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四十二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Advertisements

多重抗藥性結核之簡介 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 署立桃園醫院 胸腔內科 林倬睿醫師.
肺 結 核肺 結 核肺 結 核肺 結 核 肺 結 核 林榮祿 醫師 馬偕紀念醫院 胸腔內科. 2 結核病 疫情 (Epidemiology) – 全球疫情 (Global) – 台灣 (Taiwan) 致病機轉及傳染 (Pathogenesis and transmission) 診斷 (Diagnosis)
化学治疗药物 Chemotherapeutic Drugs. 学习提要 掌握喹诺酮及磺胺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区别点 掌握各组喹诺酮药物的抗菌特性 掌握喹诺酮及磺胺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常见不良反 应及产生耐药机制.
結核病簡明治療指引 社團法人 中華民國防癆協會 第一胸腔病防治所 內科 / 職業醫學科 索 任 醫 師 台北市民權西路 104 號 2 樓 Tilly Weiner, Reuben M. Cherniack, and Jen Suo.
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喹诺酮类药物 磺胺类药物 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概论 机体 抵抗力 药动学 致病力 药效学 抑制或杀灭 药物 病原体 耐药性.
复 习 题 四环素的不良反应 灰婴综合症的预防.
結核病之介紹與防治 感染管制室黃吟慈.
第四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七节 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喹诺酮类 第一代 萘啶酸 第二代 吡哌酸 第三代 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感染科 邓启文.
抗藥性結核病的處理 姓名 單位/機構 會議 日期 國際結核病照護標準(ISTC)標準第12條 講師指引 單元名稱:抗藥性結核病的處理
幼兒及家庭用藥安全 抗痲瘋病之藥物 班級:幼四甲 學號:498i0058 姓名:黃祺婷.
全球药物机构: 抗结核合作行动中的 采购职能部门
第三十一章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quinolones) 第一代:萘啶酸、吡哌酸 第二代:氟喹诺酮 诺氟、氧氟、环丙沙星 第三代:司帕、左氧氟沙星
索任 簡歷 內科專科醫師 職業醫學專科醫師 胸腔暨重症醫學專科醫師 結核病專科醫師 1979 台灣大學 醫學院 醫學系 現任 曾任
* 07/16/96 耐多药病人的治疗管理和督导 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钱冰 2012年4月 *
Chapter 12 Synthetic anti-bacterial agents and anti-virus agents
結核病防治 慈濟醫院台北分院 胸腔內科 李枝新.
小儿结核病总论 儿科 王华彬.
第 二十一 章 抗结核病药.
速克伏3HP短程處方建議劑量 Drug Dose (>12 year-old) Frequency Duration
人工合成抗菌药 牡丹江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
結核病與愛滋病毒 感染:治療 姓名 機構/組織 會議名稱 會議日期 國際結核病照護標準 (ISTC)標準第8、15、16條 講師指引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 尹 跃 平
Synthesized Antibiotic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抗结核药物

乙硫异烟胺(Ethionamide) 本品口服易吸收,体内分布广,可渗入全身体液(包括脑脊液),在体内全部代谢为无效物。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抗菌活性仅为异烟肼的十分之一。对渗出性及浸润性干酪病变疗效较好。单独应用少,常与其他抗结核病药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和避免病菌产生耐药性。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有胃肠反应等症状,多于服药2~3周后发生,如不能耐受,可酌减剂量或暂停服药,俟症状消失后继续服用。如合用碳酸氢钠,或服肠溶片,可减轻反应。在发生呕吐时,可同时使用止吐药物。少数患者有糙皮病症状、精神抑郁、视力紊乱和头痛、末梢神经炎、经期紊乱、男子乳房女性化、脱发、关节痛、皮疹、痤疮等。偶见肝毒性,引起氨基转移酶升高,并可发生黄疸,故每月应测肝功能一次。孕妇和12岁以下儿童禁用。

卷曲霉素(Capreomycin,结核霉素)   本品属多肽类抗生素,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口服吸收差,须注射用药,肌注后迅速分布全身,但不能渗透进入脑脊液。作用较卡那霉素和紫霉素强。单用本品易产生耐药性,需与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及乙胺丁醇等合用疗效较好。临床用于复合治疗耐药的病例。经一线抗结核药(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失败者,或由于毒性作用或细菌耐药性产生,因而不适用上述药物者。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第八对颅神经损害,使听力减退或前庭障碍。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合用。其次是肾毒性,表现为尿素氮升高,肌酐清除率降低,蛋白尿、管型尿。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听力和肾功能。

环丝氨酸 (Cycloserine)    本品不易产生耐药性为其特点,但抗结核杆菌作用比链霉素弱,但细菌对之不易产生耐药性,主要用于耐药结核杆菌的感染。有胃肠道不适及发热反应,主要对神经系统毒性较大。

利福喷汀(rifapentine)和利福定(rifandine) 司帕沙星(Sparfloxacin,帕氟沙星)

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 早期、联合、长期、足量、规律 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 早期、联合、长期、足量、规律 早期结核病如浸润性肺结核病患者,病灶内血液循环良好,药物易渗入病灶中,机体抵抗力较好,再加上结核杆菌正处于代谢旺盛的繁殖期,易被药物抑制或杀灭,故药效较佳。而晚期慢性结核病灶,常伴有纤维化、干酪化或厚壁空洞形成,病灶内血液循环不好,药物难于渗入,影响药效的发挥,故应尽早确诊和早期用药。

联合用药:治疗结核病一般必须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病药,以提高疗效和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通常在异烟肼的基础上加用一至三种其它抗结核病药。对轻症或早期患者,在痰菌转阴或症状消失后,可考虑单用异烟肼维持治疗。

长期用药:结核杆菌受药物或机体抵抗力的影响,可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故必须有足够长的疗程,并应坚持规律性用药,以便保证全部或绝大多数细菌在进入生长时被杀灭,巩 固疗效,防止病变复发。结核病治疗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开始治疗期,约需3~6个月,选用强效药联合应用,以尽快控制症状,促使痰菌转阴;促进病变吸收、稳定;第二阶段为巩固治疗期,一般1~1.5年,可根据病情单用异烟肼或联合用药。

长期用药虽可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用药周期长,病人难于坚持,副作用较多;费用较昂贵等缺点,所以有人主张用短期疗法。特别是自强效杀菌剂利福平发现后,已有可能采用以异烟肼和利福平为主的联合治疗,并缩短疗程,可获得近期疗效好、远期复发率低,毒性反应少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