瘿 病 中医内科教研室 洪军.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報告準備開始囉 !! 天外奇雞 應用物理期中報告 指導老師:支紹慈 老 師 組員:蘇偉哲 沈慧婷 王仁廷 陳彥佑.
Advertisements

免疫分析技术 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皮质、髓质激素检测 性腺激素检测 垂体激素.
1 第十六章 激素生化 一、 概述 (一)内分泌系统的组织体系 制造分泌 血液 内分泌细胞 激素 靶细胞 生物学效应 (第一信使) (第一信使)
促甲状腺激素 (TSH) 社区甲减患者的首选筛查指标 甲状腺的位置与形态 位于颈部气管的前下 方,分左右两叶及峡 部,多数人在峡部偏 左尚残存锥状叶 成人甲状腺的体积为 10~30ml 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 腺之一.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分泌科 陈小琳. 2 定义 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hypothyroidism , 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 激素( TH , thyroid hormone )合成、 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全身性 低代谢综合征.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 3 节 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的关系 血糖平衡调节 D 细胞 (产生生长抑素)
甲状腺的超声诊断. 第 二 章第 二 章第 二 章第 二 章 位 置 形 态 结 构 颈前部,蝶形或哑铃形。 上起甲状软骨,下至第六 气管环。 两侧叶,峡部。
苯 丙 酮 尿 症 (Phenylketonuria, PKU)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教研室.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Hyperthyroidism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刘建民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 Hyperthyroidism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 刘建民.
内分泌疾病的生化诊断 董雷鸣. (一)经典激素( Hormone )的概念 由特异的内分泌腺体及散在的内 分泌细胞产生的,直接分泌入血,经 血循环到达并作用于靶器官或组织, 控制与调节其活动的活性物质或化学 信使。 一、概述:
常見傳染病 ( 結核病 ). 何謂結核病 ? 與 常見的結核病有哪些 ? 結核病是感染結核菌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 當結核菌侵入人體可在任何器官引起病變,故 可分為肺結核與肺外結核。 肺外結核 : 如結合性腦膜炎、脊椎結核、腎結 核 、骨結核、腸結核 … 等。 因結核菌在繁殖時需要氧氣,大多在肺內,尤.
第十一章 颈部疾病病人的护理 (Care of the Client with Neck Diseases)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一、甲状腺肿 非毒性甲状腺肿 毒性甲状腺肿 二、糖尿病.
第29讲 通过激素的调节.
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Hypothyroidism.
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纲要求: 1说明激素调节的作用 2、描述血糖平衡的调节的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的过程。 3、激素调节的特点.
參與除權(息)是否能獲利— 以台灣125家上市公司為例
總務處報告.
第三十二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甲状腺激素: 功能低下 → 呆小症、 粘液性水肿 功能过强 → 甲亢 甲状腺素(T4)
Nursing care of the patients with hyperthyroidism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Hyperthyroidism
第六节 激素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激素检测方法及评价 重视分析前干扰因素 正确评价单次激素水平测定的意义.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 CH) 概述与诊疗规范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甲状腺疾病的实验室诊断 新医一附院内分泌糖尿病科 白立炜.
单纯性肥胖 概 述 肥胖是一种身体内脂肪过度蓄积 以致威胁健康的慢性疾病。世界卫生 组织已于1999年正式宣布肥胖是一种 疾病。肥胖现已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 危害 易患冠心病、高血压、中风、糖尿病、胆囊炎、阑尾炎、骨关节炎、高血脂、便秘、痛风、下肢静脉曲张,甚至还会影响性功能,导致阳痿、月经不调、闭经或不孕症等,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篇 总 论 第二篇 普外科 外科护理学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第七章     内分泌代谢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Graves病)最多见。 一、甲亢的概念*
第二十九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关于消瘦症状的临床诊断思路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科 陆志强.
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第十五章 内分泌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苏大附二院核医学科.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广东省健康教育服务均等化系列课件 甲状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蒋宁一 李敬彦.
第二节 电视扫描原理 扫描——指电子束在摄像管或显像管的屏面上按一定规律作周期性的运动过程。
Evidence型—生物芯片检测仪 1.系统简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放射性核素诊断.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10班 指導老師:自然科陳慧如老師 製作日期:100年10月1日~10月30日
本节讲授内容 第三节 甲状腺内分泌.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甲状腺结节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甲状腺疾病(Thyroid Disease )
浙江省三年(2011、 2012、 2013) 高考物理试题分析.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沃泰默的实验 (1)稀盐酸注入狗小肠肠腔 分泌胰液 (2)稀盐酸注入狗血管 不分泌胰液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内科内分泌 严 励.
Graves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许昌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胡俊杰.
汽车起重机 安全规程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第三十章 甲状腺激素类药 与抗甲状腺药.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 的诊治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 严 励
把握趋向 科学备考 漳州三中 沈丹燕.
内科学 (Internal medicine) 第七篇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内科教研室.
贵宾专享 金融服务方案 邓慧景.
放射性核素治疗 李素平.
政府採購契約範本 主講人:柯慶昆.
第三十五章 甲状腺激素及抗甲状腺药 武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一).
第一节 临床症状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于继红.
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 学模型 烟台大学光电学院.
家政報告 ~泰式摩摩喳喳&越式春捲~ 九年十班第三小組.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
可靠性技术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内分泌与代谢病.
第十二章 机械波 4、波的反射和折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瘿 病 中医内科教研室 洪军

