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易传》 ——儒家的形上学思想.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 三 課 史記的文學特色與成就 史記的地位、價值 寫作方法.
Advertisements

《東亞與文化:傳統與現代》 黃俊傑 台灣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國家講座Website:
主讲:肖勇学校:江西中医学院 专业: 2012 级中医专业研究生 魅力《易经》. 自我介绍 江西中医学院 2012 级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师从江 西中医研究所所长、江西省中医院副院长、江西省名中医 刘英锋教授。 研究方向:经典方证的分类研究。 导师深厚的儒学素养,特别是在易学与医学方面的造诣深.
走近《论语》 27 《论语》二则 子曰: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 子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 殆。 ” wéiwéiyuē yǐ wǎng dàidài.
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他的故里 ––– 山东曲阜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 祭祀活动。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 愠,不亦君子乎 ?” (《学而》)
《论语》十二章. 《论语》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 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 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称 “ 四书 ” ,共二十篇。
中共咸宁市委党校 邓如松. 孔子是一位历史巨人,《论语》是孔子等人的言论 汇集,是孔子思想和言行的写照,是儒家经典,是 可以发掘利用的思想宝库。我们应当学习研究孔子 和《论语》,从中吸取知识和思想营养。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走进经典名句 — 五年级中华经典晨诵. 1. 子曰: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人不 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 子曰: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 师矣。 ” 复习.
文化的长河 1.黄帝和孔子 白鲨小队 张熙童、钱逸洲、胡睿阳、郁海屹.
《论语》十二章 复习. 一、常识 ( 1 )孔子: 孔子, 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 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首开私 人讲学之风,主张 “ 有教无类 ” 和 “ 因材施教 ” , 起到了 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 “ 太平盛世 ” ,倡导 施行 “ 仁政.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或 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1 )阴阳是一属性概念 2 )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3 )阴阳双方必须相互关联(在同一层次)
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哲学基础  元气论 元气论 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 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中医学的思维方法.
政治科 刘道坤 2014 年 11 月 20 日 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 —— 从一道有 “ 争议 ” 的试题答案谈起.
易于中医的渊源 易文化定义 医易相关 医易学 易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周易》一书;它是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对后世中国文化产生了极为 深刻的影响,并由此形成了易学与易文化。 博尔赫斯 : 古典作品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于不同理由, 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 ”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第二章 阴阳五行学说. 中 医 基 础 理 论中 医 基 础 理 论 主要内容: 1 、阴阳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2 、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祝贺第九届“全民阅读论坛” 暨2015年阅读推广峰会取得圆满成功!.
虽有佳肴 ——《礼记》 以“体验”的重要性引入,比如——花的味道不闻不知,水的味道不喝不知,不做不知哪里不足……
二十一世纪科学与“象思维” 南京大学哲学系 李曙华 南京大學哲學系李曙華教授 國際教育聯盟亞洲分會黃山聚談
ESD种子教师北京培训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 苏金良
《易经》 《圣经》 天人关系 比较 03级 陈曦.
《论语》精选.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中华传统美德中 “和”的文化内涵 初景波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中五名句精华 1—7句 朝代:先秦 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221年.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章 精气、阴阳、五行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第二节 阴阳学说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中国哲学专题 道教易学 道教易学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章伟文.
《论语》十则 商家中学 王爱军.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论语》六则 论 语 论 语 本资源来自初中学科网(
《论语》六则.
《论语》导读 第五讲 孔子的仁学思想(三) ——仁学的扩展内容.
从前有位老师,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个问题才让路。问题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他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他无言以对。他惭愧地对他的学生说,我不如那个孩子,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
孔子仁学体系中的《诗》论 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世说》卷上也分此四部分。) 1、诗礼乐在修身成人(仁)中的意义:
大数据环境下的文献分析与利用 叶艳鸣 2013·11.
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恆卦 終則有始,立不易方
道德形而上学 赵敦华 3月24日.
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 哲学学院 郭齐勇教授
贺友龄 大道之源话《周易》 贺友龄
先秦诸子散文.
孔子的修养之道 ﹎﹎﹎﹎﹎﹎﹎﹎﹎﹎﹎﹎﹎﹎﹎﹎﹎﹎ 爱众亲仁 博学笃行 长沙民政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龙江
物流之道 动 厚德载物 道法自然 适时 虚 线 适地 适性 德 道 空 时 适物 适人 点 实 静.
2016湖南面试视频演练1 现象类 主讲: 灵犀 时间:
第三节.荀子 一.天人之分 二 性恶论 三.知论.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黄加銮 2014年10月15日 易经与价值观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 黄加銮 2014年10月15日.
上古文化探幽 主 讲:李 斌.
《易经》大传“系辞”篇:“一阴一阳之谓道”!
第十章 荀子哲学思想.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A Threshold C-E Translation Course for Advanced EFL Students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新台 燕 婉 之 求 ,得 此 戚 施 。 xīn tái yǒu cǐ , hé shuǐ mǐ mǐ 。
英语句型之—— 强调句型.
第4章 非线性规划 4.5 约束最优化方法 2019/4/6 山东大学 软件学院.
吉祥如意 新 旧 年 岁 万 百 喜.
篇名:○二、坤卦 出典:易經六十四卦全文/易經上篇 內文: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教会圣诗 63首 昨日,今日,到永远 Yesterday,Today,Forever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Why accurate quark masses Original expression New expression Summary
四大身體文化簡介 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邵承芬 2019/4/27.
吉祥如意 新 旧 年 岁 万 百 喜.
Sssss.
礼courtesy Value of the Month每月一德.
Welcome to my ppt 申鹏昌 07化二.
五年级上册 孔子 1 2.
2017 多功能简洁实用PPT模板 木子尧 市场部.
Beautiful small fresh flowers, general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节.《易传》 ——儒家的形上学思想

