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存  货.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会计实务案例. 复式记账基本原理 有借必有贷, 借贷必相等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至少要在两个相互联系的账户上以相等 的金额作双重的记录 所有账户之间的数字存在平衡关系,可以进行试算平衡
Advertisements

2016初级会计资格考试 初级会计实务.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企业会计实务.
营改增的会计处理.
第七章 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概述 资本取得成本的计算 耗费资产成本的计算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成本的计算 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四、其他存货的核算 (一)库存商品核算 工业企业的库存商品主要是指完工入库的产成品; 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是指外购准备出售的商品。
第三章 存 货 2013.
财务会计 第九章 流动负债.
08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
会计基础—平行登记 2012年03月.
第五章 存 货.
第四章 存 货 主讲:陈继林.
第四章 存货.
浅谈资产减值 小组成员:李 苑 时丽玉 王 娟 金一帆 陈文婷 臧超艳 赵丽华 葛王燕 陈静珺 王 珏.
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计算 利润与成本 成本计算程序 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 产品成本计算分步法.
中级财务会计形考作业答案 形考作业习题二: A商品确认的价格:1500元 B商品确认的价格:1400元
第七章 固定资产 本章结构 固定资产的性质与分类 固定资产的增加 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的修理 固定资产的减少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中级财务会计            责任教师 李玉波        网站地址:
第三章 应收及预付款项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练习.
第六章 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第二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第4章 消费税会计 【学习目标】 了解设置消费税的意义; 理解消费税的特点及其与增值税的关系; 掌握消费税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与申报。
第三章 存 货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三、教学课时 学时 四、教学内容.
记账凭证的填制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姚雪超.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5.1存货的概念与分类 5.2存货取得的核算 5.3存货发出的核算 5.4存货的期末计价
子情境3.1 原材料核算.
第四章 存货.
本章目录 第一、存货概述 第二、存货的计量 第三、原材料的核算 第四、库存商品的核算 引导案例 学习目标 学习要点 重点难点 参考文献.
项目四 存货核算 相关知识 《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借款费用》.
第四节 存货 FA 学习要点: ※ 存货的计价; ※ 原材料的核算; ※ 包装物的核算; ※ 低值易耗品的核算; ※ 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企业会计实务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会计系.
2013年初级会计实务 主讲: 冯毅 教授.
《会计学》 主讲:陈艳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第四章 存货.
第一章 资产(8) 第四节 存货.
第四章 存货(1).
中级财务会计.
第五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概述 第二节 原材料 第三节 库存商品 第四节 其他存货 第五节 存货清查.
第三章 存货 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 案例讨论 课后练习 参考书目 浙江万里学院.
第五章 存货 本章结构 存货概述 存货数量的确定 存货的计价 MS1 Lesson summary 5.
第四讲 存 货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理解存货的概念;了解存货的性质与分类;掌握存货初始计量及发出存货的各种计价方法;掌握原材料、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了解周转材料与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方法,掌握期末存货的盘点及期末计价方法。 LOGO
第十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3 存货 Chapter 3 INVENTORY 中 级会计学 Intermediate Accounting
第三章 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发出存货的计价 原材料 库存商品(×) 其他存货 存货清查 存货期末计价.
第四章 存货 第一节 存货总论 第二节 原材料 第三节 库存商品 第四节 委托加工物资 第五节 周转材料 第六节 存货盘存与清查
存货.
第5章 存货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源泉。存货核算方法的改变既影响利润表,又影响资产负债表。
第十七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四章 存 货.
存货基本概念 概念 满足存货条件 存货范围(主要会计科目) 存货成本
会计学Ⅰ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谢少敏.
中级财务会计(上).
第四章 存货.
一、存货概述 二、原材料 三、库存商品 四、其他存货 五、期末存货的盘点与计价
第七章 营业成本与存货 ——资金双向变化隐藏的秘密之二.
中级财务会计学位考复习提纲
第一章资产 第四节 存货 琼台 李婉琼.
第二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1、会计科目设置 2、自产应税消费品的核算 3、视同销售的核算 4、自产自用消费品的核算 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核算
基础会计 供应过程的核算.
Chapter 4 Inventories: Additional Issues
“原材料”:核算库存材料成本的增减变动及
第一章 第4节 存货 主讲老师:(兰俊老师).
浅析新旧企业会计准则 ——存货 会计0903 黄鸿飞
第一节 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生产过程 销售过程 第六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供应过程 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 成品资金 货币资金
对啊网直播课程 主讲老师:劲姐.
第三次习题课 讲师:陈嫣 TEXT ADD COsNTENTS TEX ADD CONTENT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存  货

