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2008.11.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一、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二、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三、 小结及作业 §6.2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第五节 函数的微分 一、微分的定义 二、微分的几何意义 三、基本初等函数的微分公式与微分运算 法则 四、微分形式不变性 五、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六、小结.
结晶学与矿物学 矿物的成因 形成矿物的地质作用 矿物形成的方式和条件 矿物的变化 矿物形成的时空关系 反映矿物成因的一些现象.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易晓璐 2009年5月22日.
项目16 课件一 抗冲击强度与韧性.
沉痛悼念郭可信院士.
超市里的化学 九江十一中 周芬.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热重分析仪(TGA).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3.5.2 过氧化物交联 缩合交联的优点: 缩合交联的缺点: 如何来制备高强度的硅橡胶? 如:管材,垫圈。 基胶流动性好;易于封装,密封。
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 10级物理系 张羽菲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三章 药物杂质检查 Drug purity and its control
为了增加乳制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加入有害物质三聚氰胺。
溫室效應.
§5.3 定积分的换元法 和分部积分法 一、 定积分的换元法 二、 定积分的分部积分法 三、 小结、作业.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5 微分及其应用 一、微分的概念 实例:正方形金属薄片受热后面积的改变量..
Leading Thermal Analysis.
STA 449C同步热分析仪 仪器简介 热分析概述 热重分析仪原理 热重法(TGA)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二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第4课时:离子.
第二章 分析试样的采取和预处理 上饶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Presenter: 宫曦雯 Partner: 彭佳君 Instructor:姚老师
§3.7 热力学基本方程及麦克斯韦关系式 热力学状态函数 H, A, G 组合辅助函数 U, H → 能量计算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关系式。
项目26 课件一 高聚物的热物理性能.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热分析方法 付川
NaI(TI)单晶伽马能谱仪实验验证 朱佩宇 2008年1月3日.
应用实例 识别Ps & Pt ADTS 压力通道并校验 CPD8000 New MENSOR‘s ADTS: CPA8001.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八章進入原子的世界 第 6 章 進入原子的世界.
科学发现系列讲座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基准物质(p382,表1) 1. 组成与化学式相符(H2C2O4·2H2O、NaCl ); 2. 纯度>99.9%; 3. 稳定(Na2CO3、CaCO3、Na2C2O4等) 4. 参与反应时没有副反应.
过程自发变化的判据 能否用下列判据来判断? DU≤0 或 DH≤0 DS≥0.
實驗二 金屬薄膜沉積與四點探針方法 Metal deposition and 4 point probe method
3.8.1 代数法计算终点误差 终点误差公式和终点误差图及其应用 3.8 酸碱滴定的终点误差
气相色谱自动进样器 型 号:AOC-20i 国 别:日本 单价(万元):5.8.
利用TMA进行动态粘弹性的研究 测量案例 概 要 PMMA*树脂的动态粘弹性测量结果 粘弹性分析 SS曲线分析 2009.10
利用DSC评价生物降解塑料的结晶特性 测 量 案 例 概 要 a a b c b c c’ c’ 2013.01
问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有哪些?定义? 问2:你能分别举两例吗? 问3:你能说说四大基本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化学》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教师:刘桂军.
温度滴定法 陈文锋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第12章 化学汽相沉积( CVD) 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是通过气相物质的化学反应在基材表面上沉积固态薄膜的一种工艺方法。 CVD的基本步骤与PVD不同的是:沉积粒子来源于化合物的气相分解反应。 CVD的实现必须提供气化反应物,这些物质在室温下可以是气态、液态或固态,通过加热等方式使它们气化后导入反应室。
显微硬度的测试与数码显微摄影 实验目的 熟悉显微硬度试验方法和显微硬度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金属材料或合金显微组织的硬度; 数码显微摄影。
慧眼识金属:.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离子反应.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测定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的实验 实验装置 金属蒸汽 显示屏 狭缝 接抽气泵.
利用DSC进行比热容的测定 比 热 容 测 量 案 例 2010.02 TA No.036 热分析・粘弹性测量定 ・何为比热容
第二章 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基本热力学函数 麦氏关系及应用 气体节流和绝热膨胀.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THERMOPORT 20 手持式温度表 THERMOPORT系列手持温度表基于所用技术及对实际应用的考 虑,确立了新的标准。
2、镁的性质 Mg Mg2+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决定 结构 性质
FH实验中电子能量分布的测定 乐永康,陈亮 2008年10月7日.
本底对汞原子第一激发能测量的影响 钱振宇
第三节 数量积 向量积 混合积 一、向量的数量积 二、向量的向量积 三、向量的混合积 四、小结 思考题.
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仪 红磷(P)测试评估报告 市场需求:测试套管中的红磷 推荐机型:Ux-220 高配机型
质量控制(QC)模式 BrookFIEL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热分析仪原理及应用 2008.11

