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 字之初,本为画.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摆一摆,想一想. 棋子个数数的个数 摆出的数 、 10 2 、 11 、 20 3 、 12 、 21 、 30 4 、 13 、 22 、 31 、 40 5 、 14 、 23 、 32 、 41 、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福音 - 救主 降 E 大调 6/8 1/7 t |5 e 1 w |3 r 5 t |5 q 3 q | t |5 e 1 w |3 r 5 t |5 q 3 q |2 919| ty u ! t |7 y 5 9|tiy u ! t |7 y 59| 5 e 1 w | 3 r 5 9.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Sū jiào bǎn yī nián jí shù xué xià 苏 教 版 一 年 级 数 学(下)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第四单元 100 以内数的认识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 100 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 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 “ 结绳 ” 、 “ 八卦 ” 、 “ 图画 ” 、 “ 书契 ” 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 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
汉 字 形 体 的 演 变.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汉字形体的演变 一、汉字形体演变的 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 体 二、汉字形体演变的 三个问题. 形体 指 构形--形体结构所 反映的造字意图 笔道形态--笔画形 态 书写体势--运笔规 则 三方面的综合。三者的 变化是相关的。
转注字 壹拾肆 老考是也 许慎说:“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所谓“建类一首”,就是指同一个部首;“同意相受”就是指几个部首相同的同意字可以互相解释。例如“老”字和“考”字,就是一对转注字,它们都属“老部”(所谓建类一首)许慎对“老”字的解释是“老、考也”,“考、老也”(所谓同意相受)
探索漢字的奧秘 製作者:高明慈.
对 面 的 女 孩 看 过 来 看 过 来, 看 过 来. 这 里 的 表 演 很 精 彩,
汉字(一).
习 总 之 女 与 “准 女 婿” 图 文 来 源 : 网 络 P P S 制 作 : L X Y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机构 决策层 咨询 总经理 党群系统 总公司 党 组 管理层 实施层 技术委员会(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
第一节 几种重要的汉字结构理论 第二节 “六书”说 第三节 字形与字意与以形索义 作业3
字之初,本为画 —— 汉字的起源.
第三章、汉字 本章要点: 第一节、汉字概说 第二节、汉字的造字法 第三节、汉字的形体 第四节、汉字标准化.
中国汉字演变 张天元.
第二章 文字 一、教学重点 汉字的产生、汉字的特点、汉字形体的演变、造字法 二、教学难点 使用规范汉字汉字概说
语言文学修养与写作 安学珍.
古代汉语习题 第一章 文字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精品课程小组 王立民.
堪城现代中文学校教师业务培训2012年7月29日 (熊黎辉)
遨游汉字王国 小学语文第五组综合性学习 点击开始 退出.
记时法 扬州市育才小学 周志杨.
汉子的发展 某某人.
六组.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中国书法 ——中华文化的精神.
汉字的演变 初一(6) 李静.
汉字的发展.
汉字.
第 三 章 汉 字 2017/9/12.
第二讲 汉字的演变 学 科:语 文 主讲人:李志成. 第二讲 汉字的演变 学 科:语 文 主讲人:李志成.
汉字 王国 汉字是目前世界上 使用人数最多, 历史最悠久的文字。 中国的邻国记录 本民族语言时, 使用的主要是汉字。 汉字对曾经受中国
识字四.
汉字的形体 1、现行汉字的前身 2、现行汉字的形体.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水果蛋糕 欣赏:生活中的一一间隔 地面的石砖.
协和医大之歌 啊 , 协 和 医 大 ! 我 们 梦 寐 以 求 的 校 园 。 这 里 领 悟 了 至 理 名 言 ,
中国造型艺术 Chinese Plastic Arts
Arts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G6:沈丽娜、张昀、叶鹏飞、周华倩、许潇潇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Lesson Three 香 港 学 生 到 了 英 国 留 学 , 可 以 找 到 工 作 吗? 1/17/2019
汉字的历史 产生与演变。。。 By Becky Yu.
欢迎大家来到 科学课堂 广东省河源市 北大附属德爱国际学校 赖小毛.
做 个 百 数 表 zuò ɡè bǎi shù biǎo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1.2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 之间的位置关系.
安徽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初中) 初中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活动2 会徽制作显创意 马鞍山市丹阳中学 刘斌.
学习目标 1、什么是字符集 2、字符集四个级别 3、如何选择字符集.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用计算器开方.
象形手势在课堂教学 中的有效运用 课程名称《教师口语》 课程性质:教师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师范类专业.
第六课 我 的 国 家.
縱橫詞組.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B :调 4/4 因他活着 William Gaither
Humans and Animals.
2.3.运用公式法 1 —平方差公式.
位似.
热静力排空气阀 斯派莎克工程(中国)有限公司 基础培训课程.
中國文字演變 台中市立東勢國中段景華老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汉字的起源 字之初,本为画