本章重点 掌握存货的确认条件 掌握存货初始计量的核算 掌握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认方法 掌握存货期末计量的核算 熟悉存货发出的计价方法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的初始计量 一、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存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与资产的确认条件对比

二.存货的初始计量 外购的存货 采购成本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用 其他可归属于存货成本的费用 例题2-1

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 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存货 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费用以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掌握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费税的会计处理及收回委托加工物资实际成本的确定。 支付的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记入“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借方;支付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应计入委托加工物资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支付的加工费和负担的运杂费应计入委托加工实际成本;支付的增值税可作为进项税额抵扣。

=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 =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公  式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  =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  =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材料实际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

例题2-2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材料一批(属于应税消费品)。原材料成本为20000元,支付的加工费为7000元(不含增值税),消费税税率为10%,材料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加工费用等已经支付。双方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企业按实际成本核算原材料,

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发出委托加工材料   借:委托加工物资   20000     贷:原材料      20000 (2)支付加工费用和税金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  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费税税=30000×10%=3000(元)  应交增值税税额=7000×17%=1190(元)

 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           7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应交消费税       3000   贷:银行存款           11190

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7000+3000)   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190   贷:银行存款         11190

(3)加工完成,收回委托加工材料   ①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时   借:原材料(20000+7000)      27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27000   ②甲企业收回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时   借:原材料(或库存商品)(20000+10000)3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30000

自行生产的存货 自行生产的存货的初始成本包括投入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直接人工和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   【例2-3】某企业生产车间分别以甲、乙两种材料生产两种产品A和B,2007年6月,投入甲材料80000元生产A产品,投入乙材料50000元生产B产品。当月生产A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20000元,生产B产品发生直接人工费用10000元,该生产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总额为30000元。   假定,当月投入生产的A、B两种产品均于当月完工,该企业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进行分配。   

A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20000÷(20000+10000)]=20000(元) B产品应分摊的制造费用=30000×[10000÷(20000+10000)]=10000(元)

A产品完工成本(即A存货的成本)=80000+20000+20000=120000(元) B产品完工成本(即B存货的成本)=50000+10000+10000=70000(元)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 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 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投入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2.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和企业合并等取得的存货的成本,应当按相关准则规定确定。 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企业提供劳务的,所发生的从事劳务提供人员的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以及可归属的间接费用,计入存货成本。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第二节 存货发出的计价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以先购入的存货应先发出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方法。  例:某工业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该企业2000年12月1日甲种商品库存数量为200吨,账面实际成本为40000万。12月4日 购进该材料300吨,单价为180元,12月10日发出400吨。12月15日又购进材料500吨,单价为200元。12月19日,发出的材料300吨。 12月27日,发出材料100吨。问:期末库存材料和本月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多少?

(先进先出法) 收 发 存 12-1 200×200 12-4 300×180 200×200,300×180 12-10   200×200,200×180 100×180 12-15 500×200 100×180,500×200 12-19 100×180,200×200 300×200 12-27 100×200

(二)加权平均法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月全部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作为权数,去除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月初存货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以此为基础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和期末存货的成本的一种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以本次进货的成本加上原有存货的成本,除以本次进货数量加上原有存货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发出存货成本依据的一种方法。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假定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与成本流转相一致,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作为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

第三节 存货的期末计价 一、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二、存货期末计量方法    (一)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P29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1)确凿的证据;  (2)持有存货的目的;  (3)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原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   可变现净值=产品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产品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金

3.材料期末计量特殊考虑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其中,“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中的成本是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三)存货跌价准备的核算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应当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企业应在每一资产负债表日,比较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算出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再与已提数进行比较,若应提数大于已提数,应予补提。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应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期末对存货进行计量时,如果同一类存货,其中一部分是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另一部分则不存在合同价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区分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和没有合同价格约定的存货,分别确定其期末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从而分别确定是否需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当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方余额反映的是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的差额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