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 徐志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鄭愁予 詩歌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 洞庭波兮禾葉下。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 洞庭波兮禾葉下。 達達馬蹄 達達馬蹄 達達馬蹄.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六年級 中國語文科 簡介 二零一三至一四年度. 課程 十一個單元 一、古典小說 二、以理服人 ( 說明文 ─ 道理 ) 三、記敘文 ( 記事 ) 四、說明文 ( 事物 ) 五、議論文 六、人物傳記 七、記敘文 ( 遊記 ) 八、應用文 ( 書信 ) 九、描寫文 十、故事 ( 記事抒情 ) 十一、古文.
參考資料﹕大人國夢遊記 遠看.
海外教 华 裔孩子学 诗 歌 亚 利桑那州 图 桑市祖筍中文学校 商慧明. 用中国 传统诗 歌的音韵美来吸引孩子  窗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 望明月 , 低 头 思故 乡。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二課 月光餅. 第二課 月光餅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琦君 回憶童年時與表姑爭 吵、和好的往事,並 抒發思鄉之情 先寫物,接 著敘事,然 後抒情 ★文意: *月光餅: ⒈原指中秋應景食物 月餅,轉為作者「鄉愁 」的寄託。 ⒉思物、思人、思鄉、憶舊的寄託物。 *物:月光餅/事:與表姑的童年往事/情:思鄉.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一單元 – 繪畫、建築與雕刻藝術 第一章:什麼是藝術 第二章:認識藝術的構成元素 第三章:認識藝術的創作要素.
第四課 再別康橋.
康河 永遠的精神依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中國海上.
朗讀與演講 篤行國小 蔡政良.
公函─投訴信.
再 别 康 桥 徐志摩.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第九課 再別康橋.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赵 州 桥.
黃悅民 特聘教授兼系主任 成功大學工程科學系 (部份圖片來源已不可考 不可散播本檔案)
制作者:王德颖(平禹煤电安培中心).
说教材:<再别康桥>一文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因为徐志摩崇尚闻一多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因而他的诗歌具有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特点.<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这种风格特点.
小學二年級 中國語文科 描述物件的形容詞(一).
了解康桥: 康桥英国著名大学剑桥所在地,邻近康河,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诗人曾在剑桥大学学习生活过.1928年,诗人第三次漫游欧洲.7月的一个傍晚,诗人独自悄悄来到康河,徜徉于昔日的校园,在那一木一花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和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他的诗情,于是在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诗人简介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只小船,划去桥边阴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灯纸,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
一、 导入新课 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张幼仪 徐志摩与林徽因 徐志摩与陆小曼 英国剑桥大学 高中必修一 高 霞.
少年是诗 青春如歌 职教中心—易前才.
康桥: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0年秋,徐志摩曾到剑桥大学学习。1928年8月诗人故地重游。灵感闪现,写下了这首以意境优美、空灵飘逸而倍受读者青睐的传世之作——《再别康桥》。《再别康桥》较为典型 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诗人潇洒飘逸的自由天性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合,成就了别具一格的诗境之美。
齊桓晉文之事章 孟子 文體:語錄體的議論文.
醉翁亭記 歐陽修.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中國海上.
情色音樂 音樂的性格與色彩.
林徽因.
認識疊詞.
附小104第一節課 徐章華 老師 104/08/31 LOGO.
我所知道的康橋 陳慧美老師編製.
寫作與思維.
尋夢劍橋‧追夢牛津 1928年,多愁善感的詩人徐志摩,在劍橋尋夢,寫下了會炙人口的「再別康橋」
讓愛走動 Love Overflows 版權屬讚美之泉音樂事工所有.
Melody of My Heart Music Ministry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He’s Been Faithful Carol Cymbala
「我一生甘心住在你裏面 唯有你永遠也不改變 讓我的心熱切呼喚救主千百遍 直到那日再見你的面」(2次)
Take the Time….. 保握當下... 巧合不如巧遇,急進不如及時.
重複圖形.
視訊skype計畫 多元評量 蔡麗棉.
你的同在 Your presence.
再別康橋 徐志摩.
唐詩(格律詩) 押韻與平仄淺談.
Not only..but also..(不但..,而且..)
很快地又是一年中秋節,在這過去的日子裡, 且不論你我收穫多少,不計快樂憂傷的多寡, 輕輕的問候一聲:你快樂嗎? 今年的團圓夜,
動畫演示 Node規範了一些基本的方法,像是增加節點、刪除節點、讓節點做一些事、取得第n個節點等等
博愛醫院鄧佩瓊紀念中學 音程.
5. 令圖畫動起來 Tween 功能介紹 移動效果 顏色漸變效果 形狀漸變效果 離開.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五 級進、跳進、旋律動向.
就在這裡 Right Here.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第一週 音樂的元素.
Since Jesus Came into My Heart Since Jesus came into my heart!
I Am Bound for the Promised Land 我要開往應許之地
尋夢劍橋‧追夢牛津 陳炳昌 英國行系列二 1928年,多愁善感的詩人徐志摩,在劍橋尋夢,寫下了會炙人口的「再別康橋」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10303: How Many Trees? ★★☆☆☆ 題組:Contes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默然等候 Silently Waiting 我心默默無聲 專等候你 我的盼望 從你而來 我的救恩 從你來
智能咭點名及收費系統 經驗分享會.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再別康橋 徐志摩