[目的要求] 1.了解瘿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大体范围,预防调护,以及研究进展。 2.熟悉瘿病的病因病机及诊断要点。 3.掌握瘿病的辨证要点,治疗原则。 4.掌握瘿病的分证论治。

瘿病 【概说】概念 沿革 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病因 病机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证治分类 【概说】概念 沿革 讨论范围 【病因病机】病因 病机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 病证鉴别 相关检查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证治分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复习思考题】

【概说】 一、概念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 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籍中有称 瘿、瘿气、瘿瘤、瘿囊、影袋等名者

二、沿革 【概说】 (一) 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我国已有关于瘿病的记载。 战国时期的《庄子·德充符》即有“瘿”的病名。 而《吕氏春秋·季春纪》所说的“轻水所,多秃与瘿人”不仅记载了瘿病的存在,而且观察到瘿的发病与地理环境密切有关。 《三国志·魏书》引《魏略》有“发愤生瘿”及“十人割瘿九人死”的记载,提示当时已经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情志因素有关,并有手术治疗瘿病的探索。

(二)晋隋唐时期指出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对含碘药物及脏器治疗已有相当认识。 晋《肘后方》首先用昆布、海藻治疗瘿病。 《诸病源候论·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 《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记载了数十个治疗瘿病的方剂,其中常用的药物有海藻、昆布、羊靥、鹿靥等药,表明此时对含碘药物及用甲状腺作脏器疗法已有相当认识。

(三)宋金元时期对病因病机认识较完善,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 《圣济总录·瘿瘤门》指出瘿病以山区发病较多,“山居多瘿颈,处险而瘿也”,并从病因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石瘿、泥瘿、劳瘿、忧瘿、气瘿是为五瘿。石与泥则因山水饮食而得之;忧、劳、气则本于七情”。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瘿瘤证治》主要根据瘿病局部证候的不同,提出了瘿病的另外一种分类法:“坚硬不可移者,名曰石瘿;皮色不变,即名肉瘿;筋脉露结者,名筋瘿;赤脉交络者,名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气瘿。”并谓“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其对本病的分类更切合临床实际,治疗以内服药物为主,不可轻易施以刀针。 《儒门事亲·瘿》指出常食海带、海藻、昆布可消瘿,以之作为防治瘿病的方法。

(四)明清时期突出了气滞、血瘀、痰浊在致病中的重要作用,治疗上除继承消瘿散结外增加了许多有效的治法方药。 《本草纲目》明确指出黄药子有“凉血降火,消瘿解毒”的功效,并记载了在用黄药子酒治疗瘿病时,“常把镜自照,觉消即停饮”及“以线逐日度之,乃知其效也”的观察疗效的方法。 《外科正宗·瘿瘤论》认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指出瘿瘤主要由气、痰、瘀壅结而成,发展了本病的病机,采用的主要治法是“行散气血”、“行痰顺气”、“活血散坚”,该书所载的海藻玉壶汤等方,至今仍为临床所习用。

