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股前区.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 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 脾.
Advertisements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45 穴) (一)主治概要: ① 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 ② 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 睑润动等 ③ 神志病:癫狂等 ④ 热病 ⑤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下肢痿 痹、转筋等.
髌骨软骨软化症.
髌骨软化症的诊断及治疗.
膝关节常见软组织疼痛问题诊断和治疗的思考
第 七 章 上 肢 Ⅱ (The upper limb) 主讲人 李文春 副教授.
会阴 (Perineum).
问 题 引 入 1.观察自己的上下肢,比较上肢肌肉和下肢 肌肉有何不同。 2.运动自己的下肢肌,看看这些肌肉收缩可 以引起哪些运动。
局部解剖学 刘朝晖 教授,系主任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
髌软骨软化症.
神经传导通路 李世骐教授主讲.
靳三针疗法.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经外奇穴 头颈部腧穴 背部腧穴 上肢部腧穴 下肢部腧穴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足太阳膀胱经.
经外奇穴.
局部解剖 topographic anatomy 四 肢 局 解 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奇 穴.
局部解剖学 主编: 彭裕文 第六版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第一章 运动系统 第三节 骨骼肌 总论 一、肌的形态和构造 二、肌的起止和作用 三、肌的配布及命名 四、肌的辅助装置.
膝关节 髌下脂肪垫损伤.
膝关节置换的解剖因素 纪斌平 山西华晋骨科医院.
项目 一 关节活动度测量 康复教研室.
局部解剖学  四肢局部解剖总结 南方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 戴 景 兴.
足厥阴肝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护理学基础 肌内注射法.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 Spinal Nerves.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GB)
多媒体教学系列课件之一 四肢骨 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编制.
解剖学实验 实验三 下肢骨及其连接.
临床解剖学PPT (附肢骨与肌肉) 专 业: 外科学(骨科) 实验室: 第十实验室.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运动系统 下肢肌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内脏神经,它们分别与脑和脊髓相连。 第一节 脊神经 一、组成
3、前臂骨连结 包括: (1)桡尺近侧关节 (2)前臂骨间膜 (3)桡尺远侧关节 运动:旋前、旋后 前臂和手的韧带 肱骨 前臂骨间膜 桡尺近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三章 运动系统 四、下肢骨及其连结 第7讲 主讲教师 滕树成
腰 丛 lumbar plexus 组成:T12前支部分 位置:腰大肌深方 分支: 髂腹下神经 L1——L3 L4前支部分 髂腹沟神经
第二章 关节学.
人体断层解剖图谱 (盆腔) 卢成华.
浅表淋巴结检查.
股骨干骨折 直接暴力 横形或粉碎性骨折 间接暴力 斜形或螺旋形骨折 儿童期 青枝骨折.
髌骨不稳定 宋德臣.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t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手厥阴心包经.
项目九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口服给药法是最常采用的给药方法,方便、经济和相对安全。 一、目的 药物经胃肠道粘膜吸收而产生疗效。
病例讨论:肱骨远端骨折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创伤骨科学组.
第七章脱位 (髋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髌骨脱位、跖跗关节脱位、跖趾关节及趾间关节脱位)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上 肢(The upper limb)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胚学系 余沪荣.
贵阳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
人体解剖学电子教案 运动系统--下肢骨及其连接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膝关节 ——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组员:彭 澈 雷建群 唐梦林 肖艳莹 邓 琦.
第五节 颈区.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 山西师范大学 乔玉成.
运动系统解剖 神经肌肉回顾.
第三节 上肢骨(bones of upper limb) 一、锁骨 胸骨端、肩峰端、锁骨体; 二、肩胛骨 肩胛下窝、肩峰、肩胛冈、冈上窝、冈下窝、肩胛切迹、 喙突、关节盂、下角、盂上结节、盂下结节;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The Locomotor SystemⅡ Mar JING LI
胫骨结节骨软骨炎.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胫骨前肌 1.让患者勾脚,以便于找到该肌肉起点区域,手从患者小腿处抓握到起点处固定。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Fracture of the Patella
开颅取脑及脑片制作实验 安徽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节 股前区

一、皮肤切口 1.髂前上棘→耻骨结节→作斜行切口。 2.沿外阴部作弧形切口→股内侧缘→胫骨内侧髁下缘。 3.沿胫骨粗隆下作→横行切口。

二、腧穴解剖 (一)风市 1.体表定位 在大腿外侧,当股骨大转子与腓骨小头的连线上,腘横纹上七寸。

2.操作方法 采取仰卧位。针法:直刺,深1.5~2.5寸。感应:局部酸胀,有时向下扩散。灸量:灸5~7壮;温灸5~20分钟。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股外侧皮神经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 (3)髂胫束:为大腿阔筋膜的外侧部分,因有阔筋膜张肌的腱纤维编入而特别增厚形成。