文體:新詩(格律體) 擬題年份: 84,92,95,99,02

康河的景色 1. 夕陽下的波光,河畔金柳在水中倒照的艷影,如同美麗的新娘,令人難忘。 2. 軟泥上的青荇,在水底嬌美蕩漾。 3. 榆蔭下的一潭,浮藻間倒影著彩虹般的夕陽,色彩怡人。 4. 夜遊康河,到處都是燦爛的星輝。

作者的瀟灑意態 作者用「輕輕」和「悄悄」來形容他來到和離開康橋時的不動聲色,來去自若的態度。 用「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和「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來形容他意態從容,無所牽掛,灑脫爽朗之情。是以瀟灑的態度,化解離別的哀愁。

作者眷戀情懷 1. 「波光裏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詩人眼看夕陽下的康河,映照著河畔婀娜的金柳,形成動人心弦的絕妙景緻,這幅美景時常在作者心頭蕩漾。 2.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康河的景色優美,有夕陽晚霞、星夜、金柳、青荇、柔波、夏蟲。再加上作者在這裏生活過一段時間,康河的美景,往事的歡樂,自然時刻浮現在作者腦海中,所以他說: 「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他願意長伴康河,流露出他那眷戀不拾的綿綿情意。 3.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詩人本來已沉醉在康橋的夜景中,正想放歌高歌,但不願康橋恬靜美景受到驚擾,故強抑離別之情,悄然無聲。

寫作技巧

借景抒情/間接抒情 1.「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表達對康橋的依戀情懷,。 2.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裏,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表達了此生長伴康河之情。 3.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和「尋夢?撐一支長蒿,向青草更青處漫溯,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寄託他對多彩多姿和甜美歡樂的往事的追憶和懷念。

前後呼應 第一節和後一節在語法結構上是相同的,它們各四句,前兩句句式相同(只改動了「輕輕」、「悄悄」等字眼)。 第一節點出詩題中的「別」字,最後一節在意思上回應了第一節。 好處:在抒發感情上可以前後呼應,在形式上 可使結構更緊密。

音樂美 節奏:基本上單行兩個音尺,雙行三個音尺(第五、六、七節例外),音節可算均勻。 旋律:運用首尾呼應,使全詩產生迴環複沓的音樂感。 押韻:隔句押韻,韻腳在偶句末。

繪畫美 描寫康橋的優美景色時,選用富於色彩的辭藻,如雲彩、金柳、夕陽、波光、青荇、彩虹、青草、星輝等,構成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

建築美 全詩共七節,每節四句,每句六至八宇,句子高低交錯排列,外觀起伏有致。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中國語文科 黃潮東老師 完 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 中國語文科 黃潮東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