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与咏怀诗的鉴赏 安徽 金盛林.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原 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求之与, 抑与之与? ” 子贡曰: “ 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 子之求之也,其诸 异乎人之求之与? ” 疏通文意 疏通文意 词 语 是邦:任何国家。 与:语气词。 抑:还是、或者。 温、良、恭、检、让: 温和、善良、恭敬、 节俭、谦逊。
Advertisement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李 商 隐 李 商 隐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爱新觉罗 闿琛 赵盛伟 刘桂亮 杨灿 庄逸抒 林敏 乔蕾臻. 白居易这个人儿 ~~~~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众里寻他千百度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 二、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 三、三千诗卷拔头筹 三、三千诗卷拔头筹.
白居易( 772 ~ 846 ),字 ,号 ,又号醉吟先生。我国唐代伟大的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 的诗人和文学家。 唐德宗贞元年间中进士,由校书郎累官 至左拾遗。他关心朝政,屡次上书言事, 遭权贵忌恨,被贬为 。后历任苏州、 杭州刺史,很得民心。官至刑部尚书。晚 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
白居易 ( ),字乐天,晚居香山, 自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 以四十四岁被贬江州司马为界,一生可分为前 后两个时期。 1 .前期:二十九岁一举成进士,在仕途上一帆 风顺,主要是 “ 兼济天下 ” 。作品以针砭时弊、反 映民生疾苦的 “ 讽喻诗 ” 为主,如《新乐府》《秦 中吟》,三十五岁写《长恨歌》。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重庆市九龙坡区走马小学 邓华.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下面哪些数是 2 的倍数?哪些数是 5 的倍数? 2,5的倍数的特征:只看个位上数就能进行判断。 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的数。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正修科技大學 周燦德 講座教授 技職再造方案的理念與實務. 技專校院建構職能導向 之產學鏈結實施策略及流程 技專校院建構職能導向 之產學鏈結實施策略及流程.
鸿门宴 ——《史记》.
勤奋•决心•硕果 ——与09届同仁共话高三语文 复习实施策略 安徽泗州双语中学 刘 站.
古诗词鉴赏方略专攻.
诗 歌 鉴 赏 刘春玲.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古诗鉴赏题10大规律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
预习字词 蕴含 吟咏 绮丽 坠落 绚丽 殷红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yān 殷红 yīn 殷切 yùn
轻叩诗歌的大门 综合性学习.
Ks5u精品课件 高一语文组制作.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有一个爱情故事缠绵悱恻 有一则神话传说哀婉动人 有一首叙事长诗回肠荡气
中国最早的诗书 原名 [诗]或[诗三百] 原点 王宫采诗 周朝的帝王 民间诗谣 孔子删诗 从三千首到三百首 公卿献诗 官臣献给帝王 内容跨越了600年的历史 西周初朝 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春秋时期中 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至今有超过三千年的历史.
千古兴亡多少事 ——咏史怀古诗鉴赏.
晚唐诗歌 穆宗长庆以后,唐王朝危机进一步加深,士人心态发生巨大变化,诗坛风貌出现明显转变,唐诗由中唐进入晚唐。
无题二首 (其一) 李商隐.
本文的写作顺序 第一部分(1—5段)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 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读导日今 儿童趣味报 写在前面的话 主编:金星班 宋子豪 亲爱的同学们:
导入: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①夕阳无限好—— ②身无彩凤双飞翼——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 只是近黄昏 心有灵犀一点通
氛围营造 临江仙 明.杨慎 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贯看秋月春风。一壶渚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提示】宣扬历史空无、冷眼观世的思想。在古典诗歌中,此类作品很多,元代散曲尤甚。这首词被引作著名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影响很大。
理解诗意的切入点.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 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诗歌鉴赏 第五讲 内容情感主旨.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古诗鉴赏.
马 嵬.
长恨歌 白居易.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同发明德小学 谢连云 2010年12月9日.
透视 《长恨歌》.
长恨歌 白居易 文安一中:张晓辉.
项羽之死.
司马迁和《史记》 复习作家作品 子长 西汉 史学 文学 思想 《史记》 纪传体通史 《列传》 《本纪》 《世家》 《书》 《表》
优秀例文 材料新鲜 2000年高考作文 生活的轨迹.
诗词鉴赏专项复习 千古兴亡多少事 ——2009年高考咏史怀古诗复习 河南济源第一中学 周建新.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长 恨 歌 白 居 易.
爱国词人 辛弃疾.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李商隐诗两首.
李商隐诗两首 锦 瑟 马 嵬 王维霞 夕阳无限好,只是尽黄昏。.
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新沂市第四中学 时明芝.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题乌江亭(杜牧).
夏日绝句 新北江小学 钟建明.
霸王别姬.
积累·识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欢迎观赏 点击翻页 谢庆漫画选编 2002—2013 资料来自小老头网站 2013年底编辑制作.
Topic2 Where are you from?
往事依依 (于漪).
 做一做   阅读思考 .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大气运动之 热力环流.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第一单元第一课 造型的表现力 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陈刚.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李商隐诗二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马嵬》与咏怀诗的鉴赏 安徽 金盛林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涵义解说】 所谓咏史诗,是对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有所感慨而创作的诗歌; 所谓怀古诗,则是指因登临古地、凭吊古迹,追念往事,抒发感慨而创作的诗。 一般来讲,咏史怀古不只是叙古事,而且会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或借古讽今,曲折地反映对现实的关注。