  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林 杜 刘 孟

神话传说

汉字的演变 甲骨文 商代 周代 金文 金石文、籀文、大篆 小篆 秦代 隶书 汉代 草书 汉代 楷书 汉魏形成 通行南北朝

汉字的演变 ① 甲骨文,是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由于它是以记录占卜之事为主的,所以又被称为“卜辞”、“契文”;又因为最早是在殷墟(商朝后期的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    已收集到的甲骨文单字约有四千多个,其中一千多字可以释读。这种文字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   周朝早期也有少量甲骨文出土。

汉字的演变 ②   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又叫“钟鼎文”。这种文字前期字体与甲骨文相近,有的还保留了早期图画文字的痕迹;后期与小篆相近。   已收集到的金文单字有五六千个,多半可以释读。金文的形体结构比较成熟,周朝的金文铭辞有的一篇长达五百字。

汉字的演变 ③ 小篆,秦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   小篆,秦通行的文字,又称“秦篆”。   战国时期,中国各地文字异形;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对文字加以整理和简化,在“大篆”(又称“籀文”,春秋战国间通行于秦国)的基础上,规定了一种标准字体,这就是“小篆”。   秦朝的这一统一全国文字的重要措施,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 铸有小篆文字的秦虎符

汉字的演变 ④ 隶书,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   隶书,汉朝通用的文字。始于秦未,沿至三国。又称“汉隶”、“佐书、“八分”等。   早期的隶书保留了一些小篆的形迹;后来波磔的笔法增多,这成为隶书字体的一个显著的特点。   隶书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就是由古文字阶段进入了今文字阶段。

汉字的演变 ⑤ 颜真卿 柳 公 权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   楷书,是汉朝未年开始出现,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今天的一种字体。   楷书点画形态丰富,彻底摆脱了篆书的影响,构形单一。由于它的形体端正,笔画平直,足为楷模,所以被称为“楷书”,又叫“正书”、“真书”。   历代许多书法家都是以楷书闻名于世的。 颜真卿 柳 公 权

汉字的演变 ⑥   草书约始于汉朝初期,早期的草书是书写隶书时的快捷变体,称为“草隶”,后来又叫“章草”。汉末后,脱去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笔画的痕迹,形成一种笔势连绵回绕、偏旁相互假借的“今草”。唐朝时还出现了一种笔画更加放纵、难以辨认的“狂草”。   现在一般所谓的草书指的是“今草”。

汉字的演变 由繁趋简 ⑦ 《兰亭集序》 唐人摹本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   行书,是一种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字体,三国和晋朝以来流行。   这种字体写起来比楷书便捷,又比草书易于辨认,所以很受群众喜爱。   行书中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但是很难有一个截然分开的界限。 《兰亭集序》 唐人摹本

大篆 甲骨文

小篆 隶书

  从 1954 年 秋 至 1957 年 夏, 中 国 考 古 工 作 者 多 次 发 掘 了 半 坡 遗 址(今 西 安 市 东 郊 半 坡 村 北), 发 现 了 早 在 6000 年 左 右 半 坡 人 在 长 期 的 生 活 和 生 产 实 践 中, 创 造 了 具 有 文 字 性 质 的 刻 划 符 号 和 绘 画、 雕 塑、 装 饰 品 等 艺 术 作 品。 半 坡 人 的 刻 划 符 号 多 保 留 在 彩 陶 上, 这 可 以 看 作 是 原 始 的 中 国 文 字。   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上的必然产物,是原始人类再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演变而来的,它不可能是由哪一个人单独发明创造的。

汉字的造字方法 许慎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许慎 《说文解字》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象形 四汉字的造字方法 人、口、日、月、山、水、衣、目 耳、石、田、火、车、牛、马、鹿 虎、象、鸟、鱼、雨、贝、果、龟 泉、卵、首、虫、舟、燕、门……

