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解读及教学设计案例点评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控 江 路 街 道 2008 年暑期工作总结. 社区的暑期工作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也是一项关系 到千家万户的民心工程。今年暑期,控江路街道在进一步落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中,本着 “ 领导重视、学生喜欢、家长放 心 ” 的宗旨。以社区教育为阵地,整合各方资源,开展丰富多彩.
Advertisements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学术英语课程教学资源 分享与交流.
中学理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课程方案解读
商学院教学办 工作汇报 王景峰 2014年6月25日.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中小学教师 & 教育研究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宋维红.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面试公开课 封面 山西省考面试QQ交流群: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以“职业人格”为核心, 全面构建“双四维”德育体系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3级高一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前锋学校 2013年12月10日.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课程泛雅 2017/3/15.
网页设计师的职业成长规律 主讲:刘万辉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职称:***(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
教育硕士课程 课程特色 提供具弹性修课组合 配合不同知识背景的学员 融合个人经验及新知识 促进学员专业提升.
学年第一学期 期末上交材料说明 2015年1月23日.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2 认识虚拟局域网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姓 名 出生年月 所在学科 最高学历/位 专业 毕业学校 成果内容 本人业绩 (一)教学内容
工作坊欢迎你 衡山班主任培训班 辅导教师:谭建芬 学员:30人 2015年12月2日.
行动研究后的再思考 我校机器人教育新标准的重建 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王 宁.
对 培训者 培训的理解 丁革建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第四节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践教程 第九章: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网络分析 课程网站:
ppt.glzy8.com海量PPT模板免费下载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北京市外国语学校和外语实验校初中外语 教学改革实验的历程及启示
图表的创建.
教学资源系统简介 主讲人:张耀炎.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教学媒体 朱京曦 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 Tel&Fax: Mob:
Computer Graphics 计算机图形学基础 张 赐 Mail: CSDN博客地址:
项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拓扑图:平台期课程 通识 12 数学 14 物理 4 化学 11 英语 6 政治 14
姓名 Tel: My Skill 技能1 技能2 技能3 技能4 技能5 技能6.
微课程教学设计 黎加厚 上海师范大学 微课程教学设计,黎加厚,2013, 2019年2月22日.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产品设计工程应用》课程 陈兴波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设计学院/工业设计专业.
标准配色方案 背景 文本和线条 阴影 强调色 主色一 主色二 主色三 主色四 推荐应用顺序. 标准配色方案 背景 文本和线条 阴影 强调色 主色一 主色二 主色三 主色四 推荐应用顺序.
第六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中小学美术课程·教材·教法 主 编:尹少淳 授课教师:黄卫霞.
201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课程“创新杯”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感城中心学校 陈利平.
中国风背景论文答辩模板 某大学某某信息学院 答辩学生:代用名 指导老师:代用名 答辩时间:201X年1月30日
在行动 中学习 在研究 中成长 凌 蕙.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研究生教育优秀工程(二期)评估 专项建设项目情况
2019/5/10 网络学习空间实务操作.
简历 WESTIN.
甘肃农业大学伏羲学者年度考核 伏羲杰出人才 潘晓婷,女,体育教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徐晓东
评价多元化,学习自主化 —课程多元评价指标的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四川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大良红岗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幼儿园教研活动“执行主持”管理机制的运用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江苏省溧阳中学 王澄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的应用” 点评专家:谭一宁.
如何制作微课 淮南实验中学 陈晓虎.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解读及教学设计案例点评 陈娬教授/2015年07月15号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1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实施方案解读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目标 引领教师理解信息技术教育应用能力标准的要求,认 识达到标准的方法,促进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的转变。 针对韶关市教学环境为多媒体教室、交互白板教室、 网络环境及移动环境的情况,实现相应教学环境下技 术和媒体应用的分层培训。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通过线上线下整合的培训方式,帮助教师掌握通用工 具与学科工具的使用,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的方法,并促进教师应用到教学实践各环节中。 通过线上线下相整合的培训方式,推动教师培训常态 化和教师培训机制的创新。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对象规模 4300 名高中各学科教师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原则 四结合 业性相结合 思想性与专 践性相结合 理论性与实 领性相结合 适应性与引 场实践相结合 网络研修与现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C 培训内容 ontents 培训内容分为四种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每种教学环境课程分阶段进行设计,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均分为三个专题。 课程内容 研修活动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课程内容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课程内容 网络教学环 境课程内容 移动学习环 专题一:信息技术背景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培训内容分为四种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每种教学环境课程分阶段进行设计,必修与选修相结合,均分为三个专题。 用于培训的网络课程资源涉及综合课程、专题课程、技术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等四个层面,全面覆盖标准所提及的五个维度,覆盖了幼儿阶段、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四个学段的课程。 课程以结构化的微课集形式呈现课程内容,短小精悍,易学易用;课程类型多样,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分为讲授类微课、操作类微课及案例点评类课程,便于知识的传授,易于学习者掌握。 