三、讨论范围 现代医学的以甲状腺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等。

碘的生理功能 维持机体的能量代谢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产热(保持体温) 促进体格发育:甲状腺激素调控生长发育期儿童的骨发育、性发育、肌肉发育 脑发育:在胎儿或婴幼儿脑发育的一定时期(临界期或关键期,即从宫内期到生后两岁)必须依赖甲状腺激素它的缺乏会导致智力障碍 维持垂体的正常形态、功能和代谢

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分布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分布地域广、患病人数多的流行性地方病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11月

碘缺乏区流行概况 据1990年的统计:世界上有10亿人生活在缺碘区,2.11亿人患甲状腺肿,570万人患克汀病,中国除上海外都有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除上海、江苏外都有克汀病流行,我国碘缺乏地区的人口4.25亿,占亚洲缺碘区人口的66%,占世界缺碘区人口的40%,在未采取大规模防治前甲状腺肿例数约3500万,现在还剩700多万。发病率的高峰期在11~20岁和21~35岁之间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11月

碘缺乏区流行概况 现在克汀病人数25万,亚克汀病人数800多万,还有为数众多的弱智和体格发育滞后的儿童,初步估计,我国现在的1017万智力残疾人中,有800多万与碘缺乏有关。根据现在的出生率,在病区每年有600万新生儿出生,如果不能及时补碘,智力残疾的儿童将不断的、大量的涌现。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年11月

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毒症),是由于血循环中过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组织,引起生理、生化变化的结果。Graves病是甲亢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全部甲亢的90%。

甲状腺肿大患者

【病因病机】 病因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但也与体质因素有密切关系。

(一)情志内伤 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使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

(二)饮食及水土失宜 饮食失调,或居住在高山地区,水土失宜,一是影响脾胃的功能,使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聚而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致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发为瘿病。

(三)体质因素 妇女的经、孕、产、乳等生理特点与肝经气血有密切关系,遇有情志、饮食等致病因素,常引起气郁痰结、气滞血瘀及肝郁化火等病理变化,故女性易患瘿病。 另外,素体阴虚之人,痰气郁滞之后易于化火,更加伤阴,常使病机复杂,病程缠绵。

二、病机 1.基本病机 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初期多为气机郁滞,津凝痰聚,痰气搏结颈前所致,日久引起血脉瘀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二、病机 2.病位 本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肝脾,与心有关。肝郁则气滞,脾伤则气结,气滞则津停,脾虚则酿生痰湿,痰气交阻,血行不畅,则气、血、痰壅结而成瘿病。瘿病日久,在损伤肝阴的同时,也会伤及心阴,出现心悸、烦躁、脉数等症。

二、病机 3.病理性质 瘿病的病理性质初期多实,以气、痰、瘀、火为主,久病虚中夹实,或由实致虚,多兼阴虚、气虚、气阴两虚。

二、病机 4.病机转化 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常发生病机转化。如痰气郁结日久可化火,形成肝火亢盛证;火热内盛,耗伤阴津,导致阴虚火旺之候,其中以心肝阴虚最为常见;气滞或痰气郁结日久,则深入血分,血液运行不畅,形成痰结血瘀之候。重症患者则阴虚火旺的各种症状常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当出现烦躁不安、澹妄神昏、高热、大汗、脉疾等症状时,为病情危重的表现。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结节高低不平者,可能恶变,预后不佳。

【诊查要点】 一、诊断依据 二、病证鉴别 三、相关检查

一、诊断依据 (一)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临床特征,可随吞咽动作而上下移动。初作可如樱桃或指头大小,一般生长缓慢。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触之多柔软、光滑;病程日久则质地较硬,或可扪及结节。 (二)多发于女性,常有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的病史,发病有一定的地区性。 (三)早期多无明显的伴随症状,发生阴虚火旺的病机转化时,可见低热、多汗、心悸、多食易饥、面赤、脉数等表现。

二、病证鉴别 (一)瘿病与瘰疬的鉴别 瘿病与瘰疬均可在颈项部出现肿块,但二者的具体部位及肿块的性状不同,瘿病肿块在颈部正前方,肿块一般较大。瘰疬的病变部位在颈项的两侧或颌下,肿块一般较小,每个约胡豆大,个数多少不等.

