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词人 辛弃疾.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付俊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03 级 学号: 大家族的生存秘密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物种从数量和种类 来说都占了地球上物种数量和种类的绝大 多数。但教材上并没有给出具体的介绍。 这篇论文将从昆虫的生存特性和生理特 点来介绍地球上昆虫繁盛的原因。
Advertisements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 1 )理解《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词运用典故,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 2 )体会辛弃疾抗敌救国的雄图壮 志和为国效劳的爱国热情。
第一课 第一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教学目标 知人论世 吟读鉴赏 解读文本 知识迁移 元宵诗词 作者:林娜 广州市第三中学. 教学目标 鉴赏《青玉案 · 元夕》,理解这首词特殊的 立意方式和托寓的表现手法。 品味辛弃疾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高洁品 性和内心深处浓郁的爱国情思。 返回首页.
7 的乘法口诀. 7 的乘法口诀 外海中心小学 林秀屏 七九 六十三 七二 十四 七四二十八 七七 四十九 七五 三十五 七六 四十二 七八 五十六 七一 得七 七三 二十一.
詞 選. 關於詞 關於詞 起源承襲樂府,受外來新樂影響,改變唐詩的新文體 別稱詩餘、樂府、曲子詞、長短句、倚聲 體制 1. 依字數分:小令 (58 字以下 ) 、中調 (59-90 字 ) 、長調 (91 字以上 ) 2. 詞牌,像現代歌譜,與內容無關。詞牌下小字為題目,才與內容有關。 格律 1.
2006 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季羡林)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 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 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 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 方。
每年的五月, 一定不会令大家忘记的, 肯定是我们亲爱的 “ 端午节 ” 了。 那么大家是否知道它的由来和传说呢?
第十三讲 辛弃疾:英雄不偶的悲愤 一、辛弃疾的生平与创作  辛弃疾( 1140—1207 )字幼安, 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出生时家乡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 祖父辛赞的影响  参加起义军,任掌书记  生擒叛徒的壮举  南渡后不容于官场,任职地方,整 顿治安,治理荒政  中年后闲居江西上饶带湖、铅山.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树兰 陈刚 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词 一、曲子词 起源于民间,中唐以后文人开始创作,晚唐的温庭筠是花间词的鼻祖。五代第一部文人词集——《花间词》。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宋济南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第一期(1140-1162)沦陷及起义期 第二期(1162—1181)南渡初期 第三期(1181—1203)闲居带湖、瓢泉时期 第四期(1203—1207) 晚年再起,参与北伐时期.
LOGO Zhejiang cuisine. LOGO 八大菜系 鲁、川、粤、苏、闽、浙、湘、徽 苏、浙菜好比清新素丽的江南美女 鲁、徽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 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 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的名士.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一) 忧国伤时 1.反映社会的黑暗: 杜甫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
人教新课标 必修四 第二单元.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书利华教育网 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 刘月香.
滑动展开简历.
挚热的爱国豪情: 辛弃疾《摸鱼儿》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 杨 红.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苏辛词豪放特点研究 指导老师: 组员: 倪诗茵 徐思敏 沈小云 顾裕璠 邹仲祺 浦珺 徐余忠.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情人节快乐 返 回 目 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十二章 抒情性作品.
词五首.
学习古诗方法 一、知诗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意境,悟诗情。 四、诵诗句,背诗文。
两晋与南朝.
26、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
关于研究的若干问题 陈熙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工作“三境界” 主讲人:弓海军.
第九讲 辛弃疾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06 月出版
猜一猜 有个好朋友, 没有腿却会跑, 没有嘴却会响。 它会告诉我: 什么时候起床, 什么时候睡觉。 请你猜猜看, 好朋友是谁?
第七讲 辛弃疾与“辛派词人”.
青玉案 元夕.
季羡林 《成功》 欢迎您参与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执教者:宿豫区丁嘴初级中学 高修銮.
(立志) (追求) (获得)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北宋.
《闲适》阅读鉴赏 江苏省姜堰中学 周永华.
主要考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之间关系 (2)论证方式 (3)结构形式 (4)语言特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社会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常常羡慕一些成功人士。我们羡慕奥运冠军们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我们羡慕作家们写出优秀的作品;我们羡慕科学家们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可我们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奥运冠军.
蝶恋花 晏殊.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 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 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 “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 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
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新沂市第四中学 时明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26 清平乐 村居 21教学资源网整理发布:
本组课文真实地再现了多彩的童年生活,讲的是别人的故事,却又好像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
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26 清平乐 村居 执教人:刘柳.
第五课 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四 王国维三境界说 薛海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宋代文学  .
                                                                                                                                                                
Welcome.
往事依依 (于漪).
买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古 诗 江 上 渔 者 岳阳小学 肖云珩.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五、话题写作 基础写作 请根据以下信息介绍端午节。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评分标准]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爱国词人 辛弃疾