(4)股外侧肌:为股四头肌的组成部分,构成大腿外侧肌隆起,由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到第四腰神经。 (5)股中间肌:亦为股四头肌的组成部分,其神经支配同股外侧肌。

(二)伏兔 1.体表定位 伸膝时,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距髌骨上缘六寸。

2.操作方法 在膝盖骨外上缘直上六寸,或从手掌掌后第一横纹正中,按在膝盖正中,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中指尖到达处取穴。针法:直刺,沿股骨外缘进针,深2~3寸。如感应差,可旁开0.5寸取穴。感应:有局部酸胀,并向膝外侧扩散。灸量:灸5~7壮;温灸5~20分钟。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股神经前支及股外侧皮神经支配,到该穴位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三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两皮神经的分支。

(3)股直肌:为股四头肌之一部,位于大腿前面正中,由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到第四腰神经。针仅刺中其外侧缘部分。 (4)针在旋股外侧动静脉降支、股神经肌支的内侧通过:旋股外侧动脉是股深动脉的分支,静脉与之伴行,股神经是腰丛的主要分支,其纤维来自第二到第四腰神经。针刺时,若稍偏向外侧即可刺中。

(5)股中间肌,亦为股四头肌之一部,位于股直肌深面,股骨前面,股内,外侧肌之间,其神经支配同股直肌。 (6)股骨:针深2寸左右可达股骨前面,遇到坚硬的阻力不可进针。若改变方向朝外,可沿股骨外侧继续深刺。

(三)血海 1.体表定位 在大腿内侧之前下部,股内侧肌的隆起上,距膝盖上缘2寸,或正坐埀足,以手掌按于膝上,大指向内侧,中指向外侧,当大指尖尽处是穴。

2.操作方法 屈膝,于髌骨内侧上2寸处取穴。针法:直刺,深1~2寸。针法:直刺,深1~2寸。感应:局部酸胀。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股神经前皮支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三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股内侧肌:为股四头肌之一部,由股神经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神经。 4.针的深面是股骨的前内侧缘。

(四)梁丘 1.体表定位 在膝盖骨外上缘2寸,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与外膝眼在一条直线上。

2.操作方法 仰卧,或正坐位,于髌骨外上缘上2寸陷处取穴。针法;宜刺,深1~1.5寸。感应:局部酸胀,并可扩散至膝关节。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股神经前皮支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两皮神经属末梢分支,在此双重支配。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针在股直肌腱和股外侧肌之间通过,二者均是股四头肌的组成部分,由股神经支配。 (4)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和伴行静脉及股神经肌支:这些结构正位于穴位层次中,针可以刺中。

(5)股中间肌腱:属股四头肌组成部分之一,位于股直肌腱的深面,其神经支配同股直肌。 (6)膝关节肌腱,由股神经的股中间肌支支配,到该肌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二到第四腰神经。 (7)股骨:因为此处主要是肌腱部分,所以软组织较薄,针刺1寸左右即可达股骨下端前外侧面。

(五)犊鼻 1.体表定位 屈膝时,当髌骨下缘,髌韧带之外侧凹陷处。

2.操作方法 屈膝成直角,于髌韧带之外侧约一横指处的凹陷中取穴。针法:(1)直刺,从前外向后内刺人,或从前内向后外刺入,刺1.5~2寸。感应:局部发胀,有时向下扩散。(2)斜剌,自外膝眼对准内膝眼透刺,进针深2~2.5寸。感应:局部酸胀感。灸量:灸3~5壮,温灸5~15分钟。

3.进针层次 (1)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及股神经前皮支分布,到该穴皮肤的神经纤维来自第三腰神经。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皮神经的分支。

(3)针在髌韧带与髌外侧支持带之间经膝关节囊入翼状皱襞。翼状皱襞位于髌下部的两侧,由滑膜被覆脂肪垫形成的皱襞,突入关节腔内,向上逐渐合成髌滑膜襞,止于股骨髁间窝的前缘。 (4)若针穿过翼状皱襞和滑膜层后可进入关节腔。 (5)若透刺内膝眼,针在髌韧带的后方通过,均为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及髌前皮下囊,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