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1年度系所評鑑 教育學系自我評鑑報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101年度系所評鑑 教育學系自我評鑑報告 報告人:陳麗珠主任
導 論
一、本系歷史沿革與現狀 本系大學部於民國59年8月奉准成立 教育研究所於民國67年8月成立,先設置 碩士班,民國78年增設博士班 民國83年起,教育研究所與教育學系合併 成為「教育學系」 目前本系專任教師19位,兼任教師27位 大學部學生135人,日夜間研究生421人
二、本系評鑑過程
項目一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
1-1 運用適合的分析策略以擬訂發展計畫之結果 機制流程:系務會議訂定 分析策略:SWOT分析(p.7) 本系目標:各級學校教師 、學校與教 育行政人員、學術研究人 才、其他產業專業人才 發展計畫:近中長程計畫(p.10) 6
1-2 依據教育目標與結合大學人才培育功能與國家產業人才需求,訂定學生核心能力之作法與結果 1-2 依據教育目標與結合大學人才培育功能與國家產業人才需求,訂定學生核心能力之作法與結果 擬定學生核心能力之作法 本系學生核心能力 日間部學士、碩士、博士班(p.14) 教師在職進修碩士專班 (學校行政班、課程與教學碩士班)(p.15) 7
1-3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宣導機制與師生對其瞭解程度 1-3 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之宣導機制與師生對其瞭解程度 宣導機制 全校統一辦理研習 學校網頁供學生瀏覽 師生瞭解認同程度 專兼任教師(p.16) 在校學生(p.17) 畢業系友(p.17) 8
1-4 依據核心能力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之機制運作與結果 1-4 依據核心能力進行課程規劃與設計之機制運作與結果 機制運作 本系課程委員會、系務會議、 院校課程委員會議、教務會議 結合核心能力與設計課程之情形 學士班、碩士班、博士班、教師在職進修碩士 專班之核心能力與設計課程 運作結果 學生對核心能力認同與學習成效之達成程度 9
1-5 課程地圖建置與實施情形 全校課程地圖架構(http://cm.nknu.edu.tw/) 師培生: 1-5 課程地圖建置與實施情形 全校課程地圖架構(http://cm.nknu.edu.tw/) 師培生: 須具備教師專業素養、熱忱奉獻 特質 非師培生: 須具備學術研究、職場專業知能 之素養 10
11
1-6 依據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與建議,確定教育目標並擬訂發展計畫之結果 1-6 依據第一週期系所評鑑結果與建議,確定教育目標並擬訂發展計畫之結果 本系積極改善第一週期系所評鑑建 議,改善策略請見表1-6-1(p.20) 12
(二)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之特色 教學方面 研究方面 服務推廣 校友成就 13
(三)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之問題與困難 高等教育市場招生競爭激烈 教師員額編制更趨緊縮 學生就業趨向多元,挑戰競爭變大 部頒課綱迭有修正,挑戰加大 14
(四) 目標、核心能力與課程設計之改善策略 增修輔系、雙主修或跨領域學程 辦理教師檢定、教師甄試研習 辦理國家考試講座 鼓勵申請國科會計畫 鼓勵大學生考研究所 把握教學專業增能機會 增加延攬師資 15
項目二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
2-1 專、兼任教師之數量與學術專長,符合系所、學位學程及在職專班教育目標及滿足學生學習需求之情形 師資結構完整,教師依專長授課 教師專業表現優異 教師教學熱忱與專業表現獲得肯定、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優異、師生關係融洽 藉由教學評鑑機制以確認學生學習需求 推動網路教學意見調查即時回饋系統 、 期末教學意見調查