§1 热分析的发展简史 公元前600年~18世纪 与热有关的相转变现象的早期历史阶段 公元前600年~18世纪 与热有关的相转变现象的早期历史阶段 1887年 Le Chatelier 利用升温速率变化曲线来鉴定粘土 1899 Roberts-Austen 提出温差法 1903年 Tammann 首次使用热分析这一术语 1915年 本多光太郎奠定了现代热重法的初步基础,提出热天平这一术语

1945年 首批商品热天平生产 本世纪60年代初 开始研制和生产较为精细的差热分析仪 1964年 Waston 提出差示扫描量热法 1979年 中国化学会溶液化学、化学热力学、热化学和热分析专业委员会成立。 1980年 在西安召开第一届热化学、热力学和热分析学术讨论会,第二次会议1984年在武汉召开,之后逢双年召开。

§2 热分析的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热分析(Thermal analysis) 热重法(Thermogravimetry TG) 差热分析(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DTA)

(二)热分析的分类 测定的物理量 方法名称 简称 质量 热重法 TG 逸出气检测 EGD 逸出气分析 EGA 放射热分析 热微粒分析 温度 差热分析 DTA 热量 差示扫描量热法 DSC 尺寸 热膨胀法 力学量 热机械分析 TMA

§3 热分析的基本特征与数据报道 1.采用热分析技术(TG、DSC等)仅用单 一试样就可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进行观测。 2.仅需少量试样(0.1μg~10mg) #3.可以在静态或动态气氛进行测量。

4. 完成一次实验所需的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 #5. 热分析结果受实验条件的影响。 应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来选择实验条件。如果有的方法还未制定相应的标准,应充分考虑其原理和确定这些方法的基本假定,选择合理的实验条件。

热分析的数据报道 1.一般性要求 用确切的名称、化学式标明所有物质 说明所有物质的来源、详述其热历史、预处理和化学纯度 清楚阐明试样在反应期间的温度程序 标明气氛的压力、组成和纯度。 说明试样的尺寸、几何形状和用量 以温度或时间示明横坐标,自左向右表示增加

2.对DTA或DSC的补充说明 纵坐标表示温差ΔT 或 热流速率 dQ/dt。对于DTA和热流型的DSC曲线,放热峰向上,表示试样对参比物的正偏差;吸热峰向下,为负温差。而对功率补偿DSC曲线,则吸热向上,为正偏差。单位分别为μV(DTA) 和 mJ.s-1(DSC)

§4 常用热分析仪器 (一)热重法(TG) 1.基本结构 计算机或绘图仪 微量天平 炉子 试样和 坩埚 温度程序器

2.联用测量 TG-DTA(TG-DSC)联用 TG-MS TG-FTIR TG-GC

3.炉子的加热线圈 镍铬(T<1300K) 铂(T< 1300K) 铂-10%铑(T<1800K) 特殊情况:红外线加热炉

4. 气氛 静态气氛 动态气氛 TG测量使用的气体有:Ar,Cl*2, CO2,H2,HCN* ,H2O,N2,O2 和 SO2*。

(二)差热分析(DTA)与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特点

DSC vs DTA工作原理的差别

(三)热机械法 1.热机械分析(TMA) 2.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四)热膨胀法

§5 热分析与其它分析方法的联用 (一)热显微镜法 DSC-RLI DSC-TLI (二)X-射线衍射-DSC (三)逸出气分析(EGA) 1.DTA(DSC)-EGD联用热分析仪 2.TG-DTA-GC 3.TG-DTA-MS联用热分析仪 4.TG-FTIR

TG-EGD-EGA联用的各种分析流程 TG、DTA、DSC 或TG-DTA 逸出气 EGA EGD 不在线联用 在线联用 热导检测器(TCD) 间歇采样 连续采样 间歇采样 MS FTIR 其他方法 GC IR MS

§6 热分析仪的温度与灵敏度标定 1.DSC温度校正

2.DSC灵敏度校正 灵敏度校正的意义,就是找到热电偶信号与热流功率的换算关系,即灵敏度系数 μV/mW

对于高温DSC,用于温度及灵敏度校正的标样 No 样 品 纯 度 〔%〕 熔融温度 T(oC) 熔融热焓 ΔH(J/g) 1 In 99.99 156.6 - 28.6 2 Sn 231.9 - 60.5 3 Bi 99.999 271.4 -53.3 4 Zn 419.6 - 107.5 5 Al 660.3 -397.0 6 Ag 961.8 -107.0 7 Au 1064.2 -63.7 8 Ni 1455 -299.8