二、病证鉴别 (二)瘿病与消渴的鉴别   瘿病中的阴虚火旺证型,应注意与消渴病鉴别。消渴病以多饮、多食、多尿为主要临床表现,三消的症状常同时并见,尿中常有甜味,而颈部无瘿肿。瘿病中的阴虚火旺证虽有多食易饮,但无多饮、多尿等症,而以颈前有瘿肿为主要特征,并伴有烦热心悸,急躁易怒,眼突,脉数等症。

二、病证鉴别 (三)辨瘿囊、瘿瘤、瘿气 瘿囊颈前肿块较大,两侧比较对称,肿块光滑,柔软,主要病机为气郁痰阻,若日久兼瘀血内停者,局部可出现结节。 瘿瘤表现为颈前肿块偏于一侧,或一侧较大,或两侧均大,瘿肿大小如桃核,质较硬。病情严重者,肿块迅速增大,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主要病机为气滞、痰结、血瘀。

瘿气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肿块对称、光滑、柔软,除局部瘿肿外,后期可见阴虚火旺表现。严重者可致高热大汗,呕吐腹泻,烦躁谵妄,或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神志淡漠,脉微细欲绝,甚至昏迷等气阴耗竭之候。

三、相关检查 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和总甲状腺素(TT4)升高,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升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兴奋试验,TSH不升高,甲状腺摄131碘率增高,可确定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功能检查,TT3、TT4、FT3、FT4一般正常,血清TSH值亦正常。甲状腺B超和甲状腺核素扫描检查,有助于确定甲状腺的位置、外形、大小及结节性质。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证治分类

一、辨证要点 本病的辨证需辨明在气在血、火旺与阴伤的不同及病情的轻重。

(一)   辨在气与在血 颈前肿块光滑,柔软,属气郁痰阻,病在气分; 病久肿块质地较硬,甚则质地坚硬,表面高低不平,属痰结血瘀,病在血分。

(二)辨火旺与阴伤 如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两目干涩,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舌红,脉弦细数者,为阴虚。 烦热、易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舌红苔黄,脉数者,为火旺;

(三)   辨病情的轻重 若肿块在短期内迅速增大,质地坚硬,表现有结节,高低不平,或阴虚火旺症状较重,出现高热,大汗,烦躁,谵妄,神志淡漠,脉疾或微细欲绝者,均为重症

二、治疗原则 理气化痰,消瘿散结为基本治则, 瘿肿质地较硬及有结节者,配合活血化瘀; 火郁阴伤而表现阴虚火旺者,以滋阴降火为主。

三、证治分类 (一)气郁痰阻证 (二)痰结血瘀证 (三)肝火旺盛证 (四)心肝阴虚证

(一)气郁痰阻证 1. 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 兼症: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窜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 舌脉:苔薄白,脉弦。 2.证机概要:气机郁滞,痰浊壅阻。 3.治法:理气舒郁,化痰消瘿。

4. 主方:四海舒郁丸。本方功能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适用于瘿病早期由痰气郁结所致者。 5 4.主方:四海舒郁丸。本方功能理气解郁,化痰软坚,消瘿散结,适用于瘿病早期由痰气郁结所致者。 5.常用药: 昆布、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浙贝母——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郁金、青木香、青陈皮——疏肝理气 6.加减: 肝气不舒明显而见胸闷、胁痛者,加柴胡、枳壳、香附、元胡、川楝子; 咽部不适,声音嘶哑者,加桔梗、牛蒡子、木蝴蝶、射干利咽消肿。