2-2 專任教師之結構與流動之情形
2-3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與應用多元教學方法之情形 2-3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進行教學設計與應用多元教學方法之情形 教學方法多樣以增進學習成效 教學評量多元以達成核心能力 培育學生多方專長以提升競爭力
2-4 教師自編講義、編製數位媒材做為教學輔助,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情形 2-4 教師自編講義、編製數位媒材做為教學輔助,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之情形 善用教師教學數位平台建置教學媒材 配合教學目標,開發或出版教學媒材 建置教師個人相關網頁
2-5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設計學習評量之情形 2-5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力,設計學習評量之情形 教師依據課程所要培育之核心能 力,藉由多元的學習評量方式,包 括:筆試、作業、課堂討論、分組 報告、實際操作、同儕互評、教學 演示及學生自評等,設計課程協助 學生有效學習(詳附件p.236)
2-6 依據教學評鑑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與多元學習評量方法之情形 2-6 依據教學評鑑結果,協助教師改進教學設計、教材教法與多元學習評量方法之情形 依據教學回饋,教師即時回饋方式 期中回饋 、期末回饋 、學期結束後續處理 、善用數位平 台回應學生建議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學專業成長活動 成立教師專業社群 、召開精進教學會議 推行薪傳活動,進行教學知能輔導 辦理新進教師教學專業增能研習 、協助媒合系上教師與 資深薪傳教師(mentor)進行諮詢 授課品質控管機制 期末意見調查結果與後續處理、兼任教師授課品質、課務 助教協商會議、教檢及教甄研習
教師協同教學,並邀請校外專家與實 務工作者蒞校分享經驗 2-7 教師配合課程需求,進行實務教學之成果 增進學習視野,提供多元方向的思考 邀請具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蒞校專題演講、辦理 研習充實實務課程 教師協同教學,並邀請校外專家與實 務工作者蒞校分享經驗
(二)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之特色 教師善用數位教材或數位媒體促進 師生互動 教師透過教學數位平台與教學意見 調查表調整教學策略 教師設計多元化的學習評量,協助 學生達成課程核心能力
(三) 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之問題困難與改善策略 課綱修正,造成教師專長與開課之落差 部分學科在多媒體影音及遠距視訊之運用仍有專 業成長之空間 建立教師授合宜課程時數之機制 酌減指導研究生人數 配合教育部政策適度調整招生方向 延聘「國民中學綜合活動學習領域輔導活動主修 專長」相關專長教師 成立教師專業社群,研習數位媒體之操作與數位 教材之設計
項目三 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
3-1 提供學生學習輔導之作法 提供課程地圖並搭配教學綱要 辦理大學部及碩博士班新生座談會 辦理學習輔導專題講座 實施雙導師制 3-1 提供學生學習輔導之作法 提供課程地圖並搭配教學綱要 辦理大學部及碩博士班新生座談會 辦理學習輔導專題講座 實施雙導師制 實施家族導師制 設置教學助理 提供期中預警及缺曠課學生之輔導 設置獎學金 提供工讀的機會 設置急難慰助金
3-2 提供學生之學習資源及其管理維護機制 訂有各間特殊教室管理使用要點 設置特殊教室使用登記簿 編列各項圖書設備費 持續增購教育相關圖書及軟體設備 更新資訊設備 精緻辦公環境
3-3 提供學生課外學習活動之作法 提供學生各項課外學習活動 輔導大學部學生學會 輔導研究生學會 輔導大學生及研究生出版刊物 鼓勵學生參與校內社團 鼓勵學生參與國際活動 舉辦讀書會