象形字

2指事 朱、本、末、未、刃、中、 回、寸、天、左、右、立、 王、皮、上、下、旦、白、 甘…… 特点:多为抽象事物,而无具体 形象可画,所以往往在象形字上 加上象征性符号来表示。

指事字

3会意 兵、看、集、伙、尘、双、轰 秉、初、伐、戍、休、告、哭 步、品、难、林、信、劣、卡 忐、忑、舀、甭、孬、歪、终 泪、既、即、几、祭、解、鲜 益、友、匠、淼、磊、森…… 特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 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 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会意字 苗 采 囚 从 林

用“会意”造字的方法时,还有一种“叠罗汉”的方式,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 一“木”是“树”,两“木”成“林”,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二“火”成“炎”,三“火”成“焱”;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車”是“车”,三“車”成“轟”; 一“魚”是“鱼”,三“魚”成“鱻”; 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4形声字 左形右声:梭、蝗、河、惜、胸、材 江、证、骑、秋…… 左声右形:攻、颂、削、剥、瓢、故 鹉、雌、期、顶、欣…… 上形下声:管、露、爸、芳、崖、宵 界、晨、草、宇、花……

上声下形:架、裳、慈、斧、贡、 忿、膏、凳、煎、盲… 内形外声:问、闻、闷、辩、辫、 班、斑 内声外形:阔、阖、、围、阀、街 圆、匾、裹、进、病 形占一角:载、腾、佞、颖、强 声占一角:旗、旌、嵌、寤、婺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字分别属于哪一种造字 方法? ①闪②闩③闯④闱⑤闲⑥间⑦闹⑧闾 ⑾阁⑨闷⑩阕 (①③⑤⑥会意,②指事,其余为 形声)

汉字书法欣赏①:王羲之 俊朗飘逸 《兰亭序》 《乐毅论》 《丧乱帖》

汉字书法欣赏③:米芾 闲逸超迈 《蜀素帖》 《吴江舟中诗卷》 《苕溪诗帖》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   “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语文协会名誉会长,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   “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鲁迅说过,汉字具“三美”: 意美 以感 心,一也; 音美 以感 耳,二也; 形美 以感 目,三也”。

汉字“美”的运用

字形游戏: 会 舞 的 精 灵

字形游戏: 会 舞 的 精 灵

字形游戏: 会 舞 的 精 灵

字形游戏: 会 舞 的 精 灵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你呢? 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舅是二人结婚生下一男的样子。”   众人听罢,拍手叫绝。

拆字组联   一日,康熙听说有一位和尚很有学问,便请他来宫中下棋。康熙连输三盘,便出上联试和尚“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和尚脱口而出“白水泉边女子好,少女更妙。”

  袁世凯称帝时,有人写了这样一幅对联,表达内心的愤怒和忧虑。   或入圆中,推出老袁还我国;   余行道上,不堪回首问前途。 园——園 国——國

析字联 品泉茶三口白水  竺仙庵二个山人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賞,賞风赏月赏秋香

析字诗 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  石皮破仍坚,古木枯不死。  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  永言咏黄鹤,志士心未已。

叠字联 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 济南趵突泉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西湖天下景

回文诗 正读是夫思妻: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夫忆妻兮父忆儿。 倒读是妻思夫:  儿忆父兮妻忆夫,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来往,水隔山遥望眼枯。             ——宋 李禺

藏头诗 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  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  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              ——唐伯虎

数字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君怨。                             ——卓文君

宝塔诗 诗 绮美,镶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也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王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到司空送白辞。 ——白居易

拆字组谜 茎 ⑴野径无人草丛生 ⑵一口咬去多半截 ⑶大火烧到耳朵边 ⑷牛角上边来一刀 ⑸东南西北无弯路 ⑹雨余山色浑如睡 ⑺空山之中一亩田 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⑼无角牛登上没峰山 (   ) 名 耿 解 置 雪 画 踵 击

探究“美” 右边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请你仔细观看,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会徽中蕴含了汉字哪些方面的美。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为了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我们应当规范使用汉字。   为了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我们应当规范使用汉字。 完美无夏 (空调机) 商品广告使用汉字 不规范现象 随心所浴 (淋浴器) 咳不容缓 (咳嗽药) 爱不湿手 (洗衣机) 默默无蚊 (蚊 香) 步步为赢 (鞋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