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人生
思考题 1、人性场对人性原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2、人性中的恒常性追求体现在那些方面? 3、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4、人性理论与实践运用的关键点是什么?为什么?
寻找生命中的真实目标 1、生命中最重要的10项内容; 2、按优先顺序排列; 3、针对前3项内容,描述其实现带给自己的好处? 不能实现,带来的痛苦? 4、如果条件之允许你留下其中的一项,你将留下哪一项?
我的心理健康吗?健康自测评定(SRHMS) 4
第1题: 你对未来乐观吗?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非常不乐观 非常乐观 5
第3题: 你对自己有信心吗? 非常有自信 非常不自信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
第2题: 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满意吗? 非常满意 非常不满意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7
第4题:对自己的日常生活环境感到安全吗? 非常不安全 非常安全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8
第5题: 你有幸福感吗? 非常不乐观 非常乐观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9
第6题: 你经常感到精神紧张吗? 非常紧张 从来不紧张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0
第7题:你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吗? 从来没有 一直有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1
第8题: 你会毫无理由地感到害怕吗? 一直是 从不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2
第9题:你对做过的事情经反复确认才放心吗? 一直有 从来没有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3
第10题: 你的记忆力怎么样? 非常差 非常好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4
第11题: 与你关系密切的伙伴/朋友多吗? 一个都没有 非常多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5
第12题:你如何评价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担当的角色? 非常不称职 非常称职 0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16
你 得 了 多 少 分--满分60分? 60-40分 39-21分 20-0分 17
主要内容 一、研究人性的意义 二、思想史上的人性探讨 三、马克思主义的人性观 四、理论于实践的应用
一、研究人性的意义 1、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历史 2、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现实 3、有助于认识自我实现目标
“每一管理决定或行动背后都隐藏有关于人的本性和行为的假设”,尽管“这些假设通常是隐含的、没有被意识到的、自相矛盾的,但他们却决定着人们的预测活动”。 ——麦格雷戈
二、思想史上的人性探讨 1、自然的人性 2、自然——社会过渡的人性 3、社会的人性
1、自然的人性 1)人性的生物之根 2)人性的自私之根:基因 3)自私与原恶:任性 懒惰 嫉妒 4)原恶≠ 恶
2)基因:人性自私之根 R·道金斯《自私的基因》“基因是自私行为的基本单位” “自私又是自然选择的基本单位” “动物的行为,不管是利他的或自私的,都处在基因的控制之下” “基因是最优秀的程序编写者,它们为本身的存在而编写程序” “自私的基因是不能够预见未来的,也不可能把整个物种的福利放在心上” 因此,基因没有自我意识,盲目而没有预见能力。
3)自私与原恶:任性、懒惰、嫉妒 任性:对文明的排斥,拒绝规范; 懒惰:对排斥现实活力、拒绝体验; 嫉妒:排斥合作、拒绝包容; 来自竞争中自私者内心的失落感。
2、自然性—社会性过渡的人性 人性中的恒定表现: 财富最大化 认同度最大化消除焦虑 贪婪 焦虑 人性:追求 本能
基本生存目的导致追求财富最大化 生存——资源有限——争夺——战争: 技术进步(武器)——脑的发展 精神进步(消除焦虑与恐惧)—正义 与非正义—寻求和平与和谐 制度进步——新的社会秩序
安全感和成就感导致追求认同度最大化 恐惧感与生俱来:出生、猛兽侵袭、同类攻击 恐惧使人从众:斯坦利·沙赫特对尖与洞的天然恐惧实验: 结论(群居成为可能,被认同成为要求) 认同度:被认可和接受的程度(单一,双向、多向)
3、社会的人性 官场—追求权力—安全感 市场—追求利益—生存、安全感 情场—追求意义—安抚、自由、爱、永恒
社会的人性 1)人性场对人性原恶的影响 官场制约任性——表现理性精神 市场压迫懒惰——表现实践精神 情场消解嫉妒——表现科学精神 2)人性场与陷阱 官场——控制平民任意性,权力持有者不受限;权力私有化、滥用 市场——金钱权力化、贫富分化;关系冷漠、精神空虚;金钱滥用,放纵 人性原恶 情场——尚难实现。情感权力化、金钱化
三、马克思主义人性观 1、自然性中的社会性(周期、个性、思维、感、潜意识、显意识) 2、社会性中的自然性(食、色) 3、自然性与社会性统一的关键——实践 4、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现实的、具体的 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发展的
四、 理论于实践的应用 1、寻找起点——需求 2、关注过程——变量 3、整合结构——层次
1、寻找起点——需求 1)生存 2)发展 1)物质满足 2)精神认同 幸福 内求 幸福 外给
2、关注过程——变量 1)时、空、信息 2)人、事、物 3)官场、市场、情场
3、整合结构——层次 1)物质满足 2)心理归属 3)安神与价值追求
参考书目 马恩:《论费尔巴哈提纲》 鲍蔓:《现代性与大屠杀》 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 序》 M·E·斯披罗:《文化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