辛弃疾(1140.5.2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辛弃疾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辛弃疾曾祖辛寂,曾任宾州司户参军。祖父辛赞,因累于族众,靖康之变时未能随宋室南渡,仕于金,先后为谯县、开封等地守令。辛弃疾父辛文郁早卒,他自幼随祖父辛赞生活。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1161 年,金国大举南犯, 21 岁的辛弃疾率群众 2000 多人在家乡起义,加入以耿京为首的农民抗金义军,担任 “ 掌书记 ” 职务。在起义军的几个月里,他表现出非凡的勇敢和坚定,干了两件轰动一时的事。 一件是,一个叫义端的和尚叛变投敌,辛弃疾亲往追捕,亲手斩了这个叛徒。 另一件是,叛徒杀害了耿京。辛弃疾亲率 50 骑兵,直闯驻有5万大军的金营,活捉了杀害耿京、瓦解起义军的叛徒、内奸张安国,渡过淮水,到达建康(南京)。辛弃疾到了南方,耿京的起义军已经失败,他便留在南京。

23岁,南归之初,被任命为小小的江阴佥(qian)判,自符离之役(1163年)失败后,南宋王朝甘心俯首称臣,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更受到歧视而不被信任。六年后才逐步升迁,但都在地方任职。 26岁时,向孝宗上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体现其深谋远虑,智略超群。

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31岁,进献《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陈述任人用兵之道,谋划富国中兴的大计,但未被实施。 29-42岁,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使他无法在任职上有大的作为和建树。 但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 42岁,即淳熙八年(1181)冬 ,辛弃疾四十二岁时,因受到弹劾而被免职,归居上饶。此后二十年间,他除了有两年一度出任福建提点刑狱和福建安抚使外,大部分时间都在乡闲居。

64岁,即宁宗嘉泰三年(1203),主张北伐的韩侂胄起用主战派人士,已六十四岁的辛弃疾被任用,年迈的词人精神为之一振。第二年,他晋见宋宁宗,慷慨激昂地说了一番金国“必乱必亡”,并亲自到前线镇江任职。 65岁,即宋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年六十五岁,登临北固亭,感叹对自己报国无门的失望,凭高望远,抚今追昔,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但他又一次受到了沉重打击,在一些谏官的攻击下被迫离职,于当年重回故宅闲居。 虽然后两年都曾被召任职,无奈年老多病,身体衰弱,终于在开禧三年秋天溘然长逝,享年67岁。

辛弃疾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范开《稼轩词序》)。和陆游一样,是南渡后坚决主张北伐恢复的代表人物。

后人评价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 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 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作品类型 一、爱国诗词:悲壮 二、农村风光:清雅 三、挚爱江山:讴歌 四、少数爱情诗:朦胧、有寓意

抒发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愤慨。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摸鱼儿》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释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①南乡子:词牌名。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三面环水 ②神州:指中国,此处指中原被金人占领的沦陷区。   ③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④悠悠:长远悠久。   ⑤兜鍪:即头盔,此处借指士兵。鍪,音móu。万兜鍪:千军万马。   ⑥坐断:占据、割据。   ⑦休:停止。   ⑧曹刘:指曹操与刘备。   ⑨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率大军南下,见孙权的军队威武雄壮,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仲谋,孙权的字。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弃疾的名作, 它以寻找情人为线索,用元宵节的盛况,烘托出一个孤高、忧郁的“那人”形象,表现出作者对这个形象的执意追求。

词的上片用铺叙的手法,极写上元灯节华灯逞艳,舞声喧的节日景象。 词的上片写得很热闹,而这所有的热闹都是为最后冷清中的发现作铺垫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前一句写灯,后一句写焰火。上元之夜,满城灯火,就象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满天的焰火明灭,又象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花干树” 、 “星如雨” ,不仅写出了灯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给人热闹非凡的感觉,渲染出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写游人之盛。 只“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句,游人如织、仕女如云的景象却跃然纸上;最后三句描绘歌舞之乐。节日的夜晚, 一片狂欢景象,到处是笙箫齐鸣,到处是彩灯飞舞, “一夜鱼龙舞”,写出了人们彻夜狂欢的情景。

 下片: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末句奇峰突起,勾勒了一个清新淡雅、超凡脱俗、置身局外的女子形象。这样一个自甘寂寞、不慕荣华,不肯随俗的女子,犹如鹤立鸡群,独标一格。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观灯看花的妇女,头上戴着“蛾儿”、“雪柳”、 “黄金缕”等装饰品,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齐齐,漂漂亮亮。

她们一路笑语,带着幽香,从词人眼前走过,这里作者具体地描写了观灯的游人,也是对上片“宝马雕车香满路”描写的一个补充。   一个“去”字也暗传出对意中人的寻觅。在熙熙攘攘的游人中,他寻找着,辩认着,一个个少女美妇从他眼前过去了,可是,却没有一个人是他要寻找的。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经过千百次的寻觅,终于在灯火冷落的地方发现了她。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圈外;独自站在“灯火阑珊处”,充分显示了“那人”的与众不同和孤高。“众里寻她干百度”极写寻觅之苦,而“蓦然”二字则写出了发现意中人后的惊喜之情。

   这一首词从爱情的角度来看,它的寓义是:爱情的路上经过千番努力万番追求,真爱终于没有被错过,正果就在不经意回首间被你得到。

   作者写这样一个不肯随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托的。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

  梁启超《艺蘅馆胡词选》云: “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历来也为人传诵。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然经过三境界的第三境,并以此作比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 者 ,必然经过的三境界: 第一境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 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众里寻她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 在灯火阑珊处"。 

对做学问、做人、成事业者,在经历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后,才能有所发现,自己所追寻的东西往往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没想到的地方出现。

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村生活的小令词,给人一种清丽柔美之感。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清平乐·村居 描写农村生活及闲适情趣。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