(二)痰结血瘀证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按之较硬或有结节,肿块经久未消。 兼症:胸闷,纳差。 舌脉:舌质暗或紫,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或涩。 2.证机概要:痰气交阻,血脉瘀滞。 3.治法:理气活血,化痰消瘿。 4.主方:海藻玉壶汤。本方既能理气化痰消瘿,又能养血活血,适用于气滞、痰阻、血瘀壅结颈前所致的瘿病。

5.常用药: 海藻、昆布、海带——化痰软坚,消瘿散结 青皮、陈皮、半夏、胆南星、浙贝母、连翘、甘草——理气化痰散结 当归、赤芍、川芎、丹参——养血活血

6.加减: 胸闷不舒加郁金、香附、枳壳理气开郁; 郁久化火而见烦热、舌红、苔黄、脉数者,加夏枯草、丹皮、玄参、栀子; 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怀山药健脾益气; 结块较硬或有结节者,可酌加黄药子、三棱、莪术、露蜂房、僵蚕、穿山甲等,以增强活血软坚,消瘿散结的作用; 若结块坚硬且不可移者,可酌加土贝母、莪术、山慈姑、天葵子、半枝莲、犀黄丸等以散瘀通络,解毒消肿。

(三)肝火旺盛证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 兼症: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 舌脉: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证机概要:气郁化火,肝火旺盛。 3.治法:清肝泄火,消瘿散结。 4、主方: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加减。栀子清肝汤清肝泻火,适用于肝郁化火之瘿病;消瘰丸清热化痰,软坚散结,适用于痰结化热之瘿病。

5.常用药: 柴胡疏肝解郁,栀子、丹皮——清泄肝火 当归——养血活血 白芍——柔肝 牛蒡子——散热利咽消肿 生牡蛎、浙贝母——化痰软坚散结 玄参——滋阴降火

6.加减: 肝火旺盛,烦躁易怒,脉弦数者,可加龙胆草、黄芩、青黛、夏枯草; 手指颤抖者,加石决明、钩藤、白蒺藜、天麻平肝熄风; 兼见胃热内盛而见多食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 火郁伤阴,阴虚火旺而见烦热,多汗,消瘦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者,可用二冬汤合消瘰丸加减。

4.心肝阴虚 1.症状 主症:颈前喉结两旁结块或大或小、质软,病起较缓, 兼症: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倦怠乏力, 舌脉: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舌体颤动,脉弦细数。 2.证机概要:气火内结,心肝之阴耗伤。 3.治法:滋阴降火,宁心柔肝。

4.代表方: 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热,宁心安神,适用于心阴亏虚为主者;一贯煎养阴疏肝,适用于肝阴亏虚兼肝气郁结者。

5.常用药: 以生地、沙参、玄参、麦冬、天冬养阴清热;人参、茯苓益气宁心,当归、枸杞子养肝补血;丹参、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川楝子疏肝理气。

6.加减: 虚风内动,手指及舌体颤抖者,加钩藤、白蒺藜、鳖甲、白芍; 脾胃运化失调致大便稀溏、便次增加者,加白术、薏仁、怀山药、麦芽; 肾阴亏虚而见耳鸣、腰酸膝软者,酌加龟版、桑寄生、牛膝、女贞子; 病久正气伤耗、精血不足而见消瘦乏力,妇女月经量少或经闭,男子阳萎者,可酌加黄芪、太子参、山茱萸、熟地、枸杞子、制首乌等。

【预防调护】 一、因水土失宜所致者,应注意饮食调摄,在容易发生瘿病的地区,可经常食用海带,使用加碘食盐(食盐中加入万分之一的碘化钠或碘化钾)。 二、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防止情志内伤。 三、在病程中,要密切观察瘿肿的形态、大小、质地软硬及活动度等方面的变化。如瘿肿经治不消,增大变硬,应高度重视,防止恶变;阴虚火旺症状较重,病情危重时,需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结语】 一、瘿病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 二、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初病为气郁痰阻,久则痰结血瘀,部分病例痰气郁结化火,出现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阴虚火旺等病理变化。 三、治疗瘿病的主要原则是理气化痰,消瘿散结,活血软坚,滋阴降火,可针对不同的证候选用适当的方药。对本病的预防应防止情志内伤并注意饮食调摄。

【复习思考题】 一、我国古代医家在对瘿病的认识上有何突出成就? 二、瘿病的发病与气滞、痰凝、血瘀有何关系? 三、气郁痰阻、痰结血瘀、肝火旺盛、心肝阴虚四种症候的瘿病,在临床上各有哪些特点,如何鉴别? 四、试述瘿病的治疗原则。 五、试述痰结血瘀及肝火旺盛两种证候瘿病的治法及代表方药,两者在治疗上有何不同?

