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虞 美 人 李 煜.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两位数乘两位数 (进位)乘法 四 乘法(第二课时).
圆的一般方程 (x-a)2 +(y-b)2=r2 x2+y2+Dx+Ey+F=0 Ax2+Bxy+Cy2+Dx+Ey+ F=0.
说木叶 林庚.
1.春的消息.
说“木叶” 林 庚 马鞍山二中 贾洁.

油田一中高语组.
诗配画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无需注册.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考试说明: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课内阅读热点点津.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说“木叶” 林 庚.
说     “木叶”.
说“木叶” —林 庚.
说“木叶” 林庚.
无边落木萧萧下 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叶 落红不是无情物 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说‘‘木叶’’ 林庚. 说‘‘木叶’’ 林庚 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既是诗人,又是学者。在唐诗和楚辞的研究中卓有建树,提出了著名的“盛唐气象”。 林庚.
说“木叶”.
说 “木 叶” 林庚.
说“木叶” 林 庚.
说‘‘木叶’’ 林 庚 授课人:张英秀.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思考: (1)这是一池怎样的荷花?从课文中找出写荷叶和荷花的句子。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3)那画家是谁?
各地儿童喜庆自己的节日.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色彩 · 对比.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从人工智能看自然语言处理 张 钹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碧阳小学 叶群芳.
自从我认识耶稣 zi cong wo ren shi ye su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 陈香兰(0551- ) Spring 2009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认识图形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语文园地二.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解方程(一) 马郎小学 陈伟.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Unit 1 I like dogs (Period 1)
21、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字 雨 鱼 蝶 蝈 星 叶.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Rap in Chinese teaching
说‘‘木叶’’ 林庚.
用计算器开方.
八年级 下册 16.1 二次根式(2) 湖北省通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袁观六.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荷叶圆圆.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1).
Unit 6 Shopping B Let's learn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鄢陵县彭店一中 赵二歌.
秋 天 ① ② ③ qiū tiān 天 气 凉 了, 树 叶 黄 了,一 片 片 叶 子 从 树 上 落 下 来。 秋 天 qiū tiān tiān qì liáng le shù yè huáng le yí piàn.
生词 คำศัพท์ 宋词 sòngcí ฉือในสมัยราชวงศ์ซ่ง 词人 círén นักประพันธ์ “ฉือ”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静夜思 静夜思.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毕业论文答辩模版 电子信息专业 2015级本科08班 北京大学 论文宝 答辩人: 教授 导师: 深蓝与灰白搭配 简洁严谨学术风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请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折柳”寓惜别怀远之意。杨柳在古诗词中多写离别情景,表达离愁别绪。如“渭城朝雨……柳色新。”“羌笛……玉门关。”其原因一是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习俗;二是“柳”与“留”谐音。这样具有暗示性的概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感染着人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看看作者又是如何来分析“木叶”的暗示意思的。

说木叶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 —— 王褒《渡河北》 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临江王节士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说“木叶” 林庚(1910—2006)

题目介绍  本文标题是“说‘木叶’”。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诗歌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 “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题记

一、预习情况检测 1、关于作者 2、知识积累 3、意象意境

资料链接 林庚

1945年林庚一家在厦门大学

林庚90寿辰时与季羡林

作者简介 林庚先生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1910生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完美地统一起来。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等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诗人李白》、《唐诗综论》等十一部文集。 林 庚 (1910—2006)

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 ) 照浦( ) 褒(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识词释义 1.词语认读 袅袅( ) 照浦( ) 褒( )奖 灼灼( ) 亭皋( ) 寒砧( ) 涔( )阳 万应锭( ) 言筌( ) 窸窣( ) 迢( )远 庾( )信 橘徕( ) 冉冉( ) 陆厥( ) 柳恽( ) 桅( )杆 潜力( ) pǔ bāo niǎo gāo zhēn zhuó cén dìng quán xī sū tiáo yǔ i lái rǎn jué yùn wéi qián

②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洁白明亮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遥远。 2.词语理解 袅袅—— 皎皎—— 灼灼—— 寒砧—— 迢远—— 亭皋—— ①形容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 ②形容烟气缭绕上升。 ③形容声音延长不绝。 洁白明亮的样子。 明亮鲜艳的样子。 秋后的捣衣声。诗词中常用来象 征凄凉萧瑟的景象。砧,捣衣石。 遥远。 水边平地。亭,平;皋,水旁地

