关店一中:张金花.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专题(十一) 2014年热点预测 命题规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2.
Module 6 Section Ⅳ 课文预览 · 阅读提能 词汇集释板块 句型解构板块 综合演练板块 高分写作指导.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内容解读 课程标准 1.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
世界当代史.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第 5 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 ).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第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 了解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及意义。
目 录 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第2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苏 联 英 国 列宁格勒 德国 莫斯科 波兰 法国 乌克兰 奥 40.6 意大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单 位:清丰县城关镇中学 制作人:任光庆.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局势,体现一种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体系。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2课时 第一次世界大战 知道影响两次世界大战进程的重要人物和事件,探究战争的起因、性质和后果
The Operation Model of Port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MODERN HISTORY OF THE WORLD
回顾历史 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罪行 国家 主要暴行 德国 1.“国会纵火案”,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2.“水晶之夜”,迫害犹太人;
第一章 绪论 本章内容:国际商法的概念和范围 国际商法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商法的渊源 国际商法的主体.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以我国为例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学习目标: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9课 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意大利威尼托大区.
回顾历史 德意日法西斯的主要罪行 国家 主要暴行 德国 1.“国会纵火案”,迫害共产党和进步势力; 2.“水晶之夜”,迫害犹太人;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C1U5.1 You are Who?!.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哈尔滨学院 人文学院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哈尔滨学院 人文学院历史系 世界现代史课程组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本章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全面爆发到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整个战争进程。历时六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法西斯国家不断发动军事进攻并取得暂时胜利;第二阶段,战争的攻守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整个大战的转折点;第三阶段,反法西斯国家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最后胜利,意、德、日三国先后无条件投降。

第二节 战争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 第二节 战争扩大和世界反法西斯 统一战线的建立  第三节 大战的根本转折  第四节 大反攻的1944年  第五节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一、德波战争 1、德国闪击波兰 德国法西斯闪击波兰 2、英法宣而不战 二、苏联建立“东方战线” 返回

法国战败投降 三、西线战事 1、德国入侵北欧 2、“黄色方案”的实施 3、敦刻尔克大撤退 4、法国败降 德国侵占比利时 德国侵占挪威 德军占领巴黎 敦刻尔克大撤退 德国侵占荷兰

四、不列颠之战 不列颠之战

五、非洲战事

六、德国入侵巴尔干 返回

一、德意日法西斯军事同盟的形成 返回

二、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1、巴巴罗萨计划 德国侵略苏联 2、德军侵苏和苏军初期的失利 3、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日本的开战决策 珍珠港事件 2、珍珠港事件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四、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美英结成反法西斯同盟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大西洋宪章 3、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返回

一、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 1、斯大林格勒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阿拉曼战役 3、中途岛海战

阿拉曼战役

中途岛海战

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发展 1、库尔斯克战役 2、北非战场的最后胜利 3、盟国进军意大利  意大利投降 盟军西西里登陆

西西里登路

意大利投降

三、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 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

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一、苏联战略进攻和解放沦陷国土 返回

二、诺曼底登陆和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诺曼底登陆

三、盟军在亚太地区的反攻 1、盟军在缅甸的反攻 2、盟军在太平洋的反攻

跳岛战役

返回

一、各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1、欧洲抵抗运动 戴高乐自由法国运动 2、亚洲人民抗日斗争 百团大战 返回

二、法西斯德国的溃亡 1、雅尔塔会议 联合国宪章 2、联合国成立 联合国成立大会

雅尔塔会议

3、易北河会师 4、攻克柏林和德国投降

攻克柏林

墨索里尼之死

德国无条件投降

三、日本法西斯投降 1、盟军在太平洋的最后攻势 硫磺岛之战

冲绳战役

2、波茨坦会议

波茨坦会议

3、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4、日本无条件投降

美国对日本投掷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日本无条件投降

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意义 返回

练习题 C B B C C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作为盟国对德宣战是根据什么条约的规定( ) 1.德国突袭波兰后,英法作为盟国对德宣战是根据什么条约的规定(  ) A国联章程 B英法波同盟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凡尔赛和约 2.1944年6月,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这实践了 ( ) A开罗会议决议 B德黑兰会议决议 C波茨坦会议决议 D雅尔塔会议决议 3.明确规定,台湾必须归还中国的国际会议 ( ) A德黑兰会议 B开罗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4.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美盟军联合军事行动有 ( ) ①西西里岛登陆 ②中途岛海战 ③不列颠之战 ④诺曼底登陆 ⑤阿拉曼战役 A①②④ B①⑤ C①④ D①②③④⑤ 5.“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 民国”这是下列哪一国际文献的规定 ( ) A《大西洋宪章》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德黑兰会议决议 C B B C C 练习题