【临证备要】 一、瘿病与现代医学的甲状腺疾病有关,临证时甲状腺疾病无论有无甲状腺肿大,皆可参照本章辨证论治。如部分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甲状腺并不肿大,但表现为肝火亢盛证,后期表现为阴虚火旺证,可按照本病的上述两型辨证论治。

本病后期,多出现由实转虚,如阴伤,宜养阴生津,药用生地、元参、麦冬、天冬、沙参、白芍、五味子、石斛等;如气虚,宜益气健脾,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黄精等;气阴两虚者,药用黄芪、太子参、麦冬、五味子、黄精、玉竹、女贞子等。

二、瘿病的病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病机的转化,在不同的病变阶段具有不同的病机特点。因此,在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的病机施以相应的治法及用药。如火盛,宜清热泄火,药用丹皮、栀子、生石膏、黄连、黄芩、青黛、夏枯草、元参等;如痰凝,宜化痰散结,药用海藻、 昆布、浙贝母、海蛤壳、陈皮、半夏、茯苓、制南星、瓜蒌、生牡蛎等;如血瘀,宜活血软坚,药用当归、赤芍、川芎、桃仁、三棱、莪术、丹参、炮山甲等。

三、瘿病早期出现眼突者,证属肝火痰气凝结,应治以化痰散结,清肝明目,药用夏枯草、生牡蛎、菊花、青葙子、蒲公英、石决明。后期出现眼突者,为诸络涩滞,瘀血内阻所致,应治以活血散瘀、益气养阴,药用丹参、赤芍、泽兰、生牡蛎、山慈姑、黄芪、枸杞子、谷精草等。

四、传统医学的许多消瘿散结的药物,如四海舒郁丸中的海带、海藻、海螵蛸、海蛤壳等药中,许多药物的含碘量都较高,临证时须注意,若患者确系碘缺乏引起的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此类药物可以大量使用,若属甲状腺功能亢进之症,则使用时需慎重。

传统中医治疗甲亢常使用含碘中药,殊不知这些中药治疗:甲亢初期有效,甲亢症状能得到一定的缓解。但随之而来的绝大多数是病情反跳明显,并且病情难以控制。

这是为什么?

这是因为碘进入人体后,通过抑制甲状腺细胞内溶酶体中的蛋白水解酶,使甲状腺球蛋白的水解发生困难,与甲状腺球蛋白结合在一起甲状腺激素T3、T4无法分离出来,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释放,使甲亢症状减轻。但这种抑制作用是暂时的,使用含碘中药3周后便很快出现“脱逸”现象,即抑制作用消失。甲状腺激素在宏量中药碘的作用下大量合成和释放,使甲亢复发,病情加重,并使以后的抗甲状腺药物或放射性131碘治疗更加困难。

据中药单味成分分析,含碘多的中药有:昆布、海藻、黄药子、夏枯草、山慈姑、香附、元参、浙贝母、海马、牡蛎、丹参等。

五、黄药子具有消瘿散结,凉血降火之功效,治疗痰结血瘀证和肝火旺盛证时可配合应用。但黄药子有小毒,长期服用对肝脏损害较大,必须慎用。用量一般不宜超过10克。

六、治疗本病时应针对不同的证候选择适当的疗程,若瘿肿小、质软、病程短、治疗及时者,多可治愈。但瘿肿较大者,不容易完全消散,治疗时间也要求较长,为用药方便,可将药物改为丸剂、散剂使用。若肿块坚硬、移动性差、而增长又迅速者,须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肝火旺盛及心肝阴虚的轻中症患者,疗效较好,多数可在短期中迅速缓解。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