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Advertisements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概述 资本取得成本的计算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初级会计实务 第二章 负债(二) 主讲人:杨菠.
四、其他存货的核算 (一)库存商品核算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是指完工入库的产成品;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是指外购准备出售的商品。
第三章 存 货 2013.
08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第五章 存 货.
第四章 存 货 主讲:陈继林.
第四章 存货.
第八章 流动负债 第十节 其他应付款.
第二章 负债 主讲教师 郝志文.
第八章 流动负债.
任务五 利润形成与财务成果的核算 《基础会计》
第4章 工业企业的会计核算 第一节 资金投入企业的核算 国家资本金 法人资本金 个人资本金 资 金 筹 集 吸收资本 借入资金.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
会计技能综合实训.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会计初级实务  第一章 资产(四) 主讲名师:杨菠.
第五章 固定资产 第二节 固定资产增加.
第三章 存 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课时 学时 四、教学内容.
存货岗位核算.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子情境3.1 原材料核算.
第四章 存货.
第二章   存  货.
(二)常用会计科目: 教材P40表2-2 1.库存现金: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本章目录 第一、存货概述 第二、存货的计量 第三、原材料的核算 第四、库存商品的核算 引导案例 学习目标 学习要点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项目四 存货核算 相关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第四节 存货 FA 学习要点: ※ 存货的计价; ※ 原材料的核算; ※ 包装物的核算;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 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企业会计实务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会计系.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会计学》 主讲:陈艳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存货.
第一章 资产(8) 第四节 存货.
第四章 存货(1).
中级财务会计.
第五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原材料 第三节 库存商品 第四节 其他存货 第五节 存货清查.
第三章 存货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案例讨论 课后练习 参考书目 浙江万里学院.
第五章 存货 本章结构 存货概述 存货数量的确定 存货的计价 MS1 Lesson summary 5.
第四讲 存 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了解存货的性质与分类;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及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了解周转材料与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方法,掌握期末存货的盘点及期末计价方法。 LOGO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 存货 Chapter 3 INVENTORY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第三章 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发出存货的计价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其他存货 存货清查 存货期末计价.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总论 第二节 原材料 第三节 库存商品 第四节 委托加工物资 第五节 周转材料 第六节 存货盘存与清查
存货.
第5章 存货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存货核算方法的改变既影响利润表,又影响资产负债表。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四章 存 货.
存货基本概念 概念 满足存货条件 存货范围(主要会计科目) 存货成本
第五章 存货的核算.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中级财务会计(上).
第四章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二、原材料 三、库存商品 四、其他存货 五、期末存货的盘点与计价
中级财务会计学位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资产 第四节 存货 琼台 李婉琼.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1、会计科目设置 2、自产应税消费品的核算 3、视同销售的核算 4、自产自用消费品的核算 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核算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Chapter 4 Inventories: Additional Issues
“原材料”: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
第一章 第4节 存货 主讲老师:(兰俊老师).
第一节 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第六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供应过程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
第三次习题课 讲师:陈嫣 TEXT ADD COsNTENTS TEX ADD CONTENT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5.存货的核算 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1.1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在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包括各类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 原材料: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包装材料、燃料。

5.1.2存货的分类 5.1.2存货的确认 基本标准:是否具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 按范围分: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储存以备出售的存货;为最终出售但尚处于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存货;为产品生产或提供服务过程中以备消耗而储存的存货。 按存放地点分:库存存货;在途存货;委托加工存货;委托代销存货。 按存货来源分:外购存货;自制存货;委托加工存货; 接受捐赠存货;投资人投入存货;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收到的存货;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盘盈存货。 5.1.2存货的确认 基本标准:是否具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 例外情况:受托代销商品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2.1存货的取得方式 5.2.2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按实际成本入账 存货的实际成本=买价+附带支出+计入成本的税金 购入存货实际成本=买价+采购费用+按规定计入成本 的税金(增值税或关税) 自制存货的成本=自制过程发生的料、工、费等 委托加工存货成本=加工前原材料成本+加工费+运输 费+装卸费+保险费+按规定计入成本的税金(消费税)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成本:应按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接受捐赠的存货成本=捐赠方凭证金额(同类或类似存 货的市场价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5.2.3取得存货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购入原材料 单货同到,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单到货未到,支付货款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货到时: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货到单未到 月末,暂估入账: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原材料 (暂估款)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暂估款)

自制原材料 单到时,支付货款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预付购货款 借:预付账款 收到货物:借:原材料 贷:预付账款 补付货款:借:预付账款 自制原材料

借:原材料 贷:生产成本 委托加工原材料 发出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实际成本)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 (实际成本) 支付加工费、增值税 借:委托加工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交纳消费税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税的: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收回直接用于销售的 借:委托加工物资 贷:银行存款 加工完成后收回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 (完工后实际成本) 贷:委托加工物资 投资者投入材料 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实收资本(股本) (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5.2.4取得存货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单货同到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借:物资采购 (实际成本)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应付票据 结转入库:借:原材料 (计划成本) 贷:物资采购 (计划成本) 结转节约差异:借:物资采购 贷:材料成本差异 结转超支差异:借:材料成本差异 贷:物资采购 单到货未到,支付货款

借:物资采购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货到单未到,月末按计划成本估价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下月初红字冲回 收到帐单时按正常购货入账。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3.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 移动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发出存货成本=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移动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5.3.2发出存货的账务处理(按实际成本核算)

5.3.3发出存货的账务处理(按计划成本核算)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借: 生产成本 管理费用 (计划成本) 贷:原材料 (计划成本)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期末将发出材料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 结转成本差异(超支用蓝字,节约用红字):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委托加工物资 贷:原材料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5.4.1存货的期末计价方法 存货期末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当存货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存货成本大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存货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部分,应计提为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可变现净值确定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余额。 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商品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余额确

企业在确定估计售价、估计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等时,应有确凿证据予以支持 材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余额确定。 估计售价的选择 合同价格。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估计售价应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一般销售价格。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的估计售价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 企业在确定估计售价、估计加工成本、估计销售费用等时,应有确凿证据予以支持 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确凿证明,如产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

5.4.2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范围 如果发现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考虑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企业使用该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其他足以证明该项存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表明可变现净值为零的迹象 1)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2)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3)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4)其他足以证明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5.4.3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 单项比较法 单项存货本期应提跌价准备=该项存货成本—该项存货可变现净值; 分类比较法 某类存货应提跌价准备=该类存货总成本—该类存货可变现净值总额; 总额比较法 全部存货应提跌价准备=全部存货总成本—全部存货可变现净值总额; 跌价准备补提额=本期应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 跌价准备冲销额=本期应提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

5.4.4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账务处理 备抵法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冲回多提准备时,作相反会计分录。

5.4.5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转回的条件 该存货原已计提过跌价准备 原计提跌价准备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 只能在原计提的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 转回的会计处理: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案例 长江股份公司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计价核算,并用备抵法进行相应账务处理。假定:2004年年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 00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00 000元,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100 000元。则: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10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 000

假定2005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50 000元,则应补提跌价准备50 000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50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0 000 2006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所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970 000元,则应冲减计提的跌价准备120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12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120 000 2007年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进一步恢复,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 050 000元,则应冲减计提的跌价准备30 000元。 借:存货跌价准备 30 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3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