D B A D A D 一、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6.最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是( ) 6.最能体现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而又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国际会议是( ) ①凡尔赛会议 ②华盛顿会议 ③开罗会议 ④德黑兰会议 ⑤雅尔塔会议 ⑥开罗会议 ⑦慕尼黑会议 A①②⑦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①②⑤ 7. 把消灭德国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作为主要内容的会议是 ( ) ①开罗会议 ②开罗会议 ③雅尔塔会议 ④德黑兰会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中国参与签字的历史文件不包括①《凡尔赛和约》②《九国公约》 ③《大西洋宪章》④《开罗宣言》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1943年提出战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持国际和平与安 全的国家是 ( ) ①美国 ②苏联 ③中国 ④英国 ⑤法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10.珍珠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企图建立亚太地区霸权 B日本为了取得战争主动权 C英美对日本取得战争主动权 D美国对日本采取绥靖政策 11.美国正式放弃中立政策而与英国结盟是在 ( ) A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以后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 C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 D德军在西线得手以后 D B A D A D

敦刻尔克大撤退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中途岛战役 珍珠港事件 阿拉曼战役 阿登战役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二、填空题: 1. 年初,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共同签署了《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2.1944年1月,苏军从波罗的海到黑海,对德军展开了战略进攻,这就是苏联卫国战争中著名的“ ”。 3. 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签署,标志着三个法西斯国家正式结成了以瓜分世界为目标的侵略性军事集团。 联合国家共同宣言 1942 十次打击 1940 三、名词解释: 敦刻尔克大撤退 莫斯科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库尔斯克战役 中途岛战役 珍珠港事件 阿拉曼战役 阿登战役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 波茨坦会议 开罗会议 《二十六国宣言》 《大西洋宪章》 《波茨坦公告》 《开罗宣言》 柏林战役

四、材料解析:  1、请看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统治者想到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而共产主义将取得胜利时都不免惊惶失措,在这方面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 材料二:在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曾描绘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惟有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 材料三:英国某大臣在1943年3月15日同罗斯福谈话说:“我们最困难的总是是俄国,英国要单独对付俄国可能力量太弱。”  材料四:丘吉尔在致战时内阁一项秘密备忘录中曾写道:“我相信,欧洲各国大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欧洲会议的领导下组成统一阵线。我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我希望欧洲会议可以有10余名会员,包括从前的各个大国,包括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捷克人和土耳其人。”

阅后回答: (1)举例说明“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材料一中“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更加不安”表明他意识到了什么? (2)材料二表露了丘吉尔怎样的心态?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材料二中“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的含义是什么?之所以如此,决定因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是如何设想的?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德国法西斯军队被迫转入战略防御;北非战事胜利结束;意大利投降;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苏联愈战愈强,必定要彻底消灭法西斯,随后可能在世界各地出现革命运动。 痛苦和激愤。1943年年底反法西斯联盟内部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英国的变化,即苏联在决定战后世界命运中的作用加强,美国在同盟国的影响扩大,而英国的影响则下降了。 含义:建立英美同盟。因素:在20世纪,英美两国有共同的对手:在欧洲有德国,在亚洲有日本,而在全世界范围则是社会主义苏联和各国革命运动。 一方面在欧洲甚至全世界建立联邦国家;另一方面建立英美联盟以称霸世界。

 2、请看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与希特勒和他们的匪帮永不会谈,我们将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他们战斗,直到把笼罩阴云于大地的一切敌人消灭为止,…… 任何反对纳粹主义而战斗的人和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支持。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和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将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1111过去25年里,没有人比我们更加始终一致地反对共产主义。凡是我谈过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话,我绝不收回。 ——摘自《对德国侵略苏联发表的声明》(1941年6月) 材料二:我希望看到德军葬于坟墓之中,而且希望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摘自〈丘吉尔广播讲话〉(1941年6月)