C6H5C6H5 69.2 oC -120.4 J/g C6H5COOH 122.3 oC -147.3J/g 对于高温DSC,如果采用铂铑坩埚来测量,提供如下标样 C6H5C6H5 69.2 oC -120.4 J/g C6H5COOH 122.3 oC -147.3J/g RbNO3 164.2 oC -26.6J/g KCLO4 300.8 oC -104.9J/g Ag2SO4 426.4 oC -51.7 J/g CSCl 476.0 oC -17.2J/g K2CrO7 668 oC -38.9J/g BaCO3 808 oC -94.9J/g

§7 STA449C 同步热分析仪

DSC样品支架

NETZSCH 同步热分析仪 STA 449 C Jupiter

STA449 仪器参数及应用 技术指标 室温~1650度 分辨率 < 0.1 μg 技术指标 室温~1650度 分辨率 < 0.1 μg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金属/合金、矿物、催化剂、功能材料、塑料高分子、涂料、医药、食品。

STA基本原理

STA的优点 消除称重量、样品均匀性、温度对应性等因素影响,TG 与 DTA/DSC 曲线对应性更佳。 根据某一热效应是否对应质量变化,有助于判别该热效应所对应的物化过程(如区分熔融峰、结晶峰、相变峰与分解峰、氧化峰等)。 在反应温度处知道样品的当前实际质量,有利于反应热焓的准确计算。

§8 影响热分析测量的实验因素 §8.1 升温速率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 (1)提高升温速率使反应的起始温度 Ti , 峰温Tp和终止温度Tf增高。 (2)快速升温是将反应推向在高温区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即不仅使DTA曲线的峰温Tp升高,且峰幅变窄,呈尖高状。 (3)对多阶反应,慢速升温有利于阶段反应的相互分离。

(4)DTA曲线的峰面积随升温速率的降低而有减小的趋势,但一般来讲相差不大。 (5)升温速率影响试样内各部分的温度分布。

§8.2 试样用量和粒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 样品粒度小:比表面大,加速表面反应,加速热分解;堆积较紧密,内部导热良好,温度梯度小,DSC、DTG 的峰温和起始温度均有所降低。

§8.3 气氛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动态气氛、静态气氛或真空气氛。 静态、动态与真空比较:静态下气体产物扩散不易,分压升高,反应移向高温;且易污染传感器。真空下加热源(炉体)与样品之间唯有通过辐射传热,温度差较大。一般非特殊需要,推荐使用动态吹扫气氛。

对于动态气氛,根据实际反应需要选择惰性(N2, Ar, He)、氧化性(O2, air)、还原性(H2, CO)与其他特殊气氛(CO2, H2O, SO2, CH4, 等),并安排气体之间的混合、切换关系。 气氛流量的影响 注意事项

§8.4 浮力、对流、湍流对TG曲线的影响 什么是浮力效应? 浮力效应的修正:TG 基线的测试与自动扣除

§8.5 装样的紧密程度对热分析实验结果的影响 样品堆积紧密:内部导热良好,温度梯度小;缺点是与气氛接触稍差,气体产物扩散稍差,可能对气固反应及生成气态产物的化学平衡略有影响。 样品在坩埚底部铺平:有利于降低热电偶与样品间的温度差。

§9 实验技巧介绍 坩埚类型的选择

1.三种常用坩埚性能比较 PtRh 坩埚优点:传热性最好,灵敏度最高,时间常数最短,热阻小,峰分离能力佳,温度范围宽广(对PtRh支架一般可用到1400℃),基线稳定,基线漂移小,高温下不透明能有效防止辐射的影响。适于在高温下精确测试比热。 缺点:易与熔化的金属样品形成合金,在金属领域的应用有局限性,且不能使用金属样品进行温度与灵敏度标定;应用于同材料的 PtRh 传感器上时在1000℃以上有粘连的危险,须注意坩埚与支架的高温预烧(不建议用到1400 ℃ 以上)

Al2O3 坩埚优点:温度范围最宽广;在三种常用坩埚内,对于1400 ℃以上高温及高温下金属样品的测试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相对于 PtRh 坩埚的价格优势。 缺点:相比 PtRh 坩埚,其传热性、灵敏度、热阻、时间常数、峰分离能力等各方面性能都略低一些;高温下变得半透明,增加了热辐射与样品颜色对测试的干扰,可能造成DSC基线的异常漂移。

Al 坩埚优点:传热性良好,灵敏度高,时间常数短,热阻小,峰分离能力良好,基线漂移小。在使用温度范围内性能几乎可与 PtRh 坩埚媲美,适合于精确测试比热。相对于 PtRh 坩埚的价格优势。 缺点:温度范围较窄(600℃以下),由此多应用于高分子领域,在金属与陶瓷材料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坩埚质软较易变形,回收不易。