3-4 指導教授的研究生指導負擔與提供學習和生涯輔導之情形 3-4 指導教授的研究生指導負擔與提供學習和生涯輔導之情形 論文指導負擔 指導大學部學生撰寫畢業紀念論文 、 指導碩博士班研究生撰寫碩博士論文 學習和生涯輔導 提供課業學習指導與生涯輔導 、指導學 生以學位論文參與競賽 、輔導畢業生生 涯出路 、協助外籍生的學習、生活與生 涯輔導
3-5 系所與學位學程提供學生生活輔導之作法(系所與學位學程適用) 3-5 系所與學位學程提供學生生活輔導之作法(系所與學位學程適用) 實施雙導師制度 實施家族導師制 建立學生緊急連絡卡 辦理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受獎學生 之遴選 運用網路平台 設置急難慰助金
3-6 系所與學位學程提供學生生涯輔導之作法(系所與學位學程適用) 3-6 系所與學位學程提供學生生涯輔導之作法(系所與學位學程適用) 運用課程地圖 辦理講座及座談會 開設生涯輔導課程 鼓勵學生修習雙主修及學程 辦理集中實習 實施雙導師制 鼓勵大學生組織教育理念實踐服務隊
(二) 學生輔導學習資源之特色 提供完備的學習、生活、生涯輔導 設備資源充足 課外活動豐富 雙導師制,導師主動積極輔導學生 、實施家族導師 制,家族體系完整、建置完善的課程地圖 、修業流程 資訊清晰且易取得、提供獎助學金及工讀機會 、設置 急難慰助金 、舉辦學習與生涯輔導講座 、積極輔導 學生充實專業知能 、提供國際學生進修並給予適時地 輔導 、積極落實學習、生活及生涯輔導 設備資源充足 充實各項設備並精緻其品質 、 有效利用教學設備 、豐富的圖書資源 課外活動豐富 擴展學生學習視野及服務 、舉辦多項課外學習活動與 學術活動 、鼓勵學生擴展國際視野
(三) 學生輔導學習資源之問題困難與改善策略 經費補助短缺,工讀機會漸少 中小學教師的職缺減少,本系的學生 出路有待拓展 積極辦理跨校、跨區、跨國學術交流 爭取更多經費補助 持續辦理學術活動
項目四 學術與專業表現項目
4-1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之情形 教師著作表現 教師研究表現 教師學術研究卓越表現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論文 、 4-1 教師學術研究表現之情形 教師著作表現 期刊論文 、研討會論文 、專書論文 、 技術報告等詳見表4-1-1(p.57) 教師研究表現 國科會專案、教育部專案、產學合作專案、 其他等詳見表4-1-2(p.58) 教師學術研究卓越表現
4-2 教師專業服務表現之情形
4-3 學士班學生專題研究能力之表現 自63學年度起,培養學士班學生獨立 研究能力 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國科會「獎助大專 生參與專題研究計畫」 出版教育文粹與教育簡訊 舉辦教具比賽
4-4 碩、博士班學生之學術研究與專業表現 研究生學術論文著作表現(附件446) 研究生學術活動參與 (附件463) 研究生獲獎紀錄(附件464)
4-5 碩、博士班學生之數量
4-5 碩、博士班學生之品質 發表學術論文,參加學術研討會及 論文(計畫)發表 教育專題演講課程 研究生出版「教育研究」期刊 研究生學術論壇與研討會 學位論文獲獎
4-6 學生論文主題與實務應用結合之情形 (在職專班) 4-6 學生論文主題與實務應用結合之情形 (在職專班) 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學校行政碩士 班學生皆為現職教師,透過指導教 授協助,研究生所撰寫之碩士論文 多能符應現今教育重要議題,或因 應現職需求,以解決學生在教學現 場所遭遇之問題,力求結合學生論 文主題與實務應用
4-7 學生參與國內實務應用或創新活動之情形 (在職專班) 4-7 學生參與國內實務應用或創新活動之情形 (在職專班) 本系舉辦之活動 為強化在職專班之實務教學經驗,針對夜間學校 行政碩士班、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申請教育部補助 款,舉辦「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國中課後輔導之困境與突破」論壇」、「大高 雄市教育發展與前瞻學術研討會」及「國中小學 校教師人力結構問題與因應」 與進修學院共同舉辦之相關主題之 工作坊