阅后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什么立场? (2)材料一丘吉尔为什么要宣称“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3)举出英国“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主要事 例。 (4)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既反对希特勒的纳粹主义,又反对共产主义。 只有联合苏联共同反对法西斯,才能维护英国的利益。 阿拉曼战役、西西里岛登陆、不列颠之战、诺曼底登陆 希望看到法西斯德国和社会主义苏联两败俱伤。因为丘吉尔痛恨侵略自己国家的法西斯德国,又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顽固地坚持反共产主义。

(2) 材料一丘吉尔为什么要宣称“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阅后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丘吉尔什么立场? (2) 材料一丘吉尔为什么要宣称“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3) 举出英国“在陆地上、海洋上、天空中”与德国法西斯作战的主要 事例。 (4)据材料二丘吉尔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战争结局?为什么?  3、请看下列材料: 1941年初,意军被英军驱逐出埃及,英军占领了利比亚的托卜鲁克……1941年5月,希特勒派德军到达北非,将英军从利比亚逐回埃及。在北非沙漠里,英军和德意军队进行了一连串难分难解的拉锯战。1942年秋,英军在离亚历山大港不到100公里的阿拉曼战胜了德意军队,将他们逐回利比亚,驱逐到突尼斯。 1941年德国法西斯势力几乎席卷席整个欧洲,法西斯力量盛极一时;英国遭到德国的沉重打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独立难支。 英军如退出埃及,德军就会控制苏伊士运河,截断英国本土亚太地区的联系。 非洲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年降雨量少,如一方进攻,进攻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困难,特别是水的供应,从而容易而增强了战斗力;反过来又成为进攻的一方,对方则成为退却的一方。如此不断反复,便形成了难解难分拉锯局面。 打击了法西斯势力,鼓舞了反法西斯斗争的信心;掌握了地中海战区的战略主动权,形成了对德意法西斯的包围圈;此后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瓦解。

五、列举题  1.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  2.德国进攻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西欧、英国、苏联的作战计划或作战 方案。 3.英法军队执行从敦刻尔克撤退计划、英美盟军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的作战计划、德国集中力量进攻莫斯科的作战计划。 六、简答题和论述题 1.分析苏军在苏德战争初期失利的内在原因? 2.法国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战败投降了? 3.简述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过程。 4.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5.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意义?

必读书目 1.《1941—1945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美国总统和1111英国首相通信集》  1.《1941—1945年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期间,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同美国总统和1111英国首相通信集》 2.复旦大学历史系《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下) 3.(英)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4.(德)蒂佩尔斯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下),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 5.(苏)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共12卷) 6.朱贵生:《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人民出版社,1995年。 7.(日)服部卓四郎:《大东亚战争全史》(1—4卷),商务印书馆1984年。 8.日本历史学研究会:《太平洋战争史》      9.(法)戴高乐:《战争回忆录》(两部) 10.(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1.(英)丘吉尔:《第二认世界大战回忆录》  12.(德)阿尔贝特·施佩尔:《第三帝国内幕》 13.(苏)朱可夫:《回忆与思考》(上、下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1111985年。 14.克莱·布莱尔整理:《将军百战归——布雷德利自传》     15.汉斯•阿道夫·雅各布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德国观点)》 16.(日)阿川弘之:《山本五十六》,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必读书目

17. (英)伦纳德·莫斯利《马歇尔》,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18.(美)小克莱·布莱尔《麦克阿瑟》,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19.(英)戴维·欧文《隆美尔》,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 20.(英)戴维·欧文《希特勒与战争》(上、下),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21.罗伯特·费雷尔:《艾森豪威尔日记》 22.(美)威廉·夏伊勒:《第三共和国的崩溃》(下) 22.(英)阿诺德·托因比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大全》,上海译文出版社, 11111994年。 23.(美)约翰·托兰:《日本帝国的衰亡》(上、下),新华出版社1983 年。 24.(英)约翰·科斯特洛:《太平洋战争,1941-1945》(上、下),东方出1111版社1985年。 25.邹谠:《美国在中国的失败(1941-1950)》 26.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