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飞舞的样子。 萧萧—— 窸窣—— 歧路—— 冉冉—— 缠绵—— 翩翩—— 绵密—— 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象声词。此处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岔路。 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文中形容叶对枝情深意厚,难以解脱,是活化的拟人辞格的运用。 飞舞的样子。 原指言行、思虑细密周到。文中指柔和紧密的样子。

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意象一般是对文字所描写的物象的感受和体会,意境是在意象所烘托的氛围中达到的一种境界,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受文化传统的影响,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具有相对稳定性。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他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杨柳、月、燕、草、梅花等。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1、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质,进而提高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了解中国古典诗歌意象的相对稳定性特点,提高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力和领悟力。 3、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及获得的能力分析诗歌同类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本文从多个诗句中“木”这一意象的共同特征归纳出诗歌语言暗示性这一特质的方法——归纳法,使学生能够依据既有知识概括出共性的东西,形成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通过运用精到的比较,分析问题,阐发了观点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使学生掌握化抽象的理论问题为形象的实感的方法。 2、用诗句的优美意蕴来打动学生,创设美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对诗的热情,使学生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唤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想一想:考场上允许我们阅读一篇现代文的时间最多有多长? 高考考试大纲(新课标)——语文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之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想一想:考场上允许我们阅读一篇现代文的时间最多有多长?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三、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1、 文章结构思路如何?( 概括归纳 ) (发现问题) 1、(1-3)“木叶”为诗人所钟爱。 2、(4-6)“木”被人喜欢的原因,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分析问题 ) 3、(7)总结:“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一字千里。 (总结全文)

全文思 路 分析问题 (4—6) 总结全文 (7) 发现问题(1—3) “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艺术领域: 一字之差 相隔千里 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细读、思考) 2、阅读1-3段,思考:   作者谈了一个怎样的文学现象?

1、‘‘木叶’’是历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对象。 2、“木叶”一用再用,且有所发展(落木)产生过许多精彩的诗句; 3、“树叶”“落叶”却无人过问。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筛选信息 ) 3、阅读4、5、6段,文中阐释了“木”在形象上有哪些特征? “木”在形象上有两个艺术特征: 其一, “木”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其二, “木”不但容易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木”的这两个特征体现了诗歌语言中 ___的问题。 暗示性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筛选词语) 4、比较“木”和“树”各有什么特征?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饱满) (空阔)

树叶 浓密繁华 ——无名氏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叶密鸟飞得,风轻花落迟。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萧纲《折杨柳》 树叶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陶渊明《拟古》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无名氏 枝繁叶茂,浓阴匝地 浓密繁华

窸窣飘零透些微黄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木: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九歌》 暗示 微黄与干燥 整个秋天的疏朗的气息 疏朗绵密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何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 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 微黄而不飘零,因雨而湿润着。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萧条空阔

满树的叶子 浓阴 树 水分很充足 浓绿 木头木料、木板 木 树干 落叶 秋天 干燥 微黄

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 微黄、干燥 单纯、空阔、疏朗的清秋气息。 木 叶 的特征 场合: 秋天叶落 情感: 离人的叹息、游子的漂泊

浓阴 饱满 无飘零之意 落叶——繁密 湿润 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无“绵密”之意 空阔 总结: 树(叶)——繁茂的枝叶 密密层层 浓阴 饱满 无飘零之意 落叶——繁密 湿润 飘零之意 木叶——落叶的因素 木质的树干 微黄 干燥 空阔 疏朗 落木——无“绵密”之意 空阔

明确: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情感。 研究讨论 1、“木”与“树”的意味有什么异同? 明确:在意味上,“木”一般是在秋风叶落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而“树”则要借助树叶的多来表达饱满的情感。

2、说说“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 的意味有什么不同? “树叶”:“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他们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使人常想起树干,很少会想到叶子。“叶”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木”与“叶”的想象之间是不一致的。 “落木”与“落叶”的不同: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而“落木”比“木叶”还进一层,不仅触觉上有干燥之感,而且连“叶”字所保留的清秋气息和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5、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问题引导下的再学习 5、本文仅仅是为了介绍“木叶”的艺术特征吗?写“木叶”的真正目的何在? 不是。是为了阐述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成为一种“潜在的力量”。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7、 课文阐释的是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而标题却拟为《说“木叶”》,若改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你认为如何?