特殊坩埚类型:PtRh+Al2O3, Steel, Graphite, Cu, Ag, Au, Quartz 等 坩埚加盖与否的选择

一水合草酸钙的热分解

CaC2O4 · H2O ←→ CaC2O4 + H2O↑ CaC2O4 ←→ CaCO3 + CO↑ CaCO3 ←→ CaO + CO2↑

2. STC 的应用场合 STC: Sample Temperature Control, 样品温度控制

STC On:利用参比温度(Tr, ≈Ts)作为升温控制,使样品温度始终与程序温度(Tp)保持一致。 STC Off: 利用加热源炉体的温度(Tf)作为升温控制,使炉体温度始终与程序温度(Tp)保持一致,样品温度可能有一定偏差。

STC 的优点:温度跟踪性能好,使样品温度始终与程序温度保持一致,样品的升温速率严格地与程序设定的升温速率保持一致。在恒温段,能够使样品温度完全稳定在程序所需的温度点上。 不足之处:在温度的调整段,如温度从室温刚刚开始往上升的“起步段”与升温速率发生变化的“转折段”(快速→慢速升温,动态→恒温)其温度线的线性稍差。

3. 第二次升温的理由

饱和聚酯的玻璃化温度曲线

§10 STA在高分子聚合物中的应用 熔点与熔融热焓 玻璃化转变的测定 结晶温度与结晶热 结晶度的计算 结晶性聚合物共混组成的测定 比热的测定

§10.1 DSC – 熔点与熔融热焓

§10.2 DSC –结晶温度与结晶热

DSC-结晶度的计算 计算方法: 结晶度/% = (熔融峰面积-冷结晶峰面积)/100%结晶材料的理论熔融热焓

§10.3 聚合物共混组成的测定与相容性测定 聚合物共混组成的测定

无规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共聚组成

相容性聚合物共混体系 Fox方程

§10.4 水分测定 1.水-乙醇混合液的DSC测定

2. 自由水结合水的热分析 糊化前(1)、后(2)含水淀粉的DSC曲线

§10.5 玻璃化转变的测定 原理: 在无定形聚合物由玻璃态转变为高弹态的过程中伴随着比热变化,在 DSC 曲线上体现为基线高度的变化(曲线的拐折)。

根据材料的特征玻璃化温度,可以对无定形高分子进行定性鉴别。 根据玻璃化温度的测定,可以判断体系是无规共聚物还是共混物,以及共混的程度。

通过玻璃化温度的测定,对几种无定型热塑性材料(PMMA、PVB、PC)进行辨别。

§10.6 比热容的DSC测定法 原理: 用DSC测定比热时,试样是处在线性程序升温控制下,流入试样的热流速率是连续测定的,它等于样品吸收的热量,而比热和吸收的热量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PET 的比热测量

§11 热分析技术对热稳定性的测定 高分子材料的相对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 物理稳定性 有机材料氧化诱导期的测定

§12 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及其玻璃化转变

§13 TG的应用 热稳定性与热分解行为

TG篇-添加剂和杂质的分析 添加剂和杂质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挥发性的,如水、增塑剂等,它们在树脂分解之前已先逸出; 另一类是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玻璃纤维等,它们在树脂分解后仍然残留

NR/SBR 橡胶中增塑剂的分解 Atmosphere: N2 DTG % / min Mass loss / % 增塑剂 质量损失: -9.87 % 天然橡胶 NR 质量损失: -38.81 % 丁苯橡胶 SBR 质量损失: -14.79 % Temperature / °C DTG % / min Sample: NR/SBR Sample mass: 20.64 mg Crucible: Pt open Heating rate: 20 K/min Atmosphere: N2

Atmosphere: VACUUM Mass loss / % DTG % / min Temperature / °C Plasticizer mass loss: - 13.10 % NR mass loss: - 36.97 % SBR mass loss: - 10.33 % Sample: NR/SBR Sample mass: 20.64 mg Crucible: Pt open Heating rate: 20 K/min Atmosphere: VACUUM

EP/GF 中的玻璃纤维成分

TG 篇 – 共混物和共聚物的组成分析 共聚物的热稳定性总是介于两种均聚物的热稳定性之间,且随组成比的变化而变化;共混物则出现各组份的失重,而且是各组份纯物质的失重乘以百分含量叠加的结果。

PC/PBT 共混材料的热分解

§14 热膨胀仪 温度范围: 25 ~ 1600°C 分辨率: 0.125 nm/digit

DIL基本原理 在一定的温度程序(升/降/恒温及其组合)过程中,测量样品长度的变化。

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参比修正 空白修正

陶瓷坯体烧结

玻璃化转变温度 典型的玻璃热膨胀曲线 玻璃化温度Tg,位于热膨胀曲线切线外沿交点,也就是斜率变化起始点(525oC)

思考题 1. 在DSC实验中为什么必须进行灵敏度的校正? 2.简述DSC测定比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