一、要弄清史实   弄清史实,是指了解作品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有关人物和用典(对于典故不仅要了解典故本身的内容,更要明确作者用典的目的)。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历史人物:唐玄宗 杨贵妃 历史事件:①唐玄宗的召魂之举 ②马嵬兵变 ③唐杨的七夕盟誓

《马嵬(其二)》 《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咏史之作,东汉的班固首开其端,但止于叙述史实,平实无华。至晋朝左思《咏史》、陶渊明《咏荆轲》之类,始借题发挥,寄寓怀抱。唐代诗人,如杜甫、刘禹锡等人,则多把咏史与咏怀古迹结合起来,扩大了诗的境界。李商隐的咏史诗,主要写南朝和隋朝覆灭旧事及唐朝国家战乱,总之是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

知人论世 天宝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往四川,至马嵬(陕西兴坪),随行将士不前,杀了杨国忠,并坚决要求处死杨贵妃。不得已令其自缢而死。史称“马嵬之变”。

刘禹锡《马嵬》“天子舍妖姬” 刘畋《马嵬》“总是圣明天子事”

讨论 1.本诗采用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哪些? 2.李商隐是怎么来评价唐玄宗的?

第一句、第四句用了白居易的《长恨歌》,诗里有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的句子, 《长恨歌》渲染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缠绵悱恻的爱情,侧重于同情 第二句化用牛郎织女的传说, “银河”喻夫妻离别 第三句则用了杜甫《石壕吏》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作者抒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者是触发感情的媒介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再续前缘,无异于痴心妄想 兖、冀、青、徐、豫、荆、扬、雍、梁 倒叙:一波三折, 曲折幽深 今日逃难, 昔日狂欢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对比:暗含讽刺 冷峻的责问深刻的讽刺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马 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 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轻与重 玩物丧志 防患于未然 责 任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是什么触动了李商隐思古之幽情? 李商隐途经马嵬驿,联想到了马嵬之变,联想到了当年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情形,再联想到了李杨二人当年的七夕立誓以及唐明皇的召魂之举,并对这一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是什么触动了袁枚思古之幽情?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的唐杨的爱情,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事的态度,领悟感情 或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归纳历史规律 或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或仰慕古人成就,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或功业无成的感慨 或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感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等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对唐明皇召魂之举进行了讽刺,对唐迷恋女色,荒废朝政作了批评。并启发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致使国家陷于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历史悲剧。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马  嵬 清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袁枚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 石壕村里的夫妻们也有爱情,并且那爱情更值得珍惜、保护!

四、分析技巧 此类诗词的常用技法有用典、委婉、以景衬情、叙议结合、对比、烘托、以事起兴等。

马  嵬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①召魂之举 ②马嵬之变 ③七夕立誓

本诗特点:讽意至深 用笔至细 讽意至深: 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本诗特点:讽意至深 用笔至细 讽意至深: 1、否认神仙怪诞、生命轮回说,为立论张本; 2、对比唐玄宗今昔境遇,而寓意自明; 3、结尾通过设问深化议题。 用笔至细 1、倒叙的方法 2、措辞的委婉 3、立意的含蓄  

章法结构 这首咏史诗从章法上看,采用了倒叙的手法。先说唐玄宗“召魂之举”的荒唐,再追述马嵬之变后的凄凉,最后点出问题的实质,尺幅之间,可谓一波三折,曲折幽深。另外,五、六两句,也是“倒行逆施”:“当时七夕笑牵牛”事发在前,反而置后说;“此日六军同驻马”事发在后,反而先着笔。这一点,是李商隐学杜甫之处。他的诗虽没有杜诗的“沉郁”,但却颇得杜诗的“顿挫”:如水流遇阻,回环幽咽,蓄势待发,波澜起伏。

咏史怀古诗的鉴赏 基本思路: 一、 弄清史实 二、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推敲作者对古人古事的态度,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四、分析技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思考: 1、杜诗和王诗对项羽该不该卷土重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各自的观点如何?其理由是什么?诗人的用意有什么不同? 2、李清照几乎是用崇拜的激情肯定了对项羽作为血性男儿的英雄气概。其用意是什么?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 施 [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注]“若解”:如果能够。 西施滩 [唐]崔道融 宰噽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1)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立意相似,又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2)两首诗的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韦庄(836~9l0),晚唐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móu),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有何言外之意? 2.下片前半部分,作者极力称赞孙权有何用意? 3.末句用了什么典故?作者在这里想表达什么意思?

【诗歌类别 】 1、按年代及格式: 2、按表达方式: 3、按语言: 4、按格律: 5、按题材: 诗、词、曲 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古体诗、近体诗(绝句、律诗 咏史怀古诗、写景抒情诗 咏物抒怀诗、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 赠友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思妇闺情诗 闲适隐逸诗、悼亡游仙诗、谈禅说理诗等

李商隐诗选读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李商隐诗选读 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诗选读 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隐诗选读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诗句选 历览前贤国与家, 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天意怜幽草, 人间重晚睛。 —咏史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 桐花万里关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呈畏之

李商隐诗歌的特殊风格、独特境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构思谨严,立意高超,深情婉转; 二是语言方面,绮丽典雅,词藻繁艳; 三是表现手法,善于用典,工于比兴,象征、暗示的修辞技法比比皆是。

再 见