1、标题若拟为“谈谈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整个文章的行文思路就要改变,它可能就要从理论的角度来论述,成为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 2、把深奥的文学理论附着并渗透于有关“木叶”的诗句中品读玩味,化抽象为形象,化深奥为简单,并逐层深入,既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也契合了读者的阅读心理。题目应是本文的一个亮点。

得到的启示 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 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四、课堂训练与检测 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学习本文之后,我们在读古诗时见到“木叶”大家就会想到在瑟瑟秋风中凋零的树木,进而体会诗人抒发的感伤情怀。以此类推,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

1、阅读下列诗句,说说 它们的特定 文化意味。

怀人思乡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6、月落乌啼霜满天 7、杨柳岸晓风残月 8、波心荡,冷月无声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月 征人思家、思妇怀远。 蕴涵情感的无奈 蕴涵时空的永恒 月是故乡明 是爱的见证 1、月的边塞意象 2、月的愁绪意象。 3、月的时间意象。 4、月的思乡意象。 5、月的情爱意象。 蕴涵时空的永恒 月是故乡明 是爱的见证

离别之情 思念之苦 柳 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梅  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比较“梅”不同的生长环境,分析三种“梅”的不同形象,赋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王安石《梅花》,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高贵品格。我国古代把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是高贵圣洁的象征,这首《梅花》的意象表现的就是我国这种传统文化精神。 陆游《卜算子·咏梅》表达的是“寂寞开无主”的无奈、“黄昏独自愁”的凄凉心境,以及“只有香如故”的孤傲和清高。

毛泽东的词与陆游的词题、调相同,意境却截然不同,毛词巧妙地把陆游词中对梅花不幸遭遇的倾诉和孤芳自赏的表露化为对她达观坚定的描述和高贵纯洁的赞颂,毛词中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壮美和豪放乐观,振奋人心。

一朵忽先变, 百花皆后香。 ——(宋) 陈亮 高贵 圣洁 坚贞 不怕挫折打击 敢为天下先 不愿同流合污

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燕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几道《临江仙》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望长安,前程渺渺斑斑,南来北往随征燕,行路艰难。——张可久《殿前欢》 爱情的美好,传达思念情人之切。 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 往往取酒还独倾。 冤 怨 恨 思乡

酒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李清照《声声慢》) 在很多传统诗歌中,酒是愁的象征。

雨 一是清新可爱的,还有一个是忧愁的 寒雨连江夜入吴 骤雨初歇 夜来风雨声 渭城朝雨浥轻尘 红雨随心翻作浪 空山新雨后 叶上初阳新宿雨 山色空濛雨亦奇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江雨霏霏江草齐 天街小雨润如酥

2、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当堂训练与检测 2、体味下列诗句中各意象潜在暗含的意义,把它们各自表达的情感连线起来。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离别之情 怨恨之情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思念之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期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忧愁情绪 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脱俗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圣洁 坚贞

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试分析诗人写柳的用意。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①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垂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②学不成。 【注释】①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是当时仕女节日游赏之处。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断肠:即销魂,言花之色香使人心醉神摇。 ②“饿损纤腰”:暗含“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的典故。

用春日之柳的繁茂 衬秋日之柳的枯凋。 借咏柳自伤迟暮, 倾诉隐衷。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又带蝉。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纤柔轻盈,妖媚多情。 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 垂 柳 唐彦谦 绊惹春风别有情, 世间谁敢斗轻盈? 楚王江畔无端种, 饿损纤腰学不成。 纤柔轻盈,妖媚多情。 反衬邀宠取媚的小人的 无耻和朝政的腐败。

五、课堂小结: 1、意象是物象与情意的融和。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与意境需要作者与读者共同完成,意象与意境是中国所特有的理解和概念。 2、作者通过说“木叶”,告诉人们诗歌语言是富于暗示性的,提倡推敲用字用词,更好的把握诗歌的内涵和意境。

3、很多意象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成为难以言传的精妙语言,如月、燕、柳、梅、杜鹃等。 4、读诗,要读出躲在概念后面的语言的暗示性,从概念领域进入到艺术形象领域,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

风雅颂是诗,古乐府是诗; 三闾大夫的狂放是诗,诗仙太白的神游是诗; 大江东去是诗,把酒临风也是诗; 诗,可以静静地坐下倾听; 也可以在微雨街头温柔吟唱…… 爱诗,其实是爱我们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里,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更是我们的骄傲。希望同学们在今天品味诗句的审美体验之后,能更加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读诗,学诗,爱诗,成为一个个有激情、有修养的人。

六、布置作业 1、完成《金榜》的习题 2、预习《谈中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