1.《周易》其书 《周易》:《经》和《传》两部分。 《经》包括卦和辞两个内容。《易经》共六十四卦,每卦六爻。 辞又分卦辞和爻辞,是对卦和爻简短的文字说明。 《易传》: 《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 。

《易传》使《经》转为一哲理系统 《易经》恒卦:“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论语·子路》) “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

2.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1)何谓道? (2)一阴一阳之谓道。

(1)何谓道? 《系辞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超越义;统一义;创生义。 《系辞下》:“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帛书《易传·要》篇:“易又(有)天道焉,而不可以日月生(星)辰尽称也,故为之以阴阳。又(有)地道焉,不可以水火金土木尽称也,故律之以柔刚。又(有)人道焉,不可以父子君臣夫妇先后尽称也,故要之以上下……能者(由)一求之,所谓得一而君(群)毕者,此之谓也。”

(2)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传上》: “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

乾坤、阴阳 《系辞上》:“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系辞下》:“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具),以通神明之德。”

乾阳之德为刚动,主创始,处于主导地位 《乾·彖传》: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乾·大象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文言传》: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坤阴之德为柔静,主成就,处于顺承乾阳的地位 《坤·彖传》: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坤·大象传》: “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阴虽有美涵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阴阳二势能之关系 《系辞传上》: “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 “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

阴阳二势能之相互包涵 《系辞传上》言“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3.性命论 《乾·彖传》: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文言传》: “利贞者,性情也。”

《说卦传》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思考题 易道评述

一.“一阴一阳之谓道” 《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系辞下》说,“因而重之” 。 《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又,“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易者象也。”(《系辞下》) 《系辞上》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系辞上》说:“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

《系辞下》说:“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具),以通神明之德。” “法象莫大乎天地。”(《系辞上》) 《系辞下》说:“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一阴一阳之谓道”,或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系辞下》说:“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一阖一辟谓之变” 。(《系辞上》) 《说卦》所说“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孔子说:“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系辞上》:“生生之谓易。” 《系辞下》:“天地之大德曰生。” 《系辞下》说:“刚柔者,立本者也;变通者,趣(趋)时者也。” 《乾·彖传》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中庸》强调道是“时措之宜”。 《系辞上》论易道说:“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系辞上》又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

“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系辞上》说:“神无方而易无体。” “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人)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人)用。”(《系辞上》)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说卦》说:“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乾·彖传》:“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

二.“生生之谓易” 《系辞上》开宗明义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文言传》:“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乾·彖传》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 《坤·彖传》说:“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文言传》说:“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文言传》说:“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变化之道。 ”(《系辞上》) 《系辞下》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系辞下》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 《说卦》说:圣人“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系辞上》说:“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神以知来,知以藏往。” 《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系辞上》) “以神道设教。”(《观·彖传》) 《系辞上》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彖传》的解释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否卦的断辞是“不利君子贞”。 恒卦《彖传》说,“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周易程氏传》:“保谓常存,合谓常和……天地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大和也。” 黑格尔说:“保存是一种继续创造”。 《系辞下》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又,“变通者,趣时者也”。 “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乾·文言传》)

《革·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艮·彖传》也说:“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