专题二: 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专题三: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学科融合能力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C 培训内容 ontents 课程内容 研修活动 1、活动设计:研修活动内容从网络研修、校本研修和区域研修多个层面进行设计,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任务设计,如下表: 信息技术 应用水平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信息技术 优化课堂 教学 了解培训项 目,确立研 修目标 信息技术助 力备课(优 化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助 力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 转变学习 方式 信息技术助 力备课(转 变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助 力学习方式 转变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C 培训内容 ontents 课程内容 研修活动 任务二、任务三和任务四采用多个主题设计,学校社区、区域社区的研修小组可从中选择主题,或自定相关主题开展主题式研修,研修主题要求与校本研修主题相契合,便于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 主题研修流程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C 培训内容 ontents 线 上 线 下 网络研修 集中研修 现场实践 线下活动单位 研修 单位 课程内容 研修活动 2、研修活动安排 坊主 各县(市、区)教研员 学校教研组或备课组 县市区域相同学科组学员 网络虚拟学习 班级 教师工作坊 研修 单位 线 上 网络研修 线 下 集中研修 现场实践 线下活动单位 学校科组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模式 依托培训平台,构建“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 采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的混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的“学、研、用”相结合; 强化能力测评工作; 学习方式;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网络课程学习主导; 校本研修深化; 教学实践修炼;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 训 日 程 安 排 培 训 日 程 安 排 前期准备 组织阶段 培训者培训阶段 各级管理 者预热 2015年3月-4月 组织阶段 2015年5月 培训者培训阶段 2015年7月 各级管理 者预热 2015年8月-9月 培 训 日 程 安 排 培 训 日 程 安 排 课程学习2015.10.10-12.20 学员预热2015.9.20.-9.30 远程培训开班典礼 2015.9.18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活动2015.10.20-12.10 考核评优 2015.12.21-12.30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助学团队 1.首席专家团队 2.课程专家团队 3.学科专家团队 4.班级辅导教师团队 5.工作坊坊主 林中伟、陈娬 林中伟、陈娬、穆肃、吴娟、黄国洪、柴少明 3.学科专家团队 由项目办负责组织韶关市特聘学科专家团队。 4.班级辅导教师团队 班级辅导教师由韶关市教育局推荐,每班配备1人。 5.工作坊坊主 坊主由辅导教师指定,每个工作坊配备一个坊主。 助学团队 1.理论意义 本研究旨在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把知识建构理论引入到本科教学实践中,构建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承担集体认知责任的能力和意识,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和指引,为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及改革思路,并为知识建构理论的发展以及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新的思路。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组织管理 学员的组织 学习和研修活动的组织 各级管理 过程管理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较丰富,可供借鉴; 知识建构理论自提出20多年来,波及了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芬兰、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语言、文化、历史等不同的社会背景,涉及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教学层次,覆盖了科学、数学、社会、历史、技术、医学等不同学科。因此,虽然国内知识建构相关研究仍很缺乏,但国外的相关研究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借鉴。 (2)项目课题成员具备相关的研究经验 本项目的负责人陈娬教授,于2010年到加拿大访学一年,在知识建构理论创始人Marlene Scardamalia的指导下,观摩知识建构教学、参与知识建构相关研究实践,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建构理论知识及研究经验。回国后,申请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智能虚拟社区的学生集体认知责任培养研究》,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多年从事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能准确把握本项目教学改革试验学科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此外,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参与过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对知识建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建构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具备项目开展的有利条件 本项目“基于知识建构的本科社会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通过校级教改项目的审核,获得校方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组成员所在院系已具备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此外,本项目使用的Moodle平台已建成,具备基本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功能,为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协作讨论提供了保障。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考核评价 (一)考评原则 自我考评与他人考评相结合;过 程考评与终结考评相结合;合格考评 与激励考评相结合;定量考评与定性 考评相结合。 (二)考评量规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较丰富,可供借鉴; 知识建构理论自提出20多年来,波及了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芬兰、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语言、文化、历史等不同的社会背景,涉及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教学层次,覆盖了科学、数学、社会、历史、技术、医学等不同学科。因此,虽然国内知识建构相关研究仍很缺乏,但国外的相关研究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借鉴。 (2)项目课题成员具备相关的研究经验 本项目的负责人陈娬教授,于2010年到加拿大访学一年,在知识建构理论创始人Marlene Scardamalia的指导下,观摩知识建构教学、参与知识建构相关研究实践,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建构理论知识及研究经验。回国后,申请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智能虚拟社区的学生集体认知责任培养研究》,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多年从事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能准确把握本项目教学改革试验学科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此外,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参与过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对知识建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建构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具备项目开展的有利条件 本项目“基于知识建构的本科社会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通过校级教改项目的审核,获得校方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组成员所在院系已具备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此外,本项目使用的Moodle平台已建成,具备基本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功能,为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协作讨论提供了保障。 参训学员考核评价量规 辅导教师考核评价量规 学校管理者的考核评价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考核评价 (三)总结评优 总结:项目结束前,各班要做好班级 总结,并将总结提交韶关市项目领导 小组,同时报蓝天远程教育网项目组。 评优:项目结束前,采用自下而上的 办法,评选出优秀学员、优秀辅导教 师、优秀组织机构,并对优秀个人和 单位颁发证书。 (1)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较丰富,可供借鉴; 知识建构理论自提出20多年来,波及了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芬兰、瑞典、挪威、西班牙、意大利、日本、墨西哥、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语言、文化、历史等不同的社会背景,涉及了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教学层次,覆盖了科学、数学、社会、历史、技术、医学等不同学科。因此,虽然国内知识建构相关研究仍很缺乏,但国外的相关研究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为本项目的研究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借鉴。 (2)项目课题成员具备相关的研究经验 本项目的负责人陈娬教授,于2010年到加拿大访学一年,在知识建构理论创始人Marlene Scardamalia的指导下,观摩知识建构教学、参与知识建构相关研究实践,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建构理论知识及研究经验。回国后,申请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基于智能虚拟社区的学生集体认知责任培养研究》,至今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实践和研究经验。课题组成员多年从事华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工作,能准确把握本项目教学改革试验学科的特点,积累了丰富的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此外,项目组其他成员也参与过知识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对知识建构理论有深入的理解,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建构理论与教学相结合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3)具备项目开展的有利条件 本项目“基于知识建构的本科社会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已通过校级教改项目的审核,获得校方的大力支持;同时,项目组成员所在院系已具备教学改革基础和环境。此外,本项目使用的Moodle平台已建成,具备基本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功能,为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协作讨论提供了保障。 在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中被黄牌警告的科组不能参与优秀科组评比;在校本研修与现场实践中被红牌警告的科组以及科组成员不能参与优秀科组和优秀学员评比。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物化结果 培训结束后,整理本项目成果并展示,成果包括: 1、对于教师个人 (1)教学设计方案,每人一份;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微课作品,每人一份; (3)教学实践典型案例; (4)案例分析报告/教学反思报告,每人一份。 2、对于县市 出版优秀教学设计方案或推荐优秀课例选编入韶关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资源库,并用于后续服务。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培训特色与创新 构建混合式研修模式 课程微课化、类型多样、更具针对性。 评价方式变化。 平台可实现全程记录监控学习过程。 个性化的培训条件 根据受训学员的学科和常用数字化教学环境的情况,进行培训课程的分层、学科教学工具的分类教学、网络学习共同体和校本研修活动的分类开展,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需求。 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点 (1)教学模式创新 本项目以知识建构理论为依据,提出了“基于知识建构的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知识创造与创新能力、深度学习能力,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2)学习模式创新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重视知识建构课堂文化的构建,使学生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转变学习习惯,从感兴趣的真实问题出发,积极推进协作讨论,不断改进集体观点,达到集体知识的推进与更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更主动、协作更融洽。 (3)特色 通过改革《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现代远程教育应用》等多个本科课程的教学模式,以知识建构理论为指导,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深度学习,使学生学会知识创造与创新的方法,逐步提高其创新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跟踪指导 建立研修社区 联盟 建立教师工作坊 辅导教师QQ群 建立网络个人工作室 提供工具、资源、软件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2 教学设计案例点评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方案数量统计结果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方案 总体评价@优点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设计过程合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情境、问题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运用小组协作、探究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知识和协作能力的提升。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点评 彭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秉承的“促进学生发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的设置考虑了音乐学科教学的特色,如在情感价值上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喜爱之情。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演奏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在教学方案中合理的利用了一些信息技术手段来促进教学,如利用音频和视频。但该教学设计方案中设计的课程教学活动稍多,应注意课时的安排。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点评 郑老师的教学方案紧扣住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突出了以学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通过网页的形式构建了良好的网络环境,也有利于多种教学资源的展示与利用。小组合作的任务驱动型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方式多样化,兼有自评与互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点评 谢老师的方案教学目标清晰,教学设计方案完整,重难点突出,以问题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实验探索,可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几何画板的使用更能清晰的向学生展示图形的变化,给学生直观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设置合理。若实验探索阶段,学生可以以小组形式进行探究交流后,教师予以指导,对学生的帮助会更大。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教学设计方案总体评价@建议 (1)框架的完整性,格式的规范化。完整的框架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总结反思;规范化格式案例:点击跳转 (2)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能仅仅是使用PPT展示课件,而应该利用多种信息技术开展更加丰富的教与学活动。 (3)教学模式多样化。除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可适当采用“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教学模式。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5)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总结和思考,是教师自我反馈、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的基础。 (4)评价方式、形式多元化。教学过程中应合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等;评价的形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此外,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评价和反馈活动。 (5)注重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的总结和思考,是教师自我反馈、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修改和完善设计方案的基础。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谢谢您的聆听! 广东省韶关市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