4-8 碩、博士班學生之數量 (在職專班)
4-8 碩、博士班學生之品質 (在職專班) 教育專題演講課程 進修學院設有在職專班-學習諮詢服 務預約系統 需發表學術論文一篇,並參加學術 研討會及論文(計畫)發表 學生得獎紀錄(包含學術及教學部分)
4-9 學生專業實務能力符合現職需求之情形 (在職專班) 針對現職進修學生與畢業生進行問 卷調查,後者施測抽樣對象包含內 部利害關係人、畢業生及企業僱 主,結果發現學生專業實務能力大 致符合現職需求。
(二) 學術與專業表現之特色 教師表現方面 學生方面 質量並重、多元服務、專業奉獻、表現優秀, 彰顯「師範大學」教育系所的角色功能 建立輔導、管控學生學術專業發展機制,長年 耕耘,成效斐然
(三) 學術與專業表現之問題與困難 研究表現佳,較缺乏整合型團隊研究 專業表現與教學品質之兩難 學生發表畢業紀念論文、學術期刊論文負 擔壓力大 教育學刊,印刷與審查費用龐大,造成本 系沈重負擔 就業環境供需失衡,影響高中生入學意願 教師在職進修囿於工作因素,影響師生互 動
(四) 學術與專業表現之改善策略 調整教師評鑑機制與加權配分 進行教師專業社群研究與進修活動 多方開拓教育學刊財源 維持大學部撰寫畢業論文的傳統 結合教育研究專題規畫學術演講 研究生辦理學術論壇並出版教育期刊 嚴格管控研究生學位論文品質,設置研究 優良獎學金
項目五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
5-1 畢業生生涯發展追蹤機制落實之情形 進行畢業生流向調查 定期更新畢業生通訊錄 發行教育學系電子報 主動掌握畢業生傑出表現
5-2 研擬畢業生整體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之情形 基本評估機制方面 進階激勵措施方面 循序修習課程 、即時回饋檢核 、驗證學習成效 5-2 研擬畢業生整體學習成效評估機制之情形 基本評估機制方面 循序修習課程 、即時回饋檢核 、驗證學習成效 進階激勵措施方面 德育方面 、智育方面 、體育方面 、群育方面
5-3 自行規劃機制或結合學校之機制,蒐集內部利害關係人、畢業生及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情形 5-3 自行規劃機制或結合學校之機制,蒐集內部利害關係人、畢業生及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情形 在校生教學滿意度調查(附件626) 畢業校友滿意度調查(附件627) 學生成績預警制度與畢業學分檢核制度 畢業生雇主滿意度調查(附件631、635) 在校生學習成效滿意度調查(附件648) 畢業生學習成效滿意度調查(附件652) 專兼任教師對學生核心能力與學習成效滿意度調查 (附件654、658) 運用各項委員會會議與活動蒐集學生學習成效 (附件698-700)
5-4 根據內部利害關係人、畢業生及企業雇主對學生學習成效意見之分析結果,進行檢討修訂核心能力之設計、課程規劃與設計、教師教學與學習評量,以及學生輔導與學習資源提供之情形 表5-4-3 內外部利害關係人滿意度調查 開放式問題摘錄表 (p.77)
5-5 行政管理機制運作與定期自我改善之情形 教師教學滿意度調查 教師評鑑 自我評鑑 相關會議之召開 有效蒐集回饋意見
5-6 針對第一週期系所評鑑之改善建議,進行品質改善之計畫與落實之情形 5-6 針對第一週期系所評鑑之改善建議,進行品質改善之計畫與落實之情形 目標、特色與自我改善 課程設計與教師教學 學生學習與學生事務 研究與專業表現 畢業生表現(p.79)
(二)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之特色 畢業生職涯表現優秀 畢業生雇主對本系畢業生之高評價 調查本系畢業生對系所之回饋意見, 以期持續精進教學品質與環境 發行教育系電子報,加強系友連繫
(三) 畢業生表現與整體自我改善機制之問題困難與改善策略 學校教師缺額少,畢業生出路受限 非師培生出路待開展 建立校友聯繫網絡 精進教學策略 辦理教師資格檢定及教師甄試研習 輔導學生多元進路 辦理教育相關活動